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水循环
第一课时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新课导入
如图4- 1所示,若将①地球上的水,②沼泽、河流、湖泊和地下水中的液态淡水,③河流和湖泊中的淡水三者分别汇集起来,只不过形成三个小水珠。这三个水珠相对地球来说并不太大,直径分别约为1 384千米、273千米、56千米。
图4-1 地球上水的体积与地球体积大小对比
新课导入
【思考】
1.图中的三个水珠并不太大,但地球却被称为“水的行星”,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
2.地球上淡水资源的储量并不多,而人类每天都在大量取用它,这会不会造成水资源的枯竭呢 为什么
图4-1 地球上水的体积与地球体积大小对比
1
”水的行星“
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
地球被称为“水的行星”。
从太空巡望地球,
宇航员看到的水面远大于陆地。
地球约有71%的表面覆盖着水。
地球上水圈的构成
从形态上看
固态水
气态水
液态水
地球上的水呈固态、液态、气态分布于海洋、陆地和大气之中,
形成各种水体,共同组成水圈。
地球上水圈的构成
从空间分布上看
海洋水
大气水
陆地水
地球上的水呈固态、液态、气态分布于海洋、陆地和大气之中,形成各种水体,共同组成水圈。
大气水0.001%
陆地水
水量不足全球水储量的3%
海洋水97%
水的行星
地下水
冰川水
湖泊水
河水
沼泽水
分布于陆地上的各种水体,水量不足全球水储量的3%
地球淡水的主体,主要分布在两极地区和中低纬度高山地区,水量占全球淡水储量的2/3以上。
目前人类利用较多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水、淡水湖泊水以及浅层地下水,水量约占全球淡水储量的0.3%。
小结
海洋水 约占全球水储量的97%
陆地水 ①包括河水、湖泊水、沼泽水、地下水、冰川等。
②冰川是地球淡水的主体,主要分布在两极地区和中低纬度高山地区
大气水 以水汽的形态存在
①地球上的水
②沼泽、河流、湖泊和地下水中的液态淡水
③河流和湖泊中的淡水
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储量并不多,而人类每天都在大量取用它,这会不会造成水资源的枯竭呢?为什么?
2
自然界的水循环
二、自然界的水循环
指自然界的水在地理环境中的移动,以及与之相伴的状态变化。在太阳能和地球重力的作用下,水在陆地、海洋、大气之间,
通过吸收或释放热量,
固、液、气三态转化,
形成了永无休止的循环运动。
1.概念:自然界的水在___圈、_____圈、_____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2.类型及主要环节
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
循环类型 字母 主要环节
海陆间循环 A a蒸发、b_________、c降水、d_________、e下渗、f_________
海上内循环 B a蒸发、g降水
陆地内循环 C j蒸发、h植物蒸腾、c降水
水汽输送
地表径流
地下径流
水
大气
岩石
蒸发
降水
海上内循环
蒸发、蒸腾
降水
陆地内循环
蒸发
水汽输送
降水
地表径流
地下径流
下渗
海陆间循环
水循环示意图
水汽蒸发
植物蒸腾
水汽蒸发
降水
下渗
地下径流
地表径流
湖泊
河流
海洋
1
海陆间循环
是地表水的主要循环方式。使陆地上的水得到持续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
植物蒸腾
水汽蒸发
降水
海洋
2
陆地内循环
通过陆地内循环补给陆地水体的水量较少。但对干旱地区非常重要
水汽蒸发
海洋
降水
3
海上内循环
循环水量最大,
是海陆间循环的近十倍
水循环的类型特点
类型 主要环节 特点
海上内循环 循环水量最大,
是海陆间循环的近十倍
海陆间循环 最重要的循环
陆地水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
陆地内循环 循环水量少,对干旱地区非常重要
情感升华
从水循环的角度看,水资源是否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为什么?
在水资源利用的过程中,如果能保证水资源的利用速度和数量不超过水循环的速度和数量,水资源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否则,就会出现水资源短缺。
你能正确选择水循环的类型吗?
A 塔里木河的河流径流
B 亚马孙河的河流径流
C 洞庭湖水注入长江
D 未登陆的台风形成降水
海上内循环
陆地内循环
海陆间循环
课堂巩固
水循环
(1)长江参与了___________(水循环的类型)的__________(水循环环节);
(2)塔里木河流域的降水参与了___________(水循环的类型)
(3)未登录的台风参与了___________(水循环的类型)
(4)夏季风参与了___________(水循环环节);
海陆间循环
地表径流
陆地内循环
海上内循环
水汽输送
3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水循环的意义
把各圈层联系起来,使各种水体不断更新,维持全球水量平衡。
假如水体静止、水循环消失,对水质、水量等有影响吗
高低纬间的能量传输过程,主要由大气环流(占67%)和水体运动(占33%)来完成,以热量的形式输送。其结果使得低纬度区域不至于过于炎热,高纬度区域不至于过于寒冷。
水循环的意义
把各圈层联系起来,使各种水体不断更新,维持全球水量平衡。
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水循环的意义
把各圈层联系起来,使各种水体不断更新,维持全球水量平衡。
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影响各地的天气过程,可能引发区域性的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
黄河中游流经了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分布区——黄土高原。黄土高原上沟壑纵横,地形破碎,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地。
据测定,这一河段进入黄河的泥沙占全河沙量的90%。黄河年径流量574亿立方米,其中随泥沙流失的氮磷钾养分约3000余万吨。
水循环的意义
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把各圈层联系起来,使各种水体不断更新,维持全球水量平衡。
源源不断向海洋输送大量泥沙、有机物与无机盐。
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影响各地的天气过程,可能引发区域性的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
水循环的意义
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把各圈层联系起来,使各种水体不断更新,维持全球水量平衡。
源源不断向海洋输送大量泥沙、有机物与无机盐。
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影响各地的天气过程,可能引发区域性的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
黄河中游流经了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分布区——黄土高原。黄土高原上沟壑纵横,地形破碎,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地。
据测定,这一河段进入黄河的泥沙占全河沙量的90%。黄河年径流量574亿立方米,其中随泥沙流失的氮磷钾养分约3000余万吨。
课堂训练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水循环各环节的名称:
A______,C________,E______,F________。
(2)由A与B组成的水循环叫__________;
由D与E组成的水循环叫__________。
(3)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南水北调工程与哪一个环节关系最密切?___。
(4)最能代表我国夏季东南风的环节是___。
(5)环节B与E水量较大的是___。
蒸发
水汽输送
降水
地表径流
陆地内循环
海上内循环
F
C
E
探究点 水循环
探究导引
中国科学院表示,我国将争取在2020年前后,发射全球水循环观测卫星。作为国际上首个对全球陆地、海洋和大气水循环要素进行综合观测的地球科学卫星,它对深化理解水循环有重要作用。如图是水循环示意图。
答案 海洋和陆地之间的为海陆间循环;在陆地上的为陆地内循环;在海洋上的为海上内循环。
1.图中水循环发生的空间范围有什么不同?可划分为哪些类型?
2.由图分析水循环联系了地球的哪四大圈层?
答案 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
3.驱动水循环的能量主要是什么?
答案 太阳辐射能和重力能。
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人类认识水循环原理,尊重自然规律,合理利用促进水资源更新,才能实现水资源的永续利用。
水资源的强弱变化往往引发区域性的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甚至威胁人类的生命财产
下节预告——《洪涝灾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