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语文教案-白杨_人教新课标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下语文教案-白杨_人教新课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3-04 11:06: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五年级下语文教案—白杨|人教新课标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六个生字词,正确读写“清晰、插嘴、分辩、抚摸、介绍、新疆、陷入、浑黄一体”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段话。
(3)抓住重点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白杨的特点和爸爸的心愿。
(4)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新疆建设者扎根边疆、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难点:领悟课文采用的借物喻人的表达手法。
课前准备:学生收集白杨和有关西部边疆的资料,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前面,我们一起畅游了美丽的内蒙古大草原, ( http: / / www.21cnjy.com )踏上了承载人类文明的丝绸之路,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戈壁滩,来欣赏戈壁滩上的一道奇丽的风景,板书课题3白杨
二、检查预习
 1.检查词语:课件出示:大伞 清晰、浑黄一体、高大挺秀、介绍、抚摸 (分排读 指名读)
2.检查读课文12、14、16自然段 指3名学生读
   学生思考填空: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 http: / / www.21cnjy.com )填空回答:课文写的是在通往新疆的火车上,一位( )和( ),望着( )展开议论的事。学生根据课件归纳课文主要内容2·1·c·n·j·y
过渡:他们具体议论了白杨树的什么呢?            
三、理解白杨的品格特征
(一)课件出示自学要求
默读课文思考:
从爸爸介绍白杨树的话里可以看出白杨有哪些特点?从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爸爸“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要求:
1.从文中划出有关句子,谈谈你是从哪些具体词句中体会到的,在旁边写出自己的体会。
2.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看法。
温馨提示:按照从1---4号的顺序发言,尽量不要重复别人的观点。准备班内交流,争做星级小组。21教育网
学生自学 教师巡视指导
(二)小组交流 教师参与小组交流
(三)小组展示 请2—3个小组代表展示交流结果
1.根据学生的展示,课件出示爸爸介绍白杨的两句话。
①这句话写了白杨的什么特点?从哪些关键词可体会出?(生命力强 “哪儿……哪儿……”“很快”)
谁能通过你的朗读,让我们感受一下白杨顽强的生命力。指导感情朗读。
②哪儿是指哪些地方?学生回答理解白杨的不择环境。
教师小结升华理解:内地需要白杨,白杨就在内地扎根;边疆需要白杨,白杨就在边疆扎根,真是哪儿需要哪儿去,不讲条件,不畏艰苦。
  2.课件出示“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21cnjy.com
①这句话赞扬了白杨什么特点?从哪些词语可以体会到?(坚强不屈。“不管……不管……总是……”)
谁能读出白杨坚强不屈的品质,指导感情朗读
教师总结升华:在风沙面前,白杨巍然屹立;在洪水面前,白杨像中流砥柱一样牢固坚守。这就是白杨坚强不屈的品格。这是生长在哪儿的白杨?
3.课件展示戈壁滩的环境:体会戈壁滩的荒凉、贫瘠和高大挺秀的白杨。
   看了课件,朗读体会了爸爸的一番话,你对白杨产生了什么感情?(崇敬、敬佩 、惊叹等)
请让我们怀着崇敬、敬佩、惊叹的心情再次朗读这一小节。大声齐读
请让我们牢牢记住这坚强的白杨树吧!指导背诵 学生背诵
 四、领会爸爸的心愿
   1.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愿。爸爸的心愿是什么呢?
   2.教师引读第14小节:     
“他们只知道……”生接读
“他们只知道……”生接读
“他们只知道……”生接读
过渡:孩子们不知道爸爸、妈妈为什么离开繁华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城市在条件异常艰苦的新疆工作,也不知道爸爸为什么这次接他们去新疆念小学,还要念中学学,更不知道新疆是一个多么艰苦的地方,你知道吗?www.21-cn-jy.com
课件展示当年新疆建设者的身影。
教师问:读到这儿,老师不明白了,边疆的条件如此的艰苦,爸爸为什么还把孩子接到新疆去读书呢?
生谈:希望孩子也像他们一样,将来能建设边疆 ,扎根边疆。(板书:建设边疆 扎根边疆)
你认为爸爸的愿望能实现吗?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课件出示最后一段。谈谈自己的理解,指导感情朗读。
教师小结升华认识:是啊,新疆的建设,正是因为有一代又一代的建设者,前赴后继,艰苦创业,他们为西部的再度辉煌,奉献了智慧和才干。
五、学习表达上的特点
根据板书:教师针对白杨和建设者的相同点,学习本文的写作方法:
课文的题目是白杨,并且用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部分篇幅来描写白杨,突出了白杨顽强的生命力和坚强不屈的特点,是毫不动摇的“戈壁卫士”;而像爸爸一样的众多边疆建设者,他们在条件异常艰苦,环境恶劣的西部地区,洒下一腔热血,奉献青春年华,他们是坚强不屈的“边疆战士”,他们就像白杨一样,不择环境,不讲条件,哪里需要就在哪里安家。树似人,人如树,这种写法就是“借物喻人”。板书:借物喻人21·cn·jy·com
六、阅读《帐篷》
课件出示阅读要求:思考:以帐篷为家的“我们”指的是谁 这些人身上具有怎样的品质?
重点指导学生理解祖国的建设是因为有各行各业的建设者共同努力的结果。
七、小练笔:那么,我们就用赞美白杨树一样最朴实语言来赞美这些建设者吧!
课件出示:用上“哪儿……哪儿……” “不管……不管……总是……”等词语,写几句话,夸夸像课文中的爸爸那样的祖国建设者或保卫者。
八、课堂小结:今年,西部大开发已经接近 ( http: / / www.21cnjy.com )二十年,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北京召开的“两会”刚刚闭幕,在“两会”上,国家提出了很多促进西部开发的政策,希望同学们关注“两会”,关注西部大开发。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九、作业 课件出示: 推荐阅读:
茅盾的《白杨礼赞》
杨朔的《荔枝蜜》
陶铸的《松树的风格》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