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模拟试题命制的关键技术研究(共8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模拟试题命制的关键技术研究(共8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4.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10-29 10:14: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50张PPT)
高考地理模拟试题命制的关键技术研究
内容索引
二 地理试题命制的原则
三  地理试题命制的路径
四  地理试题素材的选取
五  地理试题情境的处理
一 地理试题命制的蓝本
内容索引
六  地理试题设问的组织
七  地理试题图像的绘制
八  地理试题答案的设置
九  地理试题难度的预估
十  地理试题难度的调控

地理试题命制的蓝本
1.注重对基础知识、主干知识进行考查
2023年湖北省普通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关注对学生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的考查,试题不偏不怪,规避细致末节的碎片化、机械化的知识考查,回归到基础的地理原理和地理知识上。同时注重考查对学生有用的地理,体现高中地理应用性与生活性。如:以浙江嘉兴水果市场产业转移为背景,引导学生分析影响产业区位的因素;以重庆智慧交通“大脑为例,关注生活中地理;以藏色岗日冰川的变化为例,引导学生分析影响冰川变化的一般原因;以青藏高原的气压变化为例,引导学生关注气温变化对气压的影响等。
基础知识、主干知识——产业的区位
基础知识、主干知识——气温与气压
2.聚焦对基本素养、关键能力进行考查
2023年湖北省普通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关注对学生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的考查,兼顾对学生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的考查。从综合思维上看,整套试题主要从“影响因素”“主要原因”上设问,引导学生关注要素综合,关注要素间的相互影响。从区域认知上看,试题注重以图表作为载体,考查学生对区域地理事象的判读与分析,主要让学生分析区域地理现象的原因。从地理实践力上看,试题关注对学生的地理策划推介能力、地理实践操作能力进行考查,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引导日常高中地理教学方式的变革与跟进。
4.21世纪初上海部分水果批发市场迁入嘉兴的原因是
5.嘉兴作为长三角地区交易规模最大的果品集散中心,其优势是
7.架设在高楼层的高空人行天桥数量和分布是重庆智慧交通“大脑”掌握的重要信息。重庆城区高空人行天桥多的主要原因是
11.与其他朝向相比,西南朝向冰川面积增加,原因可能是
14.丙地气压夏季高于冬季的主要原因是
15.影响四地气压年变化差异的主要因素有
16(1)说明A公司全面打通上下游资源的好处。(6分)
17(1)说明该地野火高发的原因。(4分)
18(1)分析震后绵茂公路沿线河床发生的变化及形成原因。(12分)
聚焦成因——考查地理综合思维
10.据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在2006~2015年期间,该区
12.表中数据变化反映出,该区冰川整体上
13.甲、乙、丙、丁四个站点分别位于
(2)绵茂公路不可避免地要穿越大熊猫国家公园,工程该如何协调建设与保护的关系?请谈谈你的看法。(6分)
依托图表——考查区域认知素养
(3)列举该方案的推广条件。(4分)
(3)该工程攻克了一系列世界级难题,创造了又一个中国奇迹,被新华社评为2021年度“大国工程”。假设你是评委,请你给出推荐理由。(3分)
依托设问—考查地理实践力素养
3.关注对绿色发展、人地协调进行考查
关注绿色发展理念与人地协调观的渗透,是2023年湖北省普通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的鲜明主题。绿色发展理念是时代的主旋律,试题通过新能源汽车产业绿色发展、大熊猫国家公园保护与工程建设、打造世界水果交易中心可采取的措施、产、村、景”主要融合发展的途径等主题,让学生明确人类活动应遵循的基本发展理念,强化学生对可持续发展的认知与思考。同时通过制造人类活动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让学生知道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要性,认识到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的生命共同体。
聚焦立意—关注人地协调观
3.该模式的特色在于A.推动城镇服务业逐渐向周边传统村落转移B.促进传统村落人口的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C.体现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高度融合D.协调农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均衡发展
12.表中数据变化反映出,该区冰川整体上
A.保持稳定不变 B.处于退缩状态
C.正向山麓延伸 D.处于扩张状态
16(2)简述A公司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的做法。(6分)
16(3)提出促进新能源汽车下乡的措施。
18(2)绵茂公路不可避免地要穿越大熊猫国家公园,工程该如何协调建设与保护的关系?请谈谈你的看法。(6分)

地理试题命制的原则
1.兼顾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统一
2023年湖北卷
其中自然地理试题为:10-12题、13-15题、17题、18题。人文地理试题为:1-3题、4-6题、7-9题、16题。
2021全国乙卷
2.兼顾中国地理与世界地理的统一
中国地理试题为:1-3题、4-6题、7-9题、10-12题、13-15题、16题、18题。世界地理试题为:17题。
3.兼顾新颖情境与主干知识的统一
2023年湖北卷
4.兼顾较难试题与较易试题的统一
2023年湖北卷
5.兼顾试题梯度与认知心理的统一
6.兼顾核心素养与知识技能的统一
考查综合思维的试题为:2、3、7、8、10、11、13、14、15、16(1)、16(2)、17(1)、17(2)、18(1)。考查区域认知的试题为:1、4、10、11、12、13、17(1)、18(1)、18(2)。考查地理实践力的试题为:9、16(3)、17(3)、18(3)。考查人地协调观的试题为:3、6、9、16(2)、16(3)、17(3)、18(2)。
2023年湖北卷
地理试题
1.兼顾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统一
2.兼顾中国地理与世界地理的统一
4.兼顾较难试题与较易试题的统一
5.兼顾试题梯度与认知心理的统一
3.兼顾新颖情境与主干知识的统一
6.兼顾核心素养与知识技能的统一

地理试题命制的路径
路径一:命题细目表→素材的选取→试题的命制
路径二:素材的选取→试题的命制→命题细目表
(优:考向清晰、利于分工。缺:方向确定、素材难寻)
(优:方向不定、选材便利。缺:缺乏规划、重复命制)
题型 题号 分值 考点 考查指向
理解 运用 分析 评价
选择题 1 3 农村房屋闲置的原因 √
2 3 共享村落建设的好处 √
3 3 共享村落顺应的趋势 √
4 3 POI数据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 √
5 3 基于POI数据的车站信息对比 √
6 3 POI数据集中与分散的原因 √
7 3 北方种植冬油菜的原因 √
8 3 甘蓝型冬油菜的越冬率 √
9 3 甘蓝型冬油菜北移变化 √
10 3 胶州湾鱼类资源丰富的原因 √
11 3 暖水种鱼类种类季节变化原因 √
12 3 过度捕捞对鱼类的影响 √
13 3 南北极冰山形状差异成因 √
14 3 南极冰山漂移方向 √
15 3 冰山走廊出现的位置 √
题型 题号 分值 考点 素养指向
综合思维 区域认知 地理实践力 人地协调观
选择题 1 3 农村房屋闲置的原因 √
2 3 共享村落建设的好处 √ √
3 3 共享村落顺应的趋势 √ √
4 3 POI数据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 √
5 3 基于POI数据的车站信息对比 √ √ √
6 3 POI数据集中与分散的原因 √ √
7 3 北方种植冬油菜的原因 √ √
8 3 甘蓝型冬油菜的越冬率 √
9 3 甘蓝型冬油菜北移变化 √ √
10 3 胶州湾鱼类资源丰富的原因 √ √
11 3 暖水种鱼类种类季节变化原因 √
12 3 过度捕捞对鱼类的影响 √ √
13 3 南北极冰山形状差异成因 √ √
14 3 南极冰山漂移方向 √ √
15 3 冰山走廊出现的位置 √ √
总原则:考点前后不重、确保难度适宜、兼顾素养考查

地理试题素材的选取
选取的情境素材要源于地理环境中真实存在的具体事物或现象;注重体现地理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要关注与地理相关的国家发展战略、区域发展战略、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时代主题。
学术素材
生活素材
自然地理
1.学术素材的来源
气候
《气候与环境研究》《气候变化研究进展》《气象》
《大气科学》《广东气象》《干旱气象》《高原气象》
《干旱区研究》《干旱区地理》《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水文
《水文》《中国水土保持科学》《地下水》《节水灌溉》
《水产学报》《水科学进展》《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海洋学报》《海洋工程》《海洋学研究》《海洋与湖沼》
土壤
《土壤》《土壤通报》《土壤学报》《土壤学进展》
《冰川冻土》《土壤与作物》《中国土壤与肥料》》
植被
《广西植物》《植物研究》《生态学报》《应用生态学报》
《亚热带植物科学》《植物生态学报》《植物资源与环境》
地质地貌
《山地学报》《地震地质》《城市地质》《地质科学》
《泥沙研究》《地质评论》《地质学报》《世界地质》
人文地理
城市
《城市规划》《城市问题》《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城市发展研究》《城市与环境研究》《城市规划学刊》
《国际城市规划》《小城镇建设》《城市地理》
人口
《人口学刊》《人口研究》《人口与社会》《人口与经济》
《人口与发展》《中国人口科学》《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农业
《中国农学通报》《亚热带农业研究》《湖北农业科学》
《安徽农业科学》《河南农业科学》《东北农业科学》
交通
《交通工程》《交通节能与环保》《交通科学与工程》
《城市快轨交通》《公路交通科技》《交通与运输》
《地理科学》《地理研究》《地理学报》《人文地理》《经济地理》
《热带地理》《古地理学报》《地理科学进展》《世界地理研究》
综合期刊
地理高考真题绝大部分来自于学术素材
命题素材绝大部分来自于主流地理期刊
基于主流期刊的模拟题将极大可能”遇见“真题
提高教师学术素材的转化能力利于提高备考效率
2023年6月浙江卷
2022年4月湖北省调研
2021年广东高考真题
2021年某联合体调考题
2020年天津高考真题
2020年武汉6月供题
2020年浙江7月高考真题
2020年武汉四月调考试题
2.生活素材的来源
具体来源
1.新闻类客户端:地理新闻、地理工程、地理现象等
2.地理相关网站:星韵地理、北斗地理、工作室网站
3.相关报刊杂志:《中国国家地理》《华夏地理》等
4.微信订阅推送:地理知识局、地理学社、地理蹊等
3.特别关注的素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精神保障。为充分发挥中小学课程教材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功能,2021年1月,教育部印发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2014年,教育部近日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
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考查-古文
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考查-非物质文化
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考查-古诗词
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考查-物质文化
2020年5月,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特制定本纲要。
课程思政——乡村振兴
课程思政——家国情怀
课程思政——人地协调
课程思政——双碳理念
关注地理科学新进展,特别是经济地理的新进展,如产业区位转移,产业升级转型、产业绿色发展、产业链、服务业区位选择、服务业升级转型、生态农业、设施农业、新兴产业等。
工业——产业转移、产业链
工业——产业转型、产业链
工业——产业区位、产业意义
工业——产业转移、产业区位

地理试题情境的处理
试题情境创设要考虑情境的真实性、地域性、适切性、多样性、契合度等。选取的情境素材要源于地理环境中真实存在的具体事物或现象;情境的描述和展开要符合生活常识、地理学科逻辑;情境新颖,但所涉地理事物或现象不要超出初中地理课程内容范畴;情境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但不要超出初中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情境类型多样,如生活情境、生产情境等,能多角度、多层次地反映地理事物和现象;情境呈现方式多样,能充分利用文字、图像、表格、地图等表达形式加以呈现;情境契合试题立意蕴含的地理思想、价值和主题;情境蕴含问题解决所必需的地理线索。
在各类“情境”中,包括联系学生日常生活的情境,地理与生产联系的情境以及地理学术情境;复杂、开放性真实问题情境的创设,要拓宽素材来源渠道,而不只局限于学科渠道;材料加工注重“鲜活”,淡化“专业”痕迹;对于学术性情境,注意表达的通俗性,使之向生活化情境转化,既隐含内在学科逻辑,又贴近学生生活;要在分析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水平表现的基础上创设情境,注意给予必要、充足信息,据此设计明确具体的问题。
地理试题
情境要求
一般要求
真实性、地域性、适切性、多样性、契合性
情境描述
情境描述要符合生活常识、地理学科逻辑
情境范围
地理事物或现象不超出中学地理课程内容
情境难度
有一定复杂性,不要超出中学生认知水平
情境类型
生活情境、学术情境等,多角度、多层次
情境呈现
利用文字、图像、表格、地图等形式呈现
情境立意
契合试题立意蕴含的地理思想、价值和主题
试题的解答=图文提示+生活常识+必备知识
试题情境的妥善处理是让三者协调统一的根本抓手
试题难度大小取决于图文情境信息提示的是否充分
情境信息越充分对学生获取与解读信息能力要求越高
情境信息越简洁对学生思维与加工转换能力要求越高
图文背景
补充信息
图名信息
指题信息
1.情境的构成
注:图名信息可以融合在其他信息中
图文背景
补充信息
图名信息
找到合适命题的素材
精读细读命题的素材
尝试提出设问的角度
结合素材解构出答案
依据答案组织出情境
2.情境的组织
倒序组织:先组织问题答案→再倒推图文情境
北方针叶林分布于45°N~70°N的寒温带地区,其群落结构极其简单,林冠层下常由灌木(根深)、草本植物(根浅)及苔藓地衣(无根)组成,林下土壤是酸性贫瘠的灰土,林下植被的物种数占了总植被数的90%以上。某科考队研究了林火干扰对北方针叶林林下植被的影响,图6示意火后林下植被的生产力和物种丰富度的动态变化。
(1)指出北方针叶林植被群落结构简单的原因。(6分) (2)解释林火过后15年内土壤造成植被生产力升高的原因。(6分)
(1)纬度高,气温低(,适合生长的植被种类少);土壤酸性强,肥力低(,植物养分缺乏);冻土广布,土层浅薄(,植被生长困难)。(每点2分,满分6分)
(2)燃烧后的碱性草木灰降低了土壤的酸性;林内枯枝落叶降解加快,提高了土壤肥力;表层土壤受热膨胀,土壤结构疏松(,利于植被生长)。(每点2分,满分6分)
倒序组织:先组织问题答案→再倒推图文情境
乌兹别克斯坦是中亚著名的双重内陆国(如下图),该国国土面积狭长,历史名城众多。2002年,我国在与德国、加拿大等国际知名轨道交通企业竞标中,以明显的优势获得该国铁路机车的订单,一跃将该国铁路运行时速从50km/h提速到120km/h。2011年,该国以原有的客货混运线路为基础,通过升级改造既有线路,逐步发展高速铁路,铁路运行时速逐步提至250km/h,但高铁在实际运营中时速低于250km/h,且运输效率较低。
(1)分析该国积极推进铁路修建及改造的必要性。(6分) (2)指出我国在竞标铁路机车项目中存在的优势。(4分)
(1)国土狭长,促进东西部城市间交流往来;地处内陆,交通不便,铁路可加大工农产品的输出与外运;该国历史悠久,铁路建设可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每点2分,满分6分) (2)我国铁路运营管理经验丰富;我国铁路机车及设备性价比高。(每点2分,满分4分)
倒序组织:先组织问题答案→再倒推图文情境
北方针叶林分布于45°N~70°N的寒温带地区,其群落结构极其简单,林冠层下常由灌木(根深)、草本植物(根浅)及苔藓地衣(无根)组成,林下土壤是酸性贫瘠的灰土,林下植被的物种数占了总植被数的90%以上。某科考队研究了林火干扰对北方针叶林林下植被的影响,图6示意火后林下植被的生产力和物种丰富度的动态变化。
(1)指出北方针叶林植被群落结构简单的原因。(6分) (2)解释林火过后15年内土壤造成植被生产力升高的原因。(6分)
(1)纬度高,气温低(,适合生长的植被种类少);土壤酸性强,肥力低(,植物养分缺乏);冻土广布,土层浅薄(,植被生长困难)(2)燃烧后的碱性草木灰降低了土壤的酸性;林内枯枝落叶降解加快,提高了土壤肥力;表层土壤受热膨胀,土壤结构疏松(,利于植被生长)。(每点2分,满分6分)
显性提示:纬度高,气温低
隐性提示:冻土广,土层浅
显性提示:酸性强,肥力低
隐性提示:燃烧后酸性降低
关注难度:显性的提示越多→题目难度越低
隐性的提示越多→题目难度越高
乌兹别克斯坦是中亚著名的双重内陆国(如下图),该国国土面积狭长,历史名城众多。2002年,我国在与德国、加拿大等国际知名轨道交通企业竞标中,以明显的优势获得该国铁路机车的订单,一跃将该国铁路运行时速从50km/h提速到120km/h。2011年,该国以原有的客货混运线路为基础,通过升级改造既有线路,逐步发展高速铁路,铁路运行时速逐步提至250km/h,但高铁在实际运营中时速低于250km/h,且运输效率较低。
(1)分析该国积极推进铁路修建及改造的必要性。(6分) (2)指出我国在竞标铁路机车项目中存在的优势。(4分)
(1)国土狭长,促进东西部城市间交流往来;地处内陆,交通不便,铁路可加大工农产品的输出与外运;该国历史悠久,铁路建设可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每点2分,满分6分) (2)我国铁路运营管理经验丰富;我国铁路机车及设备性价比高。(每点2分,满分4分)
显性提示:工农业产品外运需要
显性提示:促进国家东西部交流需要
显性提示: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隐性提示:我国机车性价比高,技术水平高
关注难度:显性的提示越多→题目难度越低
隐性的提示越多→题目难度越高
北方针叶林分布于45°N~70°N的寒温带地区,其群落结构极其简单,林冠层下常由灌木(根深)、草本植物(根浅)及苔藓地衣(无根)组成,林下土壤是酸性贫瘠的灰土,林下植被的物种数占了总植被数的90%以上。某科考队研究了林火干扰对北方针叶林林下植被的影响,图6示意火后林下植被的生产力和物种丰富度的动态变化。
(1)指出北方针叶林植被群落结构简单的原因。(6分) (2)解释林火过后15年内土壤造成植被生产力升高的原因。(6分)
(1)纬度高,气温低(,适合生长的植被种类少);土壤酸性强,肥力低(,植物养分缺乏);冻土广布,土层浅薄(,植被生长困难)(2)燃烧后的碱性草木灰降低了土壤的酸性;林内枯枝落叶降解加快,提高了土壤肥力;表层土壤受热膨胀,土壤结构疏松(,利于植被生长)。(每点2分,满分6分)
必备知识:冻土广布
地理常识:草木灰是碱性
部分提示:必要的信息提示+必备的知识常识
乌兹别克斯坦是中亚著名的双重内陆国(如下图),该国国土面积狭长,历史名城众多。2002年,我国在与德国、加拿大等国际知名轨道交通企业竞标中,以明显的优势获得该国铁路机车的订单,一跃将该国铁路运行时速从50km/h提速到120km/h。2011年,该国以原有的客货混运线路为基础,通过升级改造既有线路,逐步发展高速铁路,铁路运行时速逐步提至250km/h,但高铁在实际运营中时速低于250km/h,且运输效率较低。
(1)分析该国积极推进铁路修建及改造的必要性。(6分) (2)指出我国在竞标铁路机车项目中存在的优势。(4分)
(1)国土狭长,促进东西部城市间交流往来;地处内陆,交通不便,铁路可加大工农产品的输出与外运;该国历史悠久,铁路建设可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每点2分,满分6分) (2)我国铁路运营管理经验丰富;我国铁路机车及设备性价比高。(每点2分,满分4分)
必备知识:旅游发展需要完善交通。
地理常识:我国机车性价比高,技术水平高
部分提示:必要的信息提示+必备的知识常识
天津市是我国冰電灾害多发地区。研究表明,天津市冰雹的发生与强对流天气和东北冷涡活动(5~6月最活跃,易导致高空出现冷气流)密切相关。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天津市0°C等温面的高度明显抬升,这对天津市冰雹灾害的发生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图6示意1961~2020年天津市冰雹年平均日数空间分布。图7示意天津市1961~2020年各月冰雹天气出现的累计日数。
(2)指出1961~2020年天津市冰雹灾害集中出现在春末夏初的原因。(6分)
设问限定
设问角度
设问原因
图文
材料
材料提示:5~6月东北最活跃,易导致高空出现冷气流。
天津市冰雹灾害集中出现在春末夏初
原因
必备知识:天津春季气温回升快+材料提示,冰雹的发生与强对流天气密切相关
春末夏初东北冷涡最活跃,近地面和高空大气对流频繁;东北冷涡促进高空冰雹的形成。
(春末夏初伴随太阳直射点北移,)天津市气温回升快,大气对流运动显著增强。
天津市是我国冰電灾害多发地区。研究表明,天津市冰雹的发生与强对流天气和东北冷涡活动(5~6月最活跃,易导致高空出现冷气流)密切相关。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天津市0°C等温面的高度明显抬升,这对天津市冰雹灾害的发生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图6示意1961~2020年天津市冰雹年平均日数空间分布。图7示意天津市1961~2020年各月冰雹天气出现的累计日数。
(3)预测未来天津市冰雹灾害的总体变化趋势并解释原因。(6分)
设问限定
设问角度
设问内容
图文
材料
材料提示,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天津市0°C等温面的高度明显抬升。
天津市冰雹灾害的总体变化
趋势/解释原因
趋势:冰雹灾害总体减少。原因:全球气候变暖(抬升了0°C等温面的高度),不利于空中结冰;形成的冰雹更易融化。
推测:变暖→气温总体上升/0°C等温面抬升→冰雹更易融化。
原文重构:结合原文的引言+结合答案并重构
3.注意的问题
图文信息简洁:避免过多的文字及图像干扰
图文信息结合:图文都能够提示相应的信息
图文信息结合:图像能够支撑材料中的结论
减少隐性提示:引导学生达到认知彼岸
乌兹别克斯坦是中亚著名的双重内陆国(如下图),该国国土面积狭长,历史名城众多。2002年,我国在与德国、加拿大等国际知名轨道交通企业竞标中,以明显的优势获得该国铁路机车的订单,一跃将该国铁路运行时速从50km/h提速到120km/h。2011年,该国以原有的客货混运线路为基础,通过升级改造既有线路,逐步发展高速铁路,铁路运行时速逐步提至250km/h,但高铁在实际运营中时速低于250km/h,且运输效率较低。
(3)说明该国高铁运行时速不足250km/h的原因。(8分)
(3)客货混运,运输效率较低;铁路原线改建,建设标准低;气候干旱,风沙灾害多,运营速时速受限;西部山脉多,地势起伏大,列车不宜高速运行。(每点2分,满分8分)
图文信息规范:表述为”图X示意XXXXXX“

地理试题设问的组织
设问的明确与否直接关乎试题的有效性!
学生答题出现偏差可能是设问指向不明!
复杂的设问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试题难度!
设问限定
设问角度
设问内容
1.设问的构成
设问限定
设问角度
设问内容
桑树喜温暖湿润,原产于我国中部和北部。桑蚕以桑叶为食,由栖息于桑树的原始蚕驯化而来。蚕茧是重要的纺织原料。桑蚕产业起源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唐代以前以黄河流域为中心。至宋代长江三角洲及其周边地区成为中心。1985年后,我国“东桑西移”趋势明显。图4示意1985~2020年部分蚕茧主产省年产量变化。
(3)说明我国西部地区发展桑蚕业的优势区位条件。(6分)
设问限定
设问角度
设问内容
(1)简述桑蚕产业起源于我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自然原因。(4分)
设问限定
设问角度
设问内容
设问限定
设问角度
设问内容
描述;指出;简述;
对比;相比;促进;分析
说明;解释;推测;预测
推断;提出;列举........
考查内容不同则
设问角度不同
主要原因;主要目的;
主要影响;可采取的措施;
主要优点;形成顺序;主要意义;主要特点等;主要区域;主要差异........
设问的限定和设问的内容同高考并无二致!
设问的角度可以千变万化且并无固定套路!
从设问复杂程度上看 直接式设问 设问简洁明了,读完设问即能明确解题的指向。
间接式设问 设问相对隐晦,需要解读设问才明确解题指向。
从设问不同类型上看 原因类设问 如:可能原因是、主要原因是、根本(直接)原因是........
影响类设问 如:带来影响是、不利影响有、有利影响是、会造成........
措施类设问 如:可采取的是、合理措施有、合理说法是、应积极........
现象类设问 如:可信说法是、出现现象有、最可能出现的是.......
认知类设问 如:主要作用是、时间日期是、该地位于....、相比于......
2.设问的类型
间接式设问:首先解读题干,之后寻求解答
直接式设问:题干易于理解,直接寻求解答
3.设问的组织
分析现状
解释原因
说明影响
提出措施
基于系统的组织: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历史演变
现状特点
未来变化
基于时间的组织:历史的、现在的、未来的
小尺度地区
大尺度地区
基于空间的组织:大尺度、中尺度、小尺度
大尺度设问
小尺度设问
基于总分的组织:总体上、局部1、局部2
总体特征
局部解释
局部解释
局部解释
总体分析
局部解释
基于分总的组织:局部1、局部2、总体上
基于认知的组织:一般规律、特殊现象
一般规律
特殊现象
基于区域认知的组织:认知地形、气候、农业、资源
认识位置
认识地形
认识交通
基于主题探究的组织:农业发展、生态保护、产业发展等
山区农业发展
平原农业发展
区域农业发展
基于角色扮演的组织:模拟对话、模拟人物、模拟组织
基于地理实践的组织:认识区域、解释现象
认识区域
解释原因
基于观点+问题的组织:陈述观点,引出设问
基于观点+问题的组织:陈述观点,引出设问
基于读图+问题的组织:依据图示,引出设问
4.注意的问题
设问简洁明确:确保无歧义并指向明确
小切口大纵深:考查学生深度理解能力
设问相互独立:避免学生习得性无助
限定词不重复:确保考查能力多样化
设问内容不重:确保考查素养多样化

地理试题图像的绘制
1.图像的概况
地理图像是地理学科特有的“学科语言”。就地理试题图像而言,多见区域图、模式图、统计图、实景图等。呈现在卷面上的图像多由简单的点、线、面等组合而成。在地理试题中主要起到信息提示和导引、支撑设问和情境的作用。地理试题命制的过程中应确保图像清晰,信息提示适当。
2.绘图的工具
矢量图软件
图像特高清
操作较简单
点线面结合
绘图时间长
简单易上手
3.绘图的规范
线条粗细→0.2-0.3磅值
文字字体→等线字体
数字字体→Times New Roman
图像高度→55-60mm
4.绘图的流程
确定设问答案及文字情境
明确图像应该提示的答案
基于相关的底图进行绘制
对照答案进行信息的增加
完善图像的相关细节问题
2002年,我国在与德国、加拿大等国际知名轨道交通企业竞标中,以明显的优势获得该国铁路机车的订单,一跃将该国铁路运行时速从50km/h提速到120km/h。2011年,该国以原有的客货混运线路为基础,通过升级改造既有线路,逐步发展高速铁路,铁路运行时速逐步提至250km/h,但高铁在实际运营中时速低于250km/h,且运输效率较低。
(3)说明该国高铁运行时速不足250km/h的原因。
5.绘图的原则
注重描绘、而非生成
清晰明确、对比鲜明
服务试题、适当取舍
冗余
冗余
关注细节、科学严谨
单位
图例
比例尺

地理试题答案的设置
试题答案是对解题结果的理论预期。一方面答案的设置要依托图文情境,依托设问的指向,依托学生的必备知识,依托逻辑推理,不能随意编制。另一方面地理答案表达应关注表达的简洁性、科学性、指导性等方面。
地理试题
试题答案
科学解答
相互印证
学生
关注其简洁对等性:即选项简洁、字数对等。
关注其独立非包含性:即选项独立、互不包含。
关注答案的同质处理:即表达同质、内涵同质。
表达逻辑和其他选项不同质
关注答案的同质处理:即表达同质、内涵同质。
内涵指向和其他选项不同质
关注推理逻辑:明确正误选项的逻辑推理链
关注试题立意:引导学生关注人地相互作用
关注其利教便学性:即答案简洁、易于理解。
关注其开放指导性:即适当概括、要点全面。
关注其开放指导性:即适当概括、要点全面。
关注答案的逻辑性:表达完整、前后联立。

地理试题难度的预测
考核目标
学生
知识广度
知识深度
认知层次
试题题型
试题复杂度
试题新颖度
试题熟悉度
考生的心理
阅卷标准
知识的储备
试题难度
试题
1.综合难度模型
综合难度模型是鲍建生根据2001年一份提交给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的工作报告中而提出的。原综合难度中涉及了四个难度因素:①包含“扩展性问题”的百分比。所谓扩展性问题是指要求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并且对解题过程做出解释的问题。②含有“实际背景”的题目的百分比。③包含“运算”的题目的百分比,其中不包括属于“数量”部分的题目。④包含“多步推理”的题目的百分比。
难度因素 水平 说明 赋值
背景材料 单一材料 只有文字材料 1
复合材料 文字+图片或文字+表格材料 2
复杂材料 文字+图片或文字+表格材料中有复杂数据需要判读 3
认知水平 领会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1
理解 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2
运用 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3
设问方式 单一 只有一个明确的问题 1
多重 包括两个及以上小问题,或是先判断后分析评价的问题 2
开放 可以从多角度、多方面回答的问题 3
难度因素 水平 说明 赋值
推理水平 简单推理 只需要一步推理 1
中等推理 需要两步推理 2
复杂推理 需要三步及三步以上推理 3
知识含量 单个知识点 解题需要一个知识点 1
两个知识点 解题需要两个知识点 2
两个以上知识点 解题需要两个以上知识点 3
综合难度模型依据试题的要素构成对试题难度进行测量,难较为准确的测量试题的难度,是一种简单实用的试题难度测量方法。
背景材料 认知水平 设问方式 推理水平 知识含量
赋值 2 1 1 1 1
2.SOLO分类模型
思维结构理论又称之为“可观测的学习成果结构。并将学生的学习的思维结构分为无结构(思维混乱)、单点结构(涉及一点要素)、多点结构(涉及多个要素)、关联结构(多个要素之间有关联)、拓展结构(多个要素之间抽象创新)五部分。
SOLO分类模型能较好的测量试题的思维深度,从而从侧面反映出试题的难度。但其对试题要素的关注较为片面,不能全面测量试题难度。
3.模糊标尺模型
知识点数 试题题型 试题结构 熟悉程度
1个知识点(1) 单项选择题(1) 直接判断(1) 熟悉(1)
2-3个知识点,跨度小(2) 识图作答(2) 单一复合(2) 较熟悉(2)
3个及以上知识点,跨度大(3) 分析说明(3) 综合复合(3) 生疏(3)
试题难度影响因素及其难度赋值
等级 A1 A2 B1 B2 B3 C1 C2
难易 最难 难 中上 中中 中下 易 最易
累加值 12-11 11-10 10-9 9-7 7-6 6-5 5-4
难度 0.2-0.3 0.3-0.4 0.4-0.5 0.5-0.65 0.65-0.75 0.75-0.85 0.85-0.95
难度赋值与难度换算表

地理试题难度的调控
1.从命题管理上调控(宏观)
比较
制定细目表
预估试题难度
反复研磨试题
平均分预估
终审
验收
参照
试卷
干扰偏差
干扰偏差
干扰偏差
干扰偏差
考后
评价
命题细目表相当于试卷蓝图, 它可以将试卷试题难度属性数量化、表格化, 是命题、审题和组卷的直接操作依据。 编制命题细目表可以克服命题、 组卷的主观随意性,是保证试卷整体难度合理的关键步骤。
题号 情境 课标内容要求 难度 素养指向
综合思维 区域认知 地理实践力 人地协调观
1 西北地区公路风沙灾害 运用示意图,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并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以及气候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影响。 0.6 √ √
2
0.6 √ √ √
3 0.5 √ √ √
(1)命题细目表
(2)预估试题难度
包括四分难度和九分难度。 四分难度, 即试题难度分为容易、中等偏易、中等偏难和难。 九分难度, 也称为估计难度值, 是指对于刚达标的考生, 当他们对本题作答时, 所能答对的概率。 一般用一之间的小数来表示。
四分难度→中等偏难
九分难度→0.5左右
(3)平均分预估
通过对试卷中每道试题的估计难度值 九分难度 乘以该题满分, 得出该题的估计平均分。 再将试卷中每小题的估计平均分加总, 就得到试卷的估计平均分。如果估计平均分落在55-65分之间, 则认为对试卷整体难度实现了满意控制。
预估小题平均分=各题预估难度值×各小题分值
预估平均分=各小题平均分之和
(4)考试评价反馈
命题细目表重在难度设计, 从整体上对试卷难度结构加以把握。填预估试题难度则是对单个试题进行描述和难度控制及格分数预估,是成卷阶段对试题难度的控制, 使得试卷满足考试的难度要求。评价反馈是对前面三个阶段的难度控制效果进行评价和检验, 以便改进难度预估工作。
2.从试题命制上调控(微观)
(1)调整目标层次
目标层次 具体要求
识记 一般要求考生 能正 确认识和表述科学事实、 原理、 术语和规律, 知道该课程的基础知识, 并能进行正 确的选择和判断
理解 要求考生能将所学知识加 以解释、归纳, 能领悟某一概念或原理与其他概念或间的联 系,,并能作出正确的表述和解释。
简单应用 主要要求考生能用所学的概念、 原理、方法正 确分析和解决较简单的问题, 具有分析和解决一般问题的能力。
复杂应用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分析解决复杂问题。解题的主要心理活动是综合分析、 归纳和创造性思维。
理解
识记
理解
(2)改变试题题型
目标层次 具体要求
单选题 答案范围明确,正确答案唯一,解答者只需进行判断选择,得分高
多选题 答案选项不确定,全答对方可得分,考生对有关概念和原理的掌握必须非常清晰,答题难度大为增加。
填空题 要求学生能明确所学的专业术语,答案具有唯一性,需要有一定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难度居中。
综合题 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没有提示可能的解题思路,能够较为全面地考查
考生的能力,试题区分度好。
(3)调整考点范围
同样类型的试题, 由于试题所考查的知识范围不同、涉及知识点的多寡, 其试题难度值也必然有所不同, 因此在编制试题时对试题涉及的知识范围进行必要的修改, 也能对试题难度实施适当的调控。
控制试题所涉及的知识点数量,立足简单的要素综合
(4)调换试题情境
如果试题中的问题清境和考生已有的认知经历相同或接近, 那么解题的过程就容易实施, 准确率也就偏高相反, 如果问题情境与考生的感知经验相差甚远, 那么 问题就显得 比较棘手,试题的得分率也就偏低。
提高生活素材的命题占比,降低学术素材的命题占比
(5)增删干扰因素
常见的干扰因素一般有:题意对考生的误导,考生中普遍存在的误解或易于犯的错误,前科学概念的作祟,概念原理之间的混淆,似是而非的问题情境,利用教材上的语言或真理性的措辞。
深入打磨试题,关注语言、表意、标点、图示的打磨
感谢无限!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