25 王戎不取道旁李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5 王戎不取道旁李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0-26 21:57: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5.王戎不取道旁李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文言文,学会两个阅读文言文的方法:多读、借助注释。
2. 通过学习《王戎不取道旁李》感知王戎的善于观察和善于思考。
3.初步感知传统文化,激发学生课下了解传统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
1. 通过学习文言文,学会两个阅读文言文的方法:多读、借助注释。
2. 通过学习《王戎不取道旁李》感知王戎的善于观察和善于思考。
教学难点:
1. 通过学习文言文,学会两个阅读文言文的方法:多读、借助注释。
2. 初步感知传统文化,激发学生课下了解传统文化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单元主题导入(借助前置学习单)
师:同学们,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悠久,在这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许多耀眼的历史人物,孔融四岁懂让梨,曹植七步即成诗,每一个历史人物都有他值得铭记的地方,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第八单元,在时光的大浪中淘尽英雄豪杰。我们来一场历史人物推介会。
1、借助学习单了解文本
我们一起走进第一篇课文《王戎不取道旁李》,这是一篇文言文,课前老师给大家布置了这样的学习任务“读故事,讲故事”,故事的题目就是《道旁苦李》,谁愿意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呢?(学生交流)
师:我们熟悉了《道旁苦李》的故事,相信大家来学习今天这篇文言文版的就一定轻松多了,一起再来读课题,读的时候注意停顿。
题目读好了,我们来试着借助课前的小故事猜猜题目的意思,不取道旁李什么意思呢?猜一猜“取”该理解为什么?对,是摘的意思,同学们,你看,我们可以用猜一猜的方法借助课前我们读过的故事就很容易把课题的意思读懂了。
通过题目我们知道了这篇文言文的主人公就是王戎,注意“戎”是我们要学习的生字,课前老师已经让大家自学了,我们来看学习单,戎还可以组什么呢?戎马、投笔从戎。
二、学方法,知文本
学习任务一:读正确,读流利
学习文言文最主要的方法就是多读。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相信同学们一定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把课文读正确,读好请坐正。
1.指导朗读,重点理解“多子折枝”
谁愿意展示,你来。
师:孩子,你真厉害,读的特别准确,尤其这个词语,“多子折枝”(屏幕点红),再请一个同学来读,刚才两位同学读的都很准确,特别是这个多音字,我们再来读一下(多子折枝)什么意思呢?李子多的把树枝都折断了,
2.教师示范读(注意停顿)
是的,同学们,我们读文言文不仅要准确,其实读文言文还很讲究停顿(ppt出示)老师把停顿符号打出来了,听老师读,你们可以边听边画出来。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同学们,听出老师的停顿了吗?好,大家再来自行练习一下,我们一起来合作读一读.
学习任务二:读懂文言文
看来同学们不仅能把这篇文言文读正确,还能读出停顿,真好,这篇文章除了写王戎,还写到了谁?诸小儿,诸小儿指的就是小孩子。
同学们,你们真厉害,通过自己的努力就把文言文读好了,那这篇文言文什么意思呢?还需要我们深入地去研读。怎么读?老师告诉大家第二个方法:借助注释。
1.学会借助注释解决困惑
师:会读注释吗?我们来看大频幕,文言文的注释在哪儿?对,在文章的下面,就是帮助我们理解文言文的,我们一起来看第一句话,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老师在读这个句子的时候不理解这个尝字,尝上面有个序号②,我们在下面找尝,什么意思?曾经,所以,这句话我们可以理解为曾经与小朋友们去游玩,是的,“游”在这里可不是游泳的意思,而是游玩。非常好,像老师一样把“游”补充到注释里,同学们,会借助注释理解句子了吗?接下来,我们借助注释再来读课文,看看你能读懂哪一句。(学生分享自己读懂的句子)
学生分享:
生1:我读懂了看道旁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的意思。看见路边的李子树有好多果实,把树枝都压断了,许多小孩争相奔跑去摘那些果实。
哪个词是争着去跑呢?竞走,同学们,听他刚才的解释,竞走是什么意思?竟是争着,走是跑的意思,在文言文中,走就是跑的意思,请大家圈住。唯戎不动,只有王戎不动。唯是只有的意思,也请圈住。继续交流。
生2:老师,我读懂了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意思是人们问他为什么,他回答说:“李树长在路边却有许多果实,这必定是一棵苦味李子。”
生3:老师,我读懂了取之,信然的意思是摘取果实品尝,确实是这样的。
2.师生合作读
师:同学们,你们真棒,每一句话的意思读懂了,那你能试着把全文的意思再来说一说吗?自己先练习说一说,你来说,说的很好,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了,我们再来合作着读一读,我读译文,你读原文,能做到吗?开始:
师:王戎7岁的时候,曾经与小伙伴们一起游玩。
生: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师:看见道路边的李树结的李子把树枝都折断了,孩子们争着跑过去把它摘下来,只有王戎不动。
生: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师:有人问王戎,王戎回答:树在道路边但结的李子多,一定是苦的。
生: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师:摘下来,果然如此。
生:取之,信然。
3.一问一答,组句练读
同学们,这篇文言文的意思我们弄懂了,我们再来看这句话: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同学们,人问之,你来猜猜看,可能会有谁来问呢?假如你是诸小儿,你会怎么问王戎呢 我们试着来读一读这组对话,现在,我是诸小儿,你们是王戎,我来问:“戎,为何不动”生回答:树在道边而多子,此乃苦李。”除了诸小儿,还会有谁问呢?路人:戎,静立不动,何故?生回答:树在道边而多子,此乃苦李。
你还会怎样回答?我继续问:戎,一动不动,何故?生答:“苦李,苦李,不能吃也。”
4.梳理文本
课文我们已经理解清楚了,你们真厉害,读文言文就是这样,多读把课文读通,借助注释就可以理解文本,理解文本之后,我们就可以来梳理。
大家都看到了多子折枝,王戎和诸小儿的做法有何不同,你能试着从文中找到描写他们不同反应的词吗?
王戎:唯戎不动,
诸小儿:竞走取之。
师:显然,王戎的不动和诸小儿的竞走取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此时此刻,你想对王戎或者诸小儿说什么呢?(学生交流)
同学们说的真好,自己通过理解,就有了自己的感受,我们一起回顾板书:本篇文言文中,王戎和诸小儿都看到了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小儿竞走取之,而唯戎不动,从这个故事中我们感受到了王戎的善于观察,善于思考。赵老师还教给了大家两个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多读和借助注释。
孩子们,你们真棒,短时间内我们就读好了这篇文言文,现在我们再来读一遍,相信带着你的理解和感受一定收获更多。(配乐读)
三:课堂检测
看来今天的文言文并没有难倒大家,接下来想挑战一下吗?一起来看。
1.试着说说加点字的意思。( )
①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②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2.连线。( )
竞走取之: 它,指李子
人问之: 他,指王戎
取之,信然: 它,指李子
3.填空,背诵。( )
王戎七岁,( )。看道边李树( ),诸儿( ),唯戎( )。人问之,答曰:“( )”取之,信然。
四、拓展阅读,走进传统文化
同学们,可能大家也注意到了注释1,我们一起来看注释,王戎成为了竹林七贤之一,至于竹林七贤是谁呢?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下去了解,再看注释,本文选自《世说新语》,我们一起来看介绍。《世说新语》,又名《世说》,由南朝临川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是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也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原本有八卷,被遗失后只有三卷。其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
其实,在《世说新语》中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我们一起来看《孔融让梨》,课下请同学们运用今天所学的方法自己阅读,相信同学们一定能读好。
传千年之文化,燃万古之明灯,时间无言,但它却通过一个个文化故事,铭刻下历史的文脉,民族的记忆。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去做的。
希望同学们从现在开始,尝试走进我们的传统文化,记住今天我们学习的历史人物——王戎。
好了,同学们,这节课上到这里,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