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青山不老课件(共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青山不老课件(共2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0-26 21:29: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干旱
霜冻
沙尘暴
这样一位可敬的老人,他用自己的方式深深地珍爱着这片他生活的土地。现在就让我们跟随记者梁衡一起在课文《青山不老》中了解他的故事。
课前导入:
青山不老
*
20
作者简介
梁衡,著名学者、新闻理论家、作家。山西霍州人。1946年出生,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任《内蒙古日报》记者、《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著名的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
其代表作品《没有新闻的角落》、《新闻绿叶的脉络》、《新闻原理的思考》
肆虐 高擎 记载 铁锹 劲挺 拄着 波光粼粼 盘踞之地
nüè

jìng
lín
qíng
zǎi
qiāo
我会读
采访地点 采访对象
性别 年龄 外貌特征
感人事迹
自由读课文,并完善下面的信息卡片。
初读课文
晋西北的一条山沟
山野老农

他用十五年的时间,绿化了八条沟,造了七条防护林带、三千七百亩林网。
81
瘦小
结合刚才提取的信息,你能说出本文的主要内容吗?
一位山野老农,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艰辛,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植树造林工作中,用15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造福于后代。
互动课堂
人与土地、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巍巍青山,有多少默默守护的人。默读课文,说说文中的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创造的。再想想课文为什么一“青山不老”为题。
根据课文阅读提示,细读课文。
默读课文,想一想: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请在文中圈画相关内容,并作简单批注。
任务一
4
面积大
时间长
十五年如一日的执着,凭一己之力,绿化面积竟如此广阔!
5
老人对植树造林的热爱,对这片土地的坚守与奉献
树的勇敢与坚强
作者对奇迹的印象
1
短短的几句话,对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窗外的绿色进行了生动的刻画,不仅表达了作者对山沟里绿色的赞美,也暗示了老人所做的贡献之大。
比喻
想一想:
老人是在什么条件下创造的奇迹?
请在文中圈画相关内容,并作简单批注。
任务二
2
受各种恶劣天气影响,有400亩土地沙化,1000万亩水土流失。
引用记载,突出表现晋西北自然环境的恶劣,衬托了改造山林在难度之大。
生活艰苦、单调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3
3
在老人种树的十五年间发生了哪些事情?
6 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思考:“另一种东西”是什么呢?
另一种东西:指的是这一条条的绿化沟、一条条的防风林带、更是一亩亩的林网。同时也包含着老人开辟山林、绿化家园的精神和造福后代的情怀。老人用自己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得到无限扩张,而且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
任务三
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课文为什么以“青山不老”为题?
为什么以“青山不老”为题?
“青山”指苍翠的高山,“不老”指永远不会老。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表面上说青翠的高山永远不会老,实际上是暗指老人种树的精神与世共存。以“青山不老”为题,直接点明了文章的主题。
再读课文
这样一位平凡的山野老农,为什么能放弃与儿女的团聚、放弃享清福的日子,而选择屋后的青山作为自己生命的归宿呢?
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
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老人知道这条山沟还需要他,需要他不断地种树绿化,因此他愿意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这山沟,将自己的生命都奉献给这青山。
学习完这篇课文,你想对老人说什么?
杨善洲(1927年1月4日—2010年10月10日)
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姚关镇人,1951年5月参加工作,1952年11月入党,曾任云南省保山地委书记。
1988年3月退休以后,他践行“只要生命不结束,服务人民不停止”的诺言,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卷起铺盖扎进大亮山植树造林22年,把5.6万亩荒山变成绿洲,并将价值3亿元的林场经营管理权无偿移交国家。
绿了荒山,白了头发,他志在造福百姓;老骥伏枥,意气风发,他心向未来。清廉,自上任时起;奉献,直到最后一天。六十年里的一切作为,就是为了不辜负人民的期望。
——杨善洲
课外延伸
搜集植树造林英雄事迹读一读。
全国治沙劳动模范
全国绿化先进工作者
实践‘三个代表’的模范
王有德
第二届全国十大国有林场管理奖获得者
周安颇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