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硅及其化合物 无机非金属材料 -2025年高考化学考向分析(共3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碳、硅及其化合物 无机非金属材料 -2025年高考化学考向分析(共3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10-27 19:07: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2025年高考化学考向分析
碳、硅及其化合物
无机非金属材料
碳及其化合物
1.[选变判]:
(1) (2023全国甲)的溶液中的数目为 ( )
×
(2) (2023辽宁改编)可用石灰水鉴别和 ( )
×
(3) (2022浙江1月选考) 和纳米碳管互为同素异形体( )

(4) (2021浙江6月选考改编)由“类比”可知,的溶解度比 的大,则
的溶解度比 的大( )
×
(5) 活性炭具有除异味和杀菌作用( )
×
(6) 石墨转化为金刚石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
×
【解析】 (1)溶液中部分水解,故的 溶液中
的数目少于,错误。(2)石灰水与和 都能反应产生白色
沉淀,无法鉴别,错误。(3) 和纳米碳管均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
为同素异形体,正确。(4)相同条件下的溶解度: ,错误。(5)
活性炭表面积大,可以吸附具有异味的小分子而除去异味,但不具有杀菌消毒作用,错
误。(6)石墨和金刚石互为同素异形体,但不是同种物质,石墨和金刚石之间的转变
是碳单质间的转变,属于化学反应,但元素价态未发生改变,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错
误。
2.(2021湖北)“碳中和”有利于全球气候改善。下列有关 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A.是形的极性分子 B. 可催化还原为甲酸
C.晶体可用于人工增雨 D. 是侯氏制碱法的原料之一
【解析】 的中心原子C的价层电子对数为2,无孤电子对, 的空间结构为
直线形,其正、负电荷中心重合,为非极性分子。
在催化剂作用下可以被 还原为甲酸。
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升华时吸热,可用于人工增雨。
侯氏制碱法中发生反应:, 是
生产原料之一。
3.(生态环保)(2024江苏兴化检测)在海洋碳循环中,通过如图所示的途径固碳。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A.该循环过程中未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B.碳酸氢钠的电离方程式为
C.该循环减少了碳的净排放,有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D.钙化作用的离子方程式之一为
【解析】 光合作用中转化为 (碳元素可看作0价),碳元素化合价发
生变化,因此该循环过程中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为二元弱酸,不能拆开写成和 ,因此碳酸氢钠的电离方程式
为 。
该循环吸收大气中的,通过钙化和光合作用转化为和 ,减少了
碳的净排放,有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钙化过程中转化为和 ,离子方程式为

4.(2023河南四地市检测)某学习小组拟探究和锌粒反应是否生成,已知 能与
银氨溶液反应产生黑色固体,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B
A.装置 起防倒吸作用
B.根据装置的现象判断此时活塞 一定处于关闭状态
C.实验结束时,先关闭活塞 ,再熄灭酒精灯
D.、、 中的试剂依次为饱和碳酸钠溶液、浓硫酸、银氨溶液
【解析】 从装置中出来的气体含和,为防止 和银氨溶液反应干扰实验
现象的观察,应先分离和,装置 利用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来分离二氧化碳
和一氧化碳。
启普发生器管内液面明显升高,说明装置内压强大,活塞 处于关闭状态。
为防止发生倒吸,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酒精灯,继续通二氧化碳至冷却到室温,
再关闭活塞 。
装置 的作用是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气体,因此应该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5.(2024江苏基地大联考)已知草酸是一种弱酸,具有还原性。 开始升
华, 以上开始分解。为探究草酸的性质,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一:向饱和溶液中滴加 滴草酸溶液,无明显现象
实验二:向硫酸酸化的草酸溶液中加入 ,产生黄绿色气体
实验三:将草酸滴入酸性 溶液中,溶液由橙色逐渐变成绿色
实验四:加热草酸,产生的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固体由黑变红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A.实验一说明酸性:
B.实验二中黄绿色气体为,说明该条件下的还原性强于
C.实验三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D.实验四说明产生的气体中一定有
【解析】 向饱和溶液中滴加 滴草酸溶液,由于草酸的量少,草酸只与
碳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碳酸氢根离子,不能生成二氧化碳,比较和 的酸性
强弱,需向饱和 溶液中滴加过量草酸溶液。
向硫酸酸化的草酸溶液中加入, ,氯元素化合价降低,
作氧化剂,作还原剂, 为还原产物,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
故该条件下的还原性强于 。
是一种弱酸,在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开写,因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草酸具有还原性,且 开始升华,草酸受热产生的气体中可能含有草酸气体,
氧化铜也可能被草酸还原为铜单质,因此实验四不能说明产生的气体中一定有 。
硅及其化合物 无机非金属材料
6.[选变判]
(1) (2023湖南)铜官窑彩瓷是以黏土为主要原料,经高温烧结而成( )

(2) (2022全国甲)硅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
( )
×
(3) (2022浙江6月选考)晶体硅的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常用于制造光导
纤维( )
×
(4) (2022河北)制造 芯片的氮化铝晶圆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

(5) (2022辽宁)冰壶主材料花岗岩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

(6) (2022辽宁)火炬“飞扬”使用的碳纤维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
×
(7) (2021广东改编)生产活动:利用氢氟酸刻蚀石英制作艺术品;化学原理:氢氟
酸可与 反应( )

(8) (2021浙江6月选考)硅酸钠是一种难溶于水的硅酸盐( )
×
(9) (2020浙江1月选考)二氧化硅导电能力强,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
×
(10) (2020浙江7月选考)单晶硅和石英互为同素异形体( )
×
(11) 天然石英和水晶的主要成分都是二氧化硅( )

(12) 生产普通玻璃的主要原料为石灰石、纯碱和晶体硅( )
×
(13) 硅太阳能电池工作时,光能转化成电能,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

(14) 硅胶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 )

【解析】 (1)陶瓷以黏土(主要成分为含水的铝硅酸盐)为主要原料,经高温烧结而
成,正确。
(2)向硅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钠和硅酸,离子方程式为
,向硅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反应
生成硅酸和碳酸氢钠,离子方程式为 ,错误。
(3)晶体硅的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是优良的半导体材料,可用于制造晶体
管、集成电路、太阳能电池板等,二氧化硅常用来生产光导纤维,错误。(4)氮化铝
属于无机物,制造 芯片的氮化铝晶圆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正确。(5)花岗岩
的主要成分是石英、长石等,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正确。(6)碳纤维是一种含碳量
高达以上的高强度新型纤维,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错误。(7)氢氟酸可与
反应 ,可以利用氢氟酸刻蚀石英制作艺术品,正确。(8)
硅酸钠 是一种易溶于水的硅酸盐,错误。(9)二氧化硅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质,
因此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二氧化硅是不导电的化合物,错误。(10)由相同元素组成
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单晶硅是由硅元素组成的单质,而石英的主要成分是 ,
不属于单质,所以两者不互为同素异形体,错误。
(11)石英、水晶、玛瑙、光导纤维等的主要成分都是二氧化硅,正确。(12)生产普
通玻璃的主要原料为石英砂(主要成分为 )、石灰石和纯碱,错误。(13)硅太阳
能电池通过光伏效应将光能转换成电能,不属于化学反应,当然也就不涉及氧化还原反
应,正确。(14)硅胶表面积大、结构多孔、吸水性强,且无毒,对身体无害,可以作
袋装食品的干燥剂,正确。
7.(传统文化)(2023广东)“高山流水觅知音”。下列中国古乐器中,主要由硅酸盐材
料制成的是( )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九霄环佩木古琴 B.裴李岗文化骨笛 C.商朝后期陶埙 D.曾侯乙青铜编钟
C
【解析】 九霄环佩木古琴的主要材料是木材,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裴李岗文化骨笛由动物骨骼制成,主要成分不是硅酸盐。
商朝后期陶埙属于陶瓷,由硅酸盐制成。
曾侯乙青铜编钟主要材料是合金。
8.(2023湖北武汉武昌区检测)蕲春管窑镇被湖北省命名为“陶器之乡”,其管窑手工制
陶技艺是湖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A.陶瓷的主要成分是和 B.陶瓷烧制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C.新型超导陶瓷可应用于磁悬浮技术 D.高温结构陶瓷可应用于火箭发动机
【解析】 陶瓷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而不是和 。
制造陶瓷的原料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
新型超导陶瓷在一定条件下电阻为零,可应用于磁悬浮技术。
高温结构陶瓷具有耐高温、耐磨蚀等特点,可应用于火箭发动机。
9.(2023湖北)工业制备高纯硅的主要过程如下:
石英砂粗硅 高纯硅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B
A.制备粗硅的反应方程式为
B.含键的数目约为
C.原料气和 应充分去除水和氧气
D.生成 的反应为熵减反应
【解析】 工业上用焦炭还原石英砂可以制得含有少量杂质的粗硅,方程式为

在晶体硅中,每个结合周围4个形成4个键,每个键被2个 原子共
用,因此晶体硅中含有键,数目约为 。
易发生水解,中混有氧气可能会发生爆炸,因此原料气和 应充分去
除水和氧气。
生成的反应为 ,该反应为气体分子数
减小的反应,为熵减反应。
10.碳、硅及其化合物的开发由来已久,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
(1) 是玻璃的主要成分之一,保存氢氧化钠溶液的玻璃瓶应用橡胶塞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 某同学为了验证碳和硅两种元素非金属性的相对强弱,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夹持仪器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Ⅰ.打开弹簧夹1,关闭弹簧夹2,并打开活塞 ,滴加盐酸。
Ⅱ.A中看到白色沉淀时,关闭弹簧夹1,打开弹簧夹2,关闭活塞 。
① 通过步骤Ⅰ得知 具有的性质是_____(填标号)。
AD
A.挥发性 B.还原性 C.氧化性 D.酸性
② C中的试剂 是_________(写化学式)。
③ 碳、硅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和位于同一主族,由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得电子能力减弱,非金属性减弱
【解析】 (1)是玻璃的主要成分之一,是酸性氧化物,可与 溶液反应,
化学方程式为,且生成的 溶液具有黏性,会粘
住瓶塞,因此保存氢氧化钠溶液的玻璃瓶不宜使用玻璃塞而应该用橡胶塞。(2)装置
分析:B用于制备,由于易挥发,因此制得的中会混有 ,需要用饱和
溶液除去(【说明】饱和溶液不会再溶解,可以减少 的损耗,
同时可以吸收并转化为),提纯后的通入 溶液中会出现白色浑浊,
是因为生成了难溶的沉淀。这个实验可以证明酸性 ,由于两者
都是对应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因此可以证明非金属性 。① 盐酸
加入中后,发生反应 ,观察到出现大量气
泡,可以说明的酸性大于。发现A中出现白色沉淀,可证明 具有挥
发性。②溶液是饱和溶液,用来除去中的 杂质气体。③由于碳和硅位
于同一主族(第ⅣA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得电子的能力逐渐减弱,元
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因此元素的非金属性: 。
1.(2022辽宁沈阳期中)由下列实验事实得出碳元素与硅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正确的
是( )
C
A.能与反应,不能与 反应,可知碳的非金属性强于硅
B.由反应 可知,硅的非金属性强于碳
C.通入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可知酸性 ,则碳的非金属性强
于硅
D.由 可知,碳的非金属性强于硅
【解析】 能与 反应,属于特殊的反应,不能用于比较非金属性强弱。
高温下的反应不能说明与 的酸性强弱,也就不能说明碳和硅的非金属
性强弱。
二氧化碳与硅酸钠反应生成硅酸沉淀,说明碳酸酸性比硅酸酸性强,可说明碳的非
金属性比硅的强。
反应中碳的还原性比硅的强,此反应不能比较非金属性强弱。
2.(2023辽宁东北育才中学模拟)
氮化硅 是一种重要的结构
陶瓷材料。用石英砂和原料气
(含和少量)制备 的操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A.“还原”反应中氧化产物为
B.“高温氮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操作 ”可为将原料气通过灼热的铜粉
D.“稀酸 ”可选用稀硝酸
作流程如下(粗硅中含少量、 的单质及其化合物)。
【解析】
3.(2023重庆九龙坡区检测)草酸及其盐在化工生产中具有重要价值,某实验小组实验
如下。Ⅰ.制取草酸
反应原理: ,
装置如图(加热和夹持装置略)。
(1) 检验淀粉是否水解完全所用的试剂为________,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碘溶液
防倒吸(或作安全瓶)
(2) 检查图中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在装置B、装置C之间添加装置D,可在装置D中得到硝酸,通入的气体 是______。
氧气
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将导管放入装置C中液面以
下,微热三口烧瓶,装置C中的导管口有气泡产生,撤走热源,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且
一段时间内高度保持不变,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Ⅱ.三草酸合铁(Ⅲ)酸钾晶体的制取及组成测定
已知:三草酸合铁酸钾晶体 呈绿色,可溶于水,难溶于乙醇,
见光易分解。
(一)制取晶体
步骤1:向盛有黄色晶体的烧杯中,加入 溶液,加热
至左右,缓慢滴入过量的 ,一段时间后,出现红褐色沉淀。
步骤2:加热至沸腾,分两次缓慢加入 溶液,至沉淀溶解,得翠绿色溶
液。加热浓缩、加入无水乙醇、结晶、抽滤、干燥,得 三草酸合铁酸钾晶体。
(3) 完成该过程化学方程式并配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2
(4) 步骤1中,生成三草酸合铁酸钾与另一种铁的化合物,该化合物为_________
(填化学式),步骤2加入无水乙醇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降低晶体的溶解度,有利于析出晶体,提高产率
(5) 实验小组完成实验后发现产率偏低,其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该产物在见光条件下分解,引起产率偏低
(二)测定组成
称取所得的三草酸合铁酸钾晶体配制成溶液。取 溶液,用
酸性溶液滴定,终点时消耗溶液 。另取
溶液,用联合还原法,将还原为,再用
酸性溶液滴定,终点时消耗溶液 。
(6) 第一次滴定终点时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上述实验,测定出该晶体中与 的配位
比 ________。
当滴入最后半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溶液变为浅紫红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色
【解析】 (1)淀粉遇到碘单质会变成蓝色,故加入碘溶液,若溶液变蓝说明淀粉水解
未完全,溶液不变蓝,说明淀粉水解完全。由题图可知,装置B的作用是防倒吸或作安
全瓶。(2)检查装置气密性,操作为关闭分液漏斗活塞(【解题关键】检查装置气密
性时整个装置需形成密闭体系),将导管放入装置C中液面以下,微热三口烧瓶,若装
置C中的导管口有气泡产生,撤走热源,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且一段时间内高度保持不
变,则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由题意知,反应生成、,其分别能与 发生反应
、 ,因此为了得到硝酸需要
通入氧气,即 为氧气。
(3)由加入的试剂,配平时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可知,化学方程式为

(4)步骤1中,出现红褐色沉淀,所以该化合物为 ;由已知信息知三草酸合铁
酸钾晶体呈绿色,可溶于水,难溶于乙醇,则步骤2加入无水乙醇的目的是降低晶体的
溶解度,有利于晶体析出,提高产率。
(5)由已知信息知三草酸合铁酸钾晶体见光易分解,该实验在实验室环境中完成,产
率偏低的主要原因可能是该产物见光分解。
(6)第一次使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滴定时,将氧化成 ,故滴定终点的
现象为当滴入最后半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时,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紫红色,且半分钟内不
恢复原色。第一次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将氧化成 ,第二次用酸性高锰酸钾溶
液将氧化为,同时将氧化成,则 消耗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体
积为,由关系式 可得,
,由关系式 可
得, ,则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