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达标检测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学号:________
(时间:4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图表示某种活性物质在一个细胞的细胞周期(进行有丝分裂)中的含量变化曲线,这种物质可诱导( )
A.染色体的复制
B.染色质螺旋化缩短成染色体
C.染色体的着丝粒分裂
D.染色体变成染色质
【答案】B 【解析】从题图可以看出,该物质在分裂间期含量非常低,所以,它不在分裂间期发挥作用,染色体复制在分裂间期,A项不符合题意。该物质在前期到中期含量急剧上升,而在后期和末期含量急剧下降,说明它发挥作用的阶段主要在前期、中期。染色质转化成染色体发生在前期,B项符合题意。着丝粒分裂在后期,染色体变成染色质在末期,C、D都不符合题意。
2.在细胞增殖过程中,染色体和DNA都有复制和加倍的过程(如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染色体复制后其数量是之前的二倍
B.细胞中b、d过程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
C.细胞中a过程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c过程发生在细胞分裂后期
D.染色体复制的实质是DNA数量的加倍
【答案】A 【解析】染色体复制前含一个DNA分子,复制后含两个DNA分子,着丝粒数目并不增加,因此,通过复制染色体的数量并不增加,而DNA分子的数量加倍。DNA的复制与加倍(b、d过程)是同一过程,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a过程)发生在间期,后期着丝粒一分为二,染色体数目加倍(c过程)。
3.如图表示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各阶段细胞核中DNA和细胞质中mRNA含量变化。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细胞最可能是根尖成熟区细胞
B.本实验的研究方法最可能是同位素标记法
C.细胞中一条染色体(质)上有2个DNA分子的时期是d和e
D.在分裂前期中心体复制形成4个中心粒
【答案】B 【解析】根尖成熟区细胞已经高度分化,不再分裂,因此图示细胞不可能是根尖成熟区细胞;同位素可用于追踪物质运行和变化过程,本实验的研究方法最可能是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d时期包括有丝分裂前期、中期和后期,其中前期和中期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分子,而后期每条染色体含有1个DNA分子,e时期为有丝分裂末期,此时每条染色体上也只含有1个DNA分子;洋葱是高等植物,细胞中不含中心体。
4.如图是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周期的模式图,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图①细胞在显微镜下可清晰地看到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
B.图②细胞可发生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C.图③所示的时期,细胞内高尔基体的活动显著加强
D.图④所示的时期,细胞中的DNA数目不变,但染色体数量加倍
【答案】C 【解析】在细胞分裂末期,动物细胞是依靠细胞膜内陷缢裂,将细胞质分成两部分,形成两个子细胞的。高等植物细胞的分裂末期,在高尔基体的参与下,形成细胞板并进一步扩展成细胞壁,C错误。
5.在“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相关的操作及分析正确的是( )
A.连续观察一个细胞能发现其核膜的消失和重现
B.用碱性染料甲紫溶液染色,使染色体着色
C.制片时盖上盖玻片后直接用拇指按压盖玻片,使细胞分散开
D.观察时发现视野中有许多细胞重叠,此现象与解离时间无关
【答案】B 【解析】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经过解离步骤后细胞已经死亡,因此不能观察到细胞连续分裂的过程,也不会观察到其核膜的消失和重现,A错误;染色时用碱性染料甲紫或醋酸洋红液染色,使染色体着色,B正确;制片时盖上盖玻片后还需再盖上载玻片才能用拇指按压,使细胞分散开,C错误;观察时发现视野中有许多细胞重叠,此现象可能是由于解离时间太短引起的,D错误。
6.如图甲为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周期中染色体数、DNA分子数的变化曲线,图乙表示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含量的变化,图中与e段形成的原因相同的是( )
A.a B.b
C.c D.d
【答案】B 【解析】图乙中的e段,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含量由2降至1,说明发生了着丝粒分裂;图甲中的b段,细胞核中的染色体数由2N增至4N,其原因是细胞中发生了着丝粒分裂,导致组成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使得细胞核中的染色体数加倍,因此与图乙中的e段形成的原因相同。
7.如图中的a、b、c、d分别是一些生物细胞某个分裂时期的示意图,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A.a图表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
B.b图表示人的红细胞分裂的某个阶段
C.c图表示细胞分裂过程,甲→甲是一个细胞周期
D.d图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单体
【答案】D 【解析】图a中出现细胞板,表明植物细胞处于有丝分裂末期;图b为无丝分裂,人的红细胞只能由造血干细胞分裂形成,不能由其自身分裂产生;图c中乙至乙是一个细胞周期;图d根据“着丝粒排中央”的特点,判定为有丝分裂中期,染色单体数为8条。
8.(2024·广东东莞高一统考期末)图甲为某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某时期模式图,图乙为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和核DNA的数量关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表示有丝分裂的间期,染色体已完成复制
B.图甲的下一时期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
C.图乙中b→a是由于细胞板出现导致的
D.图甲对应图乙中的a时期
【答案】B 【解析】图甲表示有丝分裂前期,染色体已完成复制因为图甲细胞染色体散乱分布,有纺锤体,A错误;图甲为有丝分裂前期,下一时期是有丝分裂中期,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B正确;图乙中b→a为有丝分裂中期到有丝分裂后期,即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导致的,C错误;图甲为有丝分裂前期,对应图乙中的b时期,D错误。
9.涡虫是具有较强再生能力的雌雄同体动物,其80%的基因与人类同源。实验表明,将2 cm长的涡虫切成200多块,每块都能很快发育成一条完整的涡虫。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涡虫体内组织中干细胞的比例较高
B.涡虫体内细胞增殖方式都属于有丝分裂
C.离体涡虫切块的细胞具有较高的全能性
D.研究涡虫的再生基因有利于寻找延缓人体器官衰老的方法
【答案】B 【解析】被切成小块的涡虫可以快速地发育成一条完整的涡虫,说明其体内组织中的干细胞比例较高,且具有全能性,A、C正确;真核细胞增殖的方式有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无丝分裂,涡虫的生活史中并不是只有有丝分裂,B错误;研究涡虫的再生基因有利于寻找延缓人体器官衰老的方法,D正确。
10.研究人员发现“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组织也存在神经干细胞”。关于如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a过程中只有部分基因得到表达
B.b过程中核酸的种类和含量会发生变化
C.c过程形成富含脂肪的细胞时核DNA含量减少
D.f过程所形成的子细胞中部分具有细胞周期
【答案】C 【解析】据图分析,a过程中部分基因得到了表达,形成了具有特定形态结构和功能的细胞,所以A正确;b过程细胞中部分特定的基因得到了表达形成神经细胞,RNA的种类和含量都会发生改变,所以B正确;c过程形成富含脂肪的细胞时,核DNA含量不变,所以C错误;f过程是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增殖的过程,其所形成的子细胞中部分仍进行有丝分裂,具有细胞周期,所以D正确。
11.(2024·湖南长沙高一统考期末)如图表示人体造血干细胞在离体条件下,经诱导形成神经细胞和肝细胞的过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图说明造血干细胞具有全能性
B.图中各细胞的遗传信息相同
C.①过程发生了细胞的有丝分裂
D.②过程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答案】A 【解析】图示说明造血干细胞经诱导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但不能形成各种组织细胞或完整的个体,因此不能体现细胞具有全能性,A错误。
12.下列关于细胞生命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分化使各种细胞的遗传物质有所差异,导致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
B.细胞的增殖、分化、坏死、凋亡在生物体的生命历程中都具有积极意义
C.细胞分裂伴随个体发育的整个过程,细胞分化仅发生于胚胎发育阶段
D.细胞凋亡是受遗传物质控制的正常生理过程,溶酶体在细胞凋亡中起重要作用
【答案】D 【解析】细胞分化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是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该过程中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A错误;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凋亡在生物体的生命历程中都具有积极意义,细胞坏死是不利因素导致的细胞不正常死亡,B错误;细胞的分裂和分化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在胚胎发育到一定程度时,就会进行细胞分化而形成不同的组织,细胞分化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进程中,但在胚胎时期达到最大程度,C错误;细胞凋亡是受基因控制的,溶酶体在细胞凋亡中起重要作用,D正确。
13.下列关于“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解离是为了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B.漂洗的目的是为了防止解离过度
C.视野中分生区细胞大多数处于分裂间期
D.视野中可观察到某个细胞的连续分裂过程
【答案】D 【解析】解离的目的是用药液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A正确;漂洗的目的是洗去解离液,防止解离过度,B正确;由于在细胞周期中,间期的时间长,分裂期的时间短,故视野中分生区细胞大多数处于分裂间期,C正确;解离时细胞已经死亡,视野中不能观察到某个细胞的连续分裂过程,D错误。
14.如图为细胞周期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A表示一个细胞周期
B.A→E表示分裂期
C.D→C是观察染色体形态最好的时期
D.C→B的时期会发生着丝粒分裂
【答案】B 【解析】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开始到下一次分裂结束所经历的全过程,因此A→A表示一个细胞周期,A正确;A→E表示分裂间期,B错误;D→C是分裂中期,此时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形态最好的时期,C正确;C→B是分裂后期,会发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单独的染色体,D正确。
15.李白《将进酒》中用“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形容人的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
A.细胞癌变 B.细胞坏死
C.细胞衰老 D.细胞分化
【答案】C
16.用不同浓度的药物X处理洋葱根尖一段时间后,分别制片观察分生区细胞并统计有丝分裂指数(分裂期细胞数/观察细胞数×100%),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装片制作依次经过解离、染色、漂洗、制片等操作
B.制片时,剪取洋葱根尖2~3 cm放入解离液中解离3~5分钟
C.浓度为10 μmol·L-1实验组在一天中某时段有丝分裂指数可能超过4%
D.用药物X处理后的根尖有利于观察细胞的分裂过程
【答案】C 【解析】装片制作依次经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等操作,A错误;剪取洋葱根尖2~3 mm,放入盛有解离液(盐酸和酒精比为1∶1的混合液)的玻璃皿中,在室温下解离3~5 min,B错误;识图分析可知,浓度为10 μmol·L-1实验组在一天中不同时间段有丝分裂指数可能超过4%,C正确;随药物X浓度的增加,对有丝分裂的抑制程度增大,不利于观察有丝分裂,D错误。
17.下表为环腺苷酸(cAMP)和环鸟苷酸(cGMP)的浓度(M1、M2、M3、M4表示浓度,且M1浓度 M1 M2 M3 M4
cAMP - + ++ +++
cGMP ++ + - --
A.cAMP和cGMP的浓度对细胞分化具有调控作用
B.cAMP浓度增高时,促进细胞分裂
C.cGMP浓度增高时,促进细胞分化
D.cAMP和cGMP对细胞分裂没有影响
【答案】A 【解析】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随着cAMP浓度的增加,促进细胞分化的强度增大;随着cGMP浓度的增加,促进细胞分化的强度减弱,即cAMP和cGMP的浓度对细胞分化具有调控作用。通过此表不能看出这两种物质对细胞分裂有何影响。
18.(2024·新疆吐鲁番高一统考期末)细胞凋亡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动物细胞凋亡的过程在形态学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①凋亡的起始;②凋亡小体的形成;③凋亡小体被临近的吞噬细胞所吞噬(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动物体中细胞的自然更新是通过如图过程完成的
B.细胞凋亡是一个被动死亡的过程
C.过程③中凋亡小体被消化分解的场所是溶酶体
D.吞噬细胞吞噬凋亡小体的过程需要消耗能量
【答案】B 【解析】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B错误。
19.(2024·四川凉山高一统考期末)洋葱根尖细胞中有16条染色体,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
A.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时,发现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数量较多
B.在细胞周期的分裂间期中,细胞要进行染色体复制,复制后染色体为32条
C.制作根尖有丝分裂装片时,解离、按压盖玻片都能更好地将细胞分散开
D.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整齐排列于细胞中央的染色体逐渐向两极移动
【答案】C 【解析】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的占比较长,故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时,发现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数量较多,A错误;在细胞周期的分裂间期中,细胞要进行染色体复制,复制后染色体数目不变,DNA数目加倍,B错误;制作根尖有丝分裂装片时,解离、按压盖玻片都能更好地将细胞分散开,C正确;显微镜下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时细胞已死亡,无法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整齐排列于细胞中央的染色体逐渐向两极移动,D错误。
20.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植物发育过程中,导管的原始细胞经细胞伸长、细胞壁加厚等,最后形成了木质部导管。在该过程中发生了细胞凋亡
B.在高等植物胚的发育早期,出现了胚柄,胚发育后期胚柄逐渐退化。在该过程中主要发生了细胞衰老
C.在体外使用基因转移的方法,建立神经干细胞系,使其不断生长和分裂,从而阻止细胞坏死
D.在损伤情况下,肝组织表现出明显的补充损伤死亡细胞的能力。肝组织自我更新功能依赖于细胞脱分化
【答案】A 【解析】高等植物木质部导管分化与细胞凋亡密切相关,A正确;胚柄退化主要也是与细胞凋亡有关,B错误;建立神经干细胞系主要目的不是为了阻止细胞坏死,C错误;肝组织自我更新功能依赖于细胞分裂和分化,D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40分。
21.(12分)(2024·广东揭阳高一统考期末)图甲是洋葱根尖细胞示意图,图乙为洋葱根尖某细胞的细胞分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为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制作临时装片的流程为解离→漂洗→________→制片,需选取[ ]________(填序号和名称)区细胞进行观察,观察到该区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一个有丝分裂过程中,A、B、C、D发生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3)染色体数∶核DNA数=1∶2的细胞分裂图像有________(填字母)。
(4)经过有丝分裂的亲代细胞和子代细胞中DNA含量稳定,其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除注明外,每空2分,共12分)(1)染色 ③(1分) 分生(1分) 细胞成正方形,有的细胞正在分裂 (2)A→D→C→B (3)A、D (4)保持亲代细胞和子代细胞之间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22.(13分)(2023·河北石家庄高一校考期末)下图中A、B、C、D、E表示人体细胞不同的生命历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中A表示人体细胞增殖过程,该过程的方式是____________。限制细胞无限长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细胞核的控制范围有限。
(2)图中B可以表示________过程。a、b、c、d一般具有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的遗传物质。若a能合成胰岛素,则b、c、d都不能合成,其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人体来说,在A、B、C、D、E五项生命活动中,有积极意义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年人皱纹加深,这与C过程中的细胞内________含量降低有关。细胞衰老过程中细胞核发生的变化主要是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染色。
【答案】(除注明外,每空2分,共13分)(1)有丝分裂(1分) 面积和体积的关系(相对表面积) (2)细胞分化 相同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3)A、B、C、E (4)含水量
23.(15分)(2024·湖南高一校联考期末)研究发现,结核分枝杆菌(TB)感染肺部细胞,会导致线粒体内产生大量的活性氧组分(ROS),然后通过激活BAX蛋白复合物(图1),从而使内质网内的钙离子通过钙离子通道(RyR)流入线粒体,进而诱导线粒体自噬,启动肺部细胞裂解,释放出来的TB感染更多的宿主细胞,引起肺结核。图2为溶酶体对细胞内受损、异常的蛋白质和衰老的细胞器进行降解的过程,称为细胞自噬。请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1)结核分枝杆菌与人体肺部细胞在结构上的最大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溶酶体中的多种水解酶从合成到进入溶酶体的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溶酶体(用文字和箭头表示)。
(3)细胞自噬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该过程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消耗能量。
(4)人体细胞能形成囊泡的结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自噬体内的线粒体被水解后的去向是被细胞利用或排出细胞。由此推测,当细胞养分不足时,细胞自噬作用可能会________(填“增强”“减弱”或“不变”)。
(6)提高溶酶体内水解酶的活性能使BAX蛋白复合酶水解,可以阻止肺结核病的进程,这为药物开发提供了思路,请根据题中信息为药物开发人员提出其他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答案】(除注明外,每空2分,共15分)(1)结核分枝杆菌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2)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或游离的核糖体→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3)一定的流动性 需要 (4)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5)增强 (6)抑制内质网上的钙离子通道(RyR)开放;抑制线粒体内活性氧组分(ROS)的水平等(3分)
【解析】(6)根据题干信息“线粒体内产生大量的活性氧组分(ROS),然后通过激活BAX蛋白复合物,从而使内质网内的钙离子通过钙离子通道(RyR)流入线粒体,进而诱导线粒体自噬,启动肺部细胞裂解”可知,抑制肺结核病的产生,药物开发上可以从抑制内质网上的钙离子通道(RyR)开放或抑制线粒体内活性氧组分(ROS)的水平等思路开展。第6章 达标检测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学号:________
(时间:4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图表示某种活性物质在一个细胞的细胞周期(进行有丝分裂)中的含量变化曲线,这种物质可诱导( )
A.染色体的复制
B.染色质螺旋化缩短成染色体
C.染色体的着丝粒分裂
D.染色体变成染色质
2.在细胞增殖过程中,染色体和DNA都有复制和加倍的过程(如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染色体复制后其数量是之前的二倍
B.细胞中b、d过程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
C.细胞中a过程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c过程发生在细胞分裂后期
D.染色体复制的实质是DNA数量的加倍
3.如图表示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各阶段细胞核中DNA和细胞质中mRNA含量变化。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细胞最可能是根尖成熟区细胞
B.本实验的研究方法最可能是同位素标记法
C.细胞中一条染色体(质)上有2个DNA分子的时期是d和e
D.在分裂前期中心体复制形成4个中心粒
4.如图是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周期的模式图,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图①细胞在显微镜下可清晰地看到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
B.图②细胞可发生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C.图③所示的时期,细胞内高尔基体的活动显著加强
D.图④所示的时期,细胞中的DNA数目不变,但染色体数量加倍
5.在“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相关的操作及分析正确的是( )
A.连续观察一个细胞能发现其核膜的消失和重现
B.用碱性染料甲紫溶液染色,使染色体着色
C.制片时盖上盖玻片后直接用拇指按压盖玻片,使细胞分散开
D.观察时发现视野中有许多细胞重叠,此现象与解离时间无关
6.如图甲为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周期中染色体数、DNA分子数的变化曲线,图乙表示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含量的变化,图中与e段形成的原因相同的是( )
A.a B.b
C.c D.d
7.如图中的a、b、c、d分别是一些生物细胞某个分裂时期的示意图,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A.a图表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
B.b图表示人的红细胞分裂的某个阶段
C.c图表示细胞分裂过程,甲→甲是一个细胞周期
D.d图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单体
8.(2024·广东东莞高一统考期末)图甲为某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某时期模式图,图乙为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和核DNA的数量关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表示有丝分裂的间期,染色体已完成复制
B.图甲的下一时期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
C.图乙中b→a是由于细胞板出现导致的
D.图甲对应图乙中的a时期
9.涡虫是具有较强再生能力的雌雄同体动物,其80%的基因与人类同源。实验表明,将2 cm长的涡虫切成200多块,每块都能很快发育成一条完整的涡虫。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涡虫体内组织中干细胞的比例较高
B.涡虫体内细胞增殖方式都属于有丝分裂
C.离体涡虫切块的细胞具有较高的全能性
D.研究涡虫的再生基因有利于寻找延缓人体器官衰老的方法
10.研究人员发现“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组织也存在神经干细胞”。关于如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a过程中只有部分基因得到表达
B.b过程中核酸的种类和含量会发生变化
C.c过程形成富含脂肪的细胞时核DNA含量减少
D.f过程所形成的子细胞中部分具有细胞周期
11.(2024·湖南长沙高一统考期末)如图表示人体造血干细胞在离体条件下,经诱导形成神经细胞和肝细胞的过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图说明造血干细胞具有全能性
B.图中各细胞的遗传信息相同
C.①过程发生了细胞的有丝分裂
D.②过程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12.下列关于细胞生命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分化使各种细胞的遗传物质有所差异,导致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
B.细胞的增殖、分化、坏死、凋亡在生物体的生命历程中都具有积极意义
C.细胞分裂伴随个体发育的整个过程,细胞分化仅发生于胚胎发育阶段
D.细胞凋亡是受遗传物质控制的正常生理过程,溶酶体在细胞凋亡中起重要作用
13.下列关于“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解离是为了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B.漂洗的目的是为了防止解离过度
C.视野中分生区细胞大多数处于分裂间期
D.视野中可观察到某个细胞的连续分裂过程
14.如图为细胞周期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A表示一个细胞周期
B.A→E表示分裂期
C.D→C是观察染色体形态最好的时期
D.C→B的时期会发生着丝粒分裂
15.李白《将进酒》中用“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形容人的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
A.细胞癌变 B.细胞坏死
C.细胞衰老 D.细胞分化
16.用不同浓度的药物X处理洋葱根尖一段时间后,分别制片观察分生区细胞并统计有丝分裂指数(分裂期细胞数/观察细胞数×100%),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装片制作依次经过解离、染色、漂洗、制片等操作
B.制片时,剪取洋葱根尖2~3 cm放入解离液中解离3~5分钟
C.浓度为10 μmol·L-1实验组在一天中某时段有丝分裂指数可能超过4%
D.用药物X处理后的根尖有利于观察细胞的分裂过程
17.下表为环腺苷酸(cAMP)和环鸟苷酸(cGMP)的浓度(M1、M2、M3、M4表示浓度,且M1浓度 M1 M2 M3 M4
cAMP - + ++ +++
cGMP ++ + - --
A.cAMP和cGMP的浓度对细胞分化具有调控作用
B.cAMP浓度增高时,促进细胞分裂
C.cGMP浓度增高时,促进细胞分化
D.cAMP和cGMP对细胞分裂没有影响
18.(2024·新疆吐鲁番高一统考期末)细胞凋亡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动物细胞凋亡的过程在形态学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①凋亡的起始;②凋亡小体的形成;③凋亡小体被临近的吞噬细胞所吞噬(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动物体中细胞的自然更新是通过如图过程完成的
B.细胞凋亡是一个被动死亡的过程
C.过程③中凋亡小体被消化分解的场所是溶酶体
D.吞噬细胞吞噬凋亡小体的过程需要消耗能量
19.(2024·四川凉山高一统考期末)洋葱根尖细胞中有16条染色体,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
A.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时,发现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数量较多
B.在细胞周期的分裂间期中,细胞要进行染色体复制,复制后染色体为32条
C.制作根尖有丝分裂装片时,解离、按压盖玻片都能更好地将细胞分散开
D.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整齐排列于细胞中央的染色体逐渐向两极移动
20.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植物发育过程中,导管的原始细胞经细胞伸长、细胞壁加厚等,最后形成了木质部导管。在该过程中发生了细胞凋亡
B.在高等植物胚的发育早期,出现了胚柄,胚发育后期胚柄逐渐退化。在该过程中主要发生了细胞衰老
C.在体外使用基因转移的方法,建立神经干细胞系,使其不断生长和分裂,从而阻止细胞坏死
D.在损伤情况下,肝组织表现出明显的补充损伤死亡细胞的能力。肝组织自我更新功能依赖于细胞脱分化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40分。
21.(12分)(2024·广东揭阳高一统考期末)图甲是洋葱根尖细胞示意图,图乙为洋葱根尖某细胞的细胞分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为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制作临时装片的流程为解离→漂洗→________→制片,需选取[ ]________(填序号和名称)区细胞进行观察,观察到该区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一个有丝分裂过程中,A、B、C、D发生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3)染色体数∶核DNA数=1∶2的细胞分裂图像有________(填字母)。
(4)经过有丝分裂的亲代细胞和子代细胞中DNA含量稳定,其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13分)(2023·河北石家庄高一校考期末)下图中A、B、C、D、E表示人体细胞不同的生命历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中A表示人体细胞增殖过程,该过程的方式是____________。限制细胞无限长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细胞核的控制范围有限。
(2)图中B可以表示________过程。a、b、c、d一般具有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的遗传物质。若a能合成胰岛素,则b、c、d都不能合成,其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人体来说,在A、B、C、D、E五项生命活动中,有积极意义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年人皱纹加深,这与C过程中的细胞内________含量降低有关。细胞衰老过程中细胞核发生的变化主要是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染色。
23.(15分)(2024·湖南高一校联考期末)研究发现,结核分枝杆菌(TB)感染肺部细胞,会导致线粒体内产生大量的活性氧组分(ROS),然后通过激活BAX蛋白复合物(图1),从而使内质网内的钙离子通过钙离子通道(RyR)流入线粒体,进而诱导线粒体自噬,启动肺部细胞裂解,释放出来的TB感染更多的宿主细胞,引起肺结核。图2为溶酶体对细胞内受损、异常的蛋白质和衰老的细胞器进行降解的过程,称为细胞自噬。请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1)结核分枝杆菌与人体肺部细胞在结构上的最大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溶酶体中的多种水解酶从合成到进入溶酶体的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溶酶体(用文字和箭头表示)。
(3)细胞自噬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该过程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消耗能量。
(4)人体细胞能形成囊泡的结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自噬体内的线粒体被水解后的去向是被细胞利用或排出细胞。由此推测,当细胞养分不足时,细胞自噬作用可能会________(填“增强”“减弱”或“不变”)。
(6)提高溶酶体内水解酶的活性能使BAX蛋白复合酶水解,可以阻止肺结核病的进程,这为药物开发提供了思路,请根据题中信息为药物开发人员提出其他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