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积
一、学情分析
学生认识面积之前已经认识平面图形,了解平面图形的特征,以及认识平面图形,并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后续学习的相关内容要到五年级上册才学习,特别是不规则图形面积的估计,对物体表面大小的认识,学生在生活中有较为丰富的经验和体会,在学习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是比较两个面积的大小。
教学目标
1.通过描一描,涂一涂,让学生区分周长与面积的不同。
2.通过涂一涂摸一摸找一找等活动,让学生初步理解面积
意义,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探索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让学生体验归纳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3.体验长度单位与面积不同,经历由一维空间到二维空间的过度发展空间观念。
4.初步学会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与理解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5.让学生明白测量比较线段是以线量线,测量比较面积是一面量面。
重难点:
1.通过描一描,涂一涂,让学生区分周长与面积的不同。
2.通过涂一涂摸一摸找一找等活动,让学生初步理解面积
意义,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探索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让学生体验归纳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三、教学准备
课件、学具袋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由周长引入面积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上一节数学课,大家有信心上好它吗?从大家的声音中我就听到了信心。
师:请看谁来了?
生:点。
师:一个又一个的点,无数个点就连成了一条线。
师:现在呢?
生:线段
师:谁来说一说线段有什么特征?
生:线段直直的,有两个端点线段。
师:线段不仅直直的有两个端点,而且还能测量出长度,这条线段长18厘米。
师:我让这条线段首尾相连变成了一个面。它变成了什么?
生:它是一个长方形。
师:在这个面上,你还能找到原来的线段吗?
生:能。
师:它现在是这个长方形的周长,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生:18厘米。
师:你能描出它的周长吗?谁想试一试?好你来吧,我们一起出伸出食指描出长方形的周长吧!
师:什么是这个长方形的周长?
生:围绕长方形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长方形的周长。
师:这些线段的总长度就是这个长方形的周长。
师:这是一面国旗,谁能带领大家描一描这个国旗的周长?我们一起描一描吧,描对了吗?对谁来说一说,什么是国旗的周长。
生:围绕国旗一周的长度就是国旗的周长。
师:谁来带领大家瞄一瞄黑板的周长?
师:什么是黑板的周长?
生:围绕黑板一周的长度就是黑板的周长。
师:说得真好,国旗和黑板四条边的总长度就是国旗的周长。
师:那国旗和黑板谁大谁小?
生:黑板大国旗小,看来这个问题对你们来说比较简单,但你们真的清楚吗?
师:请看活动要求:
1.比较国旗和黑板的大小是比较它们的周长吗?
2.试着说一说比较国旗和黑板的大小是比较他们的什么吗?
师:谁来回答上面的问题.
(二)学生初步理解面积的意义
生:比较国旗和黑板的大小,不是比较它们的周长。比较国旗和黑板的大小是比较它们的面。
师:谁来再说一说。谁能把这两个问题合在一起说一说。
生:比较国旗和黑板的大小不是比较它们的周长,而是比较它们的面积。
师:加上关联词就更加清楚了,我们一起读一读吧!
师:说的真清楚,国旗表面的大小是国旗的面积;黑板表面的大小是黑板的面积。
师:生活中处处有面,你能找出身边物体的面并说一说它们的面积吗?生:我找到了窗户的面,窗户面的大小就是窗户的面积。
生:我找到地面,地面的大小事就是地面的面积,我找到了数学书封面的面,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
师:很棒,我们一起拿出数学书摸一摸它的侧面,感受一下它侧面的大小,你能摸一摸数学书背面吗?数学书一共有几个面?谁能有序地摸一摸数学书有几个面?
生:生手指数学书的上面下面左面右面前面后面。
师:其实不只是你们刚刚找到方方正正的物体有面,
出示:
树叶、桌面、钟面、湖面
师:咱们同学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像湖面、叶面、桌面等等,这些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三)进一步理解面积的意义
师:学习了周长,认识了面积,你能描出这些图形的周长吗?涂出它们的面积吗?
师:谁来读一读活动要求。声音真响亮,请大家带着问题在默默地读一遍活动要求。
活动要求:
(1)用红笔描出两组图形的周长,而用其他颜色的笔涂出它们的面积,并比较它们的的大小。
(2)同桌之间比一比谁涂的对,为什么吗?
这位同学用眼睛告诉老师,她已经完成了。这位同学用动作告诉老师,她已经完成了。这是刚刚收集咱们同学刚刚收集咱班同学的作品,请你结合着活动要求评一评他们完成的怎么样?
学生展示作品
师:这幅作品完成的怎么样啊?
生:我认为这位同学涂的对,用红笔描出了这两种图形的周长,而且面积也涂的对。
生:这幅作品面积涂的不对,因为他没有涂满,边线里面的都是这个图形的面积。
生:它周长描对了,面积图的不对,涂出格了。
师:那超出边线的部分还是这个图形的面积吗?
生:只有边线里面的才是这个图形的面积。
师:这幅图呢?是不是只有画斜线的地方才是这个图形的面积啊?
生:不对,边线里边的区域都是这个图形的面积,这幅作品不仅准确地描出了这些图形的周长,而且清楚地标出了哪个图形大,哪个图形小。
师:这样一目了然就知道了哪个图形大,哪个图形小。
师:咱班同学观察的可真仔细呀!
出示
师:我们能准确地涂出这些图形的面积,你们能涂出这个图形的面积吗?
生:不能。
师:为什么?因为它没有封口儿,大小不能确定。如果我们给它涂上颜色就会溢出来。它没有封口,它的面积永远也涂不完。
师:你们能把它变成封闭图形吗?
生:让他的两条边连接在一起。
生:再加一条线也可以。
师:无论怎么变只要让它封住口就行了,这样它就有大小了。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师:我们知道了什么是面积,接下来让我们放松一下玩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君子动口不动手”。游戏规则是:只能做手势,不能开口说话。认为描述的是周长的做这样的手势——右手食指去画圈;认为描述的是面积做这样的手势——右手手掌来回平摸。
(1)值日生打扫教室的地面;
(2)围着长方形操场的边线跑一圈;
(3)墙报的四周贴上花边;
(4)给一面墙涂墙帖墙纸。
(四)统一面积单位
1.观察法
师:咱们的同学太了不起了,这么快就能正确区分物体的周长与面积了。同桌之间互相击个掌,庆祝一下,谁也和老师击一下掌,鼓励一下老师。我和这位同学谁的手掌面的面积大?谁的手掌面的面积小。
生:老师的手掌面积大,学生的手掌面积小。
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看出来的。
2.重叠法
师:你们用的是观察法,这两个图形谁的面积大,谁面积小呢?
师:大家答案不统一,这两个图形差别不大,用观察法不行,那怎么办呢?
生:我们可以把这两个图形重叠在一起比比看。
师:这个主意不错,把这两个图形重叠后,发现这个图形有多余的部分,说明这个图形的面积大。你们小脑瓜转的可真快呀!用重叠法轻松的就比较出了两个图形的大小。接下来老师要增加难度,这两个图形谁的面积大?这个长方形又宽又短,这个长方形又长又细,观察不出来那个图形的面积大?让我们用重叠法试一试吧!重叠法之后,这两个图形都有剩余,还是无法比较,那怎么办呢?
3.测量法
生:可以把剩的部分剪下来,再用重叠法比一比。
师:,这是两个图可以可以剪下来,如果这是两块玻璃或两块地面呢?还能剪开吗?给大家提一点醒,以前我们比较线段长短时,可以用一小段一小段的线段作为长度单位去度量线段的长度,那条张段用的小线段多哪条线段就长。哪条线段用的小线段少,那条张段就短。这条线段用了七个这样的小线段,这条线段用了八条小线段,所以这条线段长,这条线段短,当我们规定这条小线段为一厘米时,这条线段就是八厘米,这条线段就是七厘米,当我们规定这条线段为一分米时,这条线段就是八分米,这条线段就是七分米,当我们规定这点小线段不1米时,这线段是七米。那我们比较两个图形的面积时可以怎么办呢?
生:用一小块一小块的图形量一量。
生:用小一点的图形的面去测量。
师:我们可以把两小图形放在面上,量一量哪个面用的图小图形多哪个长方形的面积多大?这是以面量面。我们就量一量这个两长方形的面积。把你喜欢的小图形放上去,这两个图形的形状大小不一样,无法比较。
生:用相同的图形。
师:这样行吗?还是不行?虽然它们的形状相同,但是大小却不同,还是无法比较大小 。你们的意思是用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也就是统一标准,想一想自己动手拼一拼?摆一摆?
师:请看活动要求,四人小组开始活动吧!
师:哪位同学愿意代表你们小组展示一下你们的作品。
生:我们组用的是三角形,这个长方形用了18个这样的小图形,而这个长方形用了21个这样的小图形,所以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生:咱班同学们不仅动手能力强,语言表达能力也强。借助小图形,我们成功比较出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同学们真不简单,这些小图形其实就是面积单位,这么多图形里,你觉得哪一种图形最适合作为面积单位呢?
师:我们回忆一下刚才的拼摆过程,用三角形拼摆很麻烦,不仅要考虑三角形的方向,还要考虑位置,而且有间隙。用正方形能铺满所测图形的面积,而且不考虑摆放的方向,正方形四条边相等,拼摆起来很方便,其他图形和三角形都能大致比较出图形的面积,但要准确测量某个图形的面积就很难了,这种拼摆测量也是一种比较方法,但我们在测量时一定要统一标准,我们规定用厘米、分米、米作为长度单位来测量线段的长度,那用多大的正方形,作为面积单位来测量面积?这几个问题我们下一节课再来研究。
(五)、谈收获:
这一节课,我们认识了面积会比较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谁来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