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峨山县双江中学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论美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云南省峨山县双江中学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论美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3-03 17:47: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 8 周 第 6节
课 题 论美
教学目标 1、了解培根的审美观,懂得美德是美的最高境界。
2、品味美的内涵,能表达自己对美的理解 。
3、学习杂感的写法。
课时计划 1课时
教学重点 1、了解景物描写的方式,体会它的作用。2、领会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教学难点 领会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教学方法 诵读法、合作探究法、讨论法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内 容 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 人们常说:“鸟美在羽毛,人没在灵魂。”爱美是人类的天性,那么,我们应该追求怎样的美呢?今天我们就向英国大哲学家、美学家培根请教一下。 作者介绍
弗兰西斯 培根是莎士比亚的同时代人,英国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科学家被尊称为哲学史和科学史上划时代的人物,被誉为“科学之光”“法律之舌”。 马克思曾誉之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培根论人生》《论说随笔文集》是他重要的著作之一,留下了很多广为传诵的名言,如: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力量。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了解作者对美的看法。
1、请大家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分组交流学习字词,扫清字词障碍。
2、浏览课文,划出文章当中对美的观点的句子,并说说你你认为哪句是作者对于“美”的观点及理由。(1)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严肃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肃然起敬的。(只强调了美德的重要)
(2)——美貌的人并不都有其他方面的才能。(非作者的观点,而且在下文就已经否定了)
(3)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而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
(通过三者的比较说明优雅行为之美最为要,优雅行为之美是美德的一种表现,但并不是全部。)
(4)把美的形体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作者强调人的美的德行,认为和美的外表相比,美德最有价值,但作者并不是简单否定外表之美)
四、再读课文,探讨论证方法,梳理论证结构
1、本文是一篇杂感,也属于议论文的范畴,我们从初一到初三也学了不少议论文,请同学们说说有关议论文的一般知识。
分组讨论,整理明确:
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论点就是作者对某件事所持的观点,是议论文的灵魂,起着统帅全文、纲举目张的作用。议论文的论点有以下5点要求:①正确。②鲜明。③严密。④集中。⑤深刻。;论据就是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包括事实材料和道理即理论材料。;论证就是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
常见论证方法:道理论证、例证法、引证法、对比论证、喻证法
议论文从论证方式看,一般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
议论文的一般结构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理清本文的结构
㈠提出问题①美德最美(喻证法、例证法)
㈡分析问题具体论述美德最美
②以两种人为例,论述人生内在美的重要。(例证法、对比论证法)
③通过颜色之美,形体之美和行为之美的比较,论述最高的美是行为之美,即美德之美。(对比论证法、例证法)
④通过某些老人与年轻人的对比,进一步强调美德最美(对比论证法、引证法)
㈢勉励人们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让美放射出真正的光辉。(喻证法)
五、深读课文,品味“美”: 1、作者层次清晰的、有理有据的阐述了他眼中的美,你有没有从文中欣赏到作者的美呢? 参考:准确精炼、隽永含蓄、充满智慧的语言。 2、你是否觉得这篇文章已经很完美了?有没有需要完善的地方?尝试着精加工。 参考:在论述“才德与美貌也可以并存一身”这一观点时,作者所举的人物多是帝王,有其一定的局限性。你能否找出更好的事例论据。 六、思维拓展训练,创造“美”: 用精炼而又充满智慧的语言表达出自己对美的认识,并能通过对实例的阐述和分析来证明自己的看法。 听讲,明确学习目标了解作者小组合作探究交流调动积累复习议论文的相关常识自主梳理文章结构找出论证方法自主探究,各抒己见
课堂练习 七嘴八舌说说美
1、培根认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美德最美。确实,一个人无论容貌如何,当有了美德,他身上就会散发出美丽的光芒。同学们,纵观古今中外,你们知道有哪一些名人因为他们的精神和美德而流芳百世吗?
2、名人们因为美德更为后人所敬仰,可是美德并不只是名人们的专利,我们平凡的人有没有德行之美呢?有人说 美在于发现 ,同学们,你发现我们的生活当中还有哪一些美呢?
课堂小结 美有很多种,有人喜欢“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自然美,有人喜欢“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美,有人喜欢“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的清新之美,还有人说健康才是真的美,总之,一千个人心中就有一千个美的标准,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而美德的重要性应该是永远都不会变的,他应该成为我们永远的追求。
布置作业 积累一些关于美的名言。2、请你在小卡片上,写上一位你认为美的老师或同学的名字,送他(她)一句精彩的赞美。
板 书 设 计 论美 弗兰西斯 培根提出问题:美德最美。 ↓ 分析问题:1、以两种人为例,论述人生“内在美”的重要。
↓ 2、通过三种美的比较,论述“最高的美”是行为之美。 3、通过对比,进一步强调美德最美。
勉励人们: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
教 学 反 思 “美”是中学生十分关注而又敏感的话题,他们 ( http: / / www.21cnjy.com )十四五岁,正是特别关注自己的外在形象美不美的时候。因此,“品味美”、“创造美”、“谈论美”的教学教学环节,切实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