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 9 周 第3节
课 题 散文家谈散文《白鹭》
教学目标 1、体会作者的描写手法,了解一般散文的评论方法。通过反复品味,获得自己对散文《白鹭》的独特见解。2、感受白鹭的美,体会作者在这个形象中寄托的思想感情。3、激发自主学习的意识和探究精神。
课时计划 1课时
教学重点 1、独特的描写手法。2、反复品味,获得独特见解。3、评论散文的方法。
教学难点 1、独特的描写手法。2、反复品味,获得独特见解。3.、评论散文的方法。
教学方法 阅读法、合作法、讲解法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内 容 学生活动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白鹭是一种为中国文人喜爱的鸟儿。杜甫的诗歌《绝句》写道:“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再如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两首诗歌都将白鹭融进一个诗画的境界。而杜牧笔下的白鹭最为绝妙:“霜衣雪花青玉嘴,群捕鱼儿溪水中。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人称这是“一字不着”地绘出了白鹭的独特神貌。那么作者郭沫若怎样才能用散文写出不同于前人的“白鹭”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白鹭》,解决我们的疑问。二、检查预习情况:21世纪教育网1、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作者及白鹭的知识,其他学生补充。2、学习小组互批预习题,共同纠偏解疑。3、给加点字注音。①长喙( ) ②铿锵( )( ) ③镶嵌( )④嗜( )好 ⑤赦( )免 ⑥为难( ) 三、自主阅读: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揣摩语气、语意及作者的感情。(小组合作展示课文朗读)2、其他小组点评朗读,在此基础上再进行重点段落的朗读。(在这一环节,教师要行间巡阅,关注有特色的小组进行展示,点评时,要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点评。)3、圈点批注:阅读散文《白鹭》,思考作者对白鹭的美有什么独到的见解?(请用原文的语句回答)(这一环节一方面培养学生形成不动笔不读书的习惯,另一方面,让学生与文本充分对话,为合作交流学习做充分的准备。此环节要求学生对文本有一个整体的感知。)4、小组合作学习:(1)探究为什么说“白鹭是一首精巧诗,是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即怎样描写白鹭的这些特点的)(2)再读文章,体会本文的立意?(3)寻找文章的中心句子。一般在文章的开头或者结尾部分。(4)诵读3、4、5小节,给三幅画面拟小标题,探究这三幅画面依次展现了白鹭的什么特点?怎样展现白鹭的内在神韵的独特之美的?明确:21世纪教育网规律总结:抓住文本的核心内容,写了白鹭的什么特点, ( http: / / www.21cnjy.com )然后再思考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这就要求我们寻找一个好的突破口。我们可以使用列标题的方式,分析每部分内容,然后再看每部分是如何表现这一特点的。写作手法:衬托比较、动静结合、写意手法、诗歌的意境、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结合等 认真听讲尽快进入新课交流自主学习成果补充笔记自由朗读小组讨论,推选代表发言交流小组讨论,推选代表发言交流听讲、补充笔记
课堂练习 《优加学案》基础积累与应用
课堂小结 阅读散文,抓住中心句,也就是文章的神,扣住形散而身不散的特点来分析,从而达到深刻理解文本的目的。21世纪教育网
布置作业 模拟写作,你一定也有你喜欢的小动物,模拟郭沫若的写作手法,用一段话描写该动物,表达你的赞美之情。字数150字左右。
板 书 设 计 精 外在美: 颜色的配合身段的大小巧 神韵美: 觅食 白鹭钓鱼图(静) 韵在骨子里的诗的 栖息 白鹭瞭望图(静)21世纪教育网诗 飞行 白鹭低飞图(动)美因为常见,因而容易被忘却
教 学 反 思 教学以引导学生讨论、交流为主导,讲解点拨为辅,围绕散文特点进行研读赏析,以培养阅读能力为宗旨。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