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2025年高考化学考向分析(共5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2025年高考化学考向分析(共5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10-27 19:23: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6张PPT)
2025年高考化学考向分析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水的电离
1.(2023上海华东政法大学附属中学期中)时,在等体积的的 溶
液、的溶液、的溶液、的 溶
液中,发生电离的水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A
A. B.
C. D.
【解析】 时,假设4种溶液体积都是。的 溶液中,由酸电离
出的【点拨】当溶液 时,
,溶液中的 ,而溶
液中的都来自水的电离,因此电离的水的物质的量为。 的
溶液中,由碱电离出的 ,溶液中的
,而溶液中的 来自水的电离,因此电离的
水的物质的量为。溶液中存在: 、
、,溶液中的即为水电离出的 ,
的溶液中,电离的水的物质的量为 。
溶液中存在、,溶液中的 即
为水电离出的,的溶液中 ,电离的水的物质的
量为 。四种溶液中发生电离的水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杰哥说方法
时由水电离的或 的判断与计算
(1)酸或碱会抑制水的电离,使水的电离程度降低(同离子效应),酸溶液的
;碱溶液的 。
(2)强碱弱酸正盐或强酸弱碱正盐:在水中发生水解,促进水的电离, 或
为显著量的离子,如的溶液中 、
,则; 的
溶液中、 ,则

2.(2024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月考)已知 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D
A.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 减小
B.将水加热, 不变
C.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平衡逆向移动, 减小
D.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增大, 不变
【解析】 加入稀氨水,浓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动, 增大。
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故加热(升高温度), 增大。
加入的与结合生成,浓度减小,平衡正向移动, 减小。
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溶于水后完全电离, 浓度增大,平衡逆向
移动,增大,但温度不变, 不变。
3.(2023广东广州期中)一定温度下,水溶液中和 的浓度
变化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A.升高温度,可能引起由向 的变化
B.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为
C.该温度下,加入可能引起由向 的变化
D.该温度下,稀释溶液可能引起由向 的变化
【解析】 曲线上任一点温度都相同,因此由向
的变化是在“定温下”溶液从碱性变中性的过程。
点 ,故

加入,发生水解: ,
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大,氢氧根离子浓度减小,可以由点到 点,
符合图像变化趋势。
由点到点,水的离子积常数 减小,温度发生了变化。
杰哥支招
水溶液中和 的浓度变化曲线图解题思路
(1)曲线上的任意点的都相同,即 相同,温
度相同。
(2)曲线外的任意点与曲线上任意点的 不同,温度不同。
(3)实现曲线上点之间的转化需保持温度相同,改变酸碱性;
实现曲线上点与曲线外点之间的转化一定涉及温度改变。
4.(2023广东广雅中学期中)如图表示水中 和
的关系,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D
A.两条曲线间任意点均有
B.区域内(不包括曲线)任意点均有
C.图中
D.线上任意点均有
【解析】
根据水的离子积定义可知, 。
与两点都存在,因此连线上的任一点都表示中性, 区域在
、连线的上方,存在 。
水的电离是吸热反应,升温促进水电离,由上述分析可知 ,所以温
度: 。
对应曲线,可知,点对应的 ,
;而点温度高于,点对应的, ,
可知由点沿直线向点移动时, 逐渐减小。
溶液混合后的酸碱性判断
5.[等浓度等体积,一酸一碱混合]
(1) 时,的溶液与的溶液等体积混合, ___7。
(2) 时,的溶液与的溶液等体积混合,
___7。
(3) 时,的溶液与的 溶液等体积混合,
___7。
(4) 时,的溶液与的溶液等体积混合,
___7。
【解析】 (1)等浓度、等体积的溶液和溶液混合,即和 的物质的量
相等,酸碱恰好完全反应,生成和,是强酸强碱盐,溶液呈中性, 时

(2)等浓度、等体积的溶液和溶液混合,即和 的物质的量
相等,酸碱恰好完全反应,生成和, 是强酸弱碱盐,溶液呈酸性,
时 。
(3)等浓度、等体积的溶液和溶液混合,即和 的物质的
量相等,酸碱恰好完全反应,生成和, 是强碱弱酸盐,溶液
呈碱性,时 。
(4)等浓度、等体积的溶液和溶液混合,即和 的物质的量相
等,过量或可认为发生的反应为 ,生成的
在水中发生电离:,溶液呈酸性,时 。
(【解题要领】①等浓度等体积混合、一元酸 一元碱、一强一弱:谁强显谁性。②等
浓度等体积的强酸与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不一定呈中性(如等浓度等体积的 溶
液和 溶液混合))
6.[ 相加等于14,一酸一碱混合]
(1) 时,的溶液与的溶液等体积混合, ___7。
(2) 时,的溶液与的氨水等体积混合, ___7。
(3) 时,的溶液与的溶液等体积混合, ___7。
(4) 时,的溶液与的溶液等体积混合, ___7。
(5) 时,的溶液与的溶液等体积混合, ___7。
(6) 时,的溶液与的 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呈____性。

【解析】 (1)时,的溶液,溶液中的;
的溶液,溶液中的 ,二者等体积混合时,酸电离出的
等于碱电离出的,且最后生成强酸强碱盐和 ,溶液呈中性,

(2)时的溶液,溶液中的; 的氨水,溶
液中的,但溶液中“可电离但未电离”的 还有很多,因
此二者等体积混合时,溶液中的过量,使溶液显碱性, 。
(3)时,的溶液,溶液中的; 的
溶液,溶液中的 ,但溶液中“可电离但未电离”的
还有很多,因此二者等体积混合时,溶液中的 过量,使溶液显酸
性, 。
(4)时的溶液,溶液中的;的
溶液,溶液中的,二者等体积混合时,酸电离出的 等于碱
电离出的,且最后生成强酸强碱盐和,溶液呈中性, 。
(5)时,的溶液,溶液中的; 的
溶液,溶液中的 ,二者等体积混合时,酸电离出的
等于碱电离出的,且最后生成强酸强碱盐和 ,溶液呈中性,

(6)无论温度是多少,都表示, 都表示
。时,的溶液中 ,
但由于时,因此,则的 溶液与
的溶液等体积混合,过量,溶液显碱性。【解题要领】时
相加等于14、酸碱、一强一弱、等体积混合:谁弱显谁性。时 相加等于14、
强酸强碱无论是几元强酸或几元强碱、等体积混合,溶液呈中性
7.[指定 ,比较溶液体积或浓度大小]
(1) 时,若的溶液与的 溶液混合后显中性,则
___ 。
(2) 时,若的溶液与的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显中性,则
___ 。
(3) 时,一元酸溶液 与溶液混合后,
为7,则___ 。
(4) 时,一元酸溶液与溶液等体积混合后, 为
7,则___ 。
(5) 时,一元酸溶液与溶液等体积混合后, 为
7,则___ 。
【解析】 (1)未确定是强酸还是弱酸,需要讨论。①若为强酸,属于“ 时
相加等于14、强酸强碱”型,当溶液等体积混合时,溶液显中性,因此 。②
若为弱酸且,属于“时相加等于14、酸 碱、一强一弱、等体积混合”
型,混合后溶液为酸性(谁弱显谁性),若要使混合后溶液显中性,则 溶液要稍微
少一点,因此。由上述可知, 。
(2)未确定是强酸还是弱酸,需要讨论。①若为强酸,属于“时 相加等于
14、强酸 强碱”型,当溶液等体积混合时,溶液显中性。根据电荷守恒可得
,当溶液呈中性时, ,则
。②若为弱酸,属于“时相加等于14、酸 碱、一强一弱、等
体积混合”型,混合后溶液为酸性(谁弱显谁性),与题目“混合后显中性”矛盾,可知
肯定不是弱酸。综上所述,只能是强酸,且混合后显中性时,。
【杰哥提醒】看到中性且与离子浓度大小有关的题目,优先考虑电荷守恒,将
代入电荷守恒等式,即可判断
(3)未确定是强酸还是弱酸,需要讨论。①若为强酸且 ,属于“等浓度、
等体积的一元强酸和一元强碱混合”型,溶液显中性符合题意。②若为弱酸且 ,
属于“一元酸 一元碱、一强一弱,等浓度、等体积混合”型,混合后溶液显碱性
(谁强显谁性),若要使溶液显中性,则溶液的体积应大一些,即 。由上述
分析可知, 。
(4)根据电荷守恒可得 ,当溶液呈中性时
,则。无论 是强酸还是弱酸都符合电荷守恒,只要
溶液是中性,都有。未确定是强酸还是弱酸,需要讨论。①若
为强酸,因为等浓度、等体积的一元强酸和一元强碱混合,溶液呈中性,因此 为7
时,。②若 为弱酸,因为等浓度、等体积的一元弱酸和一元强碱混合,溶液显
碱性(谁强显谁性),若要使溶液显中性,则浓度应大一点, 。综上所述,
。(【解题要领】比大小的题目,往往可以先抓“特殊点”,随后再根据信息进行
微调)
等浓度、等pH的酸或碱的几种比较
8.[等浓度]常温下,有下列5种溶液:的 溶液;
的溶液;的溶液;的 溶
液;的 溶液。
(1) 由水电离出的 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等体积的各溶液分别与足量铝粉反应,生成 的物质的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用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完全中和等体积的①、②、③,消耗 溶液的
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
【解析】 (1)由酸电离出的分别为①小于, ,
;由碱电离出的分别为, 。酸
(或碱)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或氢氧根离子浓度)越大,则对水的电离的抑制的效果
越强,水电离出的越小;酸电离出的与碱电离出的 浓度相同时,酸、
碱对水的电离抑制效果相同,因此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 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解题要领】处理“由水电离出的或 ”题型,要
注意:①外加酸或外加碱会抑制水的电离;②盐类的水解会促进水的电离。此外,酸电
离出的与碱电离出的如果相同,则酸、碱对水电离的抑制效果是相同的
(2)假设溶液体积均为,分别进行讨论。强酸:根据关系式 ,
、的溶液,生成;、的 溶液,
生成。ⅱ强碱:根据关系式,、 的
溶液,生成;、的 溶液,生成
。ⅲ弱酸虽然醋酸的电离程度很小(约 左右),但只要
加入足量的,则所有“可电离的”都会电离,因此 的一元弱酸
“可电离出的”为,生成 。由以上分析可知,生成
的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解题要领】①酸与足量的活泼
金属(如、等)反应,利用“可电离出的”来判断最终生成 的物质的量;②等
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溶液和溶液与足量的活泼金属(如、 等)反应,
根据关系式可知,生成的 的物质的量更多)
(3)假设溶液体积均为,的溶液可电离出 ,
的溶液可电离出,的 溶液“可
电离”出,用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完全中和时,消耗 溶液
的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为。(【解题要领】 酸与足量的 溶液反应,
利用“可电离出的”来判断最终消耗 的物质的量,即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
、、完全中和时,消耗的 的物质的量是完全一样的)
9.[等]常温下,有下列6种溶液:的溶液;的 溶
液;的溶液;的溶液;的 溶液;
的 溶液。
(1) 由水电离出的 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等体积的①、②、③、⑤、⑥分别与足量铝粉反应,生成 的物质的量由大到
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用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完全中和等体积的①、②、③,消耗 溶液的
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
(4) 向上述溶液各加入水后,溶液的 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
【解析】 (1)①、②、③表示的都是的酸溶液,酸电离出的 都是
;④、⑤、⑥表示的都是的碱溶液,碱电离出的 都是
,酸电离出的与碱电离出的 相同,则对水电离的抑制效果是
相同的,因此由水电离出的,都是 。
(2)假设溶液体积均为,分别进行讨论。强酸:根据关系式 ,
的溶液,生成;的 溶液,生成
。强碱:根据关系式,的 溶液,
生成;的溶液,生成 。ⅲ弱
酸:的溶液,已电离出的,由于 的电离
程度很小大约,故“可电离的”是远多于 的,加入足量铝粉最后生成的
是最多的。综上分析,生成的物质的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3)假设溶液体积均为,的溶液中,的 溶
液中,的溶液中 ,但溶液中还有许
多“未电离”的也可以和发生中和反应,因此消耗 的体积由大到小
的顺序为。【解题要领】相同表示溶液中所含的 相同,无论是强
酸、弱酸、还是几元酸,相同,溶液中的 都是相同的。但强酸完全电离,溶液
中所含的就是“可电离的 ”,弱酸部分电离,溶液中还有许多弱酸分子“可电离但是
未电离”,因此等、等体积的强酸和弱酸,弱酸的浓度大、可电离的 数目多,与足
量的活泼金属如、反应,生成的多、完全中和消耗的也多
(4)下,酸无论如何稀释,都不会大于7;碱无论如何稀释, 都不会小于7,
所以酸和碱分开讨论。①酸的稀释:对强酸和而言,溶液由 稀释至
,体积增大为原来的10倍,变为原来的,加1,因此的 溶液
和溶液稀释后都变为3;对弱酸 而言,由于存在电离平衡,加水稀释
会促使电离平衡正移,因此的溶液稀释至后 。
②碱的稀释:对强碱和而言,溶液由稀释至 ,体积增大为
原来的10倍,变为原来的,减1,因此的溶液和 溶液
稀释后都变为11;对弱碱 而言,由于存在电离平衡,加水稀释会促使
电离平衡正移,因此的溶液稀释至后 。故
稀释后溶液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解题要领】 )
溶液的酸碱性与pH综合
10.(2023重庆) 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
所示,关于各点对应的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A.点的等于点的
B.点的大于点的
C. 点降温过程中有2个平衡发生移动
D.点
【解析】 温度升高,水的电离程度增大,则点的 小
于点的 。
分析题图可知, 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因此铵根离子浓度:点点,且温度越高 的水解程度
越大,因此溶液酸性:点点 【点拨】“谁强显谁性”,
溶于水电离出的会发生水解:,而 不水
解,因此饱和溶液显酸性,:点 点。
点降温过程中有铵根离子的水解平衡、硫酸铵的溶解平衡(【易错】注意不要忽
略硫酸铵的溶解平衡,降温,有硫酸铵晶体析出,溶解平衡逆向移动)、水的电离平衡
3个平衡发生移动。
分析题图可知,曲线上的点表示硫酸铵的饱和溶液且恰好达到溶解平衡,曲线下
方的点表示硫酸铵的不饱和溶液,曲线上方的点表示硫酸铵的过饱和溶液。 点表示
的不饱和溶液,由电荷守恒可知, 。
11.(2023广东广州测试)二乙胺 是一种有机弱碱,可与盐酸反应生成盐酸
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B
A.水溶液的
B.水溶液的 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C.水溶液加水稀释, 降低
D.水溶液中:
【解析】 二乙胺是弱碱,其盐酸盐溶液呈酸性,又氯化二乙胺水解微弱,
溶液中不完全水解,生成的 浓度小于
,则 。
升高温度, 水解产生的氢离子浓度增大(【点拨】水解吸热,升高
温度,水解平衡正向移动,生成更多的), 减小。
氯化二乙胺水解显酸性,加水稀释后,促进水解,但溶液体积增大,氢离子浓度
减小【点拨】加水稀释使减小的程度大于水解平衡正向移动使 增大的程度
,故酸性减弱, 增大。
水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
, 水解的反应为
【点拨】可类比的水解,但要注意
对应的碱为,但对应的碱为 ,还存在水的电离
,则 ,该等式不成立。
12.(2023北京四中期中)测定溶液先升温再降温过程中的 ,数
据如下。
时刻 ① ② ③ ④
温度/ 25 30 40 25
9.66 9.52 9.37 9.25
实验过程中,取①④时刻的溶液,加入盐酸酸化的 溶液做对比实验,④产生的白
色沉淀多。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C
A.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B.④的与①不同,是 浓度减小造成的
C. 的过程中,温度和浓度对水解平衡移动方向的影响一致
D.①与④的 值相等
【解析】 属于强碱弱酸盐,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 。
与①的温度相同,但不同,且①④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 溶液后④产生
的白色沉淀多是由于 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在实验过程中易被氧气氧化成
, 浓度降低,促使平衡:
逆移,使溶液中浓度降低, 减小。
为吸热过程, 的过程中,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
动;的过程中 减小,水解平衡逆向移动,因此温度和浓度对水解平衡移
动方向的影响相反。
只与温度有关,①与④温度相同, 值相等。
1.(2023辽宁大连联考期中)常温下,分别取未知浓度的
和溶液,加水稀释至原体积的 倍。稀释过程中,两溶液
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B
A.为弱碱, 为强酸
B.水的电离程度:
C.若升高温度,、点对应溶液的 均不变
D.将点溶液与 点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呈中性
【解析】 纵轴为,当 时,表示溶液稀释至原来
体积的10倍。
点溶液稀释10倍,即由3变为4,对应 变化小
于1,则是弱酸;点溶液稀释10倍,即 由3变为4,
对应减小1,则 是强碱。
酸、碱均抑制水的电离,点溶液中 ,由水电离出的
,、点溶液中分别为 、
,则由水电离出的分别为、, 故水的
电离程度: 。
是强碱,升高温度,溶液中 几乎不变,但
增大,变大,溶液的 减小。
将点溶液与点溶液等体积混合,即将的 溶液
与的 溶液等体积混合(【技巧】“以弱胜强”,常
温下 之和为14的酸和碱等体积混合,若为弱酸与强碱,则
混合后),发生中和反应后, 有剩余,所得混合液
呈酸性。
2.(2024广东揭阳期末)在常温下,有关下列4种溶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编号 ① ② ③ ④
溶液 氨水 氢氧化钠溶液 醋酸 盐酸
11 11 3 3
C
A.在溶液①和②中分别加入适量的氯化铵晶体后,两种溶液的 均减小
B.分别取溶液稀释至,则4种溶液的
C.将溶液②和③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
D.将溶液②和溶液④混合后,所得溶液的,则 (忽略溶液体积
变化)
【解析】 溶液①和②是碱溶液,溶液中 ;溶液③和④是酸溶
液,溶液中。溶液①中和溶液③中 是弱电解
质,部分电离,而溶液②中和溶液④中 是强电解质,完全电离。
在溶液①中存在电离平衡:,向其中加入 晶体后,
溶液中增大,电离平衡逆向移动,导致溶液中减小,则溶液的 减小;
向溶液中加入晶体后,电离产生的与溶液中 结合形成
,导致溶液中减小,即溶液的 也减小。
溶液①和③中的溶质是弱电解质,存在电离平衡,加水促进弱电解质的电离,
变化程度较小,而溶液②和④中的溶质是强电解质,加水稀释, 变化程度较大,所
以稀释后,溶液的, ,所以4种溶液的

是强碱, 是弱酸,当溶液②和③等体积混合后,溶液③中的
大量剩余,得到的是与的混合溶液, 的电离程
度大于的水解程度,使溶液显酸性,即 ,根据电荷守恒,得
,且盐电离产生的浓度大于弱电解质电离产生的
的浓度,故 。
将溶液②与溶液④混合后,所得溶液的 ,则混合溶液中
,解得 。
3.(2023浙江杭州二中模拟)时,利用 的
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溶液和 的混合
溶液,滴定曲线如图所示。已知两溶液中 的浓度相同,
时的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C
A.以酚酞作指示剂,滴定 溶液至终点时,溶液由无色变为
粉色
B.曲线Ⅱ只出现一个突跃点其原因可能是与的 值相
差不够大
C. 混合溶液滴定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逐渐降低
D.混合溶液滴定至点时, 已经参与反应
【解析】 的酸性强于的,溶液和 的混
合溶液中的浓度相同,则溶液的起始 大,故曲线Ⅰ为
滴定溶液的变化曲线,曲线Ⅱ为滴定 的混合
溶液的变化曲线,曲线Ⅰ中 发生突变即达到滴定终点,
此时消耗溶液,两溶液中 浓度相同,则滴定
混合溶液中的也需消耗 溶液,曲线Ⅱ
中发生突变时共消耗溶液,则消耗 溶液。
酚酞变色的范围为,滴定溶液时的 突变在此范围内,溶液由无
色变为粉色。
当两种酸的混合溶液被滴定时,如果两者电离程度相差
不够大,则滴定曲线只出现一个突跃点。
是弱电解质,滴定时生成的 是强电解质,因此滴
定 混合溶液的过程中溶液导电能力会有增强,不
会一直降低。
滴定混合溶液时,先反应的是强酸 (【技法】反证
法:假设和同时与反应,由于 是强酸,当
未反应完时,会与反应生成,故可认为 先
反应),只消耗溶液, 点时消耗
溶液,说明 已经参与反应。
4.(2024北京海淀区模拟)时,分别向的某酸 溶液和
的某盐溶液中滴加的溶液,水电离的 浓度
的负对数与加入 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D
A. 为强酸
B.时的电离常数约为
C.B点溶液中
D.D点溶液中有
【解析】 酸抑制水的电离,根据题给图示分析可知,曲线 表
示溶液中相关量的变化曲线,则曲线表示 溶液中相关
量的变化曲线, 为强酸弱碱盐。
由曲线 的起点可知,未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时,酸中水电
离的,说明 溶液中
,则 为强酸。
溶液中水电离的即盐水解生成的 ,由A点可知,
, 的水解常数
,则 的电离常数约为

点溶液中,, ,
剩余,而 很小,则

根据电荷守恒,D点溶液中有

5.(陌生概念)(2023湖南长沙一中阶段练习)电位滴定是利用溶液电位突变指示终点
的滴定法。在化学计量点附近,被测离子浓度发生突跃,指示电极电位 也产生了
突跃,进而确定滴定终点的位置。常温下,用盐酸标准溶液测定 某纯碱
样品溶液中 的含量(其他杂质不参与反应),电位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
法错误的是( )
B
A.点表示第一滴定终点, 点表示第二滴定终点
B.该滴定过程需要酚酞和甲基橙两种指示剂
C.该纯碱样品溶液中含有的质量为
D.到过程中存在
【解析】 由已知信息“电位滴定是利用溶液电位突变指
示终点的滴定法”可知,点、 点对应的电极电位均产生了突
跃,即达到了滴定终点,故点表示第一滴定终点, 点表示
第二滴定终点。
电位滴定根据指示电极电位的突跃位置就可以确定滴定
终点,无需任何指示剂。
滴定过程中依次发生的反应为 、
,若没有 杂质,滴定到达两个计量点消耗的盐酸的
量应相等,则第二个计量点相比第一个计量点多消耗的盐酸为杂质 消耗的,故
的质量为 。
在整个滴定过程中,参加反应的离子是、 、
,溶液中的不参加反应, 点是第二个滴定终点,此时
完全反应生成,,在 点之前盐酸
不足, 。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