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3张PPT)
第三节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知识点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
气候与自然景观
2
课标:
运用示意图,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以及气候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影响。
学习目标:
1.运用示意图,分析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
2.运用示意图,分析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3.运用示意图,分析气压带与风带的交替控制对气候的影响
4.运用示意图,分析气候对自然景观形成的影响
高考考向分析
考点 真题统计 考向分析
气候 2023全国乙卷; 2023海南卷; 2023北京卷; 2022浙江统考; 2022、2019广东卷; 2022山东卷; 2022江苏卷 近几年,试题以特定区域的自然环境或人们的日常生活创设情境,对大气环流及其对气候形成的影响,影响区域气温或降水的因素,区域气候特征差异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知识均有考查。尤其是涉及区域自然环境及其对人类活动影响的考查,常隐含着对气候特征及其影响的分析,在知识考查中常打破定式认识和惯性思维,注重综合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等能力以及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在坦桑尼亚的塞伦盖蒂和肯尼亚马萨伊马拉之间,每年都会出现壮观的动物大迁徙。从5月中下旬开始,塞伦盖蒂的食草动物向北迁徙,七八月间来到马萨伊马拉。到了10月,它们离开马萨伊马拉向塞伦盖蒂回迁。
为什么食草动物每年离开塞伦盖蒂的时间是5月中下旬?
为什么到了10月,它们又要回迁?
气 候
气候:指一个地区大气的多年平均状况,气候以冷、暖、干、湿这些特征来衡量。
气候因素
气温
降水
月均温
年积温
日温差
年温差
月降水量
年降水量
年际、季节差异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01
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
思考:低压和高压分别盛行什么气流?哪个气压带更容易产生降水?
低压带
低压控制的地区,盛行上升气流,水汽易凝结,降水丰富
高压带
高压控制的地区,盛行下沉气流,水汽不易凝结,降水稀少
暖高压控制的地区气候炎热干燥,
冷高压控制的地区气候寒冷干燥
不同气压带控制的地区,气候(主要看冷暖干湿)特点不同。
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
气压带 气流运动方向 降水多少 干湿 状况 冷暖
状况
极地高压带
副极地低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
赤道低压带
下沉
上升
上升
下沉
少
多
少
多
干
湿
干
湿
热
冷
温
热
赤道低压带与热带雨林气候
赤道地区全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形成终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皆夏,年平均气温在26℃左右,年降水量大都在2000毫米以上,全年分配比较均匀。
南美洲亚马孙平原位于赤道附近,西边是安第斯山脉,南、北分别是高原,东向大西洋敞开,面积广大,终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形成地球上面积最为广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并发育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
思考:热带雨林气候区分布的纬度位置,大气环流状况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刚果盆地
马来群岛
亚马孙平原
分布规律:南北纬10°之间
赤道低气压带
成因:赤道地区全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
特征:全年高温多雨
(年平均气温26℃左右,年降水量大都在2000毫米以上,全年分配较均匀)
植被:热带雨林
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
森林呈深绿色,植物种类丰富;
群落垂直结构复杂,有藤本植物、附生植物、常见茎花各月、板根
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
分析亚马孙平原形成地球上面积最为广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的原因。
大气环流:终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
太阳辐射:纬度较低,全年接受的太阳辐 射多。
地 形:西边是安第斯山脉,南、北分别是高原,东向大西洋敞开,面积广大。
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
【思考】如果在单一极地高压带控制下,区域气候有什么特点?
分布规律:极圈以内
成因:纬度高,受极地高压带控制
极地高气压带
极地高气压带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冰洋沿岸
南极大陆
特征:全年严寒少雨
(年均温小于0度)
植被:冰原,苔原
极地气候
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
苔原带:地表生出苔藓、地衣喜阴冷潮湿等植物
冰原带:地面覆盖着很厚的冰雪
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寒冷干燥
寒冷干燥
温和湿润
温和湿润
炎热干燥
炎热干燥
回顾:哪个风带更容易产生降水?
西风带与温带海洋性气候
纬度40°—60°之间的大陆西海岸,全年盛行西风,受海洋暖湿气团的影响,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这里年降水量一般在700-1000毫米,终年湿润;气温年变化较小,冬不冷夏不热。
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通常会叠加暖流的影响,其分布范围还受地形的影响。欧洲西部平原开阔,沿岸暖流强大。
西风从海洋带来的暖湿气流可深入内陆并且暖流还影响高纬度沿海地区,从而形成世界上范围最广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西风带
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分布
欧洲
西部
北美洲
西部
澳大利亚东南部
新西兰
西风带
南美洲西部
【思考】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分布的纬度位置,大气环流状况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分布规律: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
成因:终年受西风带控制
特征:全年温和湿润
植被:温带落叶阔叶林
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乔木叶片宽阔,
春季发芽,乔木叶片呈纸质,宽而薄,
秋冬落叶,
也叫夏绿林
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分析欧洲西部形成地球上范围最广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原因。
大气环流:终年受盛行西风带控制。
太阳辐射:欧洲西部大部分位于北纬40°~60°之间,属温带。
地 形:欧洲西部、中部为平原区,阿尔卑斯山脉呈东西走向,利于海洋气流深入内陆。
洋 流:强大的北大西洋暖流流经,对沿岸地区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
海陆位置:西临大西洋,海岸线曲折,大陆轮廓破碎,各地距海近,使海洋影响深入内陆。
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从陆地吹向海洋的气流。
如冬季风.水汽稀少,降水较少。
◆从海洋吹向陆地的气流。
如夏季风,水汽充沛,降水较多。
热带季风气候
印度半岛
中南半岛
分布:10°~25°之间的大陆东岸
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特征: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植被:热带季雨林
与热带雨林相比,其树高较低,植物种类较少,结构比较简单,优势种较明显,板状根和老茎生花现象不普遍,层间藤本、附生、寄生植物也较少。
我国南方
朝鲜半岛南部
日本南部
墨西哥湾北部沿岸
南美洲东南
澳大利亚东部
亚热带季风气候
分布:25°~35°之间的大陆东岸
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特征: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低温少雨
植被: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森林常绿,乔木多革质叶片,花期在夏末春初。垂直结构比较简单,藤本、附生植物少,少板根、茎花现象。
俄罗斯东部
我国北方
日本北部
朝鲜半岛北部
温带季风气候
分布:35°~55°之间的大陆东岸
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特征: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
植被:温带落叶阔叶林
乔木叶片宽阔,多纸质叶片,
春季发叶、
夏季葱绿、
秋冬季落叶。
由于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有些地区在一年中受到气压带和风带的交替控制,气候特点呈现显著的季节差异。
气压带与风带的交替控制对气候的影响
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与地中海气候
纬度30°-40°之间的大陆西部,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形成地中海气候。
地中海气候的分布范围受海陆分布、地形等影响较大。
地中海沿岸地区是世界上地中海气候最典型且分布范围最广的地区。
地中海沿岸
北美洲西海岸
澳大利亚
东南部与西南部
好望角
南美洲西海岸
地中海气候
分布: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
成因: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特征:夏季高温少雨(炎热干燥) 冬季温和多雨
植被: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主要由硬叶的常绿乔木和灌木组成。
叶坚硬革质,叶面常有茸毛或者退化成刺,树皮粗糙
巴西高原
非洲热带雨林南北两侧
澳大利亚
【思考】纬度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般有何气候特点?
分布:10°-20°(23°26′)大陆西岸
成因: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特征:全年高温、干湿两季分明
植被:热带草原
热带草原气候
湿季草原葱绿,
干季草类枯黄;
散生着乔木或灌木,为热带稀树草原
撒哈拉
【思考】南北纬20°—30°之间的地区一般有何气候特点?
北美洲西海岸
澳大利亚中部
非洲西部
南美洲西海岸
阿拉伯半岛
分布:20° - 30°大陆西岸
成因: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
特征:全年高温少雨
植被:荒漠
热带沙漠气候
以旱生灌木为主,具有忍耐长期干旱的形态和结构,也有些非旱生的短命植物;叶面缩小、肉质茎叶、覆盖毛绒、根系发达
亚欧大陆内陆地区
北美大陆内陆地区
南美洲巴塔哥尼亚高原
其他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分布:40°~60°之间的大陆内部
成因: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水汽难以进入
特征:冬寒夏热,
全年干旱少雨
植被:草原,荒漠
温带大陆性气候
0
温带草原:
夏绿冬枯,植被高度较低,偶见矮小灌木
温带荒漠
其他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分布:高大的山地、高原
典型地区:青藏高原、
南美洲安第斯山脉
成因:海拔高,地势起伏大
特征:气候垂直变化明显,气温随着高度增加而降低;景观复杂多样
高原山地气候
【知识小结】
影响气候的因素
1.太阳辐射:纬度低,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能多,气温高。
2.大气环流:
①气压带、风带:低压多雨,高压干燥;西风湿润,信风、东风干燥。海风湿润,陆风干燥。
②季风环流:夏季风高温多雨,冬季风寒冷/低温干燥。
3.海陆位置:同纬度,沿海地区一般冬暖夏凉,气温年较差小,降水较多;
陆地反之。
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知识小结】
影响气候的因素
5.地形:海拔高,气温低,如青藏高原气温低,盆地、谷地气温较高。
迎风坡多地形雨,降水多;
背风坡形成雨影效应,降水少。背风坡的焚风效应,气流下沉增温。
高大地形对冷空气具有阻挡作用,如四川盆地冬季气温高于长江中下游平原,恒河三角洲冬季气温高于珠江三角洲
高大的山地水热条件垂直差异显著,形成气候的垂直变化。
气候分布
0°
20°
40°
60°
80°
10°
30°
50°
70°
90°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地中海气候
热带
季风气候
亚热带
季风气候
温带
海洋性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温带
季风气候
温带
大陆性气候
苔原气候
冰原气候
西岸 中部 东岸
热带沙漠气候
非地带性热带草原气候
气候特点:
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
主要分布:
东非高原。
主要成因:
海拔高,气温低,
对流弱,降水少。
【思考】为何赤道低压带穿过的地区出现了热带草原气候?
东非高原
赤道
非地带性热带雨林气候
气候特点:
全年高温多雨。
主要成因:
① 纬度低,气温高 ;
② 信风的迎风坡,降水多;
③ 沿岸暖流增温增湿。
【思考】为何马达加斯加岛东部出现了热带雨林气候?
马达加斯加岛
东部
澳大利亚
东北部
巴西
东南部
墨西哥
东南部
非地带性热带沙漠气候
气候特点:
全年高温少雨。
主要成因:
① 东南信风背风坡(离岸风);
② 沿岸寒流减湿作用。
南美洲
西海岸
为何南美洲西海岸赤道附近出现了热带沙漠气候?
认识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和气候特征
1.了解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1)热带、温带、寒带分别主要有哪些气候类型分布?
(2)以北半球为例,自赤道到极地,大陆东岸和大陆西岸分别有哪些气候类型分布?
热带: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温带: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寒带:苔原气候、冰原气候。
大陆西岸: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苔原气候、冰原气候。
大陆东岸: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苔原气候、冰原气候。
2.比较不同气候类型的气候特征。
(1)以亚洲太平洋沿岸地区为例,比较自低纬至高纬各气候类型的气候特征的主要差异。
(2)以亚欧大陆中高纬度地区为例,比较大陆西岸、大陆内部、大陆东岸各气候类型的气候特征的主要差异。
由沿海向内陆各气候类型的气温年较差增大,年降水量减少。
各气候类型随着纬度的增加气温逐渐降低,并且气温年较差增大,年降水量减少。
3.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例,对比其在北美和欧洲西部的分布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1)比较温带海洋性气候在北美和西欧分布的位置、范围的差异。
(2)推测造成两者差异的主要原因。
北美洲西海岸沿岸有高大的南北走向的落基山脉,阻碍了温暖湿润的西风进入大陆内部。
西欧则是以广阔的平原为主,南北两侧的山脉也是东西走向,有利于西风的长驱直入。西欧沿岸的北大西洋暖流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暖流之一,因此带来的热量和水汽相对较多。
相同之处:都分布在北纬40°到60°的大陆西岸
不同之处:北美洲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沿海岸线呈条带状分布,面积狭小;
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深入到大陆内部,面积广阔。
气候与自然景观
02
在影响自然景观的各种自然因素中,气候往往起着重要的作用。
不同的气候类型有不同的水热条件,不同的水热条件组合,对自然景观的形成产生不同的影响。
气候类型不同
水热组合状况不同
形成不同的自然景观
0°
20°
40°
60°
80°
10°
30°
50°
70°
90°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
海洋性气候
热带
季风气候
亚热带
季风气候
温带
季风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温带
大陆性气候
苔原气候
冰原气候
热带雨林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荒漠带
亚热带
常绿硬叶林带
温带
落叶阔叶林带
热带
季雨林带
亚热带
常绿阔叶林带
温带
落叶阔叶林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温带草原带
极地苔原带
极地冰原带
温带
荒漠带
自然景观分布规律
撒哈拉沙漠地区为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少雨,温差大,风力作用强,空气极为干燥,风沙地貌广布,河流稀少。这里只有少数耐干旱的植物生存,形成荒漠景观。
与撒哈拉沙漠地区纬度相近的我国南方地区,却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1月平均气温在0C以上,降水丰富,河网密集,流水作用强,河流地貌广泛发育。这里植被繁茂,形成常绿阔叶林景观。
热带沙漠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撒哈拉地区
中国南方地区
同纬度不同地区的差异
由于赤道低压带的季节移动,每年5月中下旬,雨带向北移动,由于塞伦盖蒂地区进人旱季(下图3.22),而其北侧的马萨伊马拉会延迟尽进人旱季,食草动物便追随降水由南往北迁徙到马萨伊马拉。
每年10月前后,塞伦盖蒂重返雨季,由于草原面积较小的马萨伊马拉无法提供长期的食物,食草动物便回迁到塞伦盖蒂。
同地区不同季节的差异
分尺度认识地理分布
我们知道,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是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可是,打开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就会发现,等降水量线并不是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均匀分布的,甚至其间还分布着一些降水量的高值或低值中心。可见,“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是对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特点的高度概括,关注的是我国整体,而忽略了具体地区分布的一些细节。
我国东南面向海洋,西北深入亚欧大陆腹地,季风气候显著。“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这一规律的概括,突出了海陆位置对降水的影响,忽略了地形、下垫面等因素的影响。
然而,福建省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是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山地递增,其突出的是地形对降水的影响。台湾山脉的雨影效应导致福建省沿海年降水量较少。福建省自沿海向内陆,受武夷山脉对气流抬升作用的影响,年降水量递增。当然,福建省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是在我国年降水量分布规律的背景下,受地形的影响而形成的。
上述事例说明,地理学研究在关注空间的同时,也关注空间的尺度。研究的空间尺度越大,越关注宏观和整体;研究的空间尺度越小,越突出微观和细节。同一地理事象的分布规律,可能因研究的空间尺度不同而不同;较大尺度空间的分布规律是对较小尺度空间分布规律的综合和概括,较小尺度空间的分布规律是在较大尺度空间分布规律背景下的具有自身特点的表现。
【课堂检测】
迢遥的牧女的羊铃,摇落了轻的树叶。秋天的梦是轻的,那是窈窕的牧女之恋。于是我的梦静静地来了,但却载着沉重的昔日。哦,现在,我有一些寒冷,一些寒冷,和一些忧郁。--戴望舒《秋天的梦》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文中“摇落了轻的树叶”发生的区域最有可能是( )
A.洛杉矶 B.北京 C.雅加达 D.巴西利亚
2.结合地理知识来理解这首诗,以下可能正确的是( )
A.忧郁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忘穿秋衣秋裤
B.落叶的树种有可能是香蕉树
C.摇落了轻的树叶的颜色肯定是绿色
D.此时该地农民正在收割水稻
B
A
【真题链接】
(2024.重庆)花粉日历可以反映一年内不同时期空气传播的花粉数量,常用于指导花粉过敏症的预防。某游客8月在西班牙南部滨海城市加的斯(36°32'N,6°18'W)度假时,出现了对油橄榄花粉过敏症状。治愈后在该地区内陆山地又出现对该花粉的过敏症状。如图为加的斯油橄榄科植物花粉日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加的斯油橄榄科植物花粉季天气状况为( )
A.低温少雨 B.高温少雨
C.低温多雨 D.高温多雨
2.该游客再次出现花粉过敏症状,可能是因为内陆山地油橄榄科植物( )
A.花粉更易传播 B.植株更加高大
C.附生植物更多 D.开花日期更晚
B
D
小结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