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2)课件(共5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5.2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2)课件(共5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4.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10-28 23:57: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2张PPT)
朋友圈里的极致登山爱好者
①荒漠石山
②荒漠草原
③草甸
天池
④草原
⑤雪岭云杉
⑥托木尔峰
(高山冰雪)
新课导入
探究活动2
读“天山南北坡自然带分布图”和“世界地形图”,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
(1)将朋友圈配图中的①②③④⑤⑥按海拔高度由低到高排序。
(2)结合所学,说明为什么天山北坡有云杉林而南坡没有。
①荒漠石山
②荒漠草原
④山地草原
③高山草甸
⑤雪岭云杉
⑥托木尔峰(高山冰雪)
(2)天山北坡是北冰洋和西北大西洋的迎风坡,多地形雨;而南部有高大的青藏高原阻挡了印度洋水汽,南坡无法形成降水。
海拔不同
水热组合不同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探究活动2
这位朋友的终极目标是攀登珠穆朗玛峰,对比两地自然带分布,回答问题:
(3)说明天山和珠峰南坡山麓自然带(基
带)类型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
(4)对比天山北坡和珠峰南坡自然带谱
丰富程度的差异,解释原因。
天山基带:(温带)荒漠带
珠峰南侧基带:常绿阔叶林带
原因:天山地处中纬度大陆中部,当地自然带为荒漠带;珠峰纬度低,当地为常绿阔叶林带。
珠峰南坡自然带谱更丰富。
原因:珠峰南坡纬度较低,海拔更高。
天山南北坡自然带分布图
喜马拉雅山脉的垂直地域分异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探究活动2
这位朋友的终极目标是攀登珠穆朗玛峰,对比两地自然带分布,回答问题:
天山南北坡自然带分布图
喜马拉雅山脉的垂直地域分异
(5)从地形角度简析,珠峰南北坡自然
带分布的差异及原因。
(6)对比珠峰南坡自然带垂直分异特
点,与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特点,
你发现了什么?
基带不同。原因:山麓海拔不同,水热状况不同。
自然带谱不同:南坡多、北坡少。
原因:南坡相对高差更大
南坡自然带的更替类似于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
(一个是水平的,一个是立起来的)
等高线地形图、数字地形图
探究活动2
这位朋友的终极目标是攀登珠穆朗玛峰,对比两地自然带分布,回答问题:
(7)以珠峰高山草甸为例,说明它在南北坡分布的海拔范围的不同及原因。
(8) 如果北坡的山麓海拔与南坡相同,
北坡也会有南坡那么多的植被类型吗?
为什么?
北坡:约4000—4600米高度
南坡:约4500—4800米高度
原因:南坡是迎风坡也是阳坡,水热较为丰富,所以高山草甸分布的海拔更高些。
不会。因为两者的水热状况存在差异,植被类型及其分布必然有差别。
喜马拉雅山脉的垂直地域分异
世界地形图
印度洋水汽
Vertical regional differentiation law.
……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三、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高大的山体随着海拔的变化,水热状况不同,自然环境要素间物质、能量交换差异很大,自然景观也相应地呈现垂直变化。从山麓到山顶,分布着不同的景观带,构成垂直带谱
1.垂直地域分异产生的原因
三、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从山麓到山顶的热量差异很大。一般情况下,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
(1)热量
从山麓到山顶的水分状况差异明显。一般来说,从山麓到山顶降水量呈“少-多-少”的变化。
(2)水分
天山




(1)山地基带与当地水平的自然带一致。
2.垂直带谱的分布特点
(2)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规律,类似于从当地向高纬方向的变化规律。
2.垂直带谱的分布特点
(3)纬度越低、海拔越高、相对高度越大,垂直自然带越复杂(带谱越多)
2.垂直带谱的分布特点
同一自然带的分布,在低纬的山地海拔高,在高纬的山地海拔低
(4)同一自然带在山地阳坡的分布高度高于阴坡;迎风坡高于背风坡。
2.垂直带谱的分布特点
若阳坡为南坡,该山在北半球
若阳坡为北坡则该山在南半球
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应用
1.通过山地基带名称确定所处的温度带
基带是指高山山麓的自然带,与当地的水平自然带一致。
2.通过山地带谱数量多少判定所处纬度高低
通常,带谱数量越多,山地所处的纬度越低;带谱数量越少,山地所处的纬度越高。
3.通过南坡与北坡同类自然带的高低判断南北半球
如果南坡同类自然带高于北坡,说明南坡热量更充足,为向阳坡,则该山位于北半球;反之,则为南半球。
4.通过南坡与北坡自然带谱的数量判断南北半球
一般,山地向阳坡热量充足,自然带谱的数量多于阴坡。如果南坡自然带谱数量多于北坡,说明南坡热量更充足,为向阳坡,则该山位于北半球;反之,则为南半球。
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应用
雪线
雪线高
储雪少
雪线低
储雪多
雪线:永久积雪的下界限。(夏季气温小于0℃的地方有永久性积雪,即夏季气温0℃线为山体的雪线。)(降雪量=融雪量)
知识拓展1
气温
降水
坡向
地形坡度
自然环境变迁、人类活动
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
知识拓展1
雪线高度与气温呈正相关,低纬度地区雪线高,高纬度地区雪线低;夏季雪线高、冬季雪线低。
雪线高度与降水呈负相关,降水量越大,雪线越低;降水量越小,雪线越高;
阳坡光照强,温度高,积雪易融化,雪线高;阴坡雪线低
特殊:气候、地形等综合影响
珠穆朗玛峰南坡(阳坡与迎风坡)
若山坡既是迎风坡又是阳坡(降水>气温)
一般降水对雪线高度的影响大于气温对雪线高度的影响,
珠穆朗玛峰
南坡
阳坡
迎风坡
雪线低
气温
降水
坡向
地形坡度
自然环境变迁、人类活动
知识拓展1
雪线高度与气温呈正相关,低纬度地区雪线高,高纬度地区雪线低;夏季雪线高、冬季雪线低。
雪线高度与降水呈负相关,降水量越大,雪线越低;降水量越小,雪线越高;
阳坡光照强,温度高,积雪易融化,雪线高;阴坡雪线低
坡度陡,积雪易下滑,不利于积雪保存,雪线高
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使雪线上升;沙漠化导致气候变干,雪线有所上升;矿物能源燃烧产生的粉尘污染雪面,使雪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增多,导致冰雪融化,雪线上升等
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
南面迎风坡接受从印度洋来的潮湿西南季风,空气温和湿润,降雪比背风的北坡要多得多;北坡雪少,加上空气干燥,蒸发大.到了夏季,在阳光照耀下积雪容易融化,于是,就出现了北坡雪线比南坡高的现象.
为什么喜马拉雅山南坡比北坡雪线低?
雪线高度是由温度和降雪两个方面共同决定的。
南面迎风坡接受从印度洋来的潮湿西南季风,空气温和湿润,降雪比背风的北坡要多得多;北坡雪少,加上空气干燥,蒸发大.到了夏季,在阳光照耀下积雪容易融化,于是,就出现了北坡雪线比南坡高的现象.
林线是指山地垂直自然带谱中的森林分布的上限海拔高度。
通常与最热月平均气温10 ℃等温线相吻合。
知识拓展2
林线
纬度 纬度越低,林线分布越高
海陆位置 同纬度相比,沿海地区降水丰富,林线分布较高
大气环流 受信风带或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的中低纬度地区,降水少,山地林线分布较低
坡向 一般同一座山体的阳坡,林线分布较高;阴坡,林线分布较低。
一般同一座山体的迎风坡,林线分布较高;背风坡,林线分布较低
知识拓展2
影响林线高低的因素
请说出以下古文反映了哪种地域差异:
练习1:
即时巩固
橘生淮北而为枳,橘生淮南则为橘
——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垂直地域分异
武夷山国家公园内森林植被茂密,植物种类繁多,其中黄山松呈明显的单向生长的旗状树特征。下图示意武夷山不同海拔植被类型分布及旗状树景观图。
1.推测黄山松的生长环境特征
A.地势低平 B.土壤肥沃 C.热量充沛 D.风力强劲
2.甲、乙两处可能的垂直自然带类型分别是
A.高寒灌丛、高山草甸 B.高寒灌丛、温性针叶林
C.温性针叶林、高山草甸 D.温性针叶林、积雪冰川
D
C
即时巩固
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北坡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地带随海拔变化示意图。
3.该山地可能是
A.秦岭   B.南岭
C.昆仑山 D.喜马拉雅山
4.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地带的类型组合存在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光照   B.水分   
C.海拔   D.热量
C
B
即时巩固
读欧洲阿尔卑斯山(甲山)、北美洲德纳里山(乙山)垂直带谱示意图。
5.甲、乙两山相比较
A.甲山纬度较乙山高 B.甲山海拔较乙山高
C.乙山相对高度较甲山大 D.乙山带谱较甲山复杂
6.甲山北坡和乙山南坡雪线较低的共同原因是
A.为迎风坡,降水量较多 B.为阴坡,气温较低
C.坡度陡,高处积雪难以存留 D.海拔高,气温低
C
A
即时巩固
即时巩固
长白山是我国东北地区第一高山,植被垂直差异显著。有位诗人写道:“也许是过于执拗了(身躯矮小扭曲)/所以怎么也不能长得高大;但,却默默地结成一带长城/逶迤数百里,绵延到天涯。”读长白山垂直带谱示意图,回答下题。
4.长白山的基带植被主要为(  )
A.常绿硬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常绿阔叶林 D.针叶林
5.诗人所描述的植被最可能位于(  )
A.甲     B.乙     C.丙     D.丁
6.丙处植被分布的上界阳坡远高于阴坡,其主要影响因素
是(  )
A.热量 B.人类活动 C.降雪量 D.地形坡度

B
D
A
即时巩固
下图为垂直地域分异与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关系图。读图回答7~8题。
7.据图分析①自然带的名称是(  )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亚寒带针叶林带
D.高山草原(草甸)带
8.自然带沿a方向更替,其形成的基础是(  )
A.热量 B.水分
C.地形 D.大气环流

C
A
课后作业
陆地自然带分布模式 气候类型分布模式
冰原气候
苔原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温带
海洋性气候
温带
大陆性气候
温带
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冰原带
苔原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温带
草原带
温带
落叶阔叶林带
亚热带
常绿阔叶林带
热带荒漠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季雨林带
热带雨林带
温带
荒漠带
温带
落叶阔叶
林带
亚热带
常绿硬叶
林带
北回归线
赤道
40°N
北极圈
思考:规律性是绝对的吗?
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
新疆库尔勒罗布人村寨
The law of local differentiation.
……
地方性分异规律

是指由于海陆分布、洋流、地质构造、地形起伏等,干扰或破坏了地带性分布,使自然带未按或未完全按某一方向延伸或更替的现象
受地形、岩石风化等地方性因素影响,通过物质与能量再分配,形成了尺度较小的地域分异。
温带湿润区高而陡的山坡,降水多转化成坡面径流,
未被土壤吸收,供植被生长的水分较少,山坡上只
能生长较耐旱的针叶树、灌木等。
只有地形平坦、高度适中的地域才能生长落叶阔叶林。
低洼的河谷,周边汇水丰富,生长着草甸植被。
四、地方性分异规律
案例1:
温带湿润区的山区
宏观方面
距北冰洋3200多千米
距太平洋2800多千米
距地中海3600多千米
距印度洋1800多千米
塔里木盆地位置示意图
天 山 山 脉
塔里木盆地绿洲分布示意图
微观方面
冰雪融水
改善了局部地区的水分条件
绿洲
深居内陆
地形阻挡
气候干旱
沙漠
+
案例2:沙漠中的绿洲
四、地方性分异规律
案例3:草原上的盐碱地
宏观方面:草原环境(降水较少的地区)
草原盐碱地
草原盐碱地形成原理示意图
微观方面:
土壤中的K、Ca
被水带到低洼处
蒸发强烈
K、Ca在土壤表层累积
盐碱地
四、地方性分异规律
补充: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自然地带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水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出现一些中尺度的非地带性分布。
探究活动
实际分布的自然带 形成原因 按理想状态分布的自然带
1.南美大陆西岸3°S~30°S狭长的热带荒漠带 位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盛行离岸风;秘鲁寒流降温减湿 热带雨林带(北);热带草原带(中);热带荒漠带(南)
2.南美大陆南端山脉东侧形成的 带
3.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呈现 ,观
4.马达加斯加岛东部、巴西高原东南部、澳大利亚东北部的 带
5.南半球缺少苔原带和 亚寒带针叶林带 缺少陆地分布 苔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
我国新疆天山、昆仑山山麓地带分布的绿洲 高山冰雪融水使其地表水或地下水丰富 温带荒漠带
自然地带呈块状
补充: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南美洲巴塔哥尼亚高原
1
探究活动
实际分布的自然带 形成原因 按理想状态分布的自然带
1.南美大陆西岸3°S~30°S狭长的热带荒漠带 位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盛行离岸风;秘鲁寒流降温减湿 热带雨林带(北);热带草原带(中);热带荒漠带(南)
2.南美大陆南端山脉东侧形成的温带荒漠带 安第斯山脉阻挡西风气流深入内陆 温带草原带(中);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东)
3.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呈现热带草原景观 海拔高,气温低,降水少,不能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雨林带
4.马达加斯加岛东部、巴西高原东南部、澳大利亚东北部的热带雨林带 信风来自海洋,温暖湿润;山地迎风坡,多地形雨;暖流增温增湿 热带草原带
5.南半球缺少苔原带和 亚寒带针叶林带 南半球相应纬度带是海洋,缺少陆地分布 苔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
我国新疆天山、昆仑山山麓地带分布的绿洲 高山冰雪融水使其地表水或地下水丰富 温带荒漠带
补充: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1
赤道地区东非高原
探究活动
实际分布的自然带 形成原因 按理想状态分布的自然带
1.南美大陆西岸3°S~30°S狭长的热带荒漠带 位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盛行离岸风;秘鲁寒流降温减湿 热带雨林带(北);热带草原带(中);热带荒漠带(南)
2.南美大陆南端山脉东侧形成的温带荒漠带 安第斯山脉阻挡西风气流深入内陆 温带草原带(中);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东)
3.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呈现热带草原景观 海拔高,气温低,降水少,不能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雨林带
4.马达加斯加岛东部、巴西高原东南部、澳大利亚东北部的热带雨林带 信风来自海洋,温暖湿润;山地迎风坡,多地形雨;暖流增温增湿 热带草原带
5.南半球缺少苔原带和 亚寒带针叶林带 南半球相应纬度带是海洋,缺少陆地分布 苔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
我国新疆天山、昆仑山山麓地带分布的绿洲 高山冰雪融水使其地表水或地下水丰富 温带荒漠带
补充: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1
2
3
副热带大陆东岸
探究活动
实际分布的自然带 形成原因 按理想状态分布的自然带
1.南美大陆西岸3°S~30°S狭长的热带荒漠带 位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盛行离岸风;秘鲁寒流降温减湿 热带雨林带(北);热带草原带(中);热带荒漠带(南)
2.南美大陆南端山脉东侧形成的温带荒漠带 安第斯山脉阻挡西风气流深入内陆 温带草原带(中);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东)
3.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呈现热带草原景观 海拔高,气温低,降水少,不能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雨林带
4.马达加斯加岛东部、巴西高原东南部、澳大利亚东北部的热带雨林带 信风来自海洋,温暖湿润;山地迎风坡,多地形雨;暖流增温增湿 热带草原带
5.南半球缺少苔原带和 亚寒带针叶林带 南半球相应纬度带是海洋,缺少陆地分布 苔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
我国新疆天山、昆仑山山麓地带分布的绿洲 高山冰雪融水使其地表水或地下水丰富 温带荒漠带
补充: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本节课小结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
陆地地域分异规律
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水热组合
热量
水分
基带
雪线
地方性分异规律
自然带
倾斜
下图中甲地森林茂密,有“林海雪原”之称,乙地草原丰美,可见“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观。完成下列各题。
1.甲地所属的自然带是(  )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亚寒带针叶林带
2.形成甲、乙两地自然景观差异显著的主导因素是(  )
A.海拔 B.热量
C.土壤 D.水分
C
D
随堂检测
读马达加斯加岛沿20°S的地形剖面图,回答3~4题。
3.与甲地的自然带相同的地区是(  )
A.青藏高原 B.东非高原 C.美国中央大平原 D.刚果盆地
4.乙地自然景观的分布体现了(  )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B
D
随堂检测
5.临沂的地带性植被属于( )A.常绿阔叶林 B.针阔叶混交林 C.落叶阔叶林 D.针叶林
6.与湖州相比,丹东的银杏最佳观赏期较短,其原因是( )A.丹东纬度高,气温低,银杏叶黄得早
B.丹东受冬季风影响大,银杏叶掉落快C.湖州离海近,气温高,银杏叶黄得晚
D.湖州秋季阴雨天气多,银杏叶掉落慢
“银杏黄时秋意浓”,每至幕秋,银杏树便“尽换黄金甲”,当秋风袭来,遍地碎金,如梦如幻的浪漫景色吸引大量游人前去观赏。图左为我国主要银杏观赏地分布,图右为某地银杏大道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随堂检测
C
B
受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大气环流、洋流、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区域降水表现出差异性和复杂性。下图中的三条曲线示意南美洲、北美洲、非洲三个大洲的大陆西岸纬度0°~40°范围内年降水量分布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据图推测曲线①、②、③所示大洲分别为( )A.北美洲非洲南美洲 B.非洲北美洲南美洲C.南美洲非洲北美洲 D.南美洲北美洲非洲9.三个大洲的年降水量曲线在M点相同,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A.洋流 B.地形 C.人类活动 D.大气环流10.曲线上的R、S、T三点所对应地点的自然带分别是( )A.荒漠草原森林 B.荒漠荒漠森林
C.荒漠荒漠草原 D.森林草原森林
C
D
A
随堂检测
7.海南岛西部某些地方呈现热带稀树草原的自然景观,这一现象引起地理工作者的思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海南岛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一年分为旱、雨两季。专家研究认为,海南岛西部某些地方旱季比岛内其他地区更干旱,是那里形成热带稀树草原景观的关键因素。下图为海南岛地理简图。
随堂检测
材料二 海南岛旱季以偏东风为主。下表中所示为海南岛东部(海口、琼海)和西部(东方)旱季降水量。
月份 降水量/mm
东方 海口 琼海
11 26.5 81.3 159.6
12 13.9 34.9 68.2
1 7.6 19.5 31.4
2 14.2 35.0 43.5
3 17.4 50.6 47.5
4 30.0 100.2 125.4
(1)海南岛西部的热带稀树草原景观反映了什么地域分异现象?说明判断理由。
(2)海南岛西部“旱季更显干旱”的一个主要因素是降水量低。从风向、地形角度分析降水量低的原因。
地方性分异现象。理由:海南岛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应该出现的是热带雨林景观,而海南岛西部却呈现热带稀树草原景观,因此其反映的是地方性分异现象。
海南岛旱季以偏东风为主,由于水汽受到中部山脉阻挡与拦截,西部为雨影区(背风坡),降水明显减少。
随堂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