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念奴娇·赤壁怀古》课件(共3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9.1《念奴娇·赤壁怀古》课件(共3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8.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0-26 16:32: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苏轼
导 入
“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苏轼《猪肉颂》
亮 标
1.了解作品背景与苏轼其人,了解宋词豪放派的风格特点。
2.赏析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写法,体会其开阔的意境。
3.感受诗歌的豪迈气势,学习作者面对人生挫折时的旷达情怀。
第一部分
知人论世
作者简介
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苏黄”
“苏辛”
“欧苏”
“宋四家”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人物轶事
年少轻狂
苏轼年少时,天资聪颖,他广泛阅读诗书,博通经史,又长于作文,因而受到人们的赞赏,自矜之情亦随之而萌。
一日,苏轼于门前手书一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尽”与“遍”对,活画出苏轼当时的自傲之心。没料到,几天之后,一鹤发童颜老者专程来苏宅向苏轼“求教”,他请苏轼认一认他带来的书。苏轼满不在乎,接过一看,心中顿时发怔,书上的字一个也不认识;心高气傲的苏轼亦不免为之汗颜,只好连连向老者道不是,老者含笑飘然而去。
苏轼羞愧难当,跑到门前,在那副对联上各添上两字,境界为之一新,乡邻皆刮目:“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赤壁简介
东坡赤壁
位于湖北黄冈,长江边有一状似鼻子的红色岩石伸入江中,当地人称为“赤鼻矶”,后误传为“赤壁”。
因为苏东坡在这里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文,故此后被人称为“东坡赤壁”,亦称“文赤壁”。
三国赤壁
位于湖北嘉鱼县东北,三国时东吴击破曹操大军的古战场,又称“武赤壁”。
写作背景
北宋元丰五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游赤鼻矶,作词抒怀。本首词就是苏轼贬官黄州后的作品。43岁时因作诗讽刺新法,被捕下狱,出狱后贬官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个闲职,他在旧城营地辟畦耕种,游历访古,政治上的失意滋长了他逃避现实和怀才不遇的思想情绪,但由于他豁达的胸怀,在祖国雄伟的江山和历史风云人物的激发下,借景抒情,写下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名篇,此词为其代表作。
解 题
“念奴娇”:词牌名。
  念奴是唐朝天宝年间的著名歌妓,“善歌唱……声出于朝霞之上,虽钟鼓笙竽,嘈杂而莫能遏” 。传说唐玄宗曾亲自作曲填词,命念奴歌唱,果然娇滴滴如夜莺啼鸣,婉转转似百灵放歌,活泼泼如鸳鸯戏水。玄宗龙颜大悦,遂将此曲定名为“念奴娇”。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流传千古,首句为“大江东去”,末句为“一樽还酹江月”,故“念奴娇”又名“大江东去”或“酹江月”。
解 题
赤壁怀古:题目
怀古诗主要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这类诗由于多写古人、古事、古迹,多用典故、对比等手法,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这首被誉为“千古绝唱”的名作,是宋词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作品,也是豪放词最杰出的代表。
第二部分
初读课文
初读课文
念奴娇·赤壁怀古
遥想公瑾当年, 小乔初嫁了(liǎo),雄姿英发。羽扇纶(guān)巾,谈笑间,樯( qiáng )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lèi)江月。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初读课文
翻译:长江向东奔流,滚滚浪涛把千古以来的英雄豪杰冲洗尽了。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是三国时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陡峭的乱石插入天空,惊涛骇浪拍打着江岸,卷起的浪花如同千万堆白雪。江山美丽如画,那一时期涌现了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周公瑾,美丽的小乔才嫁给他,雄姿勃发。手拿羽扇,头戴纶巾,谈笑之间,曹操的战船被烧成灰烬。我在想象中游历了一番故国(三国)的战场,该笑我太多愁善感了,以致过早地长出了白发。人的一生真像一场梦,还是洒一杯酒祭奠江中的明月吧!
第三部分
文本研读
文本研读
1.请具体说下,本文哪些写赤壁,哪些言怀古?
上阕:描写游赤壁所见之景
下阕:抒发怀古之情
文本研读
【赏析上阙】
齐读上片
1、上阙描写了赤壁古战场怎样的景色?或你脑海中的意境,它的特点是怎样的?请用一个精炼的词或词组来概括。
雄浑、壮阔,撼人心魄,气势恢宏、磅礴、似有气吞天下之势等等。
文本研读
【赏析上阙】
2. 苏轼立于赤壁,首先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大江
滚滚东去的长江——滔滔历史长河
(具象、有形)
(抽象、无形)
千古风流人物
联想
意境开阔,气象恢弘
文本研读
【赏析上阙】
3.你认为哪几句写得好?好在何处?
明确 例如: ①“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鉴赏:把江山、历史、人物巧妙的融合在一起。意境阔大、气势雄浑。表达了词人对往昔英雄的无限怀念。
②“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鉴赏:诗人采用比喻、拟人、夸张等手法,用惊天地之笔,泣鬼神之墨,极尽描摹之能事。“穿”写出山崖高耸入云的动势;“拍”写出了江涛的力度,拍击江岸,澎湃有声;“卷”写出了波涛力量之浩大,展示了一幅阔大的雪浪图。
文本研读
4.“人道是”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称周瑜为“周郎”?
明确 表明这种说法只是传闻,作者也并未相信,仅是借以引发思古之情而已。既是沿用吴中人对周瑜的敬称,暗寓对周瑜的赞赏和敬意,又突出周瑜的年轻有为。
【赏析上阙】
文本研读
【赏析上阙】
5.你觉得上阙是否可以改成“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乱石凌空,惊涛涌岸,翻起千堆浪。” 为什么?
“穿”夸张手法,写出了山崖的陡峭以及高耸入云的动势。
“拍”字突出惊涛骇浪与江岸搏击的力度,写出排山倒海的气势。
“卷”字写出了浪花的汹涌。
“雪”指浪花,用比喻的手法,形象真切,有声有色。
运用这些词语,将陡峭的石壁高插云霄,汹涌的骇浪拍击江岸,滚滚的江流卷起千万堆澎湃的如雪的浪花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来,把读者带进一个奇险雄伟境界。
文本研读
6.“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两句在全词中起了什么作用?
这两句承上启下。“江山如画” 表达了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激情,又由写景过渡到写人,总结上阕,引起下阕。
如此壮烈之山河,如此锦绣之江山,怎能不产生并吸引无数英雄?正如毛泽东《沁园春·雪》中说: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而三国时期正是英雄辈出的时代,有横槊赋诗的曹操,骑马射虎的孙权,隆中定计的诸葛亮,足智多谋的周公瑾。真是“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赏析上阙】
文本研读
7.古战场到如今也算是一个旅游景点了,根据作者的介绍,如果让你们为之拍一个宣传片,你们会怎样安排镜头呢?
试想一下,先来大处的景,大江汹涌奔腾,然后镜头往前移,目标慢慢缩小,看到了陡峭的山崖散乱地直刺云霄,汹涌的骇浪猛烈搏击着江岸,滔滔江流卷起千万堆澎湃的雪浪。于是整张图景明了了,你们看江水奔马轰雷,十分惊心动魄。而我们为之配上台词的话,就可以用上“大江东去”“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如画的江山透着的是如此非凡的气势,有种“天风海雨逼人”之感。
整体感知
上阙写赤壁雄奇壮丽之景,引起对古代英雄的缅怀。从而为下阕英雄人物的出场作铺垫,将江山之胜与怀古之情融为一体。
【上阕小结】
文本研读
【赏析下片】
小乔初嫁了
年轻得意
雄姿英发
英俊潇洒才干出众
羽扇纶巾
_______
从容娴雅儒将风度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_______
指挥若定从容破敌
_______
_______
1、从哪些方面塑造周瑜形象?
文本研读
2、三国时代人物很多,作者为什么单单要选择周瑜?
周瑜:
年龄:34
生活:幸福美满
外表:英俊儒雅
职位:东吴都督
际遇:功成名就
对比当中
苏轼:
年龄:47
生活:屡遭不幸
外表:早生华发
职位:团练副使
际遇:功业未就
哀叹自我
仰慕英雄 怀古伤己
文本研读
【赏析下片】
3.“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这一句如何理解
明确 “故国神游”倒装句,应为“神游故国”;“多情应笑我”同样也是倒装句,应为“应笑我多情”。“情”,指他建功立业的愿望。“笑”,自嘲,自己年纪大了,还这么多情,还有这样建功立业的愿望和报国的情感。“早生华发”感慨光阴虚度。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光阴虚掷,自笑多情,自我解嘲,透出一种无奈和苍凉。
文本研读
4.“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有人认为此时的苏轼善于自我解脱,自我安慰,比较达观,有人认为此时的苏轼有些消沉,愤懑无法排除,只好寄情山水,你认为呢?
“人间如梦”是词人在遭受压抑情况下的自慰之词,但他并未想到及时行乐;他的“一尊还酹江月”不过是要向江月倾诉壮志难酬的苦闷。豪放中略见苍凉,苍凉是豪放的补充,二者并不矛盾。
在貌似自我安慰的言辞中,苏轼心中激荡着一腔追慕英雄,渴望建功立业的豪迈之情和一种超脱旷达的情怀。
【赏析下片】
下阕小结
下阙着重写人,借对周瑜的仰慕,抒发自己功业无成的感慨。写“小乔”在于烘托周瑜才华横溢、意气风发,突出人物的风姿,中间描写周瑜的战功意在反衬自己的年老无为。“多情”后几句虽表达了伤感之情,但这种感情其实正是词人不甘沉沦,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表现,仍不失英雄豪迈本色。
整体感知
咏赤壁
怀周瑜
感人生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
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
写景
抒怀
江山如画
豪放中略见苍凉
咏史
仰慕之情
问题探究
1.本词多处运用了衬托手法,请结合词作内容简要赏析。
明确 上阕:
①为了引出赤壁古战场,先从眼前的长江着眼,用长江作赤壁的陪衬。长江之水淘尽了千古风流人物,也见证了英雄豪杰的辉煌业绩。
②不仅用大江的磅礴气势来为心中的周郎赤壁壮威,还以千古的英雄豪杰作陪衬。一时多少豪杰,大都被无情的历史长河荡涤干净了,只有青春年少、英姿勃发、干练儒雅的周郎立于作者心中。
下阕:
①用美人衬托英雄,英姿勃发的风流俊才周郎刚刚迎娶了国色天香的美女小乔,更见出周郎的丰姿潇洒、年轻有为,令人羡慕。
②周瑜装束儒雅,风度翩翩的仪态装束衬托出周郎大战时成竹在胸、稳操胜券的形象。
③曹军灰飞烟灭,衬托了周郎用兵如神、战功卓著的形象。
④用周瑜的风流倜傥、事业有为,反衬了自己的年过半百、事业无成。
问题探究
2.本词的“豪放”体现在哪些方面?
景物描写的豪放
夸张、比喻手法的运用,纵横驰聘、游刃有余的描写,呈现出一派广阔的景致,显示出宏大的气魄。
人生态度的豪放
通过塑造功成名就的周瑜,表明了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态。
问题探究
2.试解《念奴娇·赤壁怀古》之思想主题
①坚韧决心之体现——政治上的入世
  黄州被贬之后,元祐四年,元祐四年(1089年),苏轼任龙图阁学士,在杭州疏浚西湖,后被贬颍州(今安徽阜阳)时,对颍州西湖也进行了疏浚,并筑堤。即使在62岁被放逐到荒凉之地海南岛儋州时,他也在此办学堂、介学风。一个消极无为的人绝不可能在数遭贬谪的人生困境中还屡屡不往当地社会建设,由此我们可见,苏轼在人生中期的黄州也不会对人生充满了消极悲凉之感。
②自我派遣之释怀——人生上的无为
  苏轼在最后举杯祭酒入江,酹江水、江月,其实是视水、月为知己,敬水、敬月也就是敬自己,或者说敬自己的理想。经过矛盾斗争后,苏轼最终形成自己全新的理想观,即用超然不计较的态度看待自己的身世遭际,对自己的理想的追求像水和月那样坚持不断。他要以无为致大有为,以这一思想去淡化、消解、超越遇到的悲苦。
总 结
全词以江山之胜,英雄之业为题材,以纵横之笔将写景、咏史怀古、抒情融为一体,视野开阔,境界宏大,气势磅礴,格调雄浑豪迈,鲜明体现豪放词的特点。
① 描绘壮阔景物:意境壮美
② 刻画英雄人物:感情豪迈
③ 抒发壮志豪情:高远苍凉
第四部分
知识拓展
情景默写
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表现千百年来,才华横溢的英雄豪杰都被长江淘洗干净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运用比喻修辞情写赤壁的险要地势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
4.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从不同方面对周瑜的形象进行了刻画,“_________________”以婚事衬托其少年得意;“_________________”写其装束,表现了他的儒雅风度。
5.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分别从神态描写和侧面描写的角度,把周瑜面对敌军时的从容自信刻画得淋漓尽致。
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小乔初嫁了
羽扇纶巾
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
宋词流派介绍
以柳永、李清照为代表
婉约派
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
豪放派
宋代是词的黄金时代
宋词流派介绍
作品 流派 题材 景物特点 情感特点
《念奴娇·赤壁怀古》 豪放派 历史、个人 大江大浪奇峻之石,广阔、刚健有力之景,意境雄奇壮丽 报国之志,壮志难酬。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豪放派 历史、国家 江山、楼台、巷陌,描写粗疏明朗。 收复山河之志,劝诫统治者勿急进,讽喻南宋统治者勿偏安一隅,壮志难酬之苦,家国情怀。
《声声慢》 婉约派 个人生活 黄花、梧桐、细雨,景物柔美,描写细腻。 国破家亡,内心悲愁,侧重写个人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