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度长春版八年级语文(下)第13课《长城的价值》课件(25张ppt)》(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2016学年度长春版八年级语文(下)第13课《长城的价值》课件(25张ppt)》(共2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9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长春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3-03 08:50: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5张PPT。长城的价值 葛剑雄长春版八年级语文(下)第13课学习目标1、积累词语。 ?2、培养学生查阅资料?、独立思考等自主学习能力。? 3、了解有关长城的历史,明确长城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及作用,思索长城在现代生活中的价值。教学重点
解读作者对长城价值的评价,把握作者对民族关系、民族发展的观点。
教学难点
作者对长城价值独到的见解。 作者简介 葛剑雄,1945年生,浙江湖州人,历史地理学家。他以灵活的笔法把自己对历史的认识形象地表现出来,如在《世界上不止有中文》一文中,他把清代英国使节所带来的英文版文书客观翻译后的内容与当时清朝臣工们翻译给皇帝看的内容放在一起,使得清末统治者们自欺欺人的做法显露无遗。提起长城,你会想起什么?
中华民族的象征,
中国历史上劳动人民勤劳与智慧的结晶,等等。)关于长城我国古代伟大工程之一,始建于战国时期。当时的齐、楚、燕、赵、魏、秦和中山等国都筑有长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把原来秦、燕、赵北面的城墙连接起来,并增筑新的城墙,西起临洮,东至辽东,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万里长城。秦?以后,又经许?多?朝代的重修或增筑,现在的长城是明代在旧有的基础上修筑的。西起甘肃嘉峪关,中经宁夏、陕西、山西、内蒙古、?北京,东到河北山海?关,长约6300公里。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与智慧的结晶,反映了我国古代建筑技术的高度成就。我们?也常用长城来比喻坚强雄厚的力?量。如:中国人民解放军是我们祖国的钢铁长城。长城新解:长城确实已然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甚至长城的意象被写进了国歌:“用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但大家是否注意到,这里说的是“新的长城”,也许当对长城的评价已经约定俗成之时,我们应当有新的思考。三、读课文,积累字词。
断垣残壁  未谙事宜 
众志成城 风雨沧桑
强词夺理  畸形繁荣   
流风余韵  自圆其说
不言而喻  一厢情愿   
长驱直入问题探究1.综观全文,作者对有关长城的哪些看法提出了质疑,甚至是批判?
作者从尊重史实的角度出发,指出一些传说及赞叹的不合理性(第2—3自然段);
作者否定了评价长城价值要依据美国宇航员在太空能见到的唯一建筑是长城的观点;
作者更否定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修长城就是爱国的说法。
其中对第三种观点的批判是全文的中心。2、文章开篇说:“不知道长城的中国人大概绝少,但真正知道长城的中国人我敢断定也不多。”作者是怎样证实这一论断的?
用了两个自然段先提出人们对长城的普遍了解,再从史实的角度一一加以否定。
3.作者指出人们的错误看法有何用意?
为了自然地引出后文对用长城来象征中华民族的观点的否定及提出自己对民族团结的看法。
4.很多人以美国宇航员“长城是在月球上能看到的唯一建筑物”的话为荣,可作者却认为那只是一种偶然,为什么?
在作者心目中,长城就是长城,它的价值应该由我们自己来确立。
5.在绝大多数中国人的心中,长城就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作者对这一观点持否定态度,为什么?
因为作者认为长城从来就不是中华民族的象征。6.作者从哪些角度阐述了长城历史上在民族团结中所起的作用? 第8自然段,长城历来就是中原农耕民族对付北方游牧民族的军事手段。
第9自然段,长城限制了民族间的交流和融合,固定了农牧业的界线。
第10自然段,巩固国防的根本,在于修德安民。
从这个意义上说,长城是民族间隔阂的象征,作者反对用它来象征中华民族,实质上是反对中华民族的分裂。所以作者在第11自然段中说“精神上的长城早已没有存在的基础,清除得越彻底对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越有利。”7.作者在文章的结尾提出了怎样的呼吁?
在特定历史阶段看待长城的意义,它所象征的“保卫中原,防御外族入侵”的意识不可再保持下去。
8、你怎样看待作者对长城的看法?
总结:
正如作者所言,长城的价值可以放在历史中去认识,但这并不意味着在现实生活中,长城就失去了它的意义,它是一种象征,它应该引起我们的一种思考,无论是想到了民族团结、祖国统一的大业,还是登临长城油然生出一种民族自豪感,这都应该是长城价值的体现,它已然成为一种民族的标志,它的断垣残壁在召唤我们用自己的智慧、自己的思想去筑起一座新的华夏精神的长城!板书设计
长城的价值
葛剑雄
   防御的军事手段      修德安民
否定 限制民族间交流  肯定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固定农牧业界线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课堂练习1.文中举“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是为了说明什么?秦长城还没有修到山海关一带,“孟姜女哭倒长城 ”的故事与历史不符。2.作者是怎样看待持续了二十几年的“肉眼在太空能看到长城”这一观点的? 长城的价值和意义是客观存在的,完全不必依赖或取决于其他因素。当年宣扬长城是地球上唯一可以从太空中用肉眼看得见的建筑,恰恰是某些国人对自己的历史文化缺乏自信的表现。
3.作者是怎样评价长城的价值的? 长城是我国建筑史乃至人类建筑史上的一项奇迹。我们的先民在极其贫乏的物质条件下,用最原始、最简单的工具完成了如此浩大的工程,显示了他们的智慧、力量和决心。4.作者认为应该怎样认识作为“精神长城”的象征意义? 长城一方面可比喻为巨大、坚固、可靠、刚 毅、不屈,但另一方面,长城毕竟意味着封闭、保守,绝不能代表开放和进取。
5.你认为应该如何认识长城的“价值”? 正如作者所言,长城的价值应该放在中国历史中来认识,但这也并不意味着现实生活中,长城就失去了意义,它是一种象征,想到长城,让我们油然生出一种民族自豪感,长城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标志。
布置作业。
把你对长城的理解和感悟写成一副对联。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