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潜江市2024-2025学年上学期八年级期中历史试题卷(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北省潜江市2024-2025学年上学期八年级期中历史试题卷(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0-27 08:55: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卷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兰开厦工厂的资本家兴奋地说:“已为我们的生意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这个世界是这样的广阔,倾兰开厦全部工厂的出产也不够供给它一省的衣料的”。这反映了英国侵略中国的目的是( )
A.侵占中国领土 B.打开中国市场 C.掠夺中国衣料 D.获得经济赔偿
2.中国版图在清朝前期像一片“大葡萄叶”,可后来由于东北、西北大片领土的割让,变成了一只“大公鸡”。由此可知,引起版图变化的原因是( )
A.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 B.中美《天津条约》的签订
C.中俄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D.中英《北京条约》的签订
3.思维导图有助于掌握历史事物的内在联系。如图是太平天国运动思维导图,观察图片我们可以得知( )
A.鸦片战争激起太平天国运动 B.“扶清灭洋”获得清政府支持
C.天京事变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D.中外势力勾结联合镇压太平天国
4.1878年,左宗棠收复新疆南北两路,1883年中法战争爆发,清政府做到“不败”或稍逊一筹,这可表明( )
A.边疆危机彻底得到解除 B.清政府只增强了海防意识
C.洋务运动取得一定成效 D.近代外交非常成功
5.漫画蕴含丰富的历史信息。如图漫画《“China”被撕裂》反映的是( )
A.西方列强用武力打开中国的大门 B.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得到落实
C.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D.清政府沦为洋人统治中国的工具
6.下图为某历史兴趣小组绘制的思维导图。(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7.1902年,庚子赔款4.5亿两白银转化为外债后,不仅以关税为担保,而且包括均成为外债之抵押品,并盐税和常关税(一种内地通过税),距海关50里以内之常关税,均成为外债之抵押品,并受外国人控制的海关税务司所管辖。这表明列强( )
A.控制清政府财政 B.增设通商口岸
C.侵犯领土主权 D.进行商品输出
8.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任凭你像尧舜那么贤达,像秦始皇明太祖那么强暴,像曹操司马懿那么狡猾,再要想做中国皇帝,乃永远没有人答应”。这反映了( )
A.民主共和深入人心 B.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
C.封建制度彻底瓦解 D.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
9.学习历史的方法多种多样,下图是民国时期湖南学生李鸿樾的研究生毕业证书。他毕业的时间应该是公元( )
A.1924 年 B.1925年 C.1926年 D.1927年
10.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根据下列时空坐标所示的历史场景判断,与之相符的主题是( )
A.中国近代化的主要进程 B.中国民族危机加剧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D.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1.历史教师在课后延时服务活动中组织学生排演历史小短剧,下边是他们进行角色扮演的对话内容(部分)。据此判断他们排演的内容是( )
陈独秀: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现在北洋军阀政府违背民意,出卖了我们国家的主权,怎么办? 李大钊:各个阶层都要行动,全社会的各个阶层都行动起来! 学生代表:高呼“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A.辛亥革命 B.护法运动 C.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D.伟大的五四运动
12.各地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创办了许多刊物(如图),发行这些刊物主要是为了(  )
A.提高工农的文化水平 B.促进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C.提升工人的劳动技能 D.推广健康的生活理念
第Ⅱ卷
二、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36分)。
13.(9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漫画均取材于中国近代某历史人物的事迹
材料二 1840年爆发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当时中国投入陆军兵力约10万人,水师约1万人,船只多系木质铁皮,铁炮质差,杀伤力小;英军约2万人,直接参战的陆海军约6000 7000人,出动战舰20艘,“船坚炮利”,其结果以中国惨败和英国胜利而结束。
材料三 中国的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机会……可以使我们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不会再来,是不能轻易放过的”。
(1)据材料一判断这三幅画中的主人公是谁?根据图中内容简单介绍一下他的事迹。我们应该怎样评价他?(4分)
(2)据材料二透过现象看本质,鸦片战争中国惨败的根本原因。(2分)
(3)依据材料三中国被迫接受英国的“条件”写在什么文件里?这些条件对中国社会的最主要影响是什么?(3分)
14.(8分)为了拯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仁人志士奔走呐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兴起 全盛 转折 失败
金田起义 定都天京 北伐与西征 天京事变 天京陷落
材料二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灭火轮船……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 ——《只因鬼子闹中原》揭帖
(1)写出表格内容所反映的运动的领导者。说说这次运动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3分)
(2)这个揭帖宣传了什么主张?你怎样看待“大清一统靖江山”这一主张?(3分)
(3)说说这两个运动的共同点?(2分)
15.(9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组老照片
材料二 一组文字史料
为了推行帝制,袁世凯不惜出卖国家主权,以换取帝国主义的支持。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推翻共和,复辟帝制。 民国5年,孙中山来到台州三门健跳考察,事后他在《建国方略》中将健跳定位为需要大力建设的“实业之要港”。
(1)根据图A和所学知识,孙中山将同盟会纲领概括为怎样的思想?这一思想在当时有何积极影响?(3分)
(2)照片留下了城市的历史记忆。根据材料一图B、图C中的信息,谈谈这两座城市留下了哪些辛亥革命的历史记忆?(4分)
(3)根据材料二,概括“实业之要港”建设的设想不能付诸实践的原因。(2分)
16.(10分)选择材料中至少三个相互关联的事件,提炼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实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事件 结果
鸦片战争 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
太平天国运动 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下失败
第二次鸦片战争 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天津条约》等不平等条约
洋务运动 没有实现富国强兵,随着北洋舰队的全军覆没而破产
甲午中日战争 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戊戌变法 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变法失败
义和团运动 遭到中外反动力量的联合绞杀而失败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辛丑条约》
辛亥革命 胜利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还是以失败告终
新文化运动 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B C D C C B A A C A
11 12
D B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36分。
13.【答案】(1)图中人物是林则徐;(1分)事迹:作为钦差大臣的林则徐到广州查禁鸦片,并主持虎门销烟。(2分)评价:林则徐是伟大的民族英雄。(1分)
(2)根本原因:中国落后的封建制度和清政府腐败的统治。(2分)
(3)文件:《南京条约》。(1分)影响: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2分)
14.【答案】(1)领导者:洪秀全。(1分)地位: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2分)
(2)主张:扶清灭洋。(1分)看法:反映了义和团对清政府本质认识不清。(2分)
(3)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都是农民阶级领导;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都受到中外反动力量的联合绞杀;最终结局都失败了。(2分)
15.【答案】(1)思想:“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1分)积极影响:三民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2分)
(2)图B:武昌起义爆发,清政府的统治迅速崩溃。图C: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宣告成立。(4分)
(3)原因:袁世凯的倒行逆施,独裁卖国等(或北洋军阀黑暗统治)。(2分)
16.【答案】示例 事件: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观点:近代中国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论述: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领土完整与主权遭到破坏,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再次战败,被迫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再次惨败,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大大加深。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清政府签署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清政府完全沦为列强的统治工具,中国彻底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综上所述:近代中国,在列强的不断侵略下,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事件1分,观点2分,论述过程6分,结论1分,只选事件,没有观点、论述不得分)
试卷第2页,共1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