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二节元素周期律课时练习(3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第二节元素周期律课时练习(3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0.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6-03-03 15:11:26

文档简介

元素周期律——第一课时
1.19世纪门捷列夫的突出贡献是 ( )
A.提出了原子学说
B.提出了分子学说
C.发现了稀有气体
D.发现了元素周期律
2.A、B、C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已知B、C两元素原子序数之和为A元素原子序数的4倍,则A、B、C依次是( )21教育网
?
A
?
B
?
C
A.C、Al、P
B.N、Si、S
C.O、P、Cl
D.F、S、Ar
3.分别处于第二、三周期的主族元素A和B,它们的离子的电子层相差2层。已知A处于第m族;B处于第n族;A只有正化合价。则A、B原子核外电子总数分别为
A.m、n
B.3、7
C.m-2、10n
D.m+2、n+10
4.短周期元素A、B、C的位置如图所示,已知B、C两元素所在族序数之和是A元素所在族序数的二倍,B、C两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是A元素的4倍,则A、B、C依次是(  )
A
B
C
A.Be、Na、Al
B.B、Mg、Si
C.O、 P、 Cl
D.C、Al、 P
5.X和Y属短周期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Y位于前一周期,且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则X和Y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
A.XY
B.XY2
C.XY3
D.X2Y3
6.两种短周期元素X和Y可组成化合物XY3,在Y的原子序数为m时,X的原子序数为:① m-4 ② m+4 ③ m+8 ④ m-2 ⑤ m+6,其中正确的组合的是 (  )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⑤
7.X、Y、Z都是短周期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Y原子的M层电子数只有K层与L层电子数之和的一半,Z原子的L层电子数比Y原子的L层电子数少2,且Y元素可有3种正价,三种正价的差值都是2。由X、Y、Z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 ( )21cnjy.com
①X2YZ3 ②XYZ3 ③XYZ4 ④X2YZ4 ⑤X3YZ3 ⑥X3YZ4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②⑤⑥
D.①③⑤
8.甲、乙是周期表中同一主族的两种元素,若甲的原子序数为x,则乙的原子序数不可能是( )21·cn·jy·com
A.x+2
B.x+4
C.x+8
D.x+18
9.0.05 mol某金属单质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放出1.68LH2(标准状况),并转变为具有Ne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的离子,该金属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
A.第四周期第ⅡA族
B.第三周期第ⅡA族
C.第四周期第IA族
D.第三周期第ⅢA族
10.在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的核电荷数、核外电子层数、每层所容纳的电子数、主族序数均为偶数的有( )www.21-cn-jy.com
A.2种
B.3种
C.4种
D.8种
参考答案及解析
1.D
解析:【解答】考查化学史的有关知识。提出了原子学说的是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分子学说是意大利化学家阿伏加德罗,所以正确的答案是D。2·1·c·n·j·y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史的有关知识,熟记化学家对化学发展的贡献。
2.C
解析:【解答】设A的原子序数为a,由题意可求出a为8。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结合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的关系进行解答。
选项都不符合题意。
【分析】结合原子结构与化合价的关系解答此题。
6.B
解析:【解答】化合物XY3中X和Y的化合价可以分别是+3价、-1价或-3价、+1价或+6价、-2价。因此①正确,即为BF3或AlCl3,;②为AlF3,正确;③是SO3,正确;④为PCl3,正确;⑤为NH3,正确。答案是B。【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分析】先根据化学判断化合价,再结合短周期元素判断。
7.C
解析:【解答】X原子的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X属于第IA元素。Y原子的M层电子数只有K层与L层电子数之和的一半,所以Y是P元素。Z原子的L层电子数比Y原子的L层电子数少2,因此Z是O元素。X的化合价是+1价,Y可以是+1价、+3价、+5价,Z是-2价。①中Y 是+4价,不正确。③中Y 是+7价,不正确。④中Y 是+6价,不正确。②⑤⑥中Y的化合价分别是+5价、+3价、+5价。所以答案选C。
【分析】先判断XYZ分别是什么元素,再结合“最高正价=最外层电子数、最低负价=最外层电子数-8”进行分析。21·世纪*教育网
8.B
解析:【解答】各周期的元素个数分别为:2、8、8、18、18、32、32。
【分析】熟记各个周期中原子的个数,以及相邻周期原子个数的差值。
9.D
解析:【解答】1.68LH2(标准状况)的物质的量为0.075mol,转移电子0.15mol,所以该金属在反应中的化合价是,所以该金属是第ⅢA元素。又因为转变为具有Ne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的离子,所以是铝元素。答案选D。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分析】结合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判断化合价的变化,从而确定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10.B
解析:【解答】分别是Be、C、O三种元素。
【分析】结合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原子结构进行分析。
元素周期律——第三课时
1.已知1~18号元素的离子aW3+、bX+、cY2-、dZ-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关系正确的是【版权所有:21教育】
A.质子数:c>d
B.离子的还原性:Y2->Z-
C.氢化物的稳定性:H2Y>HZ
D.原子半径:X2.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X2+、bY+、cZ2-、dW- 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A.原子半径:X>Y>W>Z
B.离子半径:Z2- > W- > Y+ > X2+
C.原子序数:d > c > b > a
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X>Y>W>Z
3.W、X、Y、Z均为短周期元素,W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为7∶17;X与W同主族;Y的原子序数是W和X的原子序数之和的一半;含Z元素的物质焰色反应为黄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21*cnjy*com
A.氢化物的稳定性:X>W
B.金属性:Y>Z
C.离子的还原性:X>W
D.原子及离子半径:Z>Y>X
4.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A 与C的核电荷数之比为3:4,D能分别与A、B、C形成电子总数相等的分子X、Y、Z。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X、Y、Z的稳定性逐渐减弱
B.A、B、C、D只能形成5种单质
C.X、Y、Z三种化合物的熔沸点逐渐降低
D.自然界存在多种由A、B、C、D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5.X、Y、Z、W、R是5种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Z、W、R处于同一周期,R与Y处于同一族,Z、W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与Y、R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来源:21cnj*y.co*m】
A.元素Y、Z、W具有相同电子层的离子,其半径依次增大
B.元素X不能与元素Y形成化合物X2Y2
C.元素Y、R分别与元素X形成的化合物的热稳定性:XmY> XmR
D.由X、Y、Z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包含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6.核电荷数小于18的某元素X,某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为a,最外层电子数为(2a+1)。下列有关元素X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2·1·c·n·j·y
A.元素X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2a2-1)
B.元素X的原子半径一定小于钠的原子半径
C.由元素X形成的某些化合物,可能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
D.元素X形成的简单离子,各电子层的电子数均达到2n2个(n表示电子层数)
7.上图为元素周期表截取的短周期的一部分,即 。 四种元素均为非稀有气体元素。下列关于这四种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W>Z>Y>X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Z>W>X>Y
C.W的最高正化合价与负化合价的绝对值可能相等
D.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可能为强碱
8.X、Y、Z三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X通过共用三对电子形成X2分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21·cn·jy·com
A.化合物XZ3中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的稳定结构
B.X、Y、Z三种元素形成的含氧酸都是强酸
C.常温下,Z单质可与Y的氢化物发生置换反应
D.一定条件下,X2与Al反应得到AlX
9.如图所示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关于元素X、Y、Z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X的气态氢化物与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发生反应生成盐。②Y、Z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的酸性:Y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⑤ C.只有③ D.只有①③⑤
10.下表中元素均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短周期元素,根据表中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元素代号
X
Y
Z
W
N
原子半径/nm
0.186
0.074
0.102
0.099
0.160
主要化合价
+1
-2
-2、+6
+7、-1
+2
A.X 与W形成的化合物可能是共价化合物
B.常温下单质与水反应速率:X > N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W > Z
D.一种18电子的含Y的化合物属于共价化合物
11.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的性质。右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阴影部分元素N的最高价氧化物为    。根据元素周期律,请你预测:H3AsO4、H3PO4 的酸性强弱:www-2-1-cnjy-com
H3AsO4 H3PO4。(用“>”、“<”或“=”表示)
(2)元素S的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分别为 、 ,
(3)单质砷和热的浓H2SO4反应,生成As2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
12.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探究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同一周期内从左到右元素金属性的递变规律;同一主族内从上到下元素非金属的递变规律。
实验方法(Ⅰ)
实验现象(Ⅱ)
1、钠与冷水反应
a、溶液变红色
2、向NaOH溶液中滴加酚酞
b、产生白烟
3、向新制H2S饱和溶液滴加新制的氯水
c、反应不十分剧烈,产生的气体能燃烧,溶液变成[
浅红色。与酸反应剧烈,产生大量气泡且可以燃烧
4、镁带在空气中燃烧
d、产生大量气泡、气体可以燃烧
5、NaI溶液中加入溴水和CCl4
e、下层溶液变橙色
6镁带与沸水反应,再向反应后溶液中滴
加酚酞。镁与2mol/L盐酸反应。
f、浮于水面,熔成小球,迅速向四处游动
7、蘸浓氨水与浓盐酸的两玻璃棒接近
g、下层溶液变紫色
8、NaBr溶液中加入氯水和CCl4
h、发出耀眼的强光,生成白色物质
9、铝片与2mnol/L盐酸反应
i、生成淡黄色沉淀
回答下列问题
(1)从上表(Ⅰ)中选择实验方法,从(Ⅱ)中选择相应的实验现象,上下对应地填写符合要求的答案在空格中(有几个填几个,不一定把空格填满)。21教育网
1、探究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金属性的递变规律
2、探究同一主族内从上到下元素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


(2)实验结论(表示元素具体的强弱顺序):金属性:____________________ 非金属性:
(3)上表(Ⅰ)中实验方法9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上表(Ⅱ)中实验现象e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参考答案及解析
1.B
【解答】aW3+、bX+、cY2-、dZ-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说明其离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同,即a-3=b-1=c+2=d+1。W、X是金属,位于同一周期。Y、Z是非金属属于同一周期,且位于W、X的上一周期。根据元素周期律可知非金属性Z>Y,金属性X>W,原子半径X>W>Y>Z。非金属性越强,形成的氢化物的稳定性就越强,但相应阴离子的还原性就越弱,所以答案是B。21cnjy.com
【分析】根据短周期元素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判断各个离子的离子符号,从而结合周期
W同主族且属于短周期,所以X是氟。Y的原子序数是W和X的原子序数之和的一半,则是氯元素。原子序数含Z元素的物质焰色反应为黄色,则Z是钠元素。根据元素周期律可知非金属性是F>Cl,金属性是Na>Al。非金属性越强形成的氢化物的稳定性就越强,但相应阴离子的还原性则越弱。金属性越强,相应阳离子的氧化性就越弱。原子半径是Na>Al>Cl>F。答案是A。www.21-cn-jy.com
【分析】先根据题干信息推断XYZW的元素符号,再结合元素周期表的性质递变规律分析选项。
4.D
解析:【解答】综合各信息可知:?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分别为C、N、O、H。X、Y、Z分别为CH4、NH3、H2O 。其中碳、氧均有同素异形体。NH3、H2O 中均存在氢键。四元素可形成化合物例如:(NH4)2CO3 、NH4HCO3、CH3COONH4 、HCOONH4等等。
【分析】先结合题干信息确定ABCD的元素符号以及在周期表的位置,再结合元素周期表的性质递变规律分析选项。【来源:21·世纪·教育·网】
5.C
解析:【解答】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是氢元素,X是H。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则Y是O。R与Y处于同一族,所以R是S,则Z、W是第三周期元素。Z、W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与Y、R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相等,又因为X、Y、Z、W、R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所以Z、W分别是Na、Al。原子半径是Na>Al>O,A不正确。H和O可以形成H2O2,B不正确。H、O、Na形成的氢氧化钠中含有离子键和极性键,没有非极性键,D不正确。O的非金属性强于S的,所以选项C正确,答案是C。
【分析】结合原子结构确定元素符号,注意“最外层、次外层”的关系。再结合元素周期律分析选项。
6.D
解析:【解答】此题可以采用讨论法逐一解决,当a=1时2a+1=3不符合;当a=2时2a+1=5,此元素是氮元素;当a=3时2a+1=7此元素是氯元素;A项是氮元素就符合,A项正确;B项不管是氮元素还是氯元素半径都是小于钠的,B项正确;C项X如果是氯元素形成的次氯酸的等就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C项正确;D项如果是氯元素,氯离子的第三层电子数是8不是2n2=18个,D项错误。21·世纪*教育网
【分析】解答此题时应注意“讨论法”的应用。
7.C
解析:【解答】A项根据同主族同周期原子半径的变化规律,原子半径应为:Z > W > X Y>;B项氢化物的稳定性:Z >Y >X >W;C项W可能是硅,C项正确;D按照四种元素的位置关系,四元素应为第二主族后面的元素,所以不可能是金属性强的元素,就不可能有强碱了,
分别是N、S、Br、He。N的气态氢化物是氨气,S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H2SO4,二者反应生成(NH4)2SO4,①正确;Y、Z的气态氢化物分别是H2S和HBr,酸性前者弱于后者,②正确;单质溴具有氧化性,可与铁粉反应,方程式为:3Br2+2Fe=2FeBr3,③正确;S、Br的原子序数分别为16和35,④正确;溴元素属于第四周期,该周期含有18种元素,⑤不正确,所以答案是A。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注意基础知识的综合应用。
10.A
解析:【解答】综合分析X、Y、Z、W、N元素分别为:Na、O、S、Cl、Mg。A项:NaCl为离子化合物;D所指为H2O2 2-1-c-n-j-y
【分析】解答此题时,应结合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的判断进行分析。同时,明确化合价与
解析:【解答】(1)阴影部分为第ⅤA元素,最高价为+5,由上到下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最高价含氧酸酸性减弱,因此N的最高价氧化物为N2O5,H3AsO4<H3PO4。
(2)S为第ⅥA,S的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分别为+6、-2,
(3)单质砷和热的浓H2SO4反应,生成As2O3,则H2SO4被还原为SO2,
反应式为2As+3H2SO4(浓) As2O3+3SO2↑+3H2O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元素周期表的性质递变规律。掌握元素周期律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解析:【解答】比较元素金属性强弱可以采用金属和酸或水反应置换出氢气的难易程度,以及金属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或者金属之间的相互置换等。比较元素非金属性强弱可以采用非金属与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以及氢化物的稳定性,或者是非金属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也可以是它们之间的相互置换等。【出处:21教育名师】
【分析】本题综合考查了元素周期律以及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元素周期律——第二课时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周期表中,族序数都等于该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
B.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最强
C.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它们形成简单的离子半径逐渐增大
D.碱金属随原子序数的增大,其熔沸点逐渐降低;卤素单质随原子序数的增大,其熔沸点逐渐升高
2.下列关于碱金属元素和卤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随核电荷数的增加,碱金属元素和卤素的熔沸点都逐渐降低
B.碱金属元素中,锂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的能力最弱;卤素中,氟原子得电子的能力最强
C.钾与水的反应比钠与水的反应更剧烈
D.溴单质与H2的反应比碘单质与H2的反应更剧烈
3.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从氟到碘,生成的氢化物熔、沸点逐渐升高,稳定性逐渐减弱
B.因为钠原子比铝原子容易失去电子,所以钠比铝的还原性强
C.从钠到氯,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逐渐减弱,酸性逐渐增强
D.氧与硫为同主族元素,氧比硫的原子半径小,氧比硫的氧化性强
4.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面的推断正确的是( )
A.铍(Be)是一种轻金属,它的氧化物的水化物可能具有两性
B.砹单质是一种有色固体,砹化氢很不稳定,砹化银是难溶于水的白色沉淀
C.硫酸锶难溶于水,但易溶于盐酸
D.硒化氢是无色、有毒、比硫化氢稳定的气体
5.同族元素所形成的同一类型的化合物,其结构和性质往往相似。化合物PH4I是一种白色晶体,下列对它的描述中正确的是www.21-cn-jy.com
A.它是一种共价化合物
B.在加热时此化合物可以分解为PH3和HI
C.这种化合物不能跟碱反应
D.该化合物可以由PH3和HI化合而成
6.X、Y是元素周期表ⅦA族中的两种元素.下列叙述中能说明X的非金属性比Y强的是 (  )
A.X原子的电子层数比Y原子的电子层数多
B.X的氢化物的沸点比Y的氢化物的沸点低
C.X的气态氢化物比Y的气态氢化物稳定
D.Y的单质能将X从NaX的溶液中置换出来
7.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分析下面的推断,其中错误的是 (  )
A.铍(Be)的原子失电子能力比镁弱
B.砹(At)的氢化物不稳定
C.硒(Se)化氢比硫化氢稳定
D.氢氧化锶[Sr(OH)2]比氢氧化钙的碱性强
8.以下关于锂、钠、钾、铷、铯的叙述不正确有几项
① 氢氧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CsOH
② 单质熔点最高的是铯
③ 与O2反应均可得到多种氧化物
④ 它们的密度依次增大,均要保存在煤油中
⑤ 其单质的还原性依次增强
⑥ 它们对应离子的氧化性依次增强
A.2项 B.3项 C.4项 D.5项
9.下列事实中,不能用于判断元素失电子能力强弱的是( )
A 金属间发生的置换反应
B 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
C 金属元素的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气的难易
D 每摩尔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失去电子的多少
10.下列各组性质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
A.酸性 HClO4<HBrO4<HIO4
B.碱性 Ba(OH)2>Ca(OH)2>Mg(OH)2
C.稳定性 HCl>PH3>H2S
D.还原性 Cl->Br->I-
11.下列微粒中半径最小的是( )
A.Na
B.Na+
C.Mg2+
D.K
12.镭是周期表中第7周期第ⅡA主族元素,下列关于镭的性质描述中错误的是 ( )
A.在化合物中呈+2价
B.镭比钙的金属性强
C.氢氧化物呈两性
D.碳酸盐难溶于水
参考答案及解析
1.D
解析:【解答】A项只能强调是主族才是这样,其它族就不一定了,如0族;B项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F没有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C同主族元素形成的阴离子半径比阳离子半径要大,C项错误;D项正确。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分析】结合主族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进行分析。
性卤化银的颜色随原子序数增大而加深,B项错误;根据同主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硫酸钡难溶于酸,所以硫酸锶难溶于盐酸,C项错误;D项由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性氢化物的稳定性随随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弱,D项错误。21教育网
【分析】结合元素周期表的性质递变规律进行分析,同一主族元素具有相似的性质。
5.D
解析:【解答】同族元素所形成的同一类型的化合物,其结构和性质往往相似。所以化合物PH4I的性质和结构应该和NH4Cl相似。NH4Cl是离子化合物,受热易分解,可以和强碱反应,可以由HCl和氨气化合得到,所以选项D正确。因为HI不稳定,因此化合物PH4I加热时的分解产物为PH3和H2和I2。答案D。21cnjy.com
【分析】同一主族元素,性质相似。其构成的物质,具有相似的结构,而结构决定性质,因此也具有相似的性质。21·cn·jy·com
6.C
解析:【解答】考查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比较非金属性强弱时,可以借助于元素周期律,或与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以及氢化物的稳定性,或是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也可以是相互间的置换能力。同主族元素电子层数越多非金属性越弱,A中说明X的非金属性弱于Y的,不正确。稳定性和沸点无关,B不正确。D中说明Y的非金属性强于X的,不正确。答案是C。2·1·c·n·j·y
【分析】此题考查非金属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
7.C
解析:【解答】铍和镁属于同一主族,但铍位于镁的上一周期,属于金属性弱于镁的,A正确。砹位于第六周期第 ⅦA非金属性比较弱,B正确。硒和硫同主族,但位于硫的下一周期,非金属性弱于硫的,C不正确。锶位于钙的下一周期,且属于同一主族,D正确。答案C。
【分析】根据同一主族元素,性质相似进行分析。
8.C
解析:【解答】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金属性是增强的,而金属性越强,相应阳离子的氧化性就越弱,①⑤正确,⑥不正确。碱金属元素形成的单质熔点逐渐降低,②不正确。锂和氧气化合产物只有Li2O,③不正确。碱金属单质的密度逐渐增大,但锂的密度小于煤油的,不能保持在煤油中,而是密封在石蜡中,④不正确。答案是C。【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分析】结合碱金属的性质递变规律分析,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9.D
解析:【解答】A项是活泼金属置换出较之不活泼金属,即是电子能力强的置换失电子能力较弱的,A可以作为判断依据。B项碱性越强对应金属元素金属性越强,失电子能力越强,可以作为判断依据;C项金属单质越容易置换出氢气,金属性越强,失电子能力越强,能作为判断依据;D项不能根据失去电子的多少应该根据失去电子的难易程度,比如金属钠和金属铝,每摩尔铝失去3摩尔电子,而每摩尔钠原子失去1摩尔电子,但实际是钠金属性强失
解析:【解答】考查元素周期律的应用。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金属性逐渐增强,即镭的金属性强于钙和钡的,所以其氢氧化物是强碱,选项C不正确。答案是C。
【分析】根据碱金属元素性质递变规律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