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冰川地貌-教学课件(共4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3冰川地貌-教学课件(共4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7.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10-28 16:22: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7张PPT)
第三节 冰川地貌
第三章 地球表面形态
课程标准
素养目标
区域认知:结合动画、图像,描述冰川地貌的含义和特点,并掌握冰川地貌的分布区域
综合思维:结合不同区域景观图,分析冰川地貌的形成过程。
地理实践力:结合实践观察,辨认主要的冰川地貌类型及成因;应用所学知识理解和指导不同地貌区的资源开发和利用。
人地协调观:理解不同地貌类型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目 录
冰川概况
第一部分
1.形成过程 2.冰川类型
3.冰川分布 4.冰川作用
冰川地貌
第二部分
1.冰蚀地貌
2.冰碛地貌
3.冰积地貌
4.典型冰川地貌分布
冰川地貌
一、冰川
概念
是指终年冰封的极地或高山地区,多年存在的积雪经重力或压力,沿地面缓慢运动的天然冰体。
冰山是指已经脱离冰川,在海上漂浮的,像山一样形状的巨大冰体。
一、冰川
形成过程
在高山和高纬地区,气候严寒,年平均温度在0°C以下,常年积雪,当降雪的积累大于消融时,地表积雪逐年增厚,积雪逐渐变成粒雪,再由粒雪变成微蓝色的冰川冰。冰川冰受自身重力作用或冰层压力作用沿斜坡缓慢运动,就形成冰川。
冰川由积累区和沉降区两大部分组成,新雪在积累区沉降成为冰川冰之后,逐步向下流动最终从消融区流出而融化形成冰川水。

一、冰川
类型
按冰川的形态和规模
大陆冰川
是在两极地区发育的冰川,它面积大,冰层厚,主要分布在南极洲和格陵兰岛上。又称为“冰坡”或“冰原”,是覆盖着整个岛屿与大陆的巨大冰体。
大陆冰川

山岳冰川
一、冰川
类型
按冰川的形态和规模
山岳冰川
又称为“高山冰川”,是发育在高山顶上的冰川,雪线比较的高,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高海拔地区。
大陆冰川
山岳冰川
大陆冰川
山岳冰川
山岳冰川
山岳冰川
一、冰川
分布
一、冰川
成冰作用是积雪转化成粒雪,在经过变质作用形成冰川冰的过程。
有重结晶、渗透、冻结三个基本类型。
作用
广义的冰川作用泛指冰川的生成、运动和后退。狭义的仅指冰川运动对地壳表面的改变作用,包括冰川的侵蚀、搬运和堆积
冰川作用包括成冰作用、冰川侵蚀、冰川堆积三个方面。
冰川的运动包含内部的运动和底部的滑动两部分
1、冰川的侵蚀作用
一、冰川
作用
拔蚀作用
冰川侵蚀是指由冰川运动对地表土石体造成机械破坏的一系列作用。
分为拔蚀作用和磨蚀作用。
冰川体积、质量巨大、且呈固态、对地表的侵蚀破坏能力极强。
是冰床底部或冰斗后背的基岩,沿节理反复冻融而松动,若这些松动的岩石和冰川冻结在一起,则当冰川运动时就把岩块拔起带走,这称为拔蚀作用。冰川拔蚀作用可拔起很大的岩块。经拔蚀作用后的冰川河谷其坡度曲线是崎岖不平的,形成了梯形的坡度剖面曲线。
1、冰川的侵蚀作用
一、冰川
作用
是冰川运动时形成底部滑动,使冻结在冰川底部的碎石突出冰外,像锉刀一样,不断地对冰川底床进行削磨和刻蚀,称为磨蚀作用。冰川磨蚀作用可在基岩上形成擦痕和磨光面,而擦痕或刻槽是冰川作用的一种良好证据,其方向可以用来指示冰川行进的方向。
磨蚀作用
2、冰川的搬运作用
一、冰川
作用
冰川是固态物质,冰运物相对位置在搬运途中很少变化,因此冰川搬运作用不具按大小、比重的分选现象(无分选性)。
冰川侵蚀产生的大量松散碎石和由山坡上崩落下来的石块,进入冰川体后,随冰川运动一起向下坡方向移动,冰川可以将岩石搬运得很远,还有可能抬至很高。
巨大的砾石称为漂砾。冰川搬运能力很大,可将粒径10~20米以上的巨大岩块搬走。粒径大于1米的岩块称为冰川漂砾。
冰川被搬运的碎屑物(岩屑)统称为冰碛物。
冰川运动到温暖区域(雪线附近)或气候转暖,冰川携带的砂石,常沿途抛出,故在冰川消融以后,不同形式搬运的物质,堆积下来便形成相应的各种冰川堆积物。
冰川堆积物的特点:分选差,大小混杂,无分选,无磨圆(砾石磨圆度低),较大的砾石有擦痕。
3、冰川的堆积作用
一、冰川
作用
冰川消融后,冰川搬运物质就堆积下来。
二、冰川地貌
常见的冰川地貌主要分为冰蚀地貌与冰碛地貌(堆积地貌)。
概念
冰川作用导致地表形态变化所形成的地貌称为冰川地貌。
分类
二、冰川地貌
1、冰蚀地貌
因冰川侵蚀作用而造成的地貌称为冰蚀地貌
是山地冰川重要的冰蚀地貌之一,一般形成于雪线附近,位于冰川的源头。典型的冰斗是一个围椅状洼地,三面是陡峭的岩壁,底部是磨光的岩石斗底,向下坡有一开口,开口处常有一高起的岩槛。
①.冰斗
二、冰川地貌
1、冰蚀地貌
若冰斗因为挖蚀和冻裂的侵蚀作用而不断的扩大,冰斗壁后退,相邻冰斗间的山脊逐渐被削薄而形成刀刃状,称为刃脊。
角峰平面图形呈放射状。
②.刃脊、角峰
1、冰蚀地貌
刃脊
而几个冰斗继续侵蚀,(一般由三个以上)冰斗后壁所交汇的山峰,峰高顶尖,称为角峰。
如我国的珠穆朗玛峰和欧洲的勃朗峰都属于角峰。
角峰
③.冰川谷
1、冰蚀地貌
槽谷的形成是冰川下蚀和展宽的结果。
冰川谷的横剖面形似“U”形,故称“U”形谷,也称槽谷。谷底自上游向下游变窄,底部宽而平。其前身大部分是山地上升前的V形河谷,后由冰川切割而成。
U型谷的形成:当冰川占据以前的河谷或山谷后,由于冰川不断进行拨蚀和磨蚀,同时两岸山坡岩石经风化作用不断破碎,并崩落后退,使原来的谷地被改造成横剖面呈抛物线形状,称U形谷。
③.冰川谷
1、冰蚀地貌
挪威以峡湾闻名,有“峡湾国家”之称。2005 年,挪威西峡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挪威西峡湾——盖朗厄尔峡湾和纳柔依峡湾,具有壮观的自然美景和独特的美学价值。
④.峡湾
1、冰蚀地貌
挪威松恩峡湾:挪威西海岸向东延伸204公里,崖壁陡峭、曲折幽深,是世界上最长(220km)、最深(1308m)的峡湾。
在高纬地区,大陆冰川和岛状冰盖能当冰体入海尚未伸入海洋,由于冰川很厚,漂离之前,在岸边侵蚀成一些很深的槽谷,当气候变暖,冰川融化后退,海水倒灌进U型谷里面,就形成了峡湾。
1、冰蚀地貌
特点:狭长;深入陆地数十至数百千米,海水很深,两侧平直、崖壁峭拔、谷底宽阔。
④.峡湾
世界上有80%的峡湾分布在欧洲,而欧洲的大部分峡湾分布在北欧,也有少部分在新西兰、智利等国。最典型的分布在斯堪迪纳维亚半岛上的挪威。
1.为什么挪威西海岸峡湾众多
2.简述挪威峡湾的形成过程。
提示:纬度高,气温低,冰川广布,冰川侵蚀强烈。
提示:冰川侵蚀形成冰川槽谷(U形谷),后来地壳下沉或海平面上升,海水侵入冰川槽谷而形成。
质疑探究
冰川运动过程中刨蚀地表使其成为洼地,冰川融化后洼地内积水形成湖泊。如北美五大湖、千湖之国芬兰
⑤.冰蚀湖
1、冰蚀地貌
在第四纪大冰期,欧亚大陆、北美大陆的很多地区被连绵的冰川覆盖,留下了大量的冰蚀湖、峡湾等冰川地貌遗迹.
美国湖泊
五大湖的湖盆主要由冰川刨蚀而成,第四纪冰期时,五大湖地区冰盖厚2400米,侵蚀力极强,原有低洼谷底的软弱岩层逐渐受到冰川的刨蚀,扩大而成今日的湖盆,当大陆冰川后退时,冰水聚集于冰蚀洼地中,形成五大湖的水面。
1、冰蚀地貌
⑤.冰蚀湖
羊背石
磨光面
冰川擦痕
⑥.羊背石、冰川磨光面和冰川擦痕
1、冰蚀地貌
2、冰碛地貌
是冰川堆积形成的地貌,冰碛物堆积的各种地形总称冰碛地貌。
【概念】
【类型】
包含冰碛湖、终碛垄、侧碛垄、 冰碛丘陵、 槽碛、鼓丘等
2、冰碛地貌
它是研究古冰川和恢复古地理环境的重要依据。
【意义】
冰碛物特点:粒度悬殊,大小混杂,分选差,棱角分明,多有擦痕、磨痕。
2、冰碛地貌
①.冰碛湖
形成原因:指冰川消退时,冰碛物形成的凹地,或冰碛物阻塞河床、冰川谷后,形成洼地,积水而成的湖泊。
分布区域:基本上是在大陆冰川区域
冰碛湖
冰碛湖
芬兰湖泊
芬兰湖泊大约18.8万个,是世界上湖泊最多的国家,有“千湖之国”之称,这与其所在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所受的强烈冰川作用密切相关,也就是说众多美丽的湖泊都是冰川的杰作,而芬兰也是世界上冰碛湖、冰蚀湖分布最为密集的国家之一。
2、冰碛地貌
①.冰碛湖
①.冰碛湖
形成原因:冰碛湖是冰川消融,冰碛物堵塞河道形成积水湖分布区域:基本上是在大陆冰川区域
冰蚀湖
冰碛湖与冰蚀湖的差异
终碛垄
冰碛湖
形成原因:冰蚀湖则是冰川侵蚀凹陷积水形成,最典型是北美五大湖。
分布区域:冰碛湖基本上是在大陆冰川区域,冰蚀湖在一些高山或高纬
地区出现。
冰蚀湖
冰川末端的弧形垄状地形,外侧陡而内侧缓,山岳冰川冰碛堤高达百米。
2、冰碛地貌
②.终碛堤
③.侧碛堤
冰川两侧长堤状垄岗,高度一般在数十米,向上可延伸至雪线附近,末端与终碛堤相连。
两条冰川汇合后,其侧碛合并成中碛,冰川融化后,在冰川谷中部沿谷地延伸方向堆积成垅状砂砾堤,称为碛堤。
④.中碛堤
西欧冰碛丘陵
2、冰碛地貌
⑤.冰碛丘陵
高度由数十米到数百米不等,呈椭圆形或长条形,有平顶的和尖顶的.
冰碛物在冰层内通常分布不均匀,其在冰川融化时沉落成厚度不同并且有波动起伏的冰碛盖层
冰川消融后,原来的冰碛物沉落到冰川谷底,形成波状起伏的丘陵,称冰碛丘陵。
【概念】
【成因】
【形态】
  冰积地貌是冰融水将原来冰川搬运堆积的物质经过再搬运堆积而成,冰水堆积地貌因分布位置,物质结构和形态特征不同,可以分为冰水扇和冰水河谷、外冲平原、季候泥、冰砾阜和冰砾阜阶地、锅穴、蛇形丘等几类。
3、冰积地貌
世界典型的冰川地貌在以下几个地方,即欧洲、北美洲和中国西部高原山地。分现代冰川地貌和古代冰川地貌(指第四纪古冰川塑造的地貌)两种,前者仅限于约占地球陆地面积11%的现代冰川分布区,主要分布在极地、中低纬的高山和高原地区。后者主要指第四纪古冰川(最大覆盖范围占陆地面积的32%)塑造的地貌,第四纪冰期,欧、亚、北美的大陆冰盖连绵分布,曾波及比今日更为宽广的地域,给地表留下了大量冰川遗迹,广泛分布于欧洲、北美洲和中国西部高原山地。
典型冰川地貌的分布
知识窗
波状起伏的波德平原
1、西欧典型冰川地貌
冰蚀湖:冰蚀作用,阿尔卑斯山脉南部峰峦挺拔,多宽谷、尖峰、冰蚀湖,
山脉两侧有湖泊。
峡湾:冰川作用,崖壁陡峭,曲折幽深,典型景观有挪威海峡、芬兰湖。
波状平原:冰碛作用,波状起伏,有低缓的波状丘陵,典型景观有波德平原。
典型冰川地貌的分布
知识窗
2、北美洲典型冰川地貌
最典型是北美五大湖,冰川侵蚀作用形成。
五大湖中的苏必利尔湖世界最大淡水湖,五大湖是冰川刨蚀作用形成的冰蚀湖,除密歇根湖外均为美、加两国共有。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大部分在北温带。地形对气候影响大。
典型冰川地貌的分布
知识窗
喜马拉雅山脉冰川,昆仑山脉冰川,唐古拉山脉冰川。
3.中国典型冰川地貌
我国虽地处中、低纬,但是在西部(大致东经102°线以西)却有巨大的高山和高原,由于特殊的地势条件和气候条件,所以广泛发育了现代高山冰川。北起阿尔泰山(雪线高度3000~3400m),南至喜马拉雅山(北坡雪线高度6000~6200m,南坡为5000 m),西自帕米尔高原(雪线高度约5000 m),东到川滇横断山系(雪线高度4600~4700 m),分布着各种类型的现代高山冰川及其塑造的地貌。
典型冰川地貌的分布
知识窗
喜马拉雅山脉冰川,昆仑山脉冰川,唐古拉山脉冰川。
3.中国典型冰川地貌
典型冰川地貌的分布
知识窗
V形谷
U形谷
1.比较冰川作用形成的U形谷与流水作用形成的V形谷的形态差异。
项目 U形谷 V形谷
形态 谷地直且加深、加宽,谷壁陡,谷底平,横剖面变为“U”字形。 呈现“上宽下窄”的“V”字形
原因 冰川沿由地面滑动侵蚀形成的沟谷,在冰川的刨蚀作用下不断加深、加宽,山嘴部分因阻挡冰川流动而被刨蚀掉。在谷底和谷坡的基岩上,可能有冰擦痕和磨光面。 在河流的上游以及山区河流,河流表层流速比底层和两岸流速快,河水在垂直方向上的冲刷侵蚀作用大,这样使河谷的加深速度快于拓宽速度,从而在横断面上呈V形谷。
质疑探究
  (1)结合青藏高原组、内蒙古高原组、黄土高原组和云贵高原的自然环境特征,说出这些高原上常见的地貌类型及其主要特点。
2.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相关任务。
  (2)若对长江流域进行流水地貌考察,在上游、中下游及河口分别可观察到哪些地貌类型?说出判断理由。
青藏高原上冰川地貌较为常见,内蒙古高原上风成地貌较为常见,黄土高原上流水侵蚀地貌较为常见,云贵高原上喀斯特地貌较为常见。
长江上游河段落差大,流速急,流水侵蚀作用显著,流水侵蚀地貌较为常见,例如深邃的V形峡谷。长江中下游河段及河口地区地形起伏趋缓,流速变慢,流水堆积作用显著,流水堆积地貌较为常见,例如沙洲、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等。
质疑探究
2.我国青藏高原以东少数山地尚保留有古冰川遗迹,如陕西太白山、四川螺髻山、台湾玉山、我国与朝鲜交界处的长白山等。利用外出旅游的机会,或上网查询,观察、了解这些山地的古冰川遗迹
学生自主完成:冰川遗迹是冰川在发生、发展和消亡过程中,直接形成的堆积物和地貌。如由于冰蚀作用产生的U形谷、角峰、冰斗等;由于冰积作用形成的冰碛丘陵和冰碛阶地等。
(1)收集家乡所在地区的地形图、遥感影像、考察报告等资料进行研究,
设计考察路线,拟定观察内容;分析考察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明
确规避风险的措施。
(2)开展实地考察,进行地貌观察,做好观察记录。观察中可拍照或画素
描图。
(3)以小组为单位,撰写考察报告,并与同学分享野外观察、识别地貌的
要领。
4.观察家乡的地貌。
质疑探究
1.该外力作用是( )
A.风力作用
B.流水作用
C.冰川作用
D.海浪作用
2.以下地区典型地貌与甲处地貌的成因类似的是( )
A.斯堪的纳维亚半岛 B.阿拉伯半岛
C.朝鲜半岛 D.佛罗里达半岛
下图为某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形态。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小题。
C
A
基础过关
读某高纬度高山地区局部等高线分布图(该山地有冰川分布),完成下列各题。
3、图中甲处为典型的冰川地貌,应是(  )
A.角峰 B.刃脊 C.冰川 D.U形谷
4、按成因图中的湖泊是(   )
A.构造湖 B.冰蚀湖 C.火山湖 D.堰塞湖
B
B
素养提升
5.形成图中U形谷的外力主要来自(  )
A.风 B.流水 C.冰川 D.海浪
6.形成图中U形谷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沉积作用 B.侵蚀作用
C.变质作用 D.风化作用
C
B
基础过关
7.下列关于峡湾地貌形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冰川沉积,后气候变冷
B.海浪沉积,后气候变暖
C.冰川侵蚀,后气候变暖
D.海浪侵蚀,后气候变冷
  峡湾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槽谷,为海侵后被淹没的冰川槽谷,是冰川槽谷的一种特殊形式。如图为峡湾地貌形成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地形剖面图。据此完成7-8题。
8.能正确演示峡湾地貌形成过程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②—③—①
C
B
基础过关
冰盖冰川中流动速度明显大于其周围冰体的部分叫作冰流。在格陵兰岛海岸线附近,能看到巨大的冰川在蜿蜒的峡谷中游走,冰流前锋探入大海,峡谷中横卧的冰川与峡湾共存,这种地貌便是冰峡湾(下图)。据此完成9-10小题。
10.冰峡湾的形成过程可能是( )
A.冰盖—冰流—U形谷—冰流前锋入海—冰峡湾
B.冰盖—U形谷—冰流—冰峡湾—冰流前锋入海
C.冰流—冰盖—冰流前锋入海—U形谷—冰峡湾
D.冰流—冰盖—冰峡湾—U形谷—冰流前锋入海
9.我国冰峡湾地貌缺乏的原因主要是( )
A.冰川缺乏 B.纬度
C.地形平坦 D.海拔偏低
A
B
素养提升
本节知识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