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87张PPT)
基于章节核心问题解决的复习策略
以《地表形态的塑造》为例
2024年10月
学习困惑调查
按照你的理解对地球运动、大气运动、水的运动、地壳运动、植被与土壤、自然带等六章的内容的难度进行排序。数字1-6代表难度依次增加,你会将地壳难度排到几?
你在《地壳运动》中学习的困惑有(可多选)
遇到“地貌形成过程”的试题,你有没有答题思路?如果有简单说说你的思路。
学生学习困惑
现象多样,分析混乱;
过程复杂,逻辑紊乱;
概念繁多,记忆杂乱;
地理测试内容(摘自《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解读》)
考察角度 考察内容
位置与分布 地貌的分布特点,人类活动在地形区的分布特点
地理特征与差异 描述典型地貌的特点,识别某种地貌
地理过程与变化 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地表形态的变化
地理联系 因果关系:典型地貌的形成;造成地表形态的内、外力因素
影响、关系、意义: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在哪里有怎样的地貌?
怎么形成的?
这一地貌有何意义?
图4示意某河谷断面经历的一次洪水过程。读图,回答第6、7题。
6.该河谷
A.岩层①比岩层②形成年代早
B.岩层②比岩层①易受侵蚀
C.是断层上发育形成的向斜谷
D.呈“V”型,适宜修建水库
7.本次洪水
A.水位上升时,河流搬运作用减弱
B.水位下降时,河流含沙量增加
C.流量增大时,河流堆积作用增强
D.河流侵蚀作用使河床加宽变深
考察地理过程、地理联系:
流水作用过程;
流量与含沙量、侵蚀、堆积的因果联系
断层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2014北京高考)
(2015北京高考)4.图中
A.甲地陡峻,喀斯特地貌典型 B.乙地低平,泥石流灾害频发
C.丙村比丁村土层深厚 D.丁村比丙村地下水埋藏浅
5.图示地区
A.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 B.山前平原受外力侵蚀作用明显
C.洪积扇面积差异取决于降水量 D.渠水通过蒸发环节参与水循环
考察地理特征与差异、地理联系:
冲积扇地貌的特点、扇顶和扇缘的差异;
形成平原、冲积扇的外力因素
(2017北京高考)
36(2)简述巴拉顿湖形成的主要过程 (6分)
断层发育,断裂下陷,积水成湖。
考察地理过程:
内力作用过程;
推测莱州湾湾口宽度的变化趋势,阐述变化过程。(4 分)
湾口宽度不断变窄。众多河流尤其是黄河携带大量泥沙注入莱州湾,泥沙堆积作用显著,浅滩变宽,海水变浅,湾口宽度不断变窄。
2020年北京高考
考察地理过程:
外力作用过程;要求细致、准确描述
图2为某地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第4题。
4.图中
A.甲处的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壳
B.断层发生在花岗岩形成之后
C.岩浆侵入可能导致乙处岩石变质
D.丙处的溶洞景观由岩浆活动造成
2018北京高考
考察地理过程、地理联系:
地质作用过程
岩浆活动与变质作用的关联
形成喀斯特地貌的外力作用
(2020北京高考)某同学参加化石保护性发掘的实践活动。图 2 为该同学手绘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第 3、4 题
3.图中最可能发掘出化石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4.图中
A.断层形成晚于褶皱 B.甲处岩石经过变质作用而成
C.山峰是由背斜形成 D.乙处煤层因沉积作用厚度大
考察地理过程、地理联系:
地质作用过程
断层与褶皱的关联
考察地理过程:
地质作用过程
2021年北京高考
2022年北京高考
考察地理过程和地理联系:
地质作用过程
岩层与古地理环境的关联
17(2)简述卡特岛的形态特征,并说出图中所示的风对该岛形成所起的作用。(4 分)
呈西北—东南走向的狭长带状;偏东风对沉积物具有搬运、堆积作用。
2023年北京高考
考察地理特征、地理联系:
形态特征;
沉积物与风力作用的关联
2023年北京高考
考察地理特征
喀斯特地貌
2024年北京高考
考察地理过程、地理联系:
地质作用过程;
断层与内力作用的联系
岩层与古环境、古生物的关联
(2023西城一模)20. (8 分)
捺山位于江苏仪征,是一座盾形古火山。雨花石是伴随着岩浆活动形成的一种观赏石,该地区含雨花石的沙砾层形成于距今约2300~258 万年前。玄武岩是捺山的主体,形成于距今约1000 万年前。同一次喷发可以形成不同的玄武岩,但其分布范围相对一致。捺山火山通道的玄武岩柱状节理非常发育,形成了壮观的石柱林,出露于地表的石柱林呈垂直状、斜插状和平卧状等多种姿态。图15 为捺山等高线地形图及玄武岩景观图。图16 为A-A'地质剖面简图。据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为做好捺山科普教育基地的建设,写一段科普说明,推测捺山及其所在区域的地质过程。(要求:按照时间顺序、结合相关知识、从图文信息中提取必要证据并说明)
考察地理过程:
区域地质过程
学生困惑
概念繁多,记忆杂乱;
现象多样,思路混乱;
过程复杂,逻辑紊乱;
高考试题
考地质过程(给现象分析过程,选择/表述准确的概念)
考岩石圈与其他圈层、与人类活动的联系
核心问题
形成的地质过程(由概念串联)
与其他圈层及与人类活动的联系
地貌景观
梳理概念
过程的深入理解
复习策略
物质组成、特点
物质运动
能量
自然要素特征/景观
人类活动
塑造
推动
影响
影响
影响
自然环境
自然地理知识主线
一、 梳理知识主线
大气圈物质组成
大气运动
太阳辐射
自然环境
人类活动
干洁空气、固体杂质、水汽
对流层-密度大
平流层-臭氧
高层大气——电离层
通过大气受热过程形成气温差异
简单、小尺度运动-热力环流
短时、小尺度运动-天气系统
长时、全球尺度运动-大气环流
影响
影响
气候天气
影响
形成
水圈物质特点
水的循环运动
太阳辐射、重力
自然环境
人类活动
连续性、相态变化
通过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等方式推动
水循环、洋流、海浪、潮汐(天体引力)
塑造
影响
海水(温、密、盐度)
陆地水(类型、含沙量等┉)
水文(海洋)要素/景观
塑造
影响
影响
岩浆(内部)、岩石(内部、地表)、风化物(地表)
岩石圈物质循环运动
内能
太阳辐射
重力
人类活动
塑造
内、外力作用推动
影响
地貌景观
自然环境
影响
影响
《岩石圈运动》知识线索
课标要求
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运用示意图,说明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
结合实例,解释内力和外力对地表变化的影响,并说明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二、深入理解概念
概念的本质
物质
能量
作用形式
地貌
概念的联系
不同的空间和时间出现
概念的时、空尺度
岩浆(内部)、岩石(内部、地表)、风化物(地表)
岩石圈物质循环运动
内能
太阳辐射
重力
人类活动
塑造
内、外力作用推动
影响
地貌景观
自然环境
影响
影响
1.解读概念本质
物质:岩石 地层 岩浆岩 变质岩 沉积岩 花岗岩 玄武岩 石灰岩 砾岩 砂岩 页岩 泥岩 板岩 大理岩 风化物
能量作用形式:地质作用 外力作用 内力作用 挤压 张裂 地壳运动 水平运动 垂直运动(抬升 下沉) 变质作用 岩浆活动(岩浆侵入、岩浆喷出) 地震 风化 侵蚀 搬运 沉积 固结成岩 崩塌 地壳物质循环
内力作用结果:地质构造 构造地貌 褶皱 断层 背斜 向斜 地垒 地堑 褶皱山 断块山
外力作用结果:丹霞 雅丹 喀斯特 冰川地貌 流水地貌 风沙地貌 海岸地貌 冰斗 角峰 刃脊 冰碛平原 峡谷 河漫滩 阶地 冲积扇 三角洲 蘑菇石 沙丘 黄土 海蚀崖 海蚀柱 沙滩
解释内力的学说:板块构造学说 海底扩张学说 大陆漂移学说
形成环境
形成过程
物质特征
受地质作用过程
作用结果(地貌)
花岗岩
酸性岩浆侵入地壳深处冷却
地下缓慢冷却、矿物结晶充分、晶体粒径大,结构致密,无气孔,非常坚硬
山体、分布广泛、球状
地壳抬升、表层剥蚀才能出露;风化慢,棱角先风化
玄武岩
基性岩浆喷出地表冷却
地表快速冷却,六方晶体、垂直节理多、有气孔、流纹;质地致密;铁镁比例高,颜色深
含镁、铁等物质发生化学风化
六方柱体
石灰岩
河流将大陆上的钙质带到浅海中,在一定的物理化学条件下转变为碳酸钙,并大量在海底沉积
地下,碳酸钙为主,遇酸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可溶物质和气体
地壳抬升、表层剥蚀才能出露;溶蚀
山体、喀斯特地貌
大理岩
石灰岩在地壳深处高温高压环境中发生变质作用
地下,碳酸钙为主,遇酸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可溶物质和气体;比石灰岩更坚硬、有光泽
地壳抬升、表层剥蚀才能出露;溶蚀
山体、大理岩峰林
决定
影响
形成
例如,对岩石概念的理解
地壳运动
火山锥
内力作用
火山爆发
褶皱山
构造地貌
地质构造
断层
断层山
褶皱
2.建立概念联系
张裂
挤压
挤压
挤压
岩层弯曲
背斜顶部张裂(断裂)
岩石可能发生变质作用
岩浆活动
变质作用
地下深处
断层面
(岩层脆弱带)
易出现
往往是断层面
冲积扇
三角洲
冰川谷
河流峡谷
冲积平原
动力强,侵蚀、搬运物质
动力减弱,堆积物质
戈壁、风蚀蘑菇、雅丹
沙漠
黄土
动力减弱,堆积物质
动力强,侵蚀、搬运物质
不同的空间
不同的作用
不同的地貌
不同的物质和能量
概念之间的联系
概念放在空间中理解
请将各个地质相关概念放到图中相应的位置,并找出各概念之间的联系。
如,地壳运动与侵蚀、沉积的联系;岩浆活动与变质作用的联系;褶皱与断层的联系;断层与岩浆活动的联系;
换种方式复习物质循环
概念放在空间中理解
3.辨别概念尺度
大尺度
小尺度
构造地貌的空间尺度
板块构造学说解释
还需用具体的内力作用解释
背斜
外力地貌的空间尺度
河流地貌
上游山区峡谷
中下游冲积平原
山区向平原过渡带冲积扇
河岸两侧河漫滩平原
入海口三角洲
河谷底部河漫滩
阶地
河谷底部河漫滩
大尺度(宏观地貌概念)
小尺度(微观地貌概念)
沙洲
沙坝、沙滩
河、海过渡带(河、海相互作用)
地质作用的时间尺度
地壳运动
长时间尺度(作用时间长)
短时间尺度(作用时间短、地质灾害)
地震、崩塌、滑坡
侵蚀作用
溃坝
搬运作用
沙尘暴
岩浆活动
火山爆发
甲
(2024浙江高考)材料一:滦河三角洲潟湖—沙坝海岸是由滨岸沙坝与其内侧的潟湖和陆域海岸组成,曹妃甸岛原为该海岸滨岸沙坝中的沙岛。2003年对曹妃甸岛以北的浅海滩涂(潟湖)实施围海造陆工程,在带来巨大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对周边海区潮流等环境产生影响,改变了自然岸线形态特征,挤占了生态空间。近年来部分岸线实施了生态修复项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材料二:图1为曹妃甸围海造陆工程范围示意图。图2为岸线(海堤和岸滩)生态修复项目设计示意图。
(1)图中带状沙岛的分布走向是__________,并简析其形成过程__________。
(2)围海造陆工程实施后,甲海域表层沉积物的粒径变粗,解释其形成原因。
(1)东北—西南(平行于海岸线);(1分)河流带来泥沙沉积于沿海地区,潮流推动泥沙向岸边运动;(1分)受沿岸流影响,形成沙坝,部分露出海面,形成沙岛。(2分)
(2)围海阻断了浅滩潮道,甲海域水动力变强,(1分)细颗粒物不易沉积,(1分)沉积物进一步分选,细颗粒被潮流带走。(1分)
陌生情境地貌过程考察,多从微小尺度
(2022海南高考)在雷州在雷州半岛龙门河流域的河床上,分布着一种火山凝灰岩河流壶穴(图1)。火山凝灰岩是由火山灰及火山碎屑物质等形成的岩石,往往夹杂着火山弹。由于火山弹和周围岩石的性质差异,在流水作用下,河床上形成深浅不一的壶穴。图2示意该地河流壶穴形成过程。半岛龙门河流域的河床上,分布着一种火山凝灰岩河流壶穴(图1)。火山凝灰岩是由火山灰及火山碎屑物质等形成的岩石,往往夹杂着火山弹。由于火山弹和周围岩石的性质差异,在流水作用下,河床上形成深浅不一的壶穴。图2示意该地河流壶穴形成过程。
描述该地河流壶穴的形成过程。
火山喷发的火山灰与火山碎屑物质形成含有火山弹的火山凝灰岩,并覆盖河床;流水侵蚀导致河床面下降,火山弹出露河床面,由于火山弹和周围岩石的岩性差异,流水受到火山弹阻挡,在火山弹迎水面侵蚀围岩形成刻槽;流水侵蚀导致刻槽逐渐扩大变深,并扩展到火山弹的四周,形成壶穴雏形;随侵蚀发展,凹坑变深,在漩涡水流产生的搬运作用下,火山弹完全脱离围岩并被河床面流水带走;流水挟带砾石对凹坑进一步磨蚀,从而形成口小肚大的典型壶穴。
陌生情境地貌过程考察,多从微小尺度
课堂中如何操作?
概念的本质
概念的联系
概念的时、空尺度
深入理解概念
资料:在距今十几亿年的地质时期,新疆南部还是一片海洋,白云岩广泛沉积。在区域变质作用中,白云岩变质形成白云质大理岩。3 亿~4亿年前,岩浆侵入白云质大理岩,经过一系列变质作用,白云质大理岩最终形成玉石。喜马拉雅运动开始后山脉隆起,经过长期的剥蚀破坏,渐渐使埋藏在山体中的玉石裸露在地表,这就是和田玉山料。小块的和田玉山料被冰川、流水等挟带至河流中,在流水搬运过程中被不断打磨,玉石变得浑圆,并最终沉积在河床或河漫滩上,成为和由玉籽料。
从过程理解概念
二、分析过程本质
1.理解地貌形成本质
地球内部,高温、高压环境,产生内力,表现为岩浆侵入、喷出、变质作用;
地球外部,干旱、湿润、海岸、冰川等不同地区,外力类型、强弱不同
不同环境
能量类型不同
能量强弱不同
物质性质不同
地貌类型不同
不同位置
面对新情境,形成从环境、能量、物质角度思考的习惯。
分析思路:
依据材料提炼景观特点(高、低?减少、增加?)
依据区域环境判断外力类型、外力强弱
结合地理知识确定作用过程和作用结果。
答“过程”题的表述:
何位置(地貌形成的环境背景)、何种能量、能量的强弱(决定了作用形式)、作用表现、作用结果
海南岛东部玉带滩是由砂质颗粒物组成的沙滩半岛,南北长8.5千米,是在河流与海洋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外侧南海烟波浩淼,内侧沙美内海湖光山色。下图示意玉带滩周边海陆分布。
(1)分析玉带滩沙嘴的形成过程。(5分)
(2)指出玉带滩形成后对沙美内海的影响。(3分)
从地质作用本质理解地貌形成过程
2.强化易混地貌的本质差异
环境不同
能量差异
物质差异
地貌差异
作用于
新疆蘑菇石
不同地区的石柱
福建南碇岛玄武岩石柱
台湾野柳海岸石柱
特点——柱状、上宽下窄。
环境——海岸地带
物质——岩石
能量——海浪,强,低处更强
作用——风化、侵蚀、磨蚀
特点——柱状、上宽下窄。
环境——北疆干旱地区
物质——岩石
能量——风力,强,低处更强
作用——风化、侵蚀、磨蚀
特点——六边形、柱状、垂直节理。
环境——古火山口附近,
物质——岩浆冷却成玄武岩
能量——内能
作用——岩浆喷出
河谷与冰川谷
特点——V型。
环境——河流流经的起伏的山区
物质——山体
能量——流水,落差大,动力强
作用——侵蚀
特点——U型。
环境——海拔高或纬度高、有冰川流经的山区
物质——山体
能量——冰川下滑,落差大、动力强
作用——侵蚀
三角洲与冲积扇
特点——平坦,扇形,粒径较下游大,扇顶到扇缘物质逐渐变细
环境——山区向平原过渡带;
物质——山上侵蚀下来的大小粒径混杂的砾石沙土等
能量——流水动力
作用——山上侵蚀下来的大小粒径混杂的砾石沙土等
特点——平坦,三角形,粒径细小
环境——河流入海口
物质——河流经下游携带的较细小沙土
能量——流水动力
作用——流水动力减弱,搬运能力减弱,细小沙土堆积
四川雅砻江边冲积扇
尼罗河三角洲
冰碛平原与冲积平原
冰碛平原——波德平原
冲积平原——亚马孙平原
特点——堆积物较细,分选明显。
环境——河流中下游平原
物质——沙土
能量——流水,地势平,动力逐渐减弱
作用——堆积
特点——堆积物无分选,大小混杂。
环境——古冰川覆盖平原地区
物质——岩石碎屑物、沙土等
能量——冰川,地势平海拔低,冰川消融,重力堆积
作用——堆积
青藏高原流石滩
特点——大小石块堆积成片。
环境——高海拔,高山雪线之下,高山草甸以上的过渡地带,山坡较平坦处;寒冷、太阳辐射强
物质——岩石风化物(冻融风化)
能量——冰川和融水,地势平,动力减弱
作用——堆积
吐鲁番戈壁滩
特点——粗砂和砾石。
环境——西北、干旱、温差大、风力大
物质——岩石风化物(热胀冷缩风化)
能量——风力、强
作用——侵蚀
流石滩与戈壁滩
曲流与曲峡
内蒙古曲流
特点——河道弯曲、河床宽浅
环境——地势平坦、水流缓慢
物质——河床、河岸
能量——流水、动力弱
作用——堆积、侧蚀
特点——河道弯曲、深窄峡谷
环境——山区、地势起伏大
物质——岩层、河床、河岸
能量——内能;流水、动力强
作用——地壳运动;流水下切侵蚀
榆林红石峡
特点——垄槽相间,黄色、土质。
环境——西北干旱内陆
物质——古湖床堆积物
能量——太阳辐射强、温差大、定向风、风力大
作用——风化、侵蚀
特点——有陡坡、红色岩层、丹霞山。
环境——西北内陆干旱区(东南湿润区也有分布)
物质——中生代的红色砂岩、山体
能量——太阳辐射强、温差大、风力大;(湿润区,流水动力强)
作用——风化、侵蚀
丹霞地貌和雅丹地貌
甘肃雅丹
甘肃丹霞
方修琦:如果课堂上只是介绍几种地貌是什么样,怎么形成的,那是常识。
需要从整体上设计,用大概念引领教学。
大概念:物质和能量在不同环境中组合状况决定地貌
3.增强过程体验
循地质考察和研究足迹,理解地貌形成过程。
地质过程结论
考题:地质剖面图
推测
地质现象
地质考察
观察
研究、分析
课上是否可以增加学生体验?
一地经历的地质过程
形成过程
考题:地貌景观
说明
环境、物质、能量
反推
可以将考题中出现的剖面完善一下资料,变成一个地质考察过程。
有具体地点的试题,资料更容易完善。
张掖世界地质公园地质剖面图
江苏仪征捺山地质剖面图
河北白石山世界地质公园地质剖面图
白石山位于河北涞源县,属于太行山北段。白石山由100多座独立山峰组成的白石山,主峰佛光顶海拔高达2096米。白石山因岩石呈白色而得名,因大面积的大理岩峰林而著称;
描述白石山地貌景观特点。
山地、海拔高、地势起伏大,层理明显,大理岩岩石呈白色,有大面积峰林。
白石山案例
白石山是目前中国唯一的大理岩峰林奇观类景区。
从山下,到山腰,再到山上,依次为侏罗纪燕山期花岗岩(距今约1.4亿年)——花岗岩与大理岩接触带(一侧是大理岩,一侧是花岗岩。)——大理岩及大理岩峰林。
白石山周边有较厚的白云质石灰岩;扇顶的大理岩峰林中有些石柱顶部仍为层层叠叠的白云质石灰岩。
这些白云质石灰岩中有大量的叠层石(叠层石是藻类生命在海水中活动,将海水中的碳酸盐及其碎屑物颗粒搅动粘结沉淀形成的遗迹,叠层石生命遗迹约在10亿年前)。
白石山顶峰区正好处于向斜核部(向斜核部岩层产状平缓,是形成峰林的最佳构造位置)
2001年,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和国家地质评估中心组成的专家组对整个白石山的地质构造进行了全面的考察研究。地质考察中发现:
白石山球状叠层石
据考察资料,分析白石山大理岩峰林奇观可能的形成过程。并尝试绘制当地地质剖面图。
考题中的白石山地质剖面图
白石山景区管委会官方发布的地质剖面图
专家结论
白石山的形成过程,:
14亿年前至10亿年前,经过漫长的海底沉积,形成厚达千米以上的白云质石灰岩;到1.4亿年前,地壳运动,形成断层,岩浆侵入,形成花岗岩,地壳拱起,岩浆附近的白云质石灰岩变质形成白云质大理岩。这些呈水平状的大理岩能够垂直叠置,稳固在花岗岩基座上,再经过岩石构造、地表水侵蚀、重力压塌和风化作用,加上山上常年云雾缭绕的气候特征,才形成雄、奇、险、幻的大理岩峰林地貌。
林虑山太行大峡谷内出露了反映华北陆块完整结构的构造剖面,剖面上各个时期的构造界面清楚,地层层序比较完整。
林州太行大峡谷案例
林虑山太行大峡谷的形成过程?
还可以用地貌景观案例验证这种反推过程。
花岗片麻岩(花岗岩变质)
新太古界
通过地质考察发现在不同的地层中的化石、岩层构造有差异。(如图中所示)
下古生界(寒武纪)
太行大峡谷
林州大断裂
林州市
下古生界
新生界沉积物
竹叶状灰岩,含三叶虫、角石化石
缺失中、上古生界、中生界岩层
石英砂岩夹薄层泥页岩,有波痕构造、易形成节理
元古界
依据下古生界和元古界的岩层推断沉积时期的环境?
竹叶状灰岩,含三叶虫、角石化石-浅海环境
波痕-浅海环境
竹叶状:处于半固结状态的泥晶灰岩 被波浪搅动、打碎,原地再沉积 之后又被方解石胶结,形似“竹叶”状的同生碎屑物 称其为“竹叶状灰岩
花岗片麻岩
新太古界
林虑山太行大峡谷内出露了反映华北陆块完整结构的构造剖面,剖面上各个时期的构造界面清楚,地层层序完整。
下古生界(寒武纪)
太行大峡谷
林州大断裂
林州市
下古生界
新生界沉积物
竹叶状灰岩,含三叶虫、角石化石
缺失中、上古生界、中生界岩层
石英砂岩夹薄层泥页岩,有波痕构造、易形成节理
元古界
浅海环境
滨海环境
依据下古生界和元古界的岩层推断沉积时期的环境?
花岗片麻岩
新太古界
下古生界(寒武纪)
太行大峡谷
林州大断裂
林州市
下古生界
新生界沉积物
缺失中、上古生界、中生界岩层
元古界
浅海环境
滨海环境
为何缺失中古生界、上古生界、中生界地层?
可能之一:该时期形成了地层,但之后地壳抬升,岩层被风化、侵蚀。
可能之二:该时期地壳抬升,接受风化、侵蚀,未沉积、固结成岩层。
地质考察发现本区地层缺失中、上古生界、中生界岩层。
花岗片麻岩(花岗岩变质)
新太古界
下古生界(寒武纪)
太行大峡谷
林州大断裂
林州市
下古生界
新生界沉积物
竹叶状灰岩,含三叶虫、角石化石
缺失中、上古生界、中生界岩层
石英砂岩夹薄层泥页岩,有波痕构造、易形成节理
元古界
浅海环境
滨海环境
浅海环境
滨海环境
说出该地区经历过哪些地质作用?
内力:岩浆侵入 变质作用 地壳运动 断裂抬升、下陷
外力:沉积 固结成岩 风化 流水侵蚀
林虑山元古界的石英砂岩形成于距今18亿至15亿年的海洋沉积环境,以岩性坚硬的红色石英砂岩为主,夹有薄层岩性较软的紫色页岩和泥岩。该地崖壁呈陡崖、平台相间的阶梯状分布。考察发现平台物质为期上层岩石风化崩塌后的堆积物。
说明崖壁呈陡崖、平台相间的阶梯状分布的原因?
该地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多暴雨,岩石岩性差异,页岩和泥岩较软易被侵蚀,上层石英砂岩坍塌,呈阶梯状,崩塌物堆积在阶梯之间形成宽的平台。
小尺度地貌
林虑山多嶂谷。嶂谷是指谷坡陡直,深度远大于宽度的峡谷。
分析嶂谷的形成过程。
西侧高原山脉相对于华北平原强烈抬升,岩层断裂,形成了许多节理(垂直裂隙),流水侵蚀
嶂谷
小尺度地貌
林虑山太行大峡谷内出露了反映华北陆块完整的结构构造剖面,剖面上各个时期的构造界面清楚,地层层序完整。
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林州大峡谷奇特的地貌景观
(2023西城一模)20. (8 分)
捺山位于江苏仪征,是一座盾形古火山。雨花石是伴随着岩浆活动形成的一种观赏石,该地区含雨花石的沙砾层形成于距今约2300~258 万年前。玄武岩是捺山的主体,形成于距今约1000 万年前。同一次喷发可以形成不同的玄武岩,但其分布范围相对一致。捺山火山通道的玄武岩柱状节理非常发育,形成了壮观的石柱林,出露于地表的石柱林呈垂直状、斜插状和平卧状等多种姿态。图15 为捺山等高线地形图及玄武岩景观图。图16 为A-A'地质剖面简图。据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为做好捺山科普教育基地的建设,写一段科普说明,推测捺山及其所在区域的地质过程。(要求:按照时间顺序、结合相关知识、从图文信息中提取必要证据并说明)
考察地理过程:
区域地质过程
三、建立地理联系
地貌对其他自然要素的影响(章节复习结束学生总结)
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区位因素之一)
形成地貌的内、外力作用与其他自然要素的关系
火山喷发与气候
风力作用与气候
流水作用与气候
流水作用与水的流速、水量、含沙量
┉
图4示意某河谷断面经历的一次洪水过程。读图,回答第6、7题。
6.该河谷
A.岩层①比岩层②形成年代早
B.岩层②比岩层①易受侵蚀
C.是断层上发育形成的向斜谷
D.呈“V”型,适宜修建水库
7.本次洪水
A.水位上升时,河流搬运作用减弱
B.水位下降时,河流含沙量增加
C.流量增大时,河流堆积作用增强
D.河流侵蚀作用使河床加宽变深
考察地理过程、地理联系:
流水作用过程;
流量与含沙量、侵蚀、堆积的因果联系
断层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2014北京高考)
绘图略。侵蚀量越大,输沙量越大。
(2020北京高考)
考察地理联系:
流量与含沙量、侵蚀、堆积的因果联系
2024年北京高考
考察地理过程、地理联系:
地质作用过程;
岩层与古环境、古生物的联系
崖壁上为何呈现一层断崖一层绿带的景观特征?
陡壁风化崩塌的岩石碎屑,堆积,土层厚利于植被生长。
林州太行大峡谷案例
地貌与植被的关系
分析历史上林州用水问题产生的自然原因。(6分)
降水季节分配不均(1分),春夏蒸发旺盛(1分);太行山阻挡了浊漳河进入林州,缺乏地表径流(1分);地势向东倾斜,不利于蓄积雨水(1分);石灰岩岩层渗水(1分);断层渗漏(1分),地下水短缺。
林州盆地是断裂下陷盆地,自西向东倾斜,地下岩层多为石灰岩。历史上林州十年九旱,水贵如油。
地貌与水文的关系
浊漳河抵达林州境内时,水面海拔已经远低于盆地内大部分耕地的海拔。
如何利用地势,让河水在重力作用下流到林州?
红旗渠引水点选在了山西省侯壁,海拔464.75米。侯壁比林州高14.7米,走完14.7米落差,要在太行山盘绕70多公里。保证每8公里的落差不能超过1米。
地貌与水文、人类活动的关系
1960年2月11日,37000多人走进了太行山,他们不是专业工人,而是来自林县不同村镇的农民,父子相随,夫妻相伴,很多年轻人告别父母,背上棉被就独自上路。此刻,他们的身后没有荣光闪耀,只有一个沉重的嘱托:“一定要把水带回来!”
在山崖上安家
劈开太行千重障
红旗渠铁姑娘
1965年4月5日,红旗渠总干渠通水
地貌与水文、人类互动的关系
林州市林虑山国际滑翔基地位于林虑山东侧,已建成40余年,山地海拔1000~1700米,盆地内海拔280米。飞行区域东西宽50公里,南北长150公里。四个起飞场,其中1号、2号、3号起飞场汽车可直达山顶。山顶有大型停车场,地势平坦,自然条件良好。
基地除2~3月份属风季外,均适于滑翔飞行。4~10月份均有较好的上升气流气流,平均上升气流2~4米/秒,其中5~7月份可达5~8米/秒。上升气流达2000~3000米,有时可达4000米以上。
林虑山气流稳定;高差适中;基地基础设施完善,滑翔技术成熟;当地风景优美,旅游资源丰富;距经济发达地区近,交通便利,客源市场广。
地貌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林虑山建设国际滑翔基地的优势条件?
用石头砌墙而且用石板充当瓦来覆盖屋顶以避风雨,勤劳而智慧的太行人,自食其力就地取材,用大大小小的石块垒起来,用树木檩椽制成屋架,然后再用山坡上开采的一片一片不规则的薄石板,一块压着一块,错落有致地搭放在椽(chuan)子上做房瓦,石板房就盖成了。
独特的石板房民居
地貌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金秋十月,硕果累累,在河南林州太行大峡谷景区内,生活在山区的村民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或挂晒柿子、玉米、山楂等农产品,“晒秋”已成为太行山区村庄传统的农俗现象,也成了太行农家喜庆丰收的盛典。
概述当地晒秋习俗形成的原因。
位于太行山区地势起伏大、平地少;暖温带、秋季农产品丰富。季风气候,秋季降水少,晴天多,利于晾晒。
思考当地晒秋现象是什么样的:利用屋顶、窗台等狭小空间、秋季光照、晾晒农产品
沿太行高速公路安阳段施工中
当地的地形地貌对交通产生哪些影响?
分布
数量、密度
形态┉;
交通线等级、走向、难度┉ ;
地貌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林石公路被评为全国最美十大农村公路之一,全长17公里,有效连接起了林州市区到林州太行大峡谷景区的一条道路,它不仅使大峡谷及周边的居民可以走出去,更使游客可以走进来,使大家的出行更加便利,也助力了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石板岩镇西乡坪村村民申广义一家在村里经营着一家餐馆。得益于林石公路这条“最美农村路”,他们的家庭收入已经翻了几番。
地貌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物质组成、特点
物质运动
能量
自然要素特征/景观
人类活动
塑造
推动
影响
影响
影响
自然环境
深入理解概念
分析过程本质
建立地理联系
形成过程
地理联系
地貌景观
梳理知识主线
请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