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讲流域内协调发展与资源的跨区域调配(课件)-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共15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6讲流域内协调发展与资源的跨区域调配(课件)-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共15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9.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10-29 11:08: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58张PPT)
第36讲 流域内协调发展
与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第十六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目录contents
考情透视
知识建构
考点突破
01
02
03
01 流域内协调发展
知识梳理·基础回归
知识点1 流域内部水资源协作开发
知识点2 黄河流域内部协作
知识点3 长江流域的协作开发
核心突破·技能提升(核心提炼+真题典例+题型归纳)
考点 流域综合开发与治理
02 资源跨区域调配
知识梳理·基础回归
知识点1 西气东输 知识点2 南水北调
知识点3 北煤南运 知识点4 西电东送
核心突破·技能提升(核心提炼+真题典例+题型归纳)
考点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分析方法
热点应用 01 恢复河道自然形态
02 东数西算
03 西氢东送
04 丹水北运
02
考情分析
考点分布 考题统计+考点提取
流域内协调发展 2024北京卷,16(1)题,4分,以某校地理小组到滹沱河流域开展研学活动为情境,考查水利工程的作用
2024山东卷,19题,15分,以丹江口水库安全运行为情境,考查南水北调、河流水能开发、水资源安全
2024福建卷,18(2)题,6分,以西班牙南部部分地区的海岸变化为情境,考查水库的功能
2024湖北卷,17题,16分,以宁夏平原古渠演变为情境,考查水利设施的分布、功能及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023浙江6月卷,13-14题,4分,以1996-2020年黄河河口区汛期陆地面积变化为情境,考查流域协调开发
2023全国乙卷,44题,10分,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河高质量发展为情境,考查黄河的治理与保护
2023海南卷,4题,3分,以岭南某古村落为情境,考查水利工程水闸建设的作用
2022江苏卷,19-20题,4分,以西班牙埃布罗河流域修建多座大坝为情境,考查流域协作开发
资源跨区域调配 2024甘肃卷,1-3题,9分,以陕电入皖工程为情境,考查能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及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024黑吉辽卷,1-3题,9分,以盐城天然气接收站建设为情境,考查能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资源供给措施
2024浙江1月,9-10题,4分,以2022年甲、乙两省水资源状况为情境,考查水资源跨区域调配
2024江苏卷,24(3)题,6分,以江苏、安徽两省略图为情境,考查水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功能
2023浙江1月卷,11-12题,4分,,以部分清洁能源分布为清洁,考查能源跨区域调配
命题趋势:流域内协调发展知识往往结合水循环中河流知识进行考查,单独考查较少。对于资源跨区域调配这一知识内容,近几年高考的考查频率上升。常见考查方向是流域综合开发与治理的必要性、措施及其影响,流域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影响及意义,并评价线路选择。
网络构建
流域内协调发展
河流的干流和各级支流以及连通的湖泊、沼泽构成了水系。
由分水岭所包围的河流或水系的集水区域称为流域。
相邻流域间的山岭或河间高地为分水岭。
流域的基本概况
特别提示:流域是一个地区,而水系是一个系统,他们两个不是一个维度的概念。
知识梳理·基础回归
知识点1 流域内部水资源协作开发
干流
干流
一级
支流
二级
支流
分水岭
一级
支流
二级
支流
流域的基本概况
知识梳理·基础回归
知识点1 流域内部水资源协作开发
水系与流域
从源头到河口
从上游到下游
从左岸到右岸
从支流到干流
形成完整、独立的自然区域
通过水流相互连接和影响
知识梳理·基础回归
知识点1 流域内部水资源协作开发
流域内的水资源功能:农业灌溉、淡水养殖、提供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发展航运、水能发电、生态保护、旅游等多种功能。
流域内水资源的特点:对于流域内不同行政区域、不同行业和部门具有开放共享性
水资源协作开发
知识梳理·基础回归
知识点1 流域内部水资源协作开发
流域协同发展的背景
考虑到流域的整体性强、关联度高的特点,需要以流域为单元进行统筹管理。
但是,流域可能跨越不同的行政区,由不同主体分别行使管理权。
流域不协调的现象
同一流域的上下游之间,可能出现争建水库或港口码头的现象;上游大量排污,造成下游污染严重;上游山区森林破坏、水土流失,加剧下游河道淤积、洪涝灾害。
知识梳理·基础回归
知识点1 流域内部水资源协作开发
流域协作开发的必要性
地区之间
不同利益主体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需求不同
在水资源利用、水质保护中出现利益冲突
上下游之间
工农业之间
城乡之间
流域内水资源的协作开发和综合利用会影响整个流域的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系统的运行和发展。
知识梳理·基础回归
知识点1 流域内部水资源协作开发
流域内协调管理的措施
流域的整体性强、关联度高
水源地保护、水土保持等生态保护措施
以流域为单位统筹管理
工程技术措施
行政、法律手段
市场手段
生态
补偿
征收费用
上游
下游
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对流域水资源、工程建设、污染防治等进行统一管理
知识梳理·基础回归
知识点1 流域内部水资源协作开发
流域协同发展需要多种措施和手段,综合运用工程技术措施和行政、法律、市场等手段(河长制是流域协同关联的制度),对流域进行统筹管理,分担义务、分享权利、协调行为,为流域内各区域提供公平的共同发展的机会。
河长制是一种流域管理机制,可以有效解决上游和下游、岸上和岸下的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等问题。
2018年7月17日,在北京举行的全面建立河长制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部长鄂竟平表示,截至2018年6月底,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已全面建立河长制。
流域协同发展的措施
知识梳理·基础回归
知识点1 流域内部水资源协作开发
流域协同发展的措施
知识梳理·基础回归
知识点1 流域内部水资源协作开发
知识梳理·基础回归
知识点1 流域内部水资源协作开发
流域协同发展的措施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侵蚀区
华北平原地势低平,河流流速较慢,泥沙沉积
堆积区
沙患的形成
沙患的治理
流域内综合协调
侵蚀区
堆积区
减少入河泥沙量
水土保持是根本措施
减少河道淤积
调水调沙
生物措施
耕作措施
工程措施
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还草等
沿等高线耕作、留茬少耕、免耕等
修建梯田和水平沟、打坝淤地、挖鱼鳞坑等
汛期到来之前,上下游水库进行联动调度,同时调动上中游水库向下游放水,形成“人造洪峰”,提高下游行洪输沙能力,对下游河床全线冲刷,将冲刷的泥沙输送大海。
知识梳理·基础回归
知识点2 黄河流域内部协作
黄河的调沙减淤
知识梳理·基础回归
知识点2 黄河流域内部协作
黄河含沙量大,径流量少,存在着上下游之间调沙减淤、水量调控等问题,需要加强流域内的协调发展。
实施背景: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导致黄河含沙量大;下游流经华北平原,落差小,流速缓慢,泥沙沉积使下游河床不断抬高,形成“地上河”。
是什么原因导致黄河含沙量大?含沙量大对下游地区有何影响?
土质疏松
暴 雨
植被破坏
水土流失
地势低平
流速减慢
泥沙淤积河床
地上河
为了防治水害,两岸不断加高大堤,使得黄河下游河床高出两岸地面。
黄河的调沙减淤
知识梳理·基础回归
知识点2 黄河流域内部协作
黄河沙患的解决,需要流域内综合协调
流域内综合协调
侵蚀区→减少入河泥沙量
堆积区→减少河道淤积
黄河的调沙减淤
知识梳理·基础回归
知识点2 黄河流域内部协作
①侵蚀区——减少入河泥沙量
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是黄河流域的主要侵蚀区,水土保持是减少入黄泥沙的根本措施。在黄土高原,由政府投资、补偿,以小流域为单元,因地制宜进行水土保持措施。
黄河沙患的解决
黄河的调沙减淤
知识梳理·基础回归
知识点2 黄河流域内部协作
②堆积区——减少河道淤积
黄河沙患的解决
治理 措施 利用水库对黄河调水调沙,其中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对遏止下游河道淤积具有重要作用
具体 做法 每年在黄河汛期到来之前,应用调水调沙的原理对上下游水库进行联动调度,同时调动上中游的水库向下游放水,在小浪底形成“人造洪峰”
治理 效果 提高下游行洪输沙能力,实现对黄河下游河床全线冲刷,将淤积的泥沙送入大海
黄河的调沙减淤
知识梳理·基础回归
知识点2 黄河流域内部协作
黄河沙患的解决
黄河的调沙减淤
知识梳理·基础回归
知识点2 黄河流域内部协作
①人水矛盾突出
黄河流域人口、城乡较为密集,耕地数量多
径流量仅占全国河川径流量的2%,但人口、生产总值、粮食产量均占全国总量的10%左右
黄河流域水资源调配的原因
黄河流域水资源的调配
知识梳理·基础回归
知识点2 黄河流域内部协作
②下游出现断流
工农业发展和人口迅速增加,黄河流域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
上下游缺少调控用水的措施,致使黄河下游自1972年出现断流现象
黄河断流对沿岸地区工农业生产、城乡人民生活以及生态环境产生严重影响
黄河流域水资源调配的原因
黄河流域水资源的调配
知识梳理·基础回归
知识点2 黄河流域内部协作
自然原因:黄河流域大部分流经干旱、半干旱区,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水量小;下游形成“地上河”,无支流汇入;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年际变化大。
人为原因:流经区域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量大;水资源利用不合理,浪费严重。植被破坏,涵养水源能力减弱,枯水期干流水量变小。
黄河断流现象的原因
黄河流域水资源的调配
知识梳理·基础回归
知识点2 黄河流域内部协作
黄河下游断流及其影响
空间范围 主要影响
主河道 河道萎缩,降低了行洪能力,增加了汛期决口的风险
干涸河道演变为沙带,增加了土地沙化的可能性
河流沿岸 影响工业供水与城乡居民生活供水
影响农田的灌溉用水,农田受旱面积增大
水环境容量越来越小,加剧了黄河水污染
沿岸大量开采地下水
河口三角洲 及海域 海岸侵蚀后退,海水倒灌
湿地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渤海水域失去重要的饵料来源,影响海洋生物的繁衍生存
知识梳理·基础回归
知识点2 黄河流域内部协作
黄河流域水资源的调配
黄河流域水资源调配
1999年开始,黄河水利委员会被授权实施黄河水量统一调度和分配。
2009年,黄河水利委员会制定了《黄河取水许可管理实施细则》。
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为新时代的黄河大合唱调“音”定“调”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创作好新时代的黄河大合唱。
黄河流域水资源的调配
知识梳理·基础回归
知识点2 黄河流域内部协作
黄河流域水资源调配的措施
1999年开始,黄河水利委员会被授权实施黄河水量的统一调度和分配
2009年,黄河水利委员会依据河流径流量和用水需求的变化,对全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宏观控制和年度调整。在扣除输沙水量的前提下,根据节约用水、统筹安排的原则,黄河水利委员会发布了黄河可供水量分配方案,作为实施黄河水量调度的基本依据。
黄河流域节水水平大大提高
推广应用节水技术
逐步建立水资源统一调配体制
基本保证了在严重枯水年份黄河下游不断流
黄河流域水资源的调配
知识梳理·基础回归
知识点2 黄河流域内部协作
长江流域概况
知识梳理·基础回归
知识点3 长江流域的协作开发
自然地理概况
长江全长6 397千米,流域面积180万平方千米,是亚洲第一长河、世界第三长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峰,最终注入东海。穿越我国西南、中部和东部,是我国水量最丰富的河流,年径流量约占全国河流年径流量的1/3以上。
社会经济概况
长江流域是我国的“粮仓”,粮食产量占到全国一半左右,水稻产量更占到全国七成。长江中下游平原经济发达,重庆、武汉、南京、上海分别为长江上、中、下游和河口的中心城市。
生态安全屏障
长江流域山水林田湖浑然一体,具有强大的涵养水源、繁育生物、释氧固碳、净化环境功能,是我国主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长江流域概况
知识梳理·基础回归
知识点3 长江流域的协作开发
水能:长江水能丰富,被称为“水能宝库”,水能蕴藏量占全国的1/3,可利用的水能资源占全国的一半,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其中源头到宜宾最为丰富,长江三峡河段也非常丰富。
长江流域概况
知识梳理·基础回归
知识点3 长江流域的协作开发
知识梳理·基础回归
知识点3 长江流域的协作开发
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开发条件与现状
①长江上游的开发条件与发展现状
开发条件 发展现状
河流流量大、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相继建设了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溪洛渡水电站
矿产资源丰富 形成以重庆为中心的电力、钢铁等工业中心
四川盆地特别是成都平原附近土壤肥沃 成都平原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知识梳理·基础回归
知识点3 长江流域的协作开发
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开发条件与现状
②中、下游地区的开发条件与发展现状
地区 开发条件 发展现状
中游地区 农业 多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暖湿润;河湖密布,水源充足;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棉、油、肉类和水产品生产基地
工业 矿产资源及森林资源丰富;水源充足 成为我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
下游地区 农业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气候适宜,水热条件好;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农业基础好 鱼米之乡、丝绸之乡
工业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科技发达,具有人才优势 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长江上游、中游、下游流域开发条件及重点是什么?
上游流经山区,地形、地质复杂;横跨我国三大地形阶梯,水能资源丰富;大江大河发源地,生态环境脆弱。
中游平原面积广大,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农业基础扎实,矿产资源丰富,交通运输发达。
下游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基础好;工业生产条件优越,水陆交通便利。
长江流域的开发建设
水能梯级开发
商品粮基地、制造业基地
集约化商品农业,以上海为中心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知识梳理·基础回归
知识点3 长江流域的协作开发
长江流域的开发建设,要统筹协调好上游、中游、下游之间的关系,河源和上游地区要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中下游地区更要注重绿色发展和人居建设。
长江经济带的建设,要重点依托长江三角洲、长江中游、成渝三大城市群,做大上海、武汉、重庆三大航运中心。推进长江中上游腹地开发,促进“两头”开发开放,即上海及中巴(巴基斯坦)、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建设。
长江流域的开发建设
知识梳理·基础回归
知识点3 长江流域的协作开发
长江是中国东西交通的大动脉,素有“黄金水道”之称,“深下游、畅中游、延上游”战略,大体上可分为6个区域性航道网,依托水运发展长江经济带。
长江航运建设
知识梳理·基础回归
知识点3 长江流域的协作开发
长江干支流水能资源极为丰富,占全国可开发量的一半以上。长江宜昌以上的河段水能资源占全流域的 80% 以上,且主要集中在金沙江段和长江三峡段。合理开发长江水能资源,国家进行了科学论证和周密部署,相继修建了长江三峡水利枢纽、溪洛渡水利枢纽等一系列水利工程。
长江水能资源的合理开发
0
220
440千米
知识梳理·基础回归
知识点3 长江流域的协作开发
总体要求:长江流域建设必须坚持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走出一条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道路。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首要位置。
长江流域水质状况:整体良好,但局部污染严重,部分湖泊富营养化问题突出。
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一、是建立负面清单管理制度;
二、是加强环境污染联防联控。
三、是建立长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四、是开展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
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
知识梳理·基础回归
知识点3 长江流域的协作开发
长江不同河段的生态环境问题及综合治理
上游:不合理开发导致植被破坏,引发水土流失。需要加强长江防护林和水源防护林建设;实行封山育林、育灌、育草。
中游:湖泊面积缩小,水污染严重,滥捕、滥杀野生动物。需要严禁沿湖围垦,实行退耕还湖,疏浚河道;继续加强和完善荆江分洪工程。
下游:水体和大气质量普遍下降,特别是以太湖为代表的水污染相当严重。需要综合治理环境污染;调整并优化产业结构;加强环境保护。
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
知识梳理·基础回归
知识点3 长江流域的协作开发
近年来,长江上游重点水源涵养区四川通过推进重点工程造林,加快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力争到2020年,实现新增森林面积300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40%。
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造林
生态造林
上游:退耕还林、生态修复
知识梳理·基础回归
知识点3 长江流域的协作开发
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
中游:裁弯取直、加固大堤、兴修水利。
知识梳理·基础回归
知识点3 长江流域的协作开发
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
下游:污染治理、加强环境教育。
知识梳理·基础回归
知识点3 长江流域的协作开发
长江流域的开发条件及综合治理
河段 开发条件 开发重点 治理重点 治理措施
上游 流经山区,地形、地质条件复杂;横跨我国三级地势阶梯,水能资源丰富;大江大河发源地,生态环境脆弱 水能梯级开发 水土流失 ①加强长江防护林和水源涵养林体系的建设;
②实行封山育林,保护生态环境
中游 平原面积广大,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农业基础雄厚,矿产资源丰富,交通运输发达 商品粮基地、制造业基地 洪涝灾害 ①退耕还湖,疏浚河道;
②搞好分洪工程;
③以水土保持为中心,构筑中上游地区的防护林体系;
④修建蓄洪、滞洪工程
下游 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基础好;工业生产条件优越,水陆交通便利 集约化商品农业,有以上海为中心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水体和大气质量下降,以太湖为代表的水域水污染严重 ①综合治理环境污染;
②调整并优化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
③加强环境保护
知识梳理·基础回归
知识点3 长江流域的协作开发
流域的开发建设一般以河流的利用与治理为核心,结合资源条件对流域进行综合开发,同时对流域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治理。
对流域进行因地制宜的综合开发能够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协调统一。
核心突破·技能提升
考点 流域综合开发与治理
流域综合开发与治理分析思路
核心突破·技能提升
考点 流域综合开发与治理
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分析
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分析
自然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 影响流域开发的社会经济条件主要包括人类活动历史、人类活动的深度和广度、人类活动的类型及其与环境协调与否等。社会经济因素往往影响流域开发的方向。
流域开发的自然条件
地形特征
气候特征
水文特征
矿产资源的蕴藏
河流的利用方式
流域的开发方向
决定
流域综合开发的地理条件评价
核心突破·技能提升
考点 流域综合开发与治理
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分析
河流中上游 地势起伏大、流量大的河段,侧重水能资源的开发,布局高耗能产业
河流中下游 地势平坦,水流平缓,河面宽阔,流量稳定,侧重航运、灌溉农业、养殖业的开发
河流冲积平原 发展农业
流域的开发方向
基本原则——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注重环保。不同河段开发重点不同:
核心突破·技能提升
考点 流域综合开发与治理
(1)以流域为单位,设置专门协作组织、河长制、湖长制等协同管理制度,统筹管理,统一调配水资源,兼顾生态用水,保证生产、生活用水。
(2)统筹管理的措施和手段
①工程措施:修建水库蓄水→解决季节性用水不足;修建引水工程、跨流域调水→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②技术措施:推广节水技术,发展节水农业;在工业生产中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发展治污技术,提高水资源污染的治理水平;发展循环经济,促进水资源循环利用。
③行政、法律、市场手段:制定环境保护法,依法保护水资源;提高水价促使节约用水。
核心突破·技能提升
考点 流域综合开发与治理
水资源的统筹调配措施
流域内水资源的综合开发
河流特征
流域状况
水系特征
水文特征
自然环境
社会条件
流域的综合开发
河流利用
流域治理
发电
航运
灌溉
养殖
供水
旅游
问题
洪涝、凌汛、污染治理
断流防治
水土流失防治
河流泥沙治理
核心突破·技能提升
考点 流域综合开发与治理
核心突破·技能提升
考点 流域综合开发与治理
流域内水资源的综合开发
①河流的利用方式(经济效益):修建大坝、水电站、船闸等水利工程。具体利用方式如下:
利用方式 具体措施
供水 建坝蓄水,保证农田常年灌溉水源和工业生产、居民生活用水
养殖 库区发展水产养殖业,增加经济收入
防洪 湖泊、水库有效调节和稳定河流流量
发电 开发水能,促进流域高能耗工业发展
航运 修水库(保持水位平稳)、挖运河,增加通航里程和效益
旅游 建立风景旅游区,带动第三产业发展
核心突破·技能提升
考点 流域综合开发与治理
流域内水资源的综合开发
②流域的综合开发(经济效益):以河流开发(河流开发普遍以梯级开发为主)为核心,带动流域各种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等)的开发,从而促进流域三次产业的发展,同时使生态得以保护、环境得以改善。如下表所示:
产业 措施
农业 结合土地资源,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渔等产业
工业 结合矿产资源及廉价电力优先发展高耗能工业
旅游业 把保护环境和提高环境质量与旅游资源开发相结合,发展旅游业
核心突破·技能提升
考点 流域综合开发与治理
流域内水资源的综合开发
植被保护 保护山地水源涵养林,控制水土流失;改善库区生态环境
水源利用 合理分配各河段水源;保护水质,防治水污染
土地利用 建立自然保护区;调整农林牧业结构(退耕还林还牧);治理采矿区土地生态
③流域的生态保护(生态效益)
核心突破·技能提升
考点 流域综合开发与治理
水质、水环境的协调治理
(1)河流泥沙的综合协调
①侵蚀区减少入河泥沙量:如中游的黄土高原是黄河流域的主要侵蚀区,可实行“保塬、护坡、固沟”的治理方针,通过工程措施、生物措施、技术措施治理水土流失,减少入黄泥沙。
②堆积区减少河道淤积:通过调水调沙,实现河流下游的冲淤平衡,减少泥沙淤积。
(2)水污染的防控措施
①行政手段:成立委员会进行谈判和协商,达成公约及协议。
②经济手段:通常是分担流域综合治理费用。
③技术手段:科学调查研究、治污技术应用、技术标准确定及监测、预警体系的开发和应用等。
核心突破·技能提升
考点 流域综合开发与治理
流域内水资源的综合开发
(3)不同河段应实行差别性措施
流域内部协同解决水环境问题
主要问题 具体表现 保护措施
生态破坏 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河道淤积、生物多样性减少 拆除大坝、植树造林、退耕还田、防治污染等
环境污染 水污染、大气污染 资源短缺 淡水资源枯竭、海水入侵导致河水盐度增加 核心突破·技能提升
考点 流域综合开发与治理
对河流开发利用,要考虑河流的自然背景特点和流域整体性特征。
(1)水能资源的开发
分析时可从开发条件(河流径流量大小、落差大小、结冰期长短、地形地质条件是否适合开发),开发需求(本地区用电需求、经济发展程度、输电技术水平)等方面入手。
一般河流流域开发方式及其内容
核心突破·技能提升
考点 流域综合开发与治理
一般河流流域开发方式及其内容
条件 规范语言
自然条件 水量 流域内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
落差 河流落差大
地形、地质 良好的地形、地质条件有利于水电站的建设
社会经济条件 市场条件 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市场广阔
工程条件 移民少;淹没农田村镇少;生态破坏小;交通便利等
河流的水能开发条件
核心突破·技能提升
考点 流域综合开发与治理
(2)内河航运价值开发
分析时可从影响航运的因素如径流量、水位季节变化、河道特点(宽、深)、通航里程、地势起伏、干支流分布与水系的发达程度、通航时间长短(结冰期有无、长短)、经济腹地的大小及其经济的发达程度、航运条件等方面入手。
一般河流流域开发方式及其内容
核心突破·技能提升
考点 流域综合开发与治理
一般河流流域开发方式及其内容
条件 规范语言
自然条件 地形 地形平坦,水流平稳
径流 降水丰富,河流流量大;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径流季节变化小
结冰期 无结冰期(或结冰期短),通航时间长
通航里程 河道宽阔平直,通航里程长
社会经济条件 经济 流域内经济发达,运输量大
人口、城市 流域内人口、城市密集,客货运输量大
河流的航运条件
核心突破·技能提升
考点 流域综合开发与治理
(3)水资源利用
解决季节性用水不足主要靠修建水库蓄水,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主要靠跨流域调水或修引水工程的方式,解决水质型缺水主要靠水污染整治与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4)产业发展与城市布局
对农业来说,流域开发能为中下游平原提供灌溉水源;对工业来说,可提供水源和运输条件;对城市布局来说,可提供供水与水运条件。
(5)水资源协作开发的意义
促进水资源保护;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加强流域的综合开发;推进流域的综合治理;实现流域内协调发展。
一般河流流域开发方式及其内容
核心突破·技能提升
考点 流域综合开发与治理
大型水利工程的影响
有利影响 不利影响
经济效益:产生防洪、发电、航运、灌溉和旅游等综合经济效益 上游地区(库区):库区蓄水会淹没原有生产、生活设施以及文物古迹等;改变库区原有生态环境,水域内害虫滋生,可能导致传染性疾病蔓延
生态效益:调节库区气候,缓解生态环境压力;拦截泥沙,降低河流含沙量;改善水质 下游及河口三角洲地区:河流挟带至下游的泥沙大大减少,土壤自然肥力下降;入海径流量减少,海浪对海岸的侵蚀加重,河口三角洲不断缩小;由于海水倒灌、生态破坏和入海营养物质减少,河口的渔业资源锐减
核心突破·技能提升
考点 流域综合开发与治理
(2022·江苏卷)埃布罗河是西班牙第一大河,流域内修建了多座大坝,用以调节流量的季节分配。下图为“埃布罗河流域位置及其某支流上水文站月平均流量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支流大坝调节流量季节分配的主要目的是
( )A.灌溉 B.航运 C.防洪 D.发电
关键信息 信息解读与逻辑推理
文字信息:埃布罗河是西班牙第一大河,流域内修建多座大坝 图示信息:从某支流水文站月平均流量变化图也可以看到,在建坝前流量冬季较大,夏季较少,流量的季节变化大,但在建坝后流量相对较为平稳,同时建坝后的径流总量较建坝前的径流总量减少 这些大坝用以调节流量的季节分配;西班牙北部内陆地区主要为旱作农业,农业对水源的需求较多,河流径流量减少,说明此部分水源可能用于农业灌溉, A选项正确。建坝后该河流整体流量减小,不利于航运的开展,B选项错误。大坝若起到防洪作用,应在丰水期蓄洪,枯水期补给,但埃布罗河整体流量在建坝后均下降,故其大坝主要的功能并非防洪,C选项错误。发电主要看流量及落差,从材料可知,埃布罗河的大坝用以调节流量的季节分配,并非用于发电,D选项错误。故选A。
A
真题引领·激活思维
(2022·江苏卷)埃布罗河是西班牙第一大河,流域内修建了多座大坝,用以调节流量的季节分配。下图为“埃布罗河流域位置及其某支流上水文站月平均流量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多座大坝调节了埃布罗河下游的流量,这有利于下游地区种植( )A.茶叶 B.水稻 C.咖啡 D.甜菜
关键信息 信息解读与逻辑推理
文字信息:大坝调节下游的流量 大坝调节下游的流量,使得河流季节流量变化较小,可为农业发展提供灌溉水源。茶叶喜欢种植排水条件较好的坡地,下游地势平坦,且茶叶对水源的整体要求并不高,A选项错误。水稻种植业对水源的需求较大,而埃布罗河下游属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水源较为缺乏,通过调节径流,可为水稻种植提供更稳定的水源,B选项正确。咖啡属热带作物,对热量要求较高,该地相对纬度较高,不适宜咖啡种植,C选项排除。甜菜喜温凉,适合种植在中高纬地区,该埃布罗河下游位于亚热带地区,其气温相对较高,不适宜甜菜种植,排除D选项。故选B。
B
真题引领·激活思维
材料一 防洪限制水位是水库在汛期允许蓄水的上限水位。受防洪限制水位的约束,汛期降雨径流经水库调节后,仍有大量径流未得到充分利用,作为弃水排放。
真题引领·激活思维
2.(2024·山东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详解】(1)防洪限制水位,即考虑防洪需要,汛期可以达到的最高水位,故防洪限制水位越高,汛期水库蓄水量越大;水库的库容是一定的,防洪限制水位越高,汛期水库蓄水量越大,预留防洪库容越小。
(1)分别指出防洪限制水位的高低与汛期水库蓄水量大小、预留防洪库容大小的关系。
【答案】(1)防洪限制水位越高,汛期水库蓄水量越大,预留防洪库容越小。
材料二 近年来,丹江口水库以《丹江口水利枢纽调度规程(试行)》为基础,主要从汛前水位消落、汛期水位控制、汛末蓄水三个方面进行优化调度的探索。2021年,基于精准的降水、洪水预报,丹江口水库在保证防洪安全的前提下,通过优化调度超额完成供水计划,并首次蓄水至设计蓄水位170 m。图1示意汉江流域概况。图2示意优化调度方式与规程调度方式的对比。
真题引领·激活思维
2.(2024·山东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丹江口水库汛期运行水位适度上浮意味着防洪限制水位提高,汛期水库蓄水量更大,预留防洪库容更小,防洪压力加大,故需要一定的保障条件,丹江口水库汛期运行水位才能适度上浮。这些保障条件主要包括:监测和预报技术水平高,天气预报准确,保障降水、洪水的预报准确性,在此基础上计算可上浮的幅度;制定完善的防洪抢险应急预案,防备异常的降水和洪水;同时还需要汉江流域干支流、丹江口水库各管理机构,能够统筹协作,统一调度。
(2)以保证防洪安全为前提,优化调度过程中,水库汛期运行水位可在防洪限制水位的基础上适度上浮。说明丹江口水库汛期运行水位可适度上浮的主要保障条件。
【答案】(2)监测和预报技术水平高,天气预报准确,保障降水、洪水的预报准确性;制定完善的防洪抢险应急预案;汉江流域干支流、丹江口水库各管理机构,统筹协作,预报、调度水平高。
材料二 近年来,丹江口水库以《丹江口水利枢纽调度规程(试行)》为基础,主要从汛前水位消落、汛期水位控制、汛末蓄水三个方面进行优化调度的探索。2021年,基于精准的降水、洪水预报,丹江口水库在保证防洪安全的前提下,通过优化调度超额完成供水计划,并首次蓄水至设计蓄水位170 m。图1示意汉江流域概况。图2示意优化调度方式与规程调度方式的对比。
真题引领·激活思维
2.(2024·山东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3)由图可知,与规程调度方式相比,汛前水库水位较低,可推测水库向外供水时间长,供水量大;由图可知,与规程调度方式相比,夏秋季防洪限制水位提高,汛期水位适度上浮运行,可推测水库向外供水较灵活,可以在下游降水多时,多蓄水,少供水,以满足下游的防洪需要;由图可知,与规程调度方式相比,汛末蓄水时间提前,水位缓慢增加,可推测,水库蓄水提前,向下游供水减少,避免下游秋季出现洪灾;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工程的水源地,优化调度方式的供水更能满足南水北调工程的用水需求,从而保障国家用水安全。
(3)分析与规程调度方式相比,优化调度方式的供水优势。
【答案】(3)与规程调度方式相比,汛前供水时间长,供水量大;汛期供水较灵活,夏秋季防洪限制水位提高,可以依据水库下游的需水量灵活供水;汛末蓄水时间提前,缓慢蓄水,向下游供水时间更长,供水量更大,满足用水需求;优化调度方式的供水更能满足南水北调工程的用水需求,保障流域水安全。
题型归纳·新题提素养
题型01 流域内综合开发与治理
科罗拉多河发源于美国西部的落基山脉西坡,注入加利福尼亚湾。1998年后美国在科罗拉多河干、支流上兴建了许多大型引水工程,如著名的胡佛大坝,此后墨西哥境内河段河水几乎再没能成功注入大海。一直以来,科罗拉多河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在不同地区之间、上下游之间存在利益冲突。左图为科罗拉多河流域示意图,右图示意胡佛大坝修建前后坝下某断面流量的年际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胡佛大坝建成后,其坝下河流( )
A.年径流量变大 B.泥沙含量增多
C.水位上升 D.径流量年际变化小
D
【解析】1.大坝修建后,水库可以在丰水期蓄水,在丰水期大坝下游的水位不会太高;水库可以在枯水期放水,大坝下游河流的水位不会在枯水期太低;所以大坝修建后,大坝下游河流的径流量变得稳定,年际变化小,D正确。胡佛大坝修建后墨西哥境内河段河水几乎再没能成功注入大海,说明大坝修建后年径流量减小,A错误;大坝修建后泥沙被拦在库区,下游泥沙含量减少,B错误;胡佛大坝建成后,大坝拦水,坝下河流水位下降,C错误。故选D。
题型归纳·新题提素养
题型01 流域内综合开发与治理
科罗拉多河发源于美国西部的落基山脉西坡,注入加利福尼亚湾。1998年后美国在科罗拉多河干、支流上兴建了许多大型引水工程,如著名的胡佛大坝,此后墨西哥境内河段河水几乎再没能成功注入大海。一直以来,科罗拉多河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在不同地区之间、上下游之间存在利益冲突。左图为科罗拉多河流域示意图,右图示意胡佛大坝修建前后坝下某断面流量的年际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胡佛大坝建成后,科罗拉多河河口三角洲( )
A.洪涝灾害增加 B.向海洋推进
C.土地盐碱化加剧 D.能源趋于紧张
C
【解析】2.胡佛大坝建成后,水库可以在丰水期蓄水,在丰水期大坝下游的水位不会太高,科罗拉多河河口三角洲洪涝灾害减少,A错误;大坝修建后泥沙被拦在库区,下游泥沙含量减少,河口三角洲向陆地退缩,B错误;胡佛大坝建成后,上游修建了大型水库,导致下泄水量减少,河口地区土地裸露,加上蒸发强烈,可能导致土地盐碱化加剧扩大,C正确;胡佛大坝建成后,可以发电,增加了能源供应,D错误。故选C。
题型归纳·新题提素养
题型01 流域内综合开发与治理
科罗拉多河发源于美国西部的落基山脉西坡,注入加利福尼亚湾。1998年后美国在科罗拉多河干、支流上兴建了许多大型引水工程,如著名的胡佛大坝,此后墨西哥境内河段河水几乎再没能成功注入大海。一直以来,科罗拉多河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在不同地区之间、上下游之间存在利益冲突。左图为科罗拉多河流域示意图,右图示意胡佛大坝修建前后坝下某断面流量的年际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为缓解上、下游水资源利用上的冲突,实现科罗拉多河流域协调发展,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A.成立水务机构,统筹调配流域水资源
B.流域内植树造林,涵养水源
C.减少生活、生产用水,保障生态用水
D.拆除水利工程,恢复原貌
A
【解析】3.为缓解上、下游水资源利用上的冲突,实现科罗拉多河流域协调发展,应该成立协作组织,加强统一规划和管理,统筹调配流域水资源,A正确;流域内植树造林、涵养水源并不能缓解上、下游水资源利用上的冲突,B错误;减少生活、生产用水,会导致生产、生活不稳定,C错误;拆除水利工程会造成经济损失,不利于流域协调发展,D错误。故选A。
题型归纳·新题提素养
题型02 水利设施的功能
白霓古堰(下图)位于湖北崇阳县山区河流宽阔地带的基岩上,且斜向布置,至今仍发挥着灌溉、防洪、抗旱、供水等功能。堰顶高程右侧比左侧低约30厘米,主河槽在右侧。堰体底部设有一人多高带有闸门的矩形排沙孔,便于排沙清淤。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白霓古堰斜向布置的主要目的是( )
A.提高溢洪能力 B.增加堰上水位
C.减小冲击古堰 D.增加蓄水面积
C
【解析】4.白霓古堰斜向布置可以增大空间,增加坝体的泄洪能力和增加蓄水面积,但更重要的是降低洪水对坝体的冲击力,更能延长坝体的生命周期;一旦冲毁坝体其泄洪和蓄水作用就会失去,堰上水位的高低有坝体的高低有关,C正确;提高溢洪能力、增加堰上水位、增加蓄水面积不是主要目的,ABD错误。故选C。
题型归纳·新题提素养
题型02 水利设施的功能
白霓古堰(下图)位于湖北崇阳县山区河流宽阔地带的基岩上,且斜向布置,至今仍发挥着灌溉、防洪、抗旱、供水等功能。堰顶高程右侧比左侧低约30厘米,主河槽在右侧。堰体底部设有一人多高带有闸门的矩形排沙孔,便于排沙清淤。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白霓古堰堰顶高程右侧比左侧低的设计,主要是为了( )
A.节省材料 B.取水冲沙
C.造型美观 D.生态环保
B
【解析】5.右侧比左侧要低约30厘米,主河槽在右侧。这样的布置便于汛期洪水裹挟泥沙从右侧主河槽下泄。左边的水流就较为平稳清澈,这也是古人把古堰取水口设置在左侧的高明之处,解决了取水、冲沙的问题,B正确;节省材料、造型美观、生态环保都不是当时修建设计时的主要目的,ACD错误。故选B。
题型归纳·新题提素养
题型02 水利设施的功能
白霓古堰(下图)位于湖北崇阳县山区河流宽阔地带的基岩上,且斜向布置,至今仍发挥着灌溉、防洪、抗旱、供水等功能。堰顶高程右侧比左侧低约30厘米,主河槽在右侧。堰体底部设有一人多高带有闸门的矩形排沙孔,便于排沙清淤。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推测堰体底部排沙孔开闭的时间为( )
A.春闭秋开 B.春开秋闭
C.夏闭冬开 D.夏开冬闭
A
【解析】6.排沙孔春闭秋开,春天农民用稻草、木板等材料将底孔堵塞蓄水灌溉,秋收之后将底孔疏通放水,并进行堰体检修及堰前清淤。排沙孔的设计和使用优点是保证堰内形成深水河槽,在枯水季节能放空底水,便于清淤维修加固,兼顾排沙作用,A正确,BCD错误。故选A。
流域内协调发展
流域内部水资源协作开发
流域:由分水岭所包围的河流或水系的集水区域
水资源的功能:农业灌溉、淡水养殖、提供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发展航运、水能发电、生态保护、旅游
知识总结·构建网络
黄河流域内部协作
统筹管理:手段——工程技术措施和行政、法律、市场等;目标——分担义务、分享权力、协调行为
黄河的调沙减淤:实施背景——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导致黄河含沙量大;下游流经华北平原,落差小,流速缓慢,泥沙沉积使下游河床不断抬高,形成“地上河”。目标——侵蚀区减少入河泥沙量,堆积区减少河道淤积。主要措施——中游水土保持是减少黄泥沙的根本措施;下游利用水库对黄河调水调沙
黄河流域水资源的调配:调配背景——人水矛盾突出、下游出现断流;
影响:主河道,河道萎缩,降低了行洪能力,增加了汛期决口的风险,干涸河道演变为沙带,增加了土地沙化的可能性;河流沿岸,影响工业供水与城乡居民生活供水,影响农田的灌溉用水,农田受旱面积增大,水环境容量越来越小,加剧了黄河水污染,沿岸大量开采地下水;河口三角洲及海域,海水倒灌,生物多样性减少,影响海洋生物的繁衍生存。
措施:由黄河水利委员会实施黄河水量的统一调度和分配;黄河流域大力推广应用节水技术
资源跨区域调配
我国的主要资源调配工程
南水北调
西气东输
北煤南运
西电东送
知识梳理·基础回归
知识点1 西气东输
西气东输
西气东输的主要原因
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
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西部是我国油气资源未来的战略重地之一
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但能源相对贫乏,经济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
西部地区因经济水平限制,使丰富的能源得不到充分开发
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带来环境问题
北煤南运给铁路和公路运输造成很大压力
清洁天然气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较低
天然气总体分布特征:西多东少、北多南少
四大气区:新疆、青海、川渝、鄂尔多斯
油气发展战略:稳定东部、发展西部
知识梳理·基础回归
知识点1 西气东输
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产生的环境问题
水土流失
地面塌陷
煤炭燃烧
大气污染
产生酸雨
全球变暖
北煤南运
运输压力
知识梳理·基础回归
知识点1 西气东输
思考:西气东输的基础、目标市场、主要线路各是什么?
基础:新疆天然气资源。
目标市场:长三角和珠三角。
主要线路:途经过的省市两条线有所不同。
知识梳理·基础回归
知识点1 西气东输
思考:西气东输线路沿途的地形、地质和地貌有怎样的特点?实施西气东输应采用怎样的运输方式?工程的实施应考虑到什么?
沿线生态环境脆弱,地形崎岖,地质地貌复杂、不利于工程建设。
应采用管道运输。
注意保护环境。
知识梳理·基础回归
知识点1 西气东输
(1)市场:为了扩大天然气的消费市场,要为尽可能多的城市提供天然气。
(2)建设难度:为减小施工难度和降低成本,工程线路多选择地形、地质和水文条件较好的地区。
(3)气源:为保证稳定、安全的天然气供应,要尽可能地经过天然气资源丰富的地区。
影响天然气管道走向的三大因素
知识梳理·基础回归
知识点1 西气东输
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影响 地区 西部地区 东部地区
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资源开发与经济建设 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使之成为当地新的经济增长点 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缺的状况,促进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调整 加快天然气综合利用的步伐,有选择地发展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化工业,推动其向深加工、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 促进东部地区的天然气化工、发电等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清洁电力供给,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助力企业低碳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 推动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并强力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促进用户管网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知识梳理·基础回归
知识点1 西气东输
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影响 地区 西部地区 东部地区
对环境的影响 有利 影响 沿线农村地区推广使用天然气,缓解因砍伐薪柴、破坏植被带来的环境压力 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提高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改善大气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不利 影响 输气管道线路长、规模大、施工方式多样,对途经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可能带来不利影响
小结 西气东输使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与东部地区的经济技术优势得到合理配置,对东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起着促进作用,是一个双赢的工程 知识梳理·基础回归
知识点1 西气东输
提高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与东部地区的经济、技术优势合理配置,促进东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共同富裕。
为沿线区域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契机,激活沿线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潜力。
从区域整体性角度看,西气东输有利于加强区际联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知识梳理·基础回归
知识点1 西气东输
南水北调工程概况
(1)总量丰富:居世界第六位,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
(2)地域分布、地区间供需不平衡:长江流域水多地少,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属于丰水区。北方地区人口多、耕地多,水资源总量少,且季节分配极度不均,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知识梳理·基础回归
知识点2 南水北调
格局:建设南水北调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将长江、淮河、黄河和海河相互连接,形成我国水资源“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总体格局。
东线:从扬州江都抽水站引长江水,基本沿京杭运河输水到华北地区
中线:从长江三峡水库引水,出丹江口水库,沿伏牛山、太行山东麓送水到北京、天津
西线:从长江上游引水到黄河上游,为北方部分地区补水
知识梳理·基础回归
知识点2 南水北调
东线工程
调水源地 长江下游扬州(江都)
供水区 北经黄河隧道至天津; 东经济南到烟台、威海
可调水量 大
源地水质 差
地形地势对线路的影响 黄河以南需逐级提水, 以北可顺地势北流
现有可用配套设施 好,有京杭大运河及沿线湖泊可利用
工程量 小,建设成本低
知识梳理·基础回归
知识点2 南水北调
南水北调
中线工程
调水源地 湖北丹江口水库
供水区 华北平原大部分地区(北京、天津)
可调水量 较大
源地水质 较好
地形地势对线路的影响 地势南高北低,全线基本可自流
现有可用配套设施 较好,有丹江口和三峡水库可用
工程量 中等,营运成本低
知识梳理·基础回归
知识点2 南水北调
西线工程
调水源地 长江上游通天河及其支流雅砻江、大渡河
供水区 黄河上游的西北地区及华北部分地区
可调水量 水量有限
源地水质 很好
地形地势对线路的影响 地形复杂,需筑坝建库和开凿巴颜喀拉山输水隧洞
现有可用配套设施 差,可用设施极少
工程量 巨大,建设成本高
知识梳理·基础回归
知识点2 南水北调
积极影响
社会效益:①缓解城乡争水、地区争水、行业争水的矛盾,促进社会稳定,改善投资环境;②有利于缓解水资源短缺对城市化发展的制约,促进当地城市化进程。
经济效益:缓解水资源短缺状况,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生态效益:①有利于地下水的恢复,减缓地面沉降;②改善气候条件,保护当地湿地和生物多样性;③改善北方当地的饮水质量;④缓解生态缺水的问题,促进生态平衡;⑤改善黄淮海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
消极影响:可能造成生物入侵。
知识梳理·基础回归
知识点2 南水北调
南水北调对调入区的影响
积极影响
缓解汛期长江中下游的洪水压力,减轻洪涝灾害。
消极影响
①长江径流量减少,河流的自净能力下降,易造成水质下降;
②径流量减少,枯水期可能引起海水倒灌,导致河口地区盐度升高,影响水质;
③泥沙淤积增加,阻碍航道通行,影响航运发展;
④下游地区水生生物和鱼类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
知识梳理·基础回归
知识点2 南水北调
南水北调对调出区的影响
积极影响:缓解供水紧张的局面。
消极影响:可能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引发土壤次生盐碱化。
南水北调对沿线地区的影响
知识梳理·基础回归
知识点2 南水北调
①水源地条件:水量大小、水质好坏;
②现有基础设施状况:是否有可以利用的运河等;
③地形地势条件:是否能够实现自流引水、施工难易程度,以及对建设成本高低的影响;
④对沿线地区自然环境的影响:要尽量避免造成严重的生态问题,如地表破坏等。
⑤对沿线地区人口、城市分布以及经济发展的影响等;
⑥其他:线路长短等。
知识梳理·基础回归
知识点2 南水北调
有关水资源跨区域调配的线路选择
思考:华北地区水资源极其紧张,严重限制了这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针对我国华北地区水资源紧张的状况有何优化措施
修建水库,缓解水资源的时间分配不均问题。
海水淡化,合理开采地下水。
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
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发展节水农业、生态农业和生态工业。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南水北调等。
知识梳理·基础回归
知识点2 南水北调
加州北水南调
以色列北水南调
澳大利亚雪山工程
前苏联东水西调
埃及西水东调
德国巴伐利亚调水
世界著名的水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知识梳理·基础回归
知识点2 南水北调
(1)美国北水南调工程
其中加利福尼亚北水南调工程最为著名。加利福尼亚北部湿润,南部地势平坦,光热条件好,是著名的阳光地带,但干旱少雨,通过调水,加利福尼亚州的洛杉矶等城市的生活和工农业用水得到了保证。
(2)埃及西水东调工程
从尼罗河三角洲地区,引尼罗河水向东穿过苏伊士运河,到达干旱的西奈半岛。通过调水,苏伊士运河两岸将新增耕地380万亩,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繁荣。
世界著名的水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知识梳理·基础回归
知识点2 南水北调
(3)澳大利亚东水西调工程
澳大利亚政府在大分水岭东侧河流上游修建水利工程,通过自流或抽水,将东坡河水一部分调入西侧墨累—达令盆地。这些水利工程不仅可以供水,还可利用落差发电供应东部城市。
(4)以色列北水南调工程
以色列把北方较为丰富的水资源输送到干旱缺水的南方。利用南部充足的光热条件,发展水果、蔬菜、花卉等产业,使之成为国家赚取外汇最多的产业之一。
世界著名的水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知识梳理·基础回归
知识点2 南水北调
“北煤南运”是指将我国北方出产的煤炭运往南方,主要是运往华东和华南沿海地区。我国煤炭资源集中于北方,山西、陕西、内蒙古尤为丰富。华东、华南地区经济发达,但煤炭资源明显不足。因此,“北煤南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图:我国“北煤南运”线路示意
知识梳理·基础回归
知识点3 北煤南运
北通道:由大(同)秦(皇岛)、神(木)黄(骅)等铁路组成,以外运晋陕出产的动力煤为主。
中通道:由石(家庄)太(原)、邯(郸)长(治)等铁路组成,以外运山西出产的焦煤、无烟煤为主。
南通道:由太(原)焦(作)、侯(马)月(山)、陇海、西(安)(安)康等铁路组成,以外运晋陕煤炭为主。
其他:京广线、焦柳线、襄渝线、宝成线等
知识梳理·基础回归
知识点3 北煤南运
我国北煤南运的主要通道由铁路、公路、海运、内河等多种运输方式组成
①铁路
知识梳理·基础回归
知识点3 北煤南运
我国北煤南运的主要通道由铁路、公路、海运、内河等多种运输方式组成
②水运:海运下水主要港口为秦皇岛、唐山、天津、黄骅、青岛、日照、连云港等,接卸港主要为华东、华南沿海各港口;长江、大运河也承担了相当数量的煤炭运输任务。
调出区 有利影响 将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和经济效益,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形成优势产业集群和大型产业基地
不利影响 面临资源减少、环境保护、原材料经济占比高、产业层次偏低等问题
调入区 有利影响 缓解能源短缺等,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当地发展提供了能源支撑
不利影响 引发一些生态缓解问题,增大运输压力
影响
概 况 线 路 对输入地的影响 对输出地的影响
西电东送工程指开发青海、贵州、云南、广西、四川、内蒙古、山西、陕西等省级行政区的电力资源,将其输送到电力紧缺的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和北京、天津等地区 北部通道:将黄河上中游和山西、内蒙古坑口火电站的电能送往京津唐地区 缓解能源紧张局面,促进经济发展;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减轻环境污染;减轻铁路、公路交通运输压力 把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效益;拉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缩小东西部地区差距,对社会安定起重要作用
中部通道:将长江三峡和金沙江干支流水电送往华东地区 南部通道: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的水电和黔、滇的火电,送往广东 知识梳理·基础回归
知识点4 西电东送
北部通道: 黄河上中游水电和山西、陕西、内蒙古坑口火电站的电能→京津唐地区
中部通道: 三峡和金沙江干支流水电→华东地区
南部通道: 乌江、澜沧江和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的水电资源以及黔、滇坑口火电站的电能→广东
知识梳理·基础回归
知识点4 西电东送
电能分布不平衡:我国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北部地区;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而东部地区的一次能源资源匮乏、用电负荷相对集中。
经济发展不平衡:我国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能源资源短缺,能源消耗量却很大,能源短缺制约经济的发展。
能源资源与电力负荷分布的不均衡性决定了西电东送的必要性。
西电东送的原因
知识梳理·基础回归
知识点4 西电东送
对于西部地区:
将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拉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水利工程的建设还具有防洪、灌溉、航运、养殖、旅游等综合效益。
对于东部地区:
增加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能源供应,缓解能源紧张局面;改善能源结构,减少环境污染;减轻能源运输对交通运输的压力。
对于国家层面:
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缩小东西部差距,实现东西部协调发展对社会稳定起重要作用。
知识梳理·基础回归
知识点4 西电东送
西电东送对区域发展的的影响
(1)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很不均匀:存在明显的资源富集区和贫乏区,自然资源产品的生产地具有一定的集中性。
(2)区域间发展水平不平衡:各区域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地区所赋存的自然资源往往不匹配。
(3)为了使区域发展需求与自然资源供给趋于平衡,就必须进行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核心突破·技能提升
考点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分析方法
资源跨区域调配原因
资源跨区域调配原因 资源的地区分布差异;资源的地区供求关系差异
调入区资源紧张的原因 本地资源少;消耗量大(工农业发达,人口密集);利用不合理(浪费、污染)
解决资源短缺的途径 开源(资源跨区域调配,寻找替代资源);节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防治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资源调配线路区位条件 稳定的资源供应和市场消费能力;新建线路短、施工难度小、建设成本低;安全系数高;对沿线自然环境的影响小
核心突破·技能提升
考点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分析方法
①资源供应的稳定性和市场的消费能力
②新建线路短、施工难度大小、建设成本高低
③安全系数高低、资源调配的难易程度
④城市分布等社会经济因素
⑤对沿线自然环境的影响
影响资源跨区域调配线路选择的因素
核心突破·技能提升
考点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分析方法
①资源配置途径:市场机制、行政指令、统筹规划。
②资源配置目的:优化配置资源、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区域共同发展。
③实现资源配置的基本前提:区域间互补性、可达性。
④实现资源配置的宝藏:基础设施建设、政策。
⑥资源配置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资源优势转为经济效益,影响社会、生态。
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核心突破·技能提升
考点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分析方法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影响
经济效益 调出区:促进资源开发;形成资源相关产业链,增加经济收入;完善基础设施。
调入区:缓解资源短缺问题,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的发展;促进资源消费结构的调整。
社会效益 调出区:发展相关产业,增加就业机会;推动地区城市化进程,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调入区:带动相关产业和设施的完善,经济发展加速。
国家:促进两地区协调发展,达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稳定。
生态效益 有利:改善调入区生态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不利:对调出区和沿线地区可能产生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对两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 加强了区域间的交流;有利于带动文化、经济的发展,促进共同富裕;有利于社会的繁荣和稳定
核心突破·技能提升
考点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分析方法
资源跨区域调配类问题的分析思路
第一步:探究调配的背景原因,即为什么调?
第二步:论证调配的可行性,即能不能调?
第三部:设计调配的方案,即如何调?
第四步:分析调配的意义,即有什么影响?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分析方法
核心突破·技能提升
考点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分析方法
(2024·甘肃卷)2024年,陕北—安徽±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陕电入皖工程)和安徽岳西抽水蓄能电站开工建设。陕电入皖工程是国家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重点工程之一,要求电力资源输送中可再生能源电量占比不低于50%。岳西抽水蓄能电站为日调节纯抽水蓄能电站。下图示意陕皖相关工程概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真题引领·激活思维
1.陕北地区在陕电入皖工程中的主要优势有( )
①电能储存技术发达 ②风能光能资源充足 ③煤炭资源储量丰富 ④水能资源分布集中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C
陕北经济较安徽落后,技术相对落后
陕北将风电、光伏电输出,说明风能太阳能丰富
火电也是陕北的电力之一,且陕西煤炭丰富
陕北地区气候属于半干旱区域,河流流量小
(2024·甘肃卷)2024年,陕北—安徽±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陕电入皖工程)和安徽岳西抽水蓄能电站开工建设。陕电入皖工程是国家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重点工程之一,要求电力资源输送中可再生能源电量占比不低于50%。岳西抽水蓄能电站为日调节纯抽水蓄能电站。下图示意陕皖相关工程概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真题引领·激活思维
2.陕皖相关工程中火电和抽水蓄能的相同作用是( )
A.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B.调节电力供应
C.提高能源转换效率 D.减少换流次数
【解析】2.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相关工程中,火电的发展污染环境较大,因此其作用并没有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故A错误;图中显示,陕北作为输出区,其电能中火电的的输入可以调节占比,合理的供应安徽,且抽水蓄能可以将电能进一步储存,最终做到调节区域用电量大小输送的供应,故B正确;图中显示,抽水蓄能和火电转流过程中都将增加其电力的消耗,因此并未达到提高能源转换效率,且抽水蓄能增加了换流的次数,故CD错误。答案选择B。
B
(2024·甘肃卷)2024年,陕北—安徽±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陕电入皖工程)和安徽岳西抽水蓄能电站开工建设。陕电入皖工程是国家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重点工程之一,要求电力资源输送中可再生能源电量占比不低于50%。岳西抽水蓄能电站为日调节纯抽水蓄能电站。下图示意陕皖相关工程概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真题引领·激活思维
3.陕电入皖工程和岳西抽水蓄能电站可( )
①减少陕北温室气体排放
②助力陕北经济社会发展
③降低安徽能源消耗总量
④提高安徽电力保障能力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3.阅读图文材料可知,陕北电力的大量输出,将增加陕北区域的经济收入,促进陕北地区的经济发展,但同时也增加陕北地区的化石能源消耗量,增加温室气体的排放,故①错误,②正确;该项相关工程的建设和使用,将促进安徽省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增加安徽区域内能源消耗总量,故③错误;陕北电力不断输入安徽,且安徽采取抽水蓄能,将提高安徽电力保障能力,故④正确。正确的是②和④,答案选择D。
D
(2024·吉林卷)液化天然气接收站是接卸和存储船运液化天然气的能源基础设施,通过管道等方式将天然气外输到消费地,具有调峰保供的功能。江苏盐城接收站建在滨海港区内的滩涂上,是全球一次性建成的规模最大接收站,2022年9月开始运营。该站包括专用泊位、管网和10座大型储罐等,占地面积较大。接收站还规划建设冷能利用、燃气发电和制氢等附属设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盐城接收站高效运营的必要条件是( )
A.本地能源消费增长 B.能源消费峰谷差大
C.航道防淤清淤保障 D.港区外可用地充足
B
【解析】4.由材料“液化天然气接收站是接卸和存储船运液化天然气的能源基础设施,通过管道等方式将天然气外输到消费地,具有调峰保供的功能”可知,盐城接收站高效运营的必要条件是能源消费峰谷差大,调峰保供需求量大,B正确;本地能源消费增长,需要外运的天然气减少,由于货运量减少,故难以保障盐城接收站高效运营,A错误;由材料“通过管道等方式将天然气外输到消费地”可知,管道运输是封闭性运输,用管道运输气态和液态物质,损耗小,安全性能高,连续性强,管道的防淤清淤需求小,C错误;管网埋在地下,仅专用泊位和10座大型储罐需占据一定的陆地空间,故港区外可用地充足不是盐城接收站高效运营的必要条件,D错误。故选B。
真题引领·激活思维
(2024·吉林卷)液化天然气接收站是接卸和存储船运液化天然气的能源基础设施,通过管道等方式将天然气外输到消费地,具有调峰保供的功能。江苏盐城接收站建在滨海港区内的滩涂上,是全球一次性建成的规模最大接收站,2022年9月开始运营。该站包括专用泊位、管网和10座大型储罐等,占地面积较大。接收站还规划建设冷能利用、燃气发电和制氢等附属设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盐城接收站将建设附属设施是为了( )
A.保障区域能源供给 B.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C.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D.优化一次能源结构
B
【解析】5.由材料知,接收站还规划建设冷能利用、燃气发电和制氢等附属设施。冷能发电是利用海水和液化天然气的温度差来驱动涡轮发电,冷能发电不需要燃料;燃气发电是使用天然气或者其他可燃气体发电的过程;天然气制氢是利用天然气通过蒸汽重整、部分氧化或自热重整等方法转化为氢气,综上可推知,盐城接收站将建设附属设施是为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B正确;保障区域能源供给的途径有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能源市场健康发展、加强国际合作、多元化能源结构、加强能源储备、推进科技创新、优化调度和管理等,液化天然气接收站是接卸和存储船运液化天然气的能源基础设施,保障区域能源供给不是盐城接收站建设附属设施的主要目的,A错误;燃气发电和制氢过程均有温室气体排放,C错误;优化一次能源结构是指通过各种能源在能源总 量中所占比例的调整,使这种比例趋于合理 以达到提高能源开发利用整体效益的目的,盐城接收站建设冷能利用、燃气发电和制氢等附属设施并没有优化一次能源结构,D错误。故选B。
真题引领·激活思维
(2024·吉林卷)液化天然气接收站是接卸和存储船运液化天然气的能源基础设施,通过管道等方式将天然气外输到消费地,具有调峰保供的功能。江苏盐城接收站建在滨海港区内的滩涂上,是全球一次性建成的规模最大接收站,2022年9月开始运营。该站包括专用泊位、管网和10座大型储罐等,占地面积较大。接收站还规划建设冷能利用、燃气发电和制氢等附属设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能够提升盐城接收站天然气调峰保供能力的是( )
A.扩建专用泊位 B.接入干线管网
C.扩展外输方式 D.增加存储规模
D
【解析】6.注意提干关键词“天然气调峰保供”。增加存储规模,加大储气库建设,是解决我国天然气产业冬夏调峰瓶颈的重要途径,D正确;泊位指港区内能停靠船舶的位置,扩建专用泊位对提升盐城接收站天然气调峰保供能力作用不大,A错误;接入干线管网、扩展外输方式能够实现燃气资源的快速、稳定传输,为城市居民提供必要的燃气保障,但对调峰作用不大,BC错误。故选D。
真题引领·激活思维
7.(2022·湖北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甘肃中南部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气候干旱,地表储水条件差,水资源极度贫乏。为了缓解区域缺水问题,国家在黄河支流一洮河上兴建水利枢纽工程,实施跨区域调水。考虑到自然环境的复杂性,输水管道多采用隧洞、暗渠和渡槽等方式,线路坡度小,且多呈直线布局。该工程于2021年9月全线通水,极大缓解了当地5市13县(区)用水短缺,600多万群众受益。图示意该调水工程。
(1)分析该区域地表储水条件差的原因。
关键信息 信息解读与逻辑推理
必备知识:地表储水条件差意味着地表水易流失,流失的途径包括蒸发、下渗等 该区域地表储水条件差的原因可从下渗量大和蒸发量大两个角度分析,植被覆盖率低,涵养水源能力差;由材料可知,该地气候干旱,地表水蒸发旺盛;该地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沙质土壤,下渗强。
【答案】(1)植被稀少,涵养水源的能力差;气候干旱,蒸发旺盛;沙质土壤,下渗强。
真题引领·激活思维
7.(2022·湖北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甘肃中南部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气候干旱,地表储水条件差,水资源极度贫乏。为了缓解区域缺水问题,国家在黄河支流一洮河上兴建水利枢纽工程,实施跨区域调水。考虑到自然环境的复杂性,输水管道多采用隧洞、暗渠和渡槽等方式,线路坡度小,且多呈直线布局。该工程于2021年9月全线通水,极大缓解了当地5市13县(区)用水短缺,600多万群众受益。图示意该调水工程。
(2)指出该工程输水管道多采用隧洞、暗渠和渡槽的优点。
关键信息 信息解读与逻辑推理
必备知识:管道运输的优缺点 隧洞、暗渠和渡槽均能减少水分蒸发,减轻水体污染;由材料可知,线路坡度小,且多呈直线布局,可以缩短单条线路长度。
【答案】(2)当地气候干旱,隧洞、暗渠和渡槽可以减少输水过程中的水分蒸发;降低线路坡度,呈直线布局可以缩短线路长度;减少水体污染。
真题引领·激活思维
7.(2022·湖北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甘肃中南部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气候干旱,地表储水条件差,水资源极度贫乏。为了缓解区域缺水问题,国家在黄河支流一洮河上兴建水利枢纽工程,实施跨区域调水。考虑到自然环境的复杂性,输水管道多采用隧洞、暗渠和渡槽等方式,线路坡度小,且多呈直线布局。该工程于2021年9月全线通水,极大缓解了当地5市13县(区)用水短缺,600多万群众受益。图示意该调水工程。
(3)评价输水线路网状布局的积极意义。
关键信息 信息解读与逻辑推理
必备知识: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影响 该区域水资源短缺,输水线路网状布局可以增加区域内水资源供给范围,满足沿线地区的用水需求;有利于完善沿线地区与供水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带动沿线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水资源的供给有利于沿线地区植被覆盖率的提高,利于生态环境恢复与保护
【答案】(3)增加输水线路覆盖面积,满足更多地区生产生活用水需求;完善沿线地区基础设施;带动沿线地区相关产业发展;有利于沿线地区植被恢复。
真题引领·激活思维
题型归纳·新题提素养
题型01 资源跨区域调配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设多座节制闸,输水调度采用闸前常水位控制,输水干线分为明渠输水和地下输水两种类型。水体表面结冰形成冰盖严重制约冬季工程输水效益。如图为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示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部分输水干线采用地下输水考虑的首要因素是( )
A.水体温度 B.蒸发强度
C.水体质量 D.泥沙含量
C
【解析】1.图中地下输水的线路较短且主要靠近输水地,明渠输水线路较长,说明不是重点考虑蒸发,而是确保输水质量,B错,C对;水体温度、泥沙含量不是主要因素,AD错误。故选C。
题型归纳·新题提素养
题型01 资源跨区域调配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设多座节制闸,输水调度采用闸前常水位控制,输水干线分为明渠输水和地下输水两种类型。水体表面结冰形成冰盖严重制约冬季工程输水效益。如图为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示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和闸后相比,闸前更易率先形成冰盖的主要原因是( )
A.水温较低 B.水深较大
C.水面开阔 D.流速较缓
D
【解析】2.闸前在库区内,水流较小,闸后落差较大,流速快,不易结冰,D正确;两处温度相近,A错误;与水面开阔、水深较大无关,BC错。故选D。
题型归纳·新题提素养
题型01 资源跨区域调配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设多座节制闸,输水调度采用闸前常水位控制,输水干线分为明渠输水和地下输水两种类型。水体表面结冰形成冰盖严重制约冬季工程输水效益。如图为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示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有利于提高冬季输水效益的合理措施是( )
①做好冰情预报 ②增加沿线城市取水量
③提高输水流量 ④全程采用暗渠输水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B
【解析】3.做好冰情预报能及时处理;冬季为枯水期,提高输水流量能确保供水量,①③正确;冬季为枯水期,水量不足,增加沿线城市取水量会加重负担,图示主要是明渠输水,②④错。故选B。
资源跨区域调配
实施调配的主要原因
主要调配工程
知识总结·构建网络
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很不均匀,自然资源产品的生产地具有一定的集中性
区域间发展水平不平衡,一些区域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地区所赋存的自然资源往往不匹配
对调入区:缓解资源短缺问题,促进经济的发展;促进资源消费结构的调整;带动相关产业和基础设施的完善;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等
南水北调:把长江的水调入京津冀地区和山东半岛;可分为东线、中线、西线三条线路
西气东输:将新疆天然气资源通过管道输送到长三角和珠三角
北煤南运:将我国北方出产的煤炭运往南方华东和华南沿海地区
西电东送:开发青海、贵州、云南、广西、四川、内蒙古、山西、陕西等省级行政区的电力资源,将其输送到电力紧缺的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和北京、天津等地区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
对调出区:可把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和经济效益;带动经济发展;带动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利于巩固边疆地区民族团结等
热点应用
汉水,也称为汉江,起源于秦岭山脉的南部,并在武汉市汇入长江。在明代之前,汉水在流经大别山时,在山的南北两侧都有分支流入长江。其中,汉水的南支曾是汉水下游的主要河道。后来,从排沙口到郭师口之间的一段河道发生了自然的裁弯取直现象,如图所示,这导致了汉水南支的水流和泥沙输送受到影响,并最终消亡,形成了现在所见的河道布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排沙口到郭师口河段发生裁弯取直最可能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B
【解析】1.排沙口到郭师口河段发生裁弯取直最可能的季节是夏季,该地的河流补给类型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季主要集中在夏季,河流水量增大,冲刷能力增强,凹岸侵蚀能力增加,曲流颈更容易溃坝,因此,该河段裁弯取直最可能的季节是夏季,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热点应用
01 恢复河道自然形态
汉水,也称为汉江,起源于秦岭山脉的南部,并在武汉市汇入长江。在明代之前,汉水在流经大别山时,在山的南北两侧都有分支流入长江。其中,汉水的南支曾是汉水下游的主要河道。后来,从排沙口到郭师口之间的一段河道发生了自然的裁弯取直现象,如图所示,这导致了汉水南支的水流和泥沙输送受到影响,并最终消亡,形成了现在所见的河道布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排沙口到郭师口河段裁弯取直后对其下游河段的影响描述正确的是( )
A.水污染减轻 B.防洪压力增加
C.流量减少 D.含沙量减少
B
【分析】2.排沙口到郭师口河段裁弯取直后,流速加快,河流对污染物的沉降和沿岸植被吸附作用减弱,下游河段的水污染加重,A错误;汉阳位于河流裁弯取直后的下游,河流流速加快会增加丰水期水流冲出河道的风险,因此,汉阳的防洪压力增大,B正确;汉江的径流量来自大气降水,气候未发生变化,该区域内径流量不变,C错误;水流速度都加快,携沙能力增强,含沙量增加,D错误。故选B。
热点应用
01 恢复河道自然形态
汉水,也称为汉江,起源于秦岭山脉的南部,并在武汉市汇入长江。在明代之前,汉水在流经大别山时,在山的南北两侧都有分支流入长江。其中,汉水的南支曾是汉水下游的主要河道。后来,从排沙口到郭师口之间的一段河道发生了自然的裁弯取直现象,如图所示,这导致了汉水南支的水流和泥沙输送受到影响,并最终消亡,形成了现在所见的河道布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下列关于汉水南支消亡的主要原因推断正确的是( )
A.长江输入大量泥沙淤积 B.汉水北支溯源侵蚀加强
C.长江的顶托作用加强 D.汉水北支河槽加深
D
热点应用
01 恢复河道自然形态
【分析】3.材料可知,汉水南支是在裁弯取直后消亡,推测其原因与汉水有关。且汉水是长江的支流,长江泥沙对汉江影响小,排除A;若是因为长江的泥沙堆积和长江的顶托作用,汉水南支因流速变缓泥沙增多会形成沙洲,但河道水量不会减少甚至消亡,C错误;图中所示区域为汉水中下游河段,地形平坦,不会发生溯源侵蚀,B错误;汉水北支是现有河道,受上游河道裁弯取直影响,下游河流的汉水北支流速加快,下切侵蚀加剧导致河槽加深,可容纳更多的河水,致使河流流向汉水南支水量减少直至消亡,D正确。故选D。
河曲发育过程中, 相邻曲流环间的曲流颈受水流冲刷而变狭,一旦被水切穿,河道即自行取直。这种河道被水切穿取直的现象,称为截弯取直。
河道裁弯取直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有利影响:改善航运条件;改善防洪条件;有利于污水的快速自净。
(2)不利影响:① 河流裁弯取直后,导致调节气候能力下降,生物的多样性减少;②河流裁弯取直后,水流速度快,泥沙沉积减少,土壤肥力下降;
③河流裁弯取直后,水流速度快,洪水发生时,导致下游河段洪峰提前到达,对下游防洪造成巨大的压力;
④河流裁弯取直后,水流速度快,河流侵蚀作用加强,河流的含沙量增多,降低河流的水质。
热点应用
01 恢复河道自然形态
渠道化是对河流整治的一种方法,即修筑堤坝、裁弯取直、加宽挖深,以此控制洪水或改善航运。河道渠化是指将城市内河河道取直,硬化河堤、河底,改造岸坡为直立砌墙或混凝土墙,把天然河道变成人工明渠。
渠道化指:①平面布置上的河流形态直线化。河流渠道化即将蜿蜒曲折的天然河流改造成直线或折线形的人工河流或人工河网。②河道横断面几何规则化。把自然河流的复杂形状变成梯形、矩形及弧形等规则几何断面。③河床材料的硬质化。渠道的边坡及河床采用混凝土、砌石等硬质材料。防洪工程的河流堤防和边坡护岸的迎水面也采用这些硬质材料。
热点应用
01 恢复河道自然形态
河道渠化的影响
有利影响:河流有曲变直,增加流速,加大了排泄能力,减轻了洪涝灾害;提高了航运能力;增强排污能力;增加休憩娱乐场所
不利影响:河流由曲变直,湿地减少;水量减少,自净能力减弱,水质变差;水生生物的生存空间减小,生物多样性减少。
热点应用
01 恢复河道自然形态
近十几年来,一些发达国家恢复河流水文形态特征工程日益兴起,工程主要是重塑自然河道的凹岸和凸岸、浅滩和深潭、沙洲和沙滩,发挥河流生态系统的物质生产、环境和生态效益,目的在于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共处。
河流再自然化,简单来说就是让人工化的河流恢复到贴近自然的状态(但并不是纯自然状态)。具体而言,就是通过适度的工程措施,对河流地貌以及河流生态系统进行修复治理,在满足城市防洪要求的前提下,营造多样的生物栖息环境和亲水休闲空间。
热点应用
01 恢复河道自然形态
河道再自然化的作用(恢复河道自然状态的意义):
①河道延长,河漫滩扩展,能够有效滞留雨水,增加下渗量,提高蓄洪能力;
②河道拓宽,泄洪能力提升,有利于减少洪涝灾害;
③河流、河漫滩与生物群落净化水质的能力增强;
④自然形态的河流为动植物提供了更多的栖息地,使生物多样性增加;
⑤水域扩大和植被覆盖率提高,有利于调节城区小气候。
热点应用
01 恢复河道自然形态
“东数西算”是我国继“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工程之后,启动的又一个大工程。“数”指的是数据(大数据),“算”指的是算力,即对数据的处理、计算能力。“东数西算”就是在西部地区发展能耗高、耗水多的数据中心,把东部地区经济活动产生的数据和需求放到西部地区来计算和处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东数西算”工程带动作用较小的产业是( )
A.交通运输 B.信息通信 C.IT设备制造 D.土建工程
A
热点应用
02 东数西算
【解析】4.根据材料可知“东数西算”就是在西部地区发展能耗高、耗水多的数据中心,把东部地区经济活动产生的数据和需求放到西部地区来计算和处理,由于该工程需要处理数据,因此会带动信息通信的发展;同时也需要一些技术装备,会促进IT设备制造业的发展;在西部地区选址建设数据基地,会带动土建工程的发展;但是该工程对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影响不大,故选A。
“东数西算”是我国继“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工程之后,启动的又一个大工程。“数”指的是数据(大数据),“算”指的是算力,即对数据的处理、计算能力。“东数西算”就是在西部地区发展能耗高、耗水多的数据中心,把东部地区经济活动产生的数据和需求放到西部地区来计算和处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西部地区发展算力最重要的优势条件是( )
A.技术水平高 B.土地租金便宜 C.协作条件好 D.能源丰富廉价
D
热点应用
02 东数西算
【解析】5.由于数据计算和分析属于高耗能产业,西部地区有丰富廉价的资源,很适合发展算力,D正确,ACD错误。故选D。
“东数西算”是我国继“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工程之后,启动的又一个大工程。“数”指的是数据(大数据),“算”指的是算力,即对数据的处理、计算能力。“东数西算”就是在西部地区发展能耗高、耗水多的数据中心,把东部地区经济活动产生的数据和需求放到西部地区来计算和处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就东部地区而言,“东数西算”将( )
A.缓解能源紧张局面 B.导致科技人才流失
C.引起土地价格上涨 D.促进新能源的开发
A
热点应用
02 东数西算
【解析】6.对于东部地区而言,能源资源短缺,东数西算可以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张局面,A错误;西部地区发展算力并不会对东部地区的人才造成很大影响,B错误;东部地区的土地价格不会上涨,C错误;发展算力,可以促进西部地区的新能源开发,与东部无关,D错误。故选A。
“东数西算”即“东数西算工程”,指通过构建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一体化的新型算力网络体系,将东部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优化数据中心建设布局,促进东西部协同联动。简单地说,就是让西部的算力资源更充分地支撑东部数据的运算,更好为数字化发展赋能。
热点应用
02 东数西算
“东数西算”工程背景
目前,我国数据中心大多分布在东部地区,由于土地、能源等资源日趋紧张,在东部大规模发展数据中心难以为继。而我国西部地区资源充裕,特别是可再生能源丰富,具备发展数据中心、承接东部算力需求的潜力。
“东数西算”工程布局
2022年2月,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8地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了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至此,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完成总体布局设计,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 。
热点应用
02 东数西算
“东数西算”工程东西部优势互补
“东数西算”工程可以充分利用中国西部广阔的空间资源、自然资源和电力资源,提升跨区域协同研发和应用能力;能够在解决东部地区能耗指标紧张、电力成本高、大规模数据中心开发空间受限等问题的同时,把西部地区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可利用荒地进行充分利用。
热点应用
02 东数西算
“东数西算”工程的意义
实施“东数西算”工程,是将东部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优化数据中心建设布局、促进东西部协同联动的重要举措。实施“东数西算”工程,有利于提升国家整体算力水平,促进绿色发展,扩大有效投资,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意义十分重大。
热点应用
02 东数西算
“东数西算”的影响
(1)对东部集群的影响:可以有效减轻土地租金等压力;减少东部工业用电需求量;克服东部地区气候潮湿炎热的问题。
(2)对西部集群的影响:可以有效利用西部地区空置土地资源;中西部地区具备丰富的风电、光电、水电等清洁能源发电资源,且工业用电需求远远小于东部发达城市,电价要低得多;中西部地区相对气温较低,能够更好地降低散热成本。
热点应用
02 东数西算
“东数西算”的影响
(3)对整个国家的影响
①通过全国一体化的数据中心布局建设,扩大算力设施规模,提高算力使用效率,实现全国算力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②提高清洁能源使用率,优化相关产业能源使用效率,助力实现碳中和,有利于绿色发展。
③优化产业结构,进一步延伸数据中心产业链,增加投资,带动上下游行业发展。
④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增加西部地区相关行业发展,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吸引人才迁移,进一步推动中西部地区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助于缩小东西部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热点应用
02 东数西算
国家数据中心建设运营的三大要素
要素 影响
土地 数据中心所需处理的数据规模越大、越复杂,占地面积越大
电力 数据处理是高耗能行业,电力成本是企业最大的负担
气候 数据中心不但高耗能,而且在运转时会散发大量的热量,各种制冷设备的电费、运维成本也非常高,自然降温成为企业不懈的追求
热点应用
02 东数西算
热点应用
02 东数西算
绿氢是指通过风能、光能等可再生能源制造而成的氢气,被视为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之一。内蒙古自治区发展绿氢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2023年4月10日,中国石化宣布“西氢东送”输氢管道示范工程已被纳入《石油天然气“全国一张网”建设实施方案》。图为我国首条“西氢东送”工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西氢东送”工程( )
A.沿线陆地干湿度地带性特征明显
B.途经地形区地势起伏和缓
C.沿线地区工业基础雄厚
D.运输成本明显高于公路运输
A
热点应用
03 西氢东送
【解析】7.由图可知 ,“西氢东送”由内蒙古输往北京,植被由草原带到森林带,植被的变化反映了陆地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A正确;途经高原、山地,地势起伏较大,B错误;内蒙古和河北工业基础薄弱,C错误;由于采用管道运输,运费便宜,低于公路运输,D错误。故选A。
绿氢是指通过风能、光能等可再生能源制造而成的氢气,被视为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之一。内蒙古自治区发展绿氢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2023年4月10日,中国石化宣布“西氢东送”输氢管道示范工程已被纳入《石油天然气“全国一张网”建设实施方案》。图为我国首条“西氢东送”工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西氢东送”建设的重大意义有( )
①缓解能源分布与消费市场不匹配矛盾
②有助于我国“碳达峰”目标的实现
③输出地停止化石能源开发,改善生态环境
④京津冀地区能源消费结构明显改善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A
热点应用
03 西氢东送
【解析】8.“西氢东送”可以缓解能源分布与消费市场不匹配矛盾,①正确;氢是清洁能源,有助于我国“碳达峰”目标的实现,②正确;输出地不会停止其他化石能源的开发,由于输送的氢有限,对京津冀地区能源消费结构影响不大,③④错误,A正确,BCD错误。故选A。
氢能是一种二次能源,它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利用其它能源制取的,而不像煤、石油、天然气可以直接开采。
热点应用
03 西氢东送
氢是宇宙中最多的元素,来源十分丰富。但地球上的氢,多以化合态形式出现,难以直接获取。所以还需要依靠其他能源来完成氢气的生产过程。这个过程周期较长、成本较高,所以氢气的使用推广较慢,目前在能源消费结构中占比较低。
热点应用
03 西氢东送
“西氢东送”起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终点位于北京市的燕山石化,管道全长400多公里,是我国首条跨省区、大规模、长距离的纯氢输送管道。
管道建成后,将用于替代京津冀地区现有的化石能源制氢及交通用氢,大力缓解我国绿氢供需错配的问题,对今后我国跨区域氢气输送管网建设具有战略性的示范引领作用,助力我国能源转型升级。
“西氢东送”管道规划经过内蒙古、河北、北京等3省(市)9个县区。管道一期运力10万吨/年,预留50万吨/年的远期提升潜力。同时,将在沿线多地预留端口,便于接入潜在氢源。
未来,中国石化可依托“西氢东送”管道建设支线及加氢母站,助力京津冀氢能走廊的高效构建,助力京津冀地区“双碳”目标的实现。
热点应用
03 西氢东送
氢能源及其特点
氢能是一种二次能源,利用氢气加工制取。
【一次能源】自然界中以原有形式存在的,未经加工转换的能量资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等。
【二次能源】指经一次能源加工转化得到的能源,如煤气、柴油、氢能等。
热点应用
03 西氢东送
氢能是公认的清洁能源,作为一种理想的新的含能体能源,它具有以下特点:
①重量最轻:标准状态下,密度为 0.0899g/L,-252.7℃时,可成为液体,若将压力增大到数百个大气压,液氢可变为金属氢。
②导热性好:比大多数气体的导热系数高出10倍。
③储量丰富:据估计它构成了宇宙质量的75%,它主要以化合物的形态贮存于水中,而水是地球上最广泛的物质。据推算,如把海水中的氢全部提取出来,它所产生的总热量比地球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