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规律与应用 -2025年高考化学考向分析(共4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规律与应用 -2025年高考化学考向分析(共4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10-27 19:02: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9张PPT)
2025年高考化学考向分析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规律与应用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1.[选变判]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涉及的请在叙述后的括号中打“√”,
不涉及的打“ ”。
(1) (2023全国乙)暖贴中的铁粉遇空气放热( )

(2) (2023全国乙)使用明矾对水进行净化( )
×
(3) (2020山东)小苏打用作食品膨松剂或胃酸中和剂( )
×
(4) 二氧化硫漂白纸浆( )
×
(5) (2020北京)用盐酸除去铁锈主要成分为 ( )
×
(6) (2020山东)含氯消毒剂用于环境消毒( )

(7) 用浸泡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 )

(8) 用葡萄糖制镜或给热水瓶胆镀银( )

(9) 石蕊溶液滴入氯水中,溶液先变红,随后迅速褪色( )

(10) 将溶液滴入 浊液中,沉淀由白色逐渐变为黑色( )
×
(11) 将溶液滴入 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最终沉淀变为红褐色( )

(12) 牙膏中添加氟化物用于预防龋齿( )
×
【解析】 (1)暖贴中含有铁粉、炭粉、无机盐、水等物质,铁粉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
反应,且铁粉、炭粉和无机盐溶液可以构成许多微小的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
(吸氧腐蚀原理),反应中铁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正确。
(2)明矾在水中电离出的水解可形成胶体, 胶体可以吸附水中悬
浮的杂质,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错误。(3)小苏打作膨松剂
涉及反应 ,作胃酸中和剂涉及反应
,各元素化合价均没有变化,不涉及氧化还原反
应,错误。(4)二氧化硫漂白纸浆的原理是二氧化硫与有色物质化合生成不稳定的无
色物质,利用的是二氧化硫的漂白性,是非氧化还原反应,错误。(5)用盐酸除去铁
锈主要成分为,反应生成和 ,该过程中没有元素化合价变化,
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错误。(6)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有效成分为 具有
强氧化性,能使病原体失去生理活性,其用于环境消毒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正确。(7)
酸性条件下,高锰酸钾可以与乙烯反应,将乙烯氧化成二氧化碳,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正确。(8)用葡萄糖制镜或给热水瓶胆镀银的原理是利用葡萄糖中醛基的还原性,使
其与氧化剂发生银镜反应生成 单质,故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正确。(9)
石蕊溶液滴入氯水中,溶液先变红是因为氯水中含有 ,随后褪色是因为氯水中的
具有强氧化性,能将石蕊氧化,从而使溶液褪色,该过程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正
确。(10)将溶液滴入浊液中,发生沉淀的转化,固体由白色 逐渐变为黑
色,此为复分解反应,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错误。(11)将 溶液滴入
溶液中,先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白色的沉淀, 容易被氧化成红褐
色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该过程中涉及氧
化还原反应,正确。(12)牙釉质中含有 ,使用含氟牙膏会发生反应:
, 转化为更难溶的
,从而起到预防龋齿的作用,该转化过程中各元素化合价均没有发生变化,
因此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错误。
2.(2022山东)古医典富载化学知识,下述之物见其氧化性者为( )
C
A.金 “虽被火亦未熟”
B.石灰 “以水沃之,即热蒸而解”
C.石硫黄 “能化……银、铜、铁,奇物”
D.石钟乳 “色黄,以苦酒(醋)洗刷则白”
【解析】 “虽被火亦未熟”描述的是金单质化学性质十分稳定,即使在空气中用火
灼烧也不反应,这与氧化性无关。
“以水沃之,即热蒸而解”是指溶于水发生反应生成 ,该反应会放出大
量的热,产生大量的水汽,氧化钙由块状变成粉末状,这与氧化性无关。
“能化……银、铜、铁,奇物”,描述的是单质可与 、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作氧化剂氧化金属,
和氧化性有关。
“色黄,以苦酒(醋)洗刷则白”描述的是 与醋酸反应而溶解
,该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与
氧化性无关。
3.(2023浙江1月选考)关于反应 ,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生成,转移电子 B. 是还原产物
C.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若设计成原电池, 为负极产物
【解析】 中的化合价为、的化合价为,因此的化合价为 ,而
中的化合价为。从角度分析,2个价变为2个价 ,失去4个电子
(或从角度分析,4个价变为4个价 ,得到4个电子),根据关系式可知,
每生成,转移 电子(【技法】利用双线桥法快速判
断: )。
该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既不是氧化产物,也不是还原产物,还原
产物为 。
为反应物,且反应过程中元素的化合价仅升高而无下降, 为还原剂。
若设计成原电池,是氧化剂,作原电池的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后生成 ,
因此 为正极产物。
4.(2022浙江6月选考)关于反应 ,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A. 发生还原反应
B. 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D.发生反应,转移 电子
【解析】 题给反应可看作是硫代硫酸根离子在酸性条件下发生的歧化反应,分析方法
为中2个,1个单质得2个电子,1个 失2个电子,因此每
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
最后转变为硫酸钠和水,、、 元素的化合价均未发生变化,故其没有发
生氧化反应或还原反应。
由上述分析可知,中部分的化合价降低,部分 的化合价升高,故
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还原产物是 ,根据化学计量数可知,氧化产物与还原
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发生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
5.(2021山东,双选)实验室中利用固体 进行如下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BD
A.与 均为氧化产物
B.实验中 只作氧化剂
C. 元素至少参与了3个氧化还原反应
D.与的物质的量之和可能为
【解析】 加热时发生反应 ,
加热所得的固体、 和浓盐酸发生
反应 、
,若
有剩余,还发生反应 。
和 均为氧化产物。
中,
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由以上分析可知, 元素至少参与了3个氧
化还原反应。
若 完全分解,则得到
,同时生成的 、
与足量浓盐酸加热时完全反应,
共得到,此时和 的物质的量之
和为,由以上化学方程式知, 全
部与浓盐酸反应时得到的气体最多,为
,但加热时发生分解,故
与的物质的量之和一定小于 。
6.(2024山东德州一中开学考)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它同时在化学反应中担任着重要
的角色,既可作为反应物又可作为生成物,图中和水相连的物质都能和水发生反应,则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C
A.上述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有①②④⑥⑦⑧
B.①和⑦中都有氧气生成,且生成 转移的电子
数相同
C.①④⑧反应中,水都既不作氧化剂,也不作还原剂
D.⑦中水作氧化剂,②中水作还原剂
【解析】 反应①: ,
为氧化还原反应(或歧化反应), 既是氧化剂,
也是还原剂。反应②: ,
为氧化还原反应,为还原剂, 为氧化剂。反应
③: ,为非氧化还原反应。反应
④:,为氧化还原反应(或歧化反应), 既是氧化剂,
也是还原剂。反应⑤: ,为非氧化还原反应。反应⑥:
,为非氧化还原反应。反应⑦:
,为氧化还原反应,为还原剂, 为氧化剂。
反应⑧: ,为氧化还原反应
(或歧化反应), 既是氧化剂,
也是还原剂。
是非氧化还原反应,其余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反应①中,个个 ;
反应⑦中,个个 。
反应都是歧化反应, 既不是氧化剂,也
不是还原剂。
中水作还原剂,②中水作氧化剂。
氧化性与还原性的强弱判断
7.(2023河南南阳一中检测)常温下,在溶液中可发生以下反应:
由此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C
A.常温下反应 可以自发进行
B. 元素在反应①中被氧化,在反应③中被还原
C.氧化性强弱顺序为
D.还原性强弱顺序为
【解析】 由①推知,氧化性:;还原性: 。由②推知,氧化性:
;还原性:。由③推知,氧化性:;还原性: 。
由于氧化性或还原性 ,所以常温下反应
可以自发进行。
元素在反应①中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在反应③中化合价降低被还原。
氧化性强弱顺序为 。
还原性强弱顺序为 。
8.(2023四川成都双流中学检测)某探究学习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
、和 还原性强弱比较实验,实验过程如下:
Ⅰ.先向B中的溶液约中通入 ,当B中溶液变黄时,停止通
气。
Ⅱ.打开活塞,使约 的溶液流入D试管中,检验取出的溶液中的离
(1) 棉花中浸润的溶液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溶液(合理即可)
防止氯气和二氧化硫污染环境
子。
Ⅲ.接着再向B中通入一定量的 气体。
Ⅳ.更新试管D,重复过程Ⅱ,检验取出的溶液中的离子。
(2) 实验室制备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过程Ⅲ中可能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4) 该小组对、和 还原性强弱比较期望达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
(5) 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完成了上述实验,他们的检测结果如表所示,他们的检
测结果一定能够证明、和 还原性强弱关系的是________。
过程Ⅱ中检出离子 过程Ⅳ中检出离子
甲 有,无 有
乙 既有,又有 有
丙 有,无 有
乙、丙
【解析】 (1)装置B中先通入氯气后通入二氧化硫,没有反应的氯气
和二氧化硫逸散到空气中会污染环境,可用棉花浸润 溶液等来吸
收。(2)实验室可以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制备氯
气,化学方程式为 。(3)B
中的溶液中一定有,但也可能含有过量的,通入 后,溶液中
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分成几种情况:①若B中有剩余,且通入的 足量,会先发
生反应 ,后发生反应
;②若B中有剩余,且通入的 量少,
只会发生反应;③若B中没有 剩余,只会发
生反应 。
因此过程Ⅲ可能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和 的还
原性强弱顺序为 。(【提醒】此为高中重要结论,必
须直接记忆!)(5)过程Ⅱ是为了检验加入氧化剂 后的产物,过程
Ⅳ是为了检验加入还原剂 后的产物。甲、乙、丙三位同学的过程Ⅱ
中都检出了 ,三者的实验都能证明
还原性:。甲同学过程Ⅱ检出的离子有,无 ,说明
过程Ⅱ反应后的溶液可能有剩余,因此对应的过程Ⅳ中检出的
可能是被氧化生成的,不能证明一定是被 氧化生成
的,错误。乙同学过程Ⅱ检出的离子既有,又有, 未被完
全氧化,说明无剩余,因此对应的过程Ⅳ中检出的一定是
被氧化生成的,正确。丙同学过程Ⅱ检出的离子有,无 ,
而过程Ⅳ中检出的离子有,一定发生了把还原为 的反
应,正确。
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的应用
9.[强者优先规律](2023福建永春一中期末)已知还原性:。向含
和的混合液中通入充分反应(不考虑与 之间的反应)。下列
说法不正确的是( )
C
A.当时,发生的离子反应为
B.当 时,发生的离子反应为
C.当时,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D.当时,溶液中、与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解析】 由于还原性:,所以向和的混合液中通入 时,先发生反
应,当 反应完全后,再发生反应

当时,只有 被氧化,发生的离子反应为

当时,反应完全, 被氧化,发生的离子反应为

当时,和均反应完全,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
当时,反应完全, 不参与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故当时,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 为

当时,溶液中反应完全,部分被氧化,生成 的物质的
量为,则与反应后剩余的的物质的量为, 能氧
化,则剩余的的物质的量为 ,
全部被还原为,,故溶液中、、 的物质的量之比
为 。
10.[价态规律](2023广东广雅中学期中)已知、、、、 均为含氯元素的化合
物,在一定条件下有下列转化关系(未配平),且每个转化反应均是氧化还原反应:




这五种化合物中 元素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分析①得出中元素降价价是元素的最低化合价,因此
中元素升价,元素化合价:。分析②得出中元素降价,因此
中元素升价,元素化合价:。分析③可知该反应为歧化反应,中 元素化合
价介于和之间,结合①可知元素化合价: 。分析④可知该反应为歧化反
应,中元素化合价介于和之间,结合②可知元素化合价: 。综上,这
五种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是 。
1.(2023湖北武汉调研)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实验现象与氧化还原反
应有关的是( )
C
A.碳酸钠溶液焰色试验火焰呈黄色 B.氯化铜浓溶液加水稀释溶液变蓝
C.过氧化钠放置于空气中逐渐变白 D.鸡蛋清遇饱和硫酸铵溶液析出沉淀
【解析】 焰色试验为物理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
氯化铜浓溶液加水稀释变蓝,是因为稀释时
平衡正向移动,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
过氧化钠放置于空气中逐渐变白,是因为过氧化钠和空气中的 、水蒸气反应生
成、和(【注意】久置于空气中,最终转化为 白色粉末),
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鸡蛋清遇饱和硫酸铵溶液析出沉淀,为蛋白质的盐析,属于物理变化,与氧化还
原反应无关。
2.(2023山东日照联考)钒元素在酸性溶液中有多种存在形式,其中为蓝色,
为淡黄色,已知能发生如下反应:
Ⅰ.
Ⅱ.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D
A.酸性条件下的氧化性:
B.反应Ⅱ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C.向溶液中滴加酸性 溶液,开始时溶液颜色由蓝色变为淡黄色
D.向含的酸性溶液中滴加含的溶液,充分反应,转移 电子
【解析】 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反应Ⅰ中为氧化剂, 为
氧化产物,则氧化性,反应Ⅱ中为氧化剂, 为氧化产物,则氧化
性 。
反应Ⅱ中是氧化产物, 是还原产物,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物质的量之比为

由反应Ⅱ可知,向溶液中滴加溶液,蓝色的 逐渐转化为淡黄色的

向含的酸性溶液中滴加含的溶液,充分反应, 不足
(【点拨】还原性:,此为高考重要结论,必须直接记忆 ),
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等于得到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
3.(2023天津耀华中学检测)下列除杂试剂选用正确,且除杂过程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的是(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试剂
A 溶液 粉
B 溶液 溶液、稀盐酸
C 、浓
D 、无水
B
【解析】 粉将溶液中的转化为 ,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与溶液反应生成沉淀,从而被除去,多余的 用稀盐酸中
和,两个反应均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除去中的杂质气体,应选用饱和食盐水洗气,可以吸收,并降低 在水
中的溶解度,再将气体通过浓硫酸干燥。
溶于水生成和 ,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4.(生态环保)(2024北京十五中开学考)三效
催化剂能有效实现汽车尾气中、、
的净化,催化剂表面物质转化的关系如图1所示,
化合物 可借助傅里叶红外光谱图(如图2所示)
确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A.在转化过程中,氮元素均被还原
B.依据图示判断催化剂不参与储存和还原过程
C.还原过程中生成,转移电子数为
D.的化学式为
【解析】 由题图2可知 为硝酸盐,则根据
题图1中与、反应生成,知 的化学
式为 。
与、反应生成, 元
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由图示可知, 是催化剂,参与储存和还原过程。
还原过程中被还原为,则生成 ,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5.(2023北京)离子化合物和 与水发生的反应分别为
; 。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C
A.、 中均有非极性共价键
B.反应①中水发生氧化反应,反应②中水发生还原反应
C.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
D.当反应①和反应②中转移的电子数相同时,产生的和 的物质的量相同
【解析】 由和构成,因此 中有离子键和非极性键,阴、
阳离子个数比为;由和构成,因此 中只有离子键,阴、阳离子个
数之比为 。
反应①是歧化反应,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水中、 元素的化合价不发
生变化,水既不发生氧化反应,也不发生还原反应;反应②中为还原剂
由价升至0价,为氧化剂由价降至0价 ,则反应②中水发生还原反应。
反应①中每生成1个氧气分子转移2个电子中2个价变为中2个0价 ,
反应②中的1个价失去1个电子,的1个价 得到1个电子,最后生成1个
,因此每生成1个转移1个电子。转移电子数相同时,生成和 的物质的量之比
为 。
6.(2023湖南长沙模拟)二甲基亚砜的化学式为 ,常温下为无色无臭有毒的透
明液体,能溶于水,且能溶于乙醇、丙醇、苯和氯仿等大多数有机物,被誉为“万能溶
剂”。工业上常采用甲醇和硫化氢在 氧化铝作用下生成二甲基硫醚;二甲基硫醚再与
二氧化氮反应生成二甲基亚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B
A.甲醇和硫化氢制二甲基硫醚的化学方程式为
B.二氧化氮可用硫酸与亚硝酸钠反应制得,其中硫酸作还原剂
C.制二甲基亚砜的过程中二甲基硫醚中的硫元素失电子,被氧化
D.二甲基亚砜分子中存在 键
【解析】 由题干信息可知反应物为甲醇和硫化氢,产物有二甲基硫醚,可大概写
出反应 ,此为非氧化还原反应,可根据原子守恒配平,化学方
程式为 。
和反应生成的过程为 、
,只提供酸性环境,其中的、、 元素化合价均
未发生变化, 既不作氧化剂也不作还原剂。
,发生氧化反应, 元素失去电子,被氧化。
中存在键,其中含有 键。
7.(信息应用)(2024山西大同一中校考,双选)现有4组标准电极电势:
,;,; ,
;, 。已知电势越高对应物质的氧化性越强,则下列
离子方程式或相应的描述正确的是( )
BD
A.
B.
C.酸化高锰酸钾时既可以用硫酸,也可以用盐酸
D.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解析】 由“电势越高对应物质的氧化性越强”可知,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含有的溶液呈酸性,所以A项中的反应不能用调平电荷,应改用 调平
电荷,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

氧化性:,则反应 能发生,且离子方程式的
书写正确。
由于氧化性,酸性条件下 能被高锰酸钾氧化,因此不能用盐酸来酸
化高锰酸钾。
8.(2021重庆)下列实验操作及其现象与对应结论不匹配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及其现象 结论
A 将 与水蒸气通过炽热的催化剂,所得气体通入澄清石灰 水,溶液变浑浊 水蒸气有氧化性
B 将新制 悬浊液加入葡萄糖溶液中,加热至沸腾, 有砖红色沉淀产生 葡萄糖有还原性
C 将固体加入酸性 溶液中,充分振荡,溶液变为 紫红色 有氧化性
D 将溶液和溶液混合后,向其中滴加 溶液, 溶液变为红色 有还原性
D
【解析】 将和水蒸气反应后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可知 被氧
化成,因此水蒸气 为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与葡萄糖反应后生成砖红色的沉淀,的化合价由降为 ,由此
可知 为氧化剂,能将葡萄糖氧化,说明葡萄糖具有还原性。
由实验现象可推知,被氧化成 ,从而使溶液变为紫红色,说明
有氧化性。
溶液变为红色,说明被氧化为, 体现出氧化性。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