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实验初级中学2014-201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实验初级中学2014-201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3-03 18:11: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射阳县实验初中2015年秋学期期末考试
初一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5、中国饮食、烹饪经过了火烹、石烹、水烹、油烹四个阶段,火烹最原始的操作方法就是烧、烤。
请问距今约70-20万年的我国远古居民中,会使用天然火还会用火烧烤食物的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现代人
16、《新华日报》曾在显著位置报道“射阳大米、米中之王”。大米是由水稻加工而成,请问距今约
七千年的哪一原始农耕居民已经开始种植水稻
A.元谋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原始农耕居民 D.半坡原始农耕居民
17、“大鱼大肉”通常形容的是菜肴丰盛。在距今约五六千年的哪一原始农耕居民的饭桌上你也能看
到鱼、肉、蔬菜,主食还有粟
A.元谋人 B.河姆渡原始农耕居民 C.山顶洞人 D.半坡原始农耕居民
18、1937年抗日战争前夕,毛泽东在一篇祭文中写道“赫赫始祖……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
业,雄立东方。”这里的“始祖”是指
A.黄帝 B.嫘祖 C.蚩尤 D.仓颉
19、“最强大脑”的主持人出了右图的一个题目,
你能猜出他是谁吗?
A.尧 B.舜 C.禹 D.启
20、战国时期由李冰父子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闻名世
界的防洪灌溉是
A.灵渠 B.都江堰 C.长城 D.三峡大坝
21、射阳县实验初中校园文化艺术节期间,七年级(1)班的同学准备排练课本剧《商鞅变法》参演。
下面是四位同学的台词,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A.小吴:土地属于私有,可以自由买卖 B.小沈:出身贵族的人,爵位保持世袭
C.小梁:努力种田的人,可以免除徭役 D.小祁:军功卓著的人,授予爵位和田宅
22、“十三五”期间是我国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教育现代化是国家教育整体的现代化,
没有教育公平就没有教育现代化。孔子的下列观点中,最能体现“教育公平”的是
A.因材施教 B.温故知新
C.教育面前人人平等,每个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 D.仁者爱人
23、七年级某班班委会因为班上纪律混乱,准备制定严格的班规来约束同学们的行为,他们的主张
和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的哪派主张有些类似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24、《荆轲刺秦王》记述了战国时期荆轲刺秦王这一悲壮的历史故事,你知道“秦王”指的是
A.禹 B.嬴政 C.尧 D.舜
25、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2016年1月14日在京闭幕,明确今年要“确保实现不敢腐的目标”,
强化不能腐、不想腐。回眸历史在秦朝具有监察职责的官职是
A.丞相 B.太尉 C.御史大夫 D.县令
26、“惜秦皇汉武……”毛泽东在《沁园春·雪》提到的“汉武”最主要的功绩是
A.灭六国统一中国 B.稳固大一统的局面
C.创立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D.北筑长城
27、汉武帝刘彻十六岁登基,登基以后为巩固皇权,他采取的措施有
①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行推恩令,解决王国势力②采用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③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兴办太学 ④派大将卫青、霍去病大规模出击匈奴并打败匈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8、右图《天将雄师》中成龙饰演的是西域都护府大都护霍安。请问公元前
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后下列哪一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
A.西藏 B.台湾
C.新疆 D.香港
29、据央广网2016年1月12日消息,1月12日晚,深圳市投资商会十周
年庆典暨“一带一路”深企投资中东(约旦)市场起航仪式在深圳市五洲
宾馆举行。“一带一路”的效能现在越来越大,回眸溯源,下列不属于古
代丝绸之路作用的是
A.是中西交往的重要交通要道 B.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C.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促进了海外贸易 D.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30、现代初等数学中的“平面几何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求分子分母最大公约数等内容”,在东
汉时期的哪部数学名著中就已经开始涉及
A.《九章算术》 B.《水经注》 C.《金刚经》 D.《神灭论》
31、东汉时期,科学家张衡制造了一种仪器,能测定地震方向,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仪
器的名称是
A.地球仪 B.地动仪 C.指南车 D.温度计
32、现代临床医学中,若要给患者做手术,一般在手术前对患者实施局部或全身麻醉。你知道世界
上最早研制成全身麻醉药剂的人是谁吗
A.张仲景 B.华佗 C.孙思邈 D.李时珍
33、《西游记》里有个“太上老君”,而在东汉时道教尊称教主为“太上老君”。请问东汉时在道教被称
作 “太上老君”的是
A.孔子 B.老子 C.孟子 D.庄子
34、“东汉末年分三国……”是歌手林俊杰演唱《曹操》中的歌词,请问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基
础的战役是
A.赤壁之战 B.官渡之战 C.巨鹿之战 D.长平之战
35、建立西晋,结束三国鼎立分裂局面的是
A.曹丕  B.司马炎  C.司马睿  D.司马懿
36、2015年秋学期的学习生活即将结束,在“荣誉称号”的申报中老师说如果有谁在数学和天文学方
面成绩突出的可以申报“祖冲之之星”。请问祖冲之在数学领域最突出的成就是
A.测定一年有24个节气 B.求出比较精确的圆周率
C.求得勾股定理 D.写了《离骚》
37、每年的中央《政府工作报告》都会有关于重视农业的相关内容。在北朝时有位农学家写了一部
农学著作,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农作物必须因地种植,不误农时。这部
著作是
A.《伤寒杂病论》 B.《水经注》 C.《齐民要术》 D.《九章算术》
38、北魏的郦道元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地理学家,请在下列选项中选出他写的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专
著是
A.《孙子兵法》 B.《水经注》 C.《缀术》 D.《齐民要术》
39、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开凿于
A.三国时期   B.西晋时期  C.东晋时期   D.北朝时期
二、材料题(40题10分,41题15分,计25分)
40、民族融合是指几个或多个民族在共同的经济基础和思想基础上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民族之间差别逐渐缩小,甚至形成一个从来没有的新民族。民族融合的方式有多种,探究下列民族融合的方式,回答相关问题。(10分)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进入阶级社会后民族融合的初步发展时期,诸侯国间频繁的兼并战争,大大加强了中原地区与周边民族的联系,促进了民族融合。
------百度百科 民族融合
材料二:张骞始开西域之迹。

------《汉书》
材料三: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流动趋向
材料四:
(1)材料一中提到的“诸侯国”和西周的哪一政治制度有关?(1分)依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时期促进了民族融合的方式是什么?(1分)
(2)材料二指的是西汉时期的哪一历史事件?(1分)该事件产生了怎样的历史作用?(1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人口迁徙是在什么时期?(1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迁徙在我国历史上有什么重要意义?(2分)
(4)材料四中北魏政府的改革促进了民族的融合。请问北魏政府改革的领导人是谁?(1分)他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什么?(1分)
(5)综合以上问题的探究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概括出促进民族融合的方式有哪些?(1分)【举出一例即可】
41、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辉煌灿烂的古代科技文化集中展现了聪明睿智、不屈不挠、富于创新及开拓进取的精神。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古代科技文化展厅,领略它们的魅力。(15分)
【文字展厅】 材料一:
甲骨文猴
篆书猴
行书猴
(1)材料一中的甲骨文“猴”是哪个朝代的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1分)篆书“猴”在哪个朝代成为全国规范文字?(1分)行书“猴”在魏晋时期逐渐流行,东晋时期享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的是哪部作品?(3分)
【科技展厅】 材料二:见下图
图1:甘肃天水汉墓出土的“西汉早期纸 ” 图2:蔡伦
(2)材料二图1中的“西汉早期纸”是用什么材料做的?(1分)图2中的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后人把他改进的纸称作什么?(1分)
【史学展厅】 材料三: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鲁迅
(3)材料三中的话是鲁迅先生对汉武帝时期哪部史学著作的评价?(1分)这部著作的作者是谁?(2分)
【绘画展厅】 材料四:
人物简介 ①代表作品展
(4)材料四“人物简介”中①是谁,请写出来。(2分)如果要展出①的代表作品,你认为②、③处应展出什么绘画作品?(2分)
(5)【综合感悟】综合以上的展厅的参观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如何才能更好的传承和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1分)
初一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19 B C D A C 20~24 B B C B B 25~30 C B D C D
30~34 A B B B A 35~39 B B C B D
二、材料题
40、(1)分封制;诸侯国间频繁的兼并战争
(2)张骞通西域;汉朝同西域的交往从此日趋频繁
(3)西晋后期;促进江南地区的开发和民族的融合
(4)北魏孝文帝;巩固北魏鲜卑贵族的统治
(5)兼并战争;友好交往;民族迁徙;少数民族国家的改革
41、(1)商朝;秦朝;《兰亭序》
(2)麻;蔡侯纸
(3)《史记》;司马迁
(4)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5)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言之有理即可)
初一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19 B C D A C 20~24 B B C B B 25~30 C B D C D
30~34 A B B B A 35~39 B B C B D
二、材料题
40、(1)分封制;诸侯国间频繁的兼并战争
(2)张骞通西域;汉朝同西域的交往从此日趋频繁
(3)西晋后期;促进江南地区的开发和民族的融合
(4)北魏孝文帝;巩固北魏鲜卑贵族的统治
(5)兼并战争;友好交往;民族迁徙;少数民族国家的改革
41、(1)商朝;秦朝;《兰亭序》
(2)麻;蔡侯纸
(3)《史记》;司马迁
(4)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5)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言之有理即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