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2024-2025学年科学九年级上册 1.1 物质的变化 同步练习(附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2024-2025学年科学九年级上册 1.1 物质的变化 同步练习(附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10-28 13:28: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浙教版2024-2025学年科学九年级上册 1.1 物质的变化 同步练习
班级: 姓名:
亲爱的同学们:
练习开始了,希望你认真审题,细致做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本练习。祝你学习进步!
一、单选题
1.本次考试所用纸张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其化学性质的是(  )
A.白色 B.可燃 C.易撕碎 D.不易溶于水
2.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B.
C. D.
3.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下列关于物质结构、性质、用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Na+和Na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最外层电子数的不同
B.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构成它们的原子不同
C.金属铝和镁化学性质不同,主要是由于铝、镁原子的质子数不同
D.水变成水蒸气时体积膨胀,是由于受热时水分子变大
4.判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反应的根本依据是(  )
A.变化中火星四射 B.有发光现象
C.有大量热放出 D.有黑色固体生成
5.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①点燃酒精灯,给铜片加热;②一段时间后蜡烛熔化、掉落;③再过一段时间后火柴燃烧。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步骤①中酒精燃烧过程没有伴随物理变化
B.步骤②当中蜡烛熔化、掉落都是化学变化
C.步骤①中酒精燃烧,说明酒精具有可燃性这一物理性质
D.步骤③中火柴燃烧,能说明铜具有导热性这一物理性质
6.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变成淡蓝色液体,此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  )
A.氧分子的体积 B.氧分子的间隔
C.氧气的化学性质 D.构成氧分子的原子
7.我国有许多特色美食,下列食品制作过程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磨碎豆子 B.酿制米酒 C.压榨甘蔗 D.采摘茶叶
8.下列我国古代的技术应用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粮食酿酒 B.棉纱织布
C.火药应用 D.瓷器烧制
9.春节期间,台州有很多习俗,其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B.
C. D.
10.2023年5月30日,我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成功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六名航天员的“太空会师”引起世界关注。下列操作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火箭转场 B.燃料加注 C.点火发射 D.自动对接
11.古法熬制红糖过程中涉及下列四个步骤,其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糖蔗榨汁 B.柴火燃烧 C.糖汁浓缩 D.糖块捣压
12.物理变化、化学变化都是生活中的常见现象 ,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气球爆炸 B.菜刀生锈 C.水蒸发 D.玻璃破碎
13. 下列方法均可以制取氧气,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加热高锰酸钾 B.分离液态空气
C.电解水 D.分解过氧化氢
14.温州碗窑村是清代浙南地区烧制民用青花瓷的主要基地.下列制瓷的工序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挖取泥土 B.制作模型 C.描绘图案 D.高温烧制
15.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生活中所涉及到的变化中,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白炽灯通电发光 B.酵母粉发酵
C.铁生锈 D.洁厕灵除垢
二、填空题
16.覆盆子果实因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少量水杨酸以及钙、钾等元素,享有“黄金水朵"的美誉。其中的水杨酸常温下稳定,加热易分解,微溶于水,共水溶液呈酸性。
(1)写出水杨酸的一条物理性质   。
(2)水杨酸(C7H4O3)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3)决定覆盆子性状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的   中。(填“细胞膜"、“细胞核”或“叶绿体”)
17. 2022年9月20日,浙江义乌市“要求下架槟榔制品”一事引发关注。小德同学也很好奇,于是上网查阅了有关信息:
①槟榔为棕榈科植物,以种子、果皮及花入药。
②槟榔主要含槟榔碱及少量槟榔次碱、去甲基槟榔碱等物质,槟榔碱被定为2B类致癌物。
③槟榔碱为白色或淡黄色结晶性粉末,可与水、乙醇或乙醚以任意比例混合。
请根据有用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槟榔碱可与水、乙醇或乙醚以任意比例混合,该性质属于   (选填“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
(2)从小德同学查阅到的信息中判断:槟榔与下列   (填字母)零食对应的植物亲缘关系最远。
18.物理变化:没有   的变化;一般来讲,物态变化都属于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生成了   的变化;一般来讲,燃烧、腐烂、变质、生锈等属于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主要区别:是否   。
化学性质:在   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像物质的可燃性、腐蚀性、毒性、氧化性、酸碱性等属于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不需要   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像物质的颜色、气味、状态、熔点、沸点、密度、硬度、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等都属于物理变化。
19.研究发现,橙子或柠檬的果皮汁液富含一种对橡胶溶解能力很强的烃类有机物,当它滴在吹足气的气球表面,气球会爆炸,所以玩气球时要注意安全。
(1)在上述过程中,气球爆炸属于   变化; (选填“化学”或“物理”)
(2)挤压橙子皮可以得到汁液,这些汁液主要来自细胞结构中的    。
20.物质的性质
类型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概念 物质不需要发生   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只能在物质的   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实例 颜色、状态、熔点、沸点、溶解性、硬度、密度、气味、导电性和导热性等 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酸碱性等
判断依据(本质区别) 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
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21.金属在生活生产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如图金属应用实例推断,金属具有的物理性质有   (至少答两点);
(2)生铁和钢都是属于合金,属于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它们的主要成分是   ;
(3)厨房中的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___;
A.陶瓷碗 B.不锈钢炊具 C.橡胶手套 D.铜质水龙头
(4)微型化录音录像的高性能磁带中磁粉主要材料之一是化学组成相当于CoFe2O4的化合物,又知钴(Co)和铁都有+2、+3价,且在上述化合物中每种元素只具有一种化合价,则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
22.天宫课堂中,航天员王亚平视频展示了在无容器材料实验柜中进行的“锆金属熔化与凝固”实验。金属锆具有抗腐蚀性强、熔点高、硬度大等特性,广泛用于航空航天、军工、原子能等领域。
(1)金属锆熔化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2)在850℃条件下,镁(Mg)与四氯化锆()发生置换反应获得金属锆。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3.我们把物质在发生变化后有新的物质产生的变化叫做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   。物质只能在   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
24.下列描述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①汽油是易燃物品;②蜡烛燃烧;③氧气是无色无味气体;④冰块熔化;⑤铁能生锈⑥酒精易挥发。
25.利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等名词填空:
(1)湿衣服晾干了,为   
(2)煤燃成了灰烬,为   
(3)镁条能在空气中燃烧,为   
三、解答题
26.宁波女科学家屠呦呦因创制新型抗疟疾药物——青篙素(C15H22O5),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科学类奖项的中国人。她从古代文献“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记载中受到启发,认为传统的高温水煎使青蒿素分解失去活性,提出用乙醚从植物黄花蒿叶的细胞液中低温溶解提取,这是当时获得青蒿素的关键。请回答:
(1)青蒿素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2)材料中所提到的青蒿素的一种化学性质:   。
27.人们越来越重视微量元素的摄取,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加碘食盐可有效地预防碘缺乏盐。右表是某种“加碘食盐”包装袋上的部分信息,请回答:
配料 氧化钠、碘酸钾(KIO3)
保质期 18个月
食用方法 勿长时间炖炒
贮藏指南 避光、避热、密封、防潮
(1)加碘食盐是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由表中信息可知碘酸钾受热易分解,该性质属于   (填“物理性质”或“化学性质”);
(3)KIO3中I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计算结果精确到
1%)
28.2021年3月,中央财经会议明确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中和”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通过二氧化碳去除手段来抵消掉这部分碳排放,达到“净零排放”的目的。
(1)二氧化碳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根据图甲回答支持这一结论的证据是:   。
(2)科学家已经研究出多种方式来实现二氧化碳的转化。
①浙江大学研发的“二氧化碳烟气微藻减排技术”,利用微型藻类吸收二氧化碳实现固碳。该技术的本质是利用微藻的   作用实现固碳。
②固碳的另一种方法是将收集的二氧化碳和水混合后注入地下玄武岩中,最终与岩石中的矿物质作用形成固态的石头碳酸盐。这种固碳方式属于   变化(选填“物理”或“化学”)。
③我国研发的“液态太阳燃料合成技术”(图乙),甲醇()等液体燃料被形象地称为“液态阳光”。甲醇合成时,若碳元素全部来自于二氧化碳,则消耗8.8吨二氧化碳可制取   吨甲醇。(二氧化碳转化成甲醇的方程式为:)
(3)交通领域的“以电代油”可以来实现“减碳”目标。图丙为某纯电动汽车与某燃油汽车的相关数据,请回答:
与燃油汽车相比,纯电动汽车每行驶100km会向空气减少排放   kg的二氧化碳。(,结果精确到0.1)
(4)从获取电能的各种方式看,下列不符合“减碳”理念的是____发电。
A.火力发电 B.水力发电 C.风力发电 D.核能发电
29.常用塑化剂的学名“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化学式为C24H38O4, 它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有特殊气味,不溶于水,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有毒。常用作各种塑料制品的工业添加剂,不可食用。可是不法商人为了牟取暴利竟然将其添加到多种饮料、果冻、果酱和方便面等食品中。若长期食用含塑化剂的食品可能对生殖系统、免疫系统造成危害,大量摄入还可能致癌。
请分析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该塑化剂的一条物理性质:   。
(2)根据常用塑化剂的化学式计算塑化剂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下列做法中,可以使我们远离塑化剂的是 。
A.少喝各种饮料,日常饮水以白开水为主;
B.尽量少用塑料制品直接接触热的、含油脂的食物;
C.经常吃方便面、面包等速食食品以适应我们快节奏的生活;
D.呼吁政府完善食品安全监督检验机制,严惩不法黑心业者;
E.平时生病时,提倡多挂盐水,少吃药;
30.某燃煤电厂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粉煤灰中含有较多的氧化铝。从粉煤灰中提取氧化铝的工艺流程如下。
(1)”酸浸”中使用的酸是____(填字母序号)。
A.HCl B.H2SO4 C.Na2SO4
(2)流程中涉及的氧化物有   (写出1种即可)。
(3)”煅烧”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类型是   。
四、实验探究题
31.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加热一段时间后,蜡烛熔化、掉落,之后火柴燃烧.
(1)能说明铜具有导热性的现象是   
(2)能体现物质化学性质的现象是____(填序号).
A.酒精燃烧 B.蜡烛熔化 C.火柴燃烧
32.25 .油炸食品因其口感香脆而广受喜爱,网传一锅新鲜的食用油只能使用7次,7次后其中含有的有害物质含量就会超标,这一说法是否科学,某专业团队以油品中的极性物质(一种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国家标准值为不超过27%)为指标进行研究。取2kg 大豆油,每次炸400g鸡排,实验结果如表。(“8次速率”是指油炸8次过程中,极性物质含量提升的平均速率。
极性物质 含量 油炸温度 油炸次数 8次速率/min
0次 4次 7次 8次
150 11.5% 14.6% 16.6% 17.3% 0.07%
190 11.5% 15.2% 17.1% 17.6% 0.25%
(1)结合实验结果说一说油炸温度对极性物质含量变化是否有影响    。
(2)为使实验结论更具可靠性,你认为该团队还应该做哪些研究   。(举一例即可)
(3)实验发现,经过27次油炸后,油中极性物质含量将超过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值。油炸过程中随着次数增多,油的颜色逐渐变深,炸出的食物色泽也逐渐变深、口感逐渐变硬。关于油炸食品安全问题,请你再提出一个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2.答案:C
3.答案:A
4.答案:D
5.答案:D
6.答案:B
7.答案:B
8.答案:B
9.答案:D
10.答案:C
11.答案:B
12.答案:B
13.答案:B
14.答案:D
15.答案:A
16.答案:(1)微溶于水
(2)7:4
(3)细胞核
17.答案:(1)物理性质
(2)B
18.答案:生成新的物质;新的物质;生成了新的物质;化学变化;发生化学变化
19.答案:(1)物理
(2)液泡
20.答案:化学变化;化学变化
21.答案:(1)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
(2)混合物;铁
(3)B;D
(4)+3
22.答案:(1)物理
(2)
23.答案: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24.答案:④;②;③⑥
25.答案:(1)物理变化
(2)化学变化
(3)化学性质
26.答案:(1)9:4
(2)高温易分解
27.答案:(1)混合物
(2)化学
(3)解:I%=I/KIO3× 100%= 127/(39+127+48)×100%=59%
28.答案:(1)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全球平均气温也升高,且变化趋势相同(合理即可)
(2)光合;化学;6.4
(3)12.0
(4)A
29.答案:(1)无色或液体等
(2)
(3)A;B;D
30.答案:(1)B
(2)Al2O3
(3)2AI(OH)3Al2O3+3H2O↑;分解反应
31.答案:(1)蜡烛熔化 掉落(或火柴燃烧)
(2)A;C
32.答案:(1)在油炸次数相同的情况下,油温变化对极性物质总量的变化影响不大,但极性物质的平均变化速率随油温升高而增大
(2)不同油品油炸7次后,油中极性物质含量是否超标;油炸更大质量的鸡排7次后,油中极性物质含量是否超标;油炸等质量的不同食物7次后,油中极性物质含量是否超标
(3)油的颜色深浅是否与油中极性物质含量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