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北京课改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课件:第4课《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共4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2016北京课改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课件:第4课《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共4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课改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3-03 14:27: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0张PPT。导入新课同学们,请问1+1在什么情况下不等于2?是的,一个李白加一壶酒等于诗百篇,一个牛顿加一个苹果等于万有引力,一个鲁班加一根草等于一把锯,在现实生活中1+1不一定都等于2,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得出的答案就会不同,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学习目标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习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2.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3.理解并运用事实论据。1.重点: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2.难点:理解并运用事实论据。问题:一个桌面四个角,锯掉一个角,还有几个角?4-1=34-1=44-1=5下列算式成立吗?1、1+1=24
2、3+3=2
3、9+3=1
4、30+30=1
5、8+16=1 这些算式,在一般情况下,是不成立的,可是我们换一个方式来计算,它就成立了。(1年+1年=24个月)(3个月+3个月=2个季度)(9个月+3个月=1年)(30分钟+30分钟=1小时)(8小时+16小时=1天) 以上这些答案都是正确的 每一种事物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观察的角度不同,结论也不相同 词语??汲取:吸取。????
?推敲:传说唐代诗人贾岛骑着驴做诗,得到“鸟宿地边树,僧敲月下门”两句。第二句的“敲”字又想改用“推”字,犹豫不决,就用手做推、敲的样子,无意中碰上了韩愈,向韩愈说明原委。韩愈想了一会儿说,用“敲”字好(见于〈苕溪渔隐丛话〉卷十九引《刘公嘉话》。后入就用推敲来比喻斟酌字句,反复琢磨。?????词语根深蒂固:比喻基础稳固,不容易动摇。?????
孜孜不倦:勤勉的样子。??
持之以恒:有恒心地坚持下去。?????
锲而不舍: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轻而易举:形容事情容易做。?????
一事无成:连一样事情也没做成;什么事情都做不成。?议论文三要素?论点——作者的见解和主张?论据——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论证——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1、认真朗读课文,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
2、围绕这个观点,作者阐述了那几个问题,在文中划出概括性的语句。自读要求2、作者是如何提出观点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分析课文由对四个图形分类的不同答案引出,这样显得更加生动形象,而且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1、文中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是哪一句?因此,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很重要。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3、围绕这个观点,作者阐述了那几个问题。一、创造性的思维需要哪些必需的因素?二、创造性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提出这两个问题,作者运用什么句式?设问句。它的作用有(内容表达,文章结构):内容表达:引出下文,引发思考,使文势有变化。在结构上起承接、过渡的作用,使文章结构紧密,条理清楚。
一、创造性的思维需要哪些必需的因素。A、知识是形成新创意的素材b、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C、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二、创造性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举例论证拥有创造力的主要根据是什么?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 拥有创造力的人:    没有拥有创造力的人:
 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   认为自己没有创造力    区分二者的根据之一是
   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
    结论:人人都具有创造力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的主要根据 a.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
b.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 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
c.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4、最后,作者是如何总结的?怎样才能成为有创造性的人。小 结提出问题 ( 1-3段)
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
重要。
分析问题 (4-12段)
第一层(4 -8段):创造性思维所必需的要素。
第二层( 9-12段):拥有创造力的主要根据。
解决问题(13段)
总结,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的关键所在。二、议论方法一、文章结构举例论证、道理论证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1、提出问题:数学问题→生活问题:“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2、分析问题:探求第二种答案有赖于创造性思维3、解决问题: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关键要具备三个要素。 必需要素区分根据a. 渊博的知识b. 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c. 持之以恒的毅力a.缺乏的人:自我压制b.拥有的人:留意细小的想法,并相信自己拓展训练你是个有创造性思维的人吗?1、观察图形,你能看出的有什么? 3、多角度语言思维训练。例:生活是一首歌,唱尽了人生的酸甜苦辣。
生活是一朵浪花,撞击着人类梦想的礁石。生活是 , 。 生活是一首歌,唱尽了人生的酸甜苦辣。
生活是一朵浪花,撞击着人类梦想的礁石。
生活是一份试卷,写满了人生的功过是非。
生活是一把伞,承受着人生的风风雨雨。
生活是一支笔,描摹着人生的悲欢离合。
生活是一团线,编织着人生的纵横交错。
生活是一条路,布满了人生的荆棘坎坷。
生活是一场戏,上演着人生的喜怒哀惧。
生活是一张照片,记录着真实的市井百态。
生活是一个调色板,调试出人生的多姿多彩。
生活是一支梭,穿透了人生的层层壁垒。
生活是一棵树,结满了人生的累累硕果。
生活是一场梦,模拟着人生的虚虚实实。
生活是一幅画,临摹出人生的曲折漫长。
生活是一面镜子,折射出人间的善恶美丑。关于小鸡过马路的话题欧阳修:小鸡之意不在路,在乎山水之间也。
唐僧说:“打雷啦,下雨啦,小鸡快过马路啊!”
钱钟书:马路这边的鸡想跑过去,马路那边的鸡想走过来——拿破仑:不想过马路的鸡不是好鸡。 爱因斯坦:小鸡的成功=勇敢的穿越+正确的方法+少说空话。达尔文:鸡从森林来到人家再发展到马路,这是优胜劣汰的进化法则。阿基米德:只要给我一条马路,我就能让小鸡走过去。 科学老师: 。 体育老师: 。 数学老师: 。 语文老师: 。 英语老师: 。 请选择其中两个,根据各自老师的特点,也创造性的写出一句。1、请同学们分析一下,小鸡过马路事件揭露了一个怎样的社会现实,表达了饲养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语文2、Do you know?小鸡过马路肯定是现在进行时,而不是将
来时.——英语3、有两只小鸡过马路,两鸡同时相对而行,分别以每秒10厘米和15厘米的速度过长50米的马路,请问两鸡何时相遇?——数学4、一个质量为0.3千克的小鸡在马路上跑过,请说说它的受力状况是怎样的?——科学5、这节课的训练重点是:组织小鸡掌握50米快速穿越马路跑技术。——体育金钱确实可以买到许多东西,但它毕竟不是万能的。请你联想它的作用和局限,将下文写下去,联想得越多越好。
金钱能买床铺,不能买甜蜜的梦;能买书,不能买记忆;金钱能___,不能____;……金钱能买房屋,不能买温暖。金钱能买床榻,不能买睡眠。 金钱能买书籍,不能买智慧。金钱能买事物,不能买食欲。 金钱能买钟表,不能买时间。金钱能买药物,不能买健康。 金钱能买血浆,不能买生命。金钱能买保险,不能买安全。 金钱能买娱乐,不能买福泰。金钱能买名誉,不能买尊贵。 全民族创造性思维的自由发挥将决定着国家未来的繁荣昌盛 —爱因斯坦 人类若能发挥一半的大脑功能,他就能轻而易举地学会40种语言,背诵整本百科全书,拿21个博士学位—叶夫里莫夫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江泽民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陶行知教师寄语:
生活如大海,处处是波,处处是浪,愿大家扬起风帆,各显神通,抵达理想的彼岸。
生活如万花筒,去观察,去分析,才能认识事物的不同层面。
课堂总结生活是一个多棱镜,总是以它变幻莫测的每一面,面对生活中的每一个人,不必介意别人的观点不同,不必担心自己的思维偏差,坚信你自己的眼睛,因为你用敏锐的视角去注视。这个世界,执著于你的感悟,因为你用善于感悟的心灵去体味这多彩的人生,一定能获得丰富的答案。?????本文按照逐层递进的逻辑顺序论证了怎样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这个中心论点作业请你以不同角度从《龟兔赛跑》的故事中提炼观点。(至少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