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0张PPT)
2025年高考化学考向分析
氯与卤族元素
氯及其化合物
1.[选变判]
(1) (2022全国甲)漂白粉与盐酸可混合使用以提高消毒效果( )
×
(2) (2022浙江1月选考)氯气、臭氧、二氧化氯都可用于饮用水的消毒( )
√
(3) (2021广东改编)社区服务:用“84”消毒液对图书馆桌椅消毒;化学知识:含氯
消毒剂具有氧化性( )
√
(4) (2021山东)向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先变红后褪色,证明 在溶液
中发生了水解反应( )
√
(5) (2021河北)、等氯的含氧酸盐的氧化性会随溶液的 减小而增强
( )
√
(6) (2020江苏)通入水中制氯水: ( )
×
(7) 液氯可以储存在钢瓶中( )
√
(8) 将废铁屑加入溶液中,可用于除去工业废气中的 ( )
√
(9) ( )
×
(10) 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制氯气的反应:
( )
×
(11) 实验:石蕊溶液滴入氯水中;现象:溶液变红,迅速褪色。该实验中的颜色变
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 )
√
(12) 氯水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纸张、织物等( )
√
【解析】 (1)漂白粉的有效成分为 ,若与盐酸混合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
子方程式为 ,产生有毒气体氯气,而且消毒效果也会
减弱,错误。(2)氯气、臭氧、二氧化氯都具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可用于饮用
水的消毒,正确。(3)“84”消毒液中含有强氧化性的 ,能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
正确。(4)在水中发生水解而使溶液显碱性 ,因此
滴加酚酞溶液,溶液会先变红;后褪色是因为水解生成的 具有强氧化性,能
将有机物酚酞氧化,因此溶液最后红色褪去。可以证明 在溶液中发生了水解反应,
正确。(5)、等氯的含氧酸盐在酸性溶液中氧化性会增强,例如,
在酸性条件下会转化成氧化性更强的,越小,溶液酸性越强, 浓度越大,
氧化性越强,正确。(6)溶于水会有部分与反应,生成和, 是
弱酸,在离子方程式中不可拆写成离子,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
,错误。(7)常温下,与 不反应,故液氯可以储存
在钢瓶中,正确。(8)可以与反应,将还原为,自身被氧化为,
单质可以将生成的重新还原为,因此将废铁屑加入 溶液中,可用于除去
工业废气中的,正确。(9)用石墨作电极电解饱和溶液,阳极可以获得 ,
在中加热生成的是 ,错误。(10)方程式左右两侧电荷不守恒、得失电子不
守恒,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 ,错误。
(11)氯水中含有,显酸性,石蕊溶液滴入氯水中会先变红;氯水中含有 ,
具有强氧化性,可以将有机物石蕊氧化,因此溶液红色褪去,与氧化还原反应有
关,正确。(12)氯水中含有, 有强氧化性,可以杀菌、消毒、漂白,故氯
水可用于漂白纸张、织物等,正确。
2.(2022广东)实验室用和浓盐酸反应生成 后,按照净化、收集、性质检验及
尾气处理的顺序进行实验。下列装置(“ ”表示气流方向)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D
【解析】 用和浓盐酸反应生成,由于浓盐酸易挥发,制备的 中含有杂
质气体和水蒸气,需用饱和食盐水除去 ,然后用浓硫酸干燥。
的密度大于空气,因此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干燥的通过干燥的红布条,干燥的红布条不褪色,而干燥的 通过湿润的红布
条,湿润的红布条褪色,可验证氯气不具有漂白性,与水反应生成的 有强氧化
性而能漂白红布条。
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用水无法快速且大量吸收,应用溶液吸收 ,
防止污染空气。
3.(2023上海)向饱和氯水中加入少量 固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溶液 减小 B.溶液颜色变深 C.溶液漂白性增强 D.溶液导电性减弱
【解析】 饱和氯水中存在大量,且存在反应 ,向其中
加入少量固体,发生反应 。
生成更多的,溶液 减小。
氯气被消耗,溶液颜色变浅。
被消耗,浓度增大,上述平衡逆向移动, 减少,溶液漂白性减弱。
溶液中离子数目增多,溶液导电性增强。
4.(2023福建福州检测)部分含氯物质的分类与相应化合价关系如图,、、 均为钠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C
A. 在化学反应中只能被氧化
B.电解饱和 溶液可得到钠单质
C. 的转化可以通过一步反应实现
D. 的阴离子空间结构为正四面体
【解析】 为,具有氧化性,与 反应时作氧化剂,被还原。
为氯化钠,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得到、、 。
的转化为 次氯酸钠 次氯酸,与 溶液反应得到次氯酸钠,
次氯酸钠与盐酸或碳酸等反应得到次氯酸。
的阴离子为,的孤电子对数为,成键电子对数为3, 的空
间结构为三角锥形。
5.(2020全国Ⅲ)氯可形成多种含氧酸盐,广泛应
用于杀菌、消毒及化工领域。实验室中利用如图装
置(部分装置省略)制备和 ,探究其
氧化还原性质。
回答下列问题:
(1) 盛放粉末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
中的试剂为____________。
圆底烧瓶
饱和食盐水
(2) 中采用的加热方式是__________。 中化学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采用冰水浴冷却的目的是_________
_______。
水浴加热
避免生成
(3) 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可选用试剂____(填标号)。
A. B.
C. D.
吸收尾气
(4) 反应结束后,取出 中试管,经冷却结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干燥,
得到 晶体。
过滤
少量(冷)水洗涤
(5) 取少量和溶液分别置于1号和2号试管中,滴加中性 溶液。1号试管
溶液颜色不变。2号试管溶液变为棕色,加入振荡,静置后 层显____色。可知
该条件下的氧化能力______(填“大于”或“小于”) 。
紫
小于
【解析】
(1)由装置图可知,盛放 粉末的仪器是圆底烧瓶;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在加热条件
下反应制取氯气,制取的氯气中会混有杂质氯化氢和水蒸气, 中的试剂是饱和食盐水,
可以除去杂质氯化氢。(2)中采用的加热方式是水浴加热。 中氯气与冷的氢氧化钠
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离子方程式为 ;
因为氯气与热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会生成氯酸钠,为防止生成氯酸钠,该反应需在冰水
浴冷却的条件下进行。(3)氯气有毒,能污染空气,反应完剩余的氯气要进行尾气吸
收,的作用是吸收尾气。因为可和发生反应 ,
故可用溶液吸收 ,A项正确。氯气与氯化钠不反应,不能用氯化钠溶液吸收,B
项错误。因可和发生反应 ,故
可用溶液吸收,C项正确。氯气与不反应,不能用 溶液吸收,D
项错误。(4)冷却结晶后要进行过滤,使晶体和液体分离,过滤得到的晶体要用少量
(冷)水洗涤,防止氯酸钾溶解损失,洗涤后干燥就得到氯酸钾晶体。(5)2号试管溶
液变棕色说明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碘离子被氧化成单质碘,单质碘易溶于四氯化碳,
碘的四氯化碳溶液呈紫色。同一条件下,同一还原剂 和不同氧化剂作用,氯酸钾不
与反应,次氯酸钠能与 反应,说明该条件下氯酸钾的氧化能力小于次氯酸钠的。
6.(生活情境)(2023河北保定一模)“84”消毒液是常用消毒剂,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
验室制备“84”消毒液并探究其相关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Ⅰ.实验室制备“84”消毒液
(1) 装置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装置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除去中的杂质及防止倒吸(平衡压强)
(3) 装置丙中制备次氯酸钠为放热反应,该反应需要控制温度在 以下,写出一
种(除搅拌外)控制该反应温度的操作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缓慢滴加盐酸,控制氯气与氢氧化钠的反应速率(或在三颈烧瓶下方用冷水浴降温)
Ⅱ.探究相关性质
为了进一步研究消毒液的性质,兴趣小组向盛有 “84”消毒液的试管中,逐滴加入
的双氧水,发现有大量的气泡产生,对此作出以下猜测。
猜测1:双氧水与消毒液发生反应产生氧气。
猜测2:……
(4) 猜测1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猜测2可能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4”消毒液催化分解产生氧气
(5) 为了验证猜想,某探究小组设计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所
选药品有: 的双氧水、一定浓度的“84”消毒液、二氧化锰等。
该小组通过实验得出猜测1正确,请依据此装置和所给的药品推
测该探究小组的实验设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在相同条件下,用注射器取等量的
双氧水,分别加入盛有足量“84”消毒液和二氧化锰的锥形瓶中,
做对照实验,与“84”消毒液反应产生气体的体积约为与二氧化锰
反应产生气体体积的2倍,则证明猜测1正确
【解析】 (1)装置甲中用高锰酸钾和浓盐酸反
应制备氯气,反应不需要加热,离子方程式为
。
(2)装置乙中饱和食盐水用于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杂质,避免氯化氢与氢氧化钠反应;长颈漏斗用于平衡气压,可防止倒吸。(3)旋转装置甲中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反应速率,可减慢氯气与氢氧化钠的反应速率,或用冰水浴冷却三颈烧瓶,可降温。(4)次氯酸钠氧化过氧化氢生成氧气、氯化钠和水。次氯酸钠也可能促进 分解
生成氧气。(5)采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通过
相同量的 发生不同反应时收集到的氧气的体
积不同,判断猜想是否正确。
卤族元素的性质及递变规律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A.(2022全国乙改编)向溶液中滴加过量氯水,再加入淀粉 溶液,溶液先变橙
色,后变蓝色,则氧化性:
B.(2022辽宁改编)已知沸点:;类比可知沸点:
C.(2022辽宁改编)已知酸性:;类比可知酸性:
D.向某黄色溶液中加入淀粉溶液,溶液呈蓝色,则原黄色溶液中含
【解析】 向溶液中滴加过量氯水,溶液变橙色,被氧化为 ,可以证明
氧化性;但由于氯水过量,再加入淀粉溶液,过量的氯水可以将 氧化为
,无法证明的氧化性强于 。
、、都是共价分子,且相对分子质量逐渐增大,沸点逐渐升高; 、
、也都是共价分子,且相对分子质量逐渐增大,因此沸点: 。
、分别是、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其酸性的强弱可由非金
属性来判断,由于非金属性,因此酸性 ;而氢卤酸的酸性强弱主要
看键的极性、分子的极性等,酸性反而是 ,两者的酸性强弱判断方式不一样,
不能类比。
黄色溶液如果是含有的溶液,加入淀粉 溶液,溶液也会呈蓝色。
8.(2022辽宁)镀锌铁钉放入棕色的碘水中,溶液褪色;取出铁钉后加入少量漂白粉,
溶液恢复棕色;加入 ,振荡,静置,液体分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A.褪色原因为被 还原 B.液体分层后,上层呈紫红色
C.镀锌铁钉比镀锡铁钉更易生锈 D.溶液恢复棕色的原因为 被氧化
【解析】 镀锌铁钉表面有一层锌包覆铁钉,且锌的活泼性大于铁,更容易被氧化,
因此镀锌铁钉放入棕色的碘水中,应该是先和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因此溶液褪色的主要原因是被 还原。
加入少量漂白粉,溶液恢复棕色,说明溶液中的被氧化成,加入
进行萃取,水中的转移到中,当液体分层时,密度较大的 在下层,因此下层
呈紫红色。
当镀层完好,镀锌铁钉和镀锡铁钉都不易被腐蚀;如果镀层破损,镀锡铁钉会比
镀锌铁钉更容易被腐蚀,这是因为镀层金属活泼性大于 ,可以实现电化学防护
(活泼性较大的作原电池负极,能保护正极的,使不易生锈),反之,若 的
活泼性大于镀层金属,则更易生锈(此时 反而作原电池负极,更容易被氧化而生
锈),由于活泼性 ,则镀锡铁钉更易生锈。
9.(2023湖北七市联考)碘是人体所必需的
微量元素。磷酸工业的副产品氟硅酸
中碘元素的可能存在形式有 、
、 ,其回收方案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 某实验小组想证明氟硅酸溶液中存在 ,请补充完整的实验步骤:
(已知:;可选用的试剂:淀粉溶液、 溶液、
溶液、 溶液)
①取样品,加入 振荡、静置,可观察到下层呈紫红色;
② 分液后取上层黄色液体,滴入适量_____________(填选用的试剂),可观察到
___________;
淀粉溶液
溶液变蓝
③重复上述操作 次,直至步骤②中没有明显现象;
④ 再滴加适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选用的试剂),
若观察到溶液变蓝,证明氟硅酸溶液中存在 。
溶液和溶液
(2) 实验室利用分液漏斗可以完成 从
碘水中萃取 ,请描述获得上层液体的操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后,关闭活塞,将上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3) “还原”步骤中将碘元素全部变为,写出 被还原时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工业生产中,氧化剂的实际使用量和理论计算量之
间的比值称为配氧率。如图是配氧率对碘单质回收率的影
响曲线图,试解释配氧率选择 之间的原因: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配氧率过低,不能完全转化为碘单质;配氧率过高,可能发生副反应,使碘单质进一步被氧化为碘酸根离子(或耗费大量氧化剂)
(5) 结合信息,请确定与 发生“歧化”反应的氧化产
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该反应能自发进行; ,反应趋于完全进行。
③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必要的计算过程)。
已知:①氧化还原反应可以拆分为两个半反应,标准电极电势分别表示为 、
,标准电动势,如 的
。
产物为和时, ,
而产物为和 时,
,则反应趋于完全进
行,故氧化产物为
【解析】 (1)已知,要证明 的存
在,只需要证明和 共存就可以了。根据
,①中加入 振荡、静置,可观察
到下层呈紫红色,说明含有,萃取出 。②分液
后取上层黄色液体,滴入适量 淀粉溶液,观察
到溶液变蓝,说明上层黄色液体中含有;③重复上述操作 次,直至步骤②中没有
明显现象证明已除尽;④滴加适量溶液和 溶液,
观察到溶液变蓝(最后一次滴加的淀粉还存在),证明有生成,被氧化为 。结合
和共存就能说明存在 。(2)萃取后分液,获得上层液体的操作为下层液体从分
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后,关闭活塞,将上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3)“还原”步骤中用 溶液将碘元素全部变
为 ,离子方程式为
。(4)配
氧率选择的原因为配氧率过低, 不能
完全转化为碘单质;配氧率过高,可能发生副反
应,使碘单质进一步被氧化为碘酸根离子,或耗
费大量氧化剂。(5)结合信息可知:第一,标准
电动势的计算方法 ;第二,
标准电动势 反应才能自发进行,标准电动
势 才能趋于完全进行。
与 反应
可能产物是和,或者是和 ,分别
计算:产物为和 时,
,
而产物为和 时,
,则反应趋于完全进行,故氧化产物为 。
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10.(2023湖南长沙月考)下列有关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原理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
的是( )
B
A.用装置甲灼烧碎海带
B.用装置乙过滤海带灰的浸泡液
C.用装置丙制备用于氧化浸泡液中的
D.用装置丁吸收氧化浸泡液中后的 尾气
杰哥有话说
从海带中提取碘
(1)工艺流程
(2)主要过程及反应原理
海带中的碘元素主要以碘离子的形式存在,提取时先用适当的氧化剂(如 将其氧
化成单质碘 ,再用有机溶剂将碘萃取出来,经后期处
理得到单质碘。
【解析】 灼烧应在坩埚中进行。
海带灰浸泡液通过过滤可得海带灰和滤液。
浓盐酸与反应制备 时需要加热。
在饱和 溶液中的溶解度小,应用碱液吸收。
11.(2023上海民立中学期末)从淡化海水中提取溴的流程如下: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C
A.可以是 饱和溶液
B.步骤Ⅲ的离子反应:
C.工业上每获得 ,理论上需要消耗
D.步骤Ⅳ为蒸馏
【解析】 吹出的可以用还原剂 的饱
和溶(【提醒】也可以为 和水)液吸收,化学
方程式为 。
步骤Ⅲ利用氧化性 ,通过置换反应制
取 。
步骤Ⅰ和步骤Ⅲ中均使用了(利用两次置换出 来达到溴元素富集的目的),
故制取理论上需要消耗 氯气,但由于未标明氯气所处的温度和压强,无
法确定其体积。
溴易挥发,从 的浓溶液中提取溴,可利用蒸馏的方法。
12.(2023天津新华中学月考)海洋
中有丰富的食品、矿产、能源、药
物和水产资源,如图为海水利用的
部分过程。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D
A.制取 时先往精盐溶液中通
入,再通入
B.过程①②均为非氧化还原反应
C.过程①中除去粗盐中的 、
、 杂质,加入试剂的顺序
为溶液溶液
溶液 过滤后加入盐酸
D.在步骤④中,水溶液吸收
后,溶液的 减小
【解析】 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
解度较小,而氨气极易溶于水,因
此制取 时应先往精盐溶液中
通入 ,使溶液呈碱性,再通入
。
过程①为加沉淀剂除杂,发生
复分解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
过程②为电解饱和食盐水,离子方
程式为
,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除去粗盐中杂质、、,除去用溶液,除去用
溶液,除去用溶液,由于加入的溶液过量,过量的 溶液需要用
溶液除去,因此加入试剂的顺序为溶液溶液溶液 . .过
滤后加盐酸调溶液为中性(【点拨】加入前3种溶液的顺序可调换,但 溶液必须
在 溶液之后加入)。
水溶液吸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
溶液中浓度增大, 减小。
1.(2023湖北襄阳一中月考)某化学小组探究卤族元素的性
质,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均为浸有相应试液的棉花,
夹持装置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具支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若处变为橙色,处变为蓝色,说明非金属性
C.若处褪色,说明与 发生反应
D.若处褪色,说明 具有漂白性
【解析】 “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为 ,与浓盐酸
发生归中反应生成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具支试管中产生的氯气在处与 发生置换反应生成
,溶液变橙色,因此氧化性 ,具支试管中产生
的氯气在处可与反应生成 ,淀粉遇碘单质变蓝,故不
能确定处是否与发生反应,因此氧化性 ,但
不能比较与的氧化性强弱,无法得到非金属性 。
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气体也能与酸性 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溶液褪色,
因此处褪色不能说明与 发生反应。
本身不具有漂白性,氯气和溶液反应生成和,且 具有强氧
化性,溶液褪色的原因可能是溶液碱性变弱,也可能是酚酞被 氧化。
2.(2023河北保定三模)利用高分子吸附树脂吸附来提取卤水中的碘(以 形式存在)
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C
A.流程中①和④所得溶液中,后者 大
B.步骤②中不宜过量太多,以防止进一步氧化
C.步骤④的作用是将吸附的 氧化而脱离高分子树脂
D.步骤⑤的离子方程式为
【解析】 卤水中含,酸化后,通入氯气将氧化为 ,
用高分子树脂吸附,加入将还原为 ,达到
富集碘元素的目的,再加入将氧化为 ,升华可
得到碘产品。
步骤①②③④实现了碘元素的富集,因此流程中①
和④所得溶液中,后者 大。
氯气具有强氧化性,能将 氧化为碘的含氧酸,因此步骤②中通入的氯气不宜过量
太多,以防止氯气进一步氧化 。
亚硫酸钠具有还原性,可还原,发生反应 ,
因此步骤④的作用是将还原为 而脱离高分子树脂。
步骤⑤氧化时溶液显酸性,故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双选)能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可杀死多种病毒。一种制备的原理为
(红色粉末)(白色粉末),某化学小组用如图装置制备
(夹持装置略去)。
已知:的熔点为、沸点为,易溶于水;②高浓度的 易爆炸,
与有机物接触或加热时会发生剧烈反应。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C
A.装置③中盛装的试剂是饱和食盐水,④中现象是红色粉末逐渐变为白色
B.装置④中橡胶塞用锡箔包裹,防止 与橡胶塞反应
C.从装置⑤中逸出气体的主要成分是
D.通入干燥空气的目的是将生成的 稀释,防止发生爆炸
【解析】 由易溶于水及通入干燥空气可知,通入的 应充分干燥,因此装置
②中为饱和食盐水,用于除去中的 ,装置③中为浓硫酸,用于干燥氯气。
橡胶属于有机物, 与有机物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所以橡胶塞应用锡箔包裹。
由的熔、沸点知, 会在装置⑤中冷凝成液体,从装置⑤逸出的气体为空气
及过量的 。
高浓度的易爆炸,通入的干燥空气可将生成的 稀释,防止发生爆炸。
4.(2023河北邯郸二模)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
(夹持及加热装置省略)在实验室制备 并测定其纯度。
回答下列问题:
(1) 与分液漏斗相比,使用恒压滴液漏斗 的优点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平衡压强,使液体顺利滴落
(2) 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若装置B温度控制不当会有生成,且反应生成的、 的物质的量均为
,则消耗的的物质的量为___ 。
(4) 某同学认为该装置设计有缺陷,改进措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否则会使产率偏低。
4
在装置A、B之间增加一个装有饱和食盐水的洗气瓶
(5) 测定所得 样品的纯度:该小组同学认为可以利
用一定质量样品与过量 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反应,再
以淀粉溶液为指示剂,用标准溶液滴定产生的
(发生反应),从而测定 样
品的纯度。
① 预设滴定终点时溶液的颜色为______。
无色
② 在接近滴定终点时,使用“半滴操作”可提高测定的准确度,其操作方法是将旋塞稍
稍转动,使半滴溶液悬于管口,用锥形瓶内壁将半滴溶液沾落,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请补全操作),继续摇动锥形瓶,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用洗瓶以少量蒸馏水冲洗锥形瓶内壁
③ 在方案可行性分析时,实验发现在 溶液和稀硫酸的混
合溶液中加入 溶液,最终得到了无色溶液而没有得到
预设中的碘溶液,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酸性条件下,氧化性较强,可以将氧化为比0价更高价态的物质
④ 有同学提出可以使用质量分析法测定 样品的纯度:
称量样品、 ,混合加热至质量不再改变,
剩余固体质量为,则样品中 的纯度为
__________________(用含、、 的代数式表示)。
【解析】 (1)恒压滴液漏斗 可以平衡压强,使液体顺利
滴落。
(2)将生成的通入装置B中热的溶液中制备 ,
发生反应
。
(3)若反应生成的、的物质的量均为 ,则共
失去 电子,根据得失电子总数相等可知,反应过程中
得到电子,生成 ,根据原子守恒可得,共消
耗 。
(4)因为浓盐酸易挥发,则生成的中含有 气体,会
发生反应 ,影响产率,所以需在装
置A、B之间增加一个装有饱和食盐水的洗气瓶,以除去
中混有的 气体。
①与 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反应:
,以淀粉溶液为指示
剂,溶液变为蓝色,用 标准溶液滴定,达到终点时,
溶液变成无色。
②在接近滴定终点时,使用“半滴操作”可提高测定的准确度,
其操作方法是将旋塞稍稍转动,使半滴溶液悬于管口,用锥
形瓶内壁将半滴溶液沾落,用洗瓶以少量蒸馏水冲洗锥形瓶
内壁,继续摇动锥形瓶,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③酸性条件下,氧化性较强,可以将 氧化为比0价更
高价态的物质,所以实验发现在 溶液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
中加入 溶液,得到无色溶液而没有得到预设中的碘溶
液。
④受热发生反应 ,产生的
质量为 ,设反
应消耗的的质量为,根据关系式 可得,
(【技法】关系式法,根
据得失电子守恒直接写出关
系式进行计算,无须写出反应方程式,可以省去部分配平步
骤),所以样品中的纯度为 。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