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课件)(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5.1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课件)(共2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59.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10-29 11:11: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
1 主要植被
3 本节小结
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
2 植被与环境
任务一:认识植株
描述植株特征:
植株的大小,叶(大小、厚薄、软硬等)、
茎(粗细、长短、形态等),根等
植株高大,茎干粗壮,大量“气生根”
“气生根”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辅助呼吸,部分扎入土壤起支撑作用
植株特征
环境适应性
榕树
任务一:认识植株
根据视频及植物图片,说出下列植株特征,推测其生长的环境特征
银杏树
香樟树
多肉
云杉
芭蕉
任务一:认识植株
视频:走进自然,探访身边的植物
植株编号 植株特征 环境适应性
植株高大,茎干粗壮,叶片长椭圆形
常绿,阔叶,较薄,革质叶片
阔叶,较薄,天冷落叶
针状叶,较硬
茎或叶较肥厚,植物表皮角质化
芭蕉
香樟树
银杏树
云杉
多肉
减少高温时节水分蒸腾
寒冷时节抵御低温冻害
落叶适应干冷时节,减少水分和能量流失
抗寒、抗旱
储水,减少蒸腾
植株特征分析表(总结)
大叶片可以吸收更多的阳光能量,增强光合作用,适应高温高湿的环境
植物种群
植物群落
植 被
在一定区域内,同种植物的全部个体形成种群。
同一时间生活在一定区域中各种植物种群的集合。
覆盖一个地区的各类植物群落的总称。
明 晰 概 念
植被
自然植被
人工植被
森林、草原、荒漠、
苔原、草甸、沼泽……
农作物、人工林、
人工草场、城市绿地……
任务二:认识植被
根据图片,结合必修一课本内容,说出相应的植被特征,
推测其生长的环境特征
2
4
1
5
3
夏季
冬季
植被序号 植被特征 推测主要生长地环境特征
1热带雨林
2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3温带落叶阔叶林
4亚寒带针叶林
5荒漠
无明显季相,植物种类多,藤本植物和附生植物发达
终年常绿乔木,群落结构较热带雨林简单
落叶乔木,有明显季相变化,夏季盛叶,冬季落叶
植被稀疏,植物种类少,
群落结构简单
群落结构简单,树种单一
终年湿热
温暖潮湿,有较为干冷的时节
夏季温暖湿润,
冬季寒冷干燥
寒冷、干燥
干旱
植被特征分析表(总结)
任务三:寻根溯源
- 植株中,主要分布在下列哪个字母对应的区域中?
亚洲政区图
A
C
B
E
D
-D
-E
-B
-C
-A
根据图片,说出上图显示的植被类型,描述其相关环境特征
植被类型:草原
相关环境特征:
由于植物普遍存在旱生结构,如叶面积较小、叶片内卷等,主要分布于半湿润、半干旱的内陆地区
任务四:环境影响植被
海口
漠河
北京
乌鲁木齐
我国主要自然植被分布图
(地图出自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一图册,星球地图出版社,第47页)
(一)大尺度视角
从海南岛出发,经琼州海峡,陆路旅行到黑龙江漠河,会依次看到哪些自然植被?
从北京向西一直旅行到乌鲁木齐,又会依次看到哪些自然植被?
分析我国自然植被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任务四:环境影响植被
海口
漠河
北京
乌鲁木齐
我国主要自然植被分布图
(地图出自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一图册,星球地图出版社,第47页)
(一)大尺度视角
热带季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寒带针叶林
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草原、温带荒漠
由南向北
由东向西
纬度变高
由沿海到内陆
热量减少
水分减少
③气候
任务四:环境影响植被
(二)中尺度视角
高山灌丛草原带
高山草甸带
高山针叶林带
高山寒漠带
高山冰川带
我国天山垂直自然带谱景观图
在中尺度上,受地形的影响,植被随海拔升高发生变化。
在一定高度的山区,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随海拔的增加而变化,形成山地垂直气候带,植被出现垂直分带现象。
任务四:环境影响植被
(三)小尺度视角
在较为干旱的地区,如祁连山、天山、阴山地区,山地会呈现特别的“阴阳脸”现象,即阴脸是森林,阳脸是草地,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祁连山“阴阳脸”现象
在较干旱的地区,山地阳坡由于蒸发强,水分缺乏,植被稀少;
阴坡由于蒸发弱,水分较多,植被茂密
任务五:植被影响环境
案例探究:塞罕坝的“前世今生”
任务五:植被影响环境
任务五:植被影响环境
材料一:历史上,塞罕坝曾是一处水草丰沛、森林茂密、禽兽繁集的天然名苑,辽金时期,号称“千里松林”。清朝康熙大帝在平定了“三藩之乱”之后,在此设立“木兰围场”,作为皇家狩猎之地。
01“皇家狩猎场”
塞罕坝位置示意图
探究五:植被影响环境
02“风沙肆虐地”
材料二:内忧外患的晚清政府大肆开垦,后来又遭日本侵略者的掠夺采伐和连年山火,塞罕坝变成“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荒凉景象。国家气象资料表明:上世纪50年代,北京年平均沙尘天数56.2天。建国初期,塞罕坝一带已经彻底荒漠化。
设问①:塞罕坝曾由一片绿洲变成一望无际的荒漠,是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自然环境要素统一变化的结果,推测其演化过程。
历史上过度开垦、伐木等使森林植被破坏严重;
森林植被破坏,调节气候能力减弱,使气候更加干旱,地表植被死亡,区域内地表沙化严重;
森林植被破坏严重,防风固沙能力下降,冬季风增强,使内蒙古高原的风沙向南扩展
任务五:植被影响环境
03“华北绿宝石”
材料三:1962年,国家决心建立国有林场,恢复被破坏的植被,经过几代塞罕坝人的不懈奋斗,如今这里绿树遍植、花开草长,绿水青山也换来了金山银山,先后获得“地球卫士奖”、“土地生命奖”等国际荣誉。
设问②:简述塞罕坝荒漠变林海后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塞罕坝及周边地区气候改善,湿度增加,沙尘天气减少;
涵养水源,净化水质,缓解华北地区的水资源短缺;
土壤水分条件得到改善,土壤肥力增加;
增加植被覆盖率,生物多样性增多
某区域的植被遭受严重破坏,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表现为:
气候:降水减少,气候变干;温差变大;灾害性天气增加
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增大;含沙量增大
土壤:土壤侵蚀(风蚀、水蚀)加剧,肥力下降
生物: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本节小结
植被
环境
概念
分布
特征
影响植物的种类和分布
植物影响环境特征
气候
地形
土壤
径流
类型
森林
草原
荒漠
热带雨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寒带针叶林
热带荒漠
温带荒漠
热带草原
温带草原
课后实践作业:
(一)设计“校园树木吊牌”
1.确定吊牌的主要项目,如:名称、外观、颜色、气味、二维码、生长寄语等;
2.根据实地调查以及《校园植物图谱》等资料确定主要的校园树种
3.设计树木吊牌样式(如下图)
课后实践作业:
(二)结合给定材料,完成调查报告
材料:在科尔沁沙地,普遍存在着历史时期形成的三层古土壤。这表明科尔沁沙地曾经有过三次沙地固定时期。据文献记载,公元 9 世纪以后的一段时期,大量外来移民在此垦殖,造成土地荒漠化。随后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当地移民逐渐迁出,这里的土地利用方式又逐渐恢复为牧业,土地荒漠化有所逆转。清代,大量关内农民涌入科尔沁沙地垦荒,使荒漠化土地面积再度扩大。
课后查阅资料,结合给定材料,分析科尔沁沙地采用哪些植物进行治沙的效果较好,并分析原因,形成一份调查报告。
谢 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