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知识梳理手册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知识梳理手册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0-26 14:55: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高二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知识梳理手册
8 大卫·科波菲尔(节选)
基础知识
一、常考易错成语
上下其手:指玩弄手法,暗中作弊。
祸起萧墙:祸乱 发生在家里,泛指内部发生祸乱。
金口玉言:极难得的可贵的话,封建社会多称皇帝讲的话,后也用来泛指不能改变的话。
金玉满堂:形容财宝很多 ,极其富有。也比喻富有才学。
举案齐眉:汉代梁鸿的妻 子孟光给丈夫送饭时,总是把端饭的托盘举得和眉一样高,以表示尊敬。后用来形容夫妻互敬互爱。
揭竿而起:汉代贾谊《过秦论》:“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后用“揭竿而起”指人民起义。
金蝉脱壳:比喻用计逃脱而使对方不能及时发觉。
鸠形鹄面:形容人因饥饿而很瘦的样子(鸠形:腹部低陷,胸骨突起;鹄面:脸上瘦得没有肉)。
鸡犬不留:形容 掠夺一空或斩尽杀绝
积非成是:长期沿袭下来的谬误,会被认为是正确的。
二、常识积累
文学常识
狄更斯英国小说家。 他出生于海军小职员家庭,少年时因家庭生活窘迫,只能断断续续入校求学。后被迫到工厂做童工。15岁以后,当过律师事务所学徒、录事和法庭记录员。20岁开始当报馆采访员。1837年,他完成了他的第一部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匹克威克外传》,为其后来创作的日渐成熟奠定了基础。狄更斯特别注意描写生活在英国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生活遭遇,深刻地反映当时英国复杂的社会现实,为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开拓和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代表作品有《大卫·科波菲尔》《匹克威克外传》《雾都孤儿》《远大前程》《艰难时世》《我们共同的朋友》《双城记》等。
思维方法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分析
提起《红楼梦》,我们脑海中就会浮现美丽多情的林黛玉葬花时弱不禁风的身姿;说到《西游记》,人们会想到大闹天宫的孙悟空,他已经成为超级神话英雄,留在每一个人的童年记忆中。文学即人学,人物形象是小说这一文学体裁的要素之一,小说主要是通过塑造鲜明而独特的人物形象来吸引、感染、打动读者,进而表现主旨的。因此,对人物形象的理解、概括、分析就成为高考小说命题的热点。
此类考题的常见题型有四种:
常见 题型 探究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和意图
探究造成人物命运或导致其某一行为的原因
概括、分析人物形象的特点
赏析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
下面就上述四点分别进行阐释。
概括、分析人物形象的特点
答题格式:
①概括人物形象:人物特点1 +人物特点2 +人物特点3 +……物特点n+人物身份。
②分析人物形象:围绕人物特点和身份,用小说中的具体描述逐点进行分析。
概括、分析人物形象的特点,大家可以分四步走:
四步走 画线 画出交代人物身份、地位、经历等的句子
画出关于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等的句子
画出故事中的其他人对该人物的评价
画出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分析 分析人物的表现,即人物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
提炼 提炼出最能概括人物特点的词语
总结 如只要求概括,写出特点即可;如还要求分析,则先总说特点后分说表现,要求语言简洁
赏析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
首先,我们需要明了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有哪些。小说中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主要有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环境描写等。
这类题的答题步骤为:
探究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和意图
做这类题,我们的思路要向五个方向延展:人物、情节、主旨、社会环境、线索。
1.衬托人物性格
如果所考查的对象是小说的次要人物,我们就需要考虑他们(她们)对主要人物的衬托作用。比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李小二夫妇就是次要人物,从林冲与李小二夫妇的问答中,可以看出林冲性格中善良、厚道、克己的一面,也侧面表现了林冲逆来顺受的性格侧面。
2.推动情节发展
人物的出场行为往往会起到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比如《祝福》中愚昧无知的柳妈对祥林嫂讲阴司故事和捐门槛的赎罪办法,引出了后文祥林嫂捐门槛的情节。而祥林嫂捐门槛后大家对祥林嫂的态度并没有改变,这使得祥林嫂的心灵再一次受到严重的打击,从而加速了祥林嫂的死亡。
3.反映主旨内涵
小说是通过人物的塑造来表现主旨的。也就是说,人物塑造的主要作用就是表现主旨。比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通过塑造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这一武艺高强、为人耿直安分却被诬陷迫害,最终落草为寇的形象,体现了《水浒传》“官逼民反”的主题。
4.映射社会环境
社会是由人构成的,大大小小的人物的行为映射主人公所生活的社会环境。《祝福》中,对祥林嫂的不幸,鲁镇的一般民众普遍表现得冷漠、麻木、无情,这些民众就构成了祥林嫂周边的社会环境。
5.构成行文线索
小说有时会以某一人物的行动为线索推进故事情节。比如《红楼梦》写林黛玉初进贾府时,就是以林黛玉的行踪为线索展开一系列情节的。刘姥姥也是《红楼梦》中的一条重要线索,她三进荣国府,见证了贾府的繁荣、鼎盛和衰落。
探究造成,人物命运或导致其某一行为的原因
凡事都有前因后果,大到人物的命运,小到人物的某一行为,都有其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原因,主观上讲是人物的性格使然,客观上说是和人物所处的特定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所以,探究这类题要从人物的内在性格和外在环境两方面入手。比如:《祝福》中祥林嫂最终在“祝福”夜悲惨地死去,究竟是谁害死了祥林嫂?首先,以鲁四老爷为代表的统治阶层在精神上毒害以及经济上剥削,是导致祥林嫂死亡的原因之一。其次,以“三纲五常”为代表的封建制度是导致祥林嫂悲剧的社会原因。再次,以柳妈为代表的大众的愚昧无知,对祥林嫂的死亡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9 复活(节选)
基础知识
一、常考易错成语
娓娓而谈:连续不倦地谈论。
望洋兴叹:本义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今多指要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望洋:抬头向上看的样子)
虚怀若谷:胸怀像山谷 那样深而且宽广,形容十分谦虚。
滔滔不绝:多形容话多,说起来没完没了。
下里巴人:战国时代楚国的民间歌曲(下里即乡里,巴人指巴蜀的人民,表明做歌曲的人和地方),后来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常跟“阳春白雪”对举)。
秣马厉兵:喂饱马,磨快 兵器,指准备作战。
鹿死谁手:以追逐野鹿比喻争夺天下,“不知鹿死谁手”表示不知道谁能获胜(现多用于比赛或竞争)。
藕断丝连:比喻表面上好像已断了关系,实际上仍然挂牵着(多指爱情上的)。
老谋深算:周密的筹划、 深远的打算。形容人办事精明老练。
深谋远虑:周密地计划 ,往长远里考虑。
深思熟虑:深入细致地考虑。
二、常识积累
文学常识
列夫·托尔斯泰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代表作品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忏悔录》等。
托尔斯泰在小说中对人性进行了大量思考,这主要由俄罗斯当时的历史和现实激发:一方面,传统的俄罗斯是宗法社会,东正教决定了人们的思想感情方式,托尔斯泰也深受东正教影响;另一方面,欧洲的启蒙精神亦深深影响着俄罗斯。所以,他对人性的思考常常游离于二者之间,有时像一个教徒,有时又像一个人本主义者。
托尔斯泰的作品中有着乌托邦思想,主要表现为反抗暴力与奴役,反对土地私有制度,反对崇尚资本主义物质文明和“进化论”,要求奉行合法的生活义务和合理的生命法则,返回健康的农耕生活,通过人人劳动和道德实践建立起充满兄弟情谊,平等、和谐、友爱的属于全人类的人间“天国”。
同时,他创造了史诗体小说,善于用历史的事实融合艺术的虚构,用奔放的笔触糅合细腻的描写;在巨幅的群像中显现出个人的面貌,在史诗的庄严肃穆中穿插抒情的独白,可谓变化万千,蔚为奇观。其作品风格的主要特点是朴素,力求最充分最确切地反映生活的真实或表达自己的思想。
思维方法
小说中人物语言的作用
小说中的“人物语言”包括人物对话和独白等,把握人物的语言可以更好地把握人物的性格、形象以及情节特征等。小说中人物语言的作用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
体现人物身份地位
小说中,除了相关的肖像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外,人物的语言描写也能够体现其身份地位。
刻画人物性格
小说中的人物语言能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
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小说中的人物语言有时对情节发展有连接作用,小说的情节依靠人物的语言得以延续。
体现人物的内心情感和心理活动
人物的语言是人物内心情感或者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即不同的语言体现出来的是人物不同的内心。
除上述几点外,小说中人物的语言还有突出主题、突出地域特色等作用。总之,把握小说中的语言描写,能够把握故事情节的发展、人物形象的塑造、故事主题的表达等,是操作性较强的全面理解小说内容的有效方法之一。
10 老人与海(节选)
基础知识
一、常考易错成语
驽马十驾:比喻能力差的人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也能达到目的。
牛刀小试:比喻有很大的本领,先在小事情上施展一下。
蓬荜增辉:谦辞,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非常光荣。
披肝沥胆:比喻开诚相见,也形容极尽忠诚。
否极泰来:坏的到了尽头,好的就来了。
朋比为奸:互相勾结 干坏事。
旁敲侧击:比喻说话或写文章不从正面直接说明,而从侧面曲折表达。
二、常识积累
文学常识
海明威:1899年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市郊区奥克帕克。美国作家、记者,被认为是20世纪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1961 年7月2日,在爱达荷州凯彻姆的家中用猎枪自杀身亡。他一生之中曾荣获不少奖项。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被授予银制勇敢勋章;1953年,他以《老人与海》一书获得普利策奖;195年,再次凭借《老人与海》夺得诺贝尔文学奖。2001年,他的《太阳照常升起》与《永别了,武器》两部作品被美国现代图书馆列入“20世纪中的100部最佳英文小说”中。
海明威是美国“迷惘的一代” 作家中的代表人物,其作品对人生、世界、社会都表现出了迷茫和彷徨。他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是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他的作品标志着他独特创作风格的形成,在美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思维方法
把握小说情节
小说情节是指在小说提供的特定环境中,由于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与环境间的矛盾冲突而产生的一系列生活事件发生、发展直至解决的整个过程。小说情节组成部分通常有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有时前面有序幕,后面还有尾声。情节往往显示小说中矛盾的发展过程。情节的巧妙安排对于刻画人物和表现主题有着重要意义。
对于小说的情节,在高考中,有如下命题角度:
命题角度1:情节梳理
这类题型主要考查对小说故事情节的梳理概括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理清小说结构层次,即开端、发展、高潮、结局。②寻找贯穿小说的线索。③抓住小说中的重要场面、重要事件。
这类题型主要有如下提问形式:
提问 形式 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
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
概括小说某一环节(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内容
这篇小说的情节是如何展开的?请概括回答
这类题型规范的答题格式一般为:何时+何地+何人+何事。当然,具体答题时需要根据小说内容和题目要求对这些要素做适当取舍,但核心要素“何人”“何事”必须具备。答题时注意按情节发生发展的顺序表述,按照主谓宾的形式组织,切不可纠缠于细节。
命题角度2:情节作用
这类题型主要考查对情节作用的概括、分析、鉴赏能力,常见提问形式和答题格式如下:
情节 作用 提问 形式 某情节对全文情节的展开有什么作用?请具体说明
文章开头/中间/结尾写某某情节,有什么作用
答题 格式 作用点 交代身份、引出下文、表现情感、塑造性格、吸引阅读
体现点 文本内容
命题角度3:情节艺术
这类题型主要考查对情节安排的艺术技巧或特色的鉴赏能力,主要提问形式如下:
提问 形式 本文情节“构思精巧,扣人心弦”请结合作品内容简要分析
请简要赏析某某情节
小说关于某某情节的安排很有特色,请作简要分析
小说在情节构思上的艺术特色有哪些?请结合文本分析
这类题型常见的答题格式如下:
答题 格式 艺术点 伏笔铺垫、前后照应、对比衬托、详略得当、设置悬念、巧合突转
体现点 文本内容
命题角度:4情节探究
这类题型主要考查对情节安排的探究分析能力,常见的提问形式和探究角度如下:
情节 探究 提问 形式 你认为小说中某某情节的安排合理吗
小说中哪个情节最吸引你?请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
探究小说这样安排某某情节的理由
探究 角度 艺术技巧、环境描写、情节发展、人物形象塑造、主题表达、读者感受、时代背景
着眼于“情节”要素鉴赏小说,应注意什么?
找出线索,理清情节的来龙去脉
情节从发生到结局,前后是有着某种内在联系的,这种内在联系也就是贯穿在整个作品中的情节线索。小说情节线索又有主线、副线和明线、暗线之分。鉴赏小说情节,若能抓住情节的线索,把握其来龙去脉,将有助于我们在分析作品时统观全局,全面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
由事见人,看情节发展如何为人物形象塑造服务
鉴赏小说的故事情节,应该由事见人,将人物形象与情节联系起来分析。阅读鉴赏,要逐一分析、挖掘情节的意义。
见微知著,从细节分析情节对表现主题的意义
作品的情节是由很多个场面和细节组成的。分析场面和细节是鉴赏情节的进一步深入, 也只有这样的情节才显得具体、充分和中肯。
注意辨识小说的情节安排方式
小说中的情节安排方式,即叙事方式,常见的有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平叙等。
含义 作用
顺叙 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进行叙述 事件由头到尾,次序井然,文气自然贯通,文章显得条理清楚
倒叙 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的前边,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进行叙述 表现文章中心思想;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插叙 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回忆或故事 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的作用;让文章情节有波澜,结构富有变化,避免平铺直叙;突出中心,深化主题;为下文作铺垫等
补叙 也叫追叙,是行文中用三两句话或一小段话对前边说的人或事作一些简单的补充与交代 有助于更好地表达主题;使文章结构完整,行文跌宕起伏;突出人物形象
平叙 叙述同一时间内不同地点所发生的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通常是先叙一件,再叙一件 把头绪纷繁、错综复杂的事情写得眉目清楚,有条不紊
11 百年孤独(节选)
基础知识
一、常考易错成语
急公好义:热心公益,爱帮助人。
居心叵测:存心险 恶,不可推测。
绝无仅有:极其少有 。
接踵而至:形容人接连而来或事情连续发生。
精兵简政:缩小机构, 精简人员。
敬而远之:表示尊敬 ,但不愿接近。
量体裁衣:按照身材剪裁衣裳,比喻根据实际情况办事。
马齿徒增:谦称自 己虚度年华,没有成就。
弥足珍贵:更加值得珍爱、重视。
满城风雨:形容事情传遍各处,到处都在议论着(多指坏事)。
豁然开朗:由狭窄幽暗一变而为宽敞明亮。也形容原来不明白,一下子领悟了。
计日程功:可以数着日子计算进度,形容在较短期间就可以成功。
间不容发:两物中间容不下一根头发,形容事物之间距离极小,也形容与灾祸相距极近,情势极其危急。
二、常识积累
文学常识
加西亚·马尔克斯:哥伦比亚小说家,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 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代表作有《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
“孤独”思想一直贯穿于马尔克斯的整个创作过程中,他用自己的文字刻画了人类心灵中最深刻、最本质的“孤独”。马尔克斯不止一次地向人们指出“孤独”的症结:用他人的模式来解释我们的生活现实,只能使我们显得更加陌生,只能使我们越发感到孤独。
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小说在表现手法上是魔幻现实主义的,“将真事隐去”,用魔幻的、离奇的、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事物和现象反映、体现、暗示现实生活。这样一种表现手法,一来可以为在小说创作中继承本民族文化遗产(传统意识、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宗教信仰)创造条件,二来为题材的开拓、人物性格的刻画和创作艺术的发挥提供极广阔的天地。
思维方法
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对于小说语言表达艺术的考查,在高考中,有如下命题角度:
命题角度1:赏析语言特点
命题角度2:分析表现手法
命题角度3:鉴赏表达效果
着眼于“语言”要素鉴赏小说,应注意什么?
小说的语言由作者的叙述语言和作品中的人物语言两部分构成。作者的叙述语言,指作家在小说中叙述事件、描绘人物、发表议论、抒发感情时使用的语言,一般包括修辞手法、句式特点、地域色彩和语言风格四个方面。作品中的人物语言,即文中人物对话、独白等,多是个性化的语言,能充分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表现人物的心理状态。对小说语言的鉴赏有两层意思:一是鉴赏小说中人物的个性化语言,二是鉴赏小说作者的语言。在实际考查中,该考点常和“体会语句的丰富含意”结合起来考查。
鉴赏小说作者的语言特点
可从四个方面入手:
鉴赏小说作者 的语言 遣词造句 朴实自然、含蓄凝练、简洁明快、生动活泼、诙谐幽默、庄严稳重等
遣词造句 精炼字句、巧用修辞、长短相间、整散结合
语体色彩 书面语:文雅庄重,整齐规范 口语:简短明白,生动灵活 书面口语混搭:亦庄亦谐
地域色彩 方言、民歌等
如老舍的《有声电影》语言诙谐幽默,而小说《月牙儿》语言庄严稳重;鲁迅小说因善用白描而显得简约凝练;孙犁的小说《藏》因注重细节描写而让语言变得生动形象;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因采用魔幻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而让语言显得鲜活生动、幽默俏皮、隐喻深广;沈从文在《边城》中大量使用方言、民歌,使得该作品充满了地方色彩,让这部以湘西地区生活为题材的小说展现了自然美、人性美。
鉴赏小说中人物的语言特点
可从三个方面入手:
语言的个性化、语言的丰富内涵、语言的表达形式
个性化的语言能显示人物自我的独特性格。如从《大卫·科波菲尔》中贝特西姨婆出场时的话语可以感受到她的外冷内热。《红楼梦》中,由王熙凤出场时的话语可以看出她的圆滑老练、见风使舵。《骆驼祥子》中,由虎妞邀祥子喝酒,被老实的祥子拒绝后说的一番话,可以看出虎妞的粗鲁和对祥子的真情。而语言的表达形式包括运用的修辞手法、选用的词语和句式特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