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物质的酸碱性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2 物质的酸碱性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4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10-28 13:29: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科版2024-2025学年九年级科学上册 第一章 第2节 物质的酸碱性同步练习
班级: 姓名:
亲爱的同学们:
练习开始了,希望你认真审题,细致做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本练习。祝你学习进步!
一、单选题
1.在一定质量的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蒸馏水,如图中能正确表示溶液pH变化的是(横坐 标表示加入蒸馏水的质量,纵坐标表示溶液的pH)(  )
A. B.
C. D.
2.稀HCl和NaOH溶液混合后无明显现象,要证明两者已发生化学反应,下列操作及实验现象(或结果),不能证明反应发生的是(  )
A.在混合液中加金属Zn,无气泡产生
B.在混合液中加无色酚酞,溶液呈无色
C.在混合液中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
D.用pH试纸测混合液的pH,测得pH等于7
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盐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B.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
C.两种化合物相互反应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D.酸溶液有通性的原因是酸在水溶液中都能够电离出H+
4.紫甘蓝是大众爱吃的蔬菜,含有丰富的花青素,花青素遇酸性溶液变红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在凉拌紫甘蓝丝时,观察到菜丝变成红色,可能是加入了下列哪种调味品(  )
A.食盐 B.味精 C.食醋 D.香油
5.如图是科学书本上有关学习压强的几个常见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甲纸片不掉落,说明大气压的存在
B.实验乙向里打气,液体停止沸腾,说明液体的沸点随着气压的增大而升高
C.实验丙吹气时两片纸片向中间靠找,说明气体的压强随着流速的增大而增大
D.实验丁压强计浸入液体越深,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越大,说明同种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6.实验目的的实现需要规范的操作和正确的方法。下列实验能实现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操作方法
A 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杂质氯化钙 加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过滤
B 区别氯化钾和氯化钡 取样,加水溶解,滴加稀硫酸溶液
C 测定某溶液的酸碱度 取样,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D 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取样,加水溶解,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A.A B.B C.C D.D
7.不同品牌的洗手液pH一般不同,现有四种洗手液的pH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洗手液a用蒸馏水稀释后pH减小
B.洗手液b的酸性比a强
C.洗手液c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
D.洗手液d和a混合液的pH可能等于7
8.推理是科学学习的一种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B.pH<7的溶液呈酸性,则pH<7的雨水是酸雨
C.单质只含一种元素,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复分解反应只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则复分解反应一定没有改变元素化合价
9.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基本保证,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
A.加热液体 B.测溶液pH
C.气密性检查 D.稀释浓硫酸
10.古代印章常用朱砂作印泥颜料,朱砂的化学成分是硫化汞(HgS),化学性质非常稳定,能长时间保持原有红润鲜艳的颜色。朱砂在物质分类中属于(  )
A.酸 B.碱 C.盐 D.金属
二、填空题
11.溶液的酸碱性常用    检测,当pH=1时,溶液呈
   性。
12.向硫酸铜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从图中可以判断,OA段发生的反应是   (填写基本反应类型)。
(2)B点溶液中的溶质是   
(3)C点溶液的pH值   7。(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3.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原因是它们在电离时都产生   ;
(2)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为鉴别它们,小柯设计了如图四种方案(每种方案的两支试管中事先分别加入等量的上述两种碱)。其中可行的方案是   。
14.通过两个多月的学习,我们认识了许多“奇妙的酸”和“神奇的碱”,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表示的是一些物质在常温下的近似pH,回答下列问题:

①酸雨的酸性比正常雨水的酸性   (填“强”或“弱”)。
②测量苹果汁pH时,先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会使pH偏   (“大”或“小”)。
(2)焊接工业上常用稀盐酸清洗铁锈,写出用稀盐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为   。
15.某同学测得生活中一些液体的pH如下表:
液体 一般雨水 糖水 厨房清洁剂 厕所清洁剂
pH x 7 11.8 2
(1)上述液体中,能使酚酞试液变成红色的是   。
(2)表格中的值   7(填“>”“<”或“=”)。
(3)用pH试纸测定厕所清洁剂的pH时,先将pH试纸用水润湿,结果会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16.硫化氢(H2S)是一种具有臭鸡蛋气味的易燃气体,它的密度比空气大,可溶于水形成氢硫酸(硫化氢的水溶液)。实验室常用固体硫化亚铁(FeS)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制得H2S,同时生成FeSO4。(H2SO4+FeS=H2S↑+FeSO4)。
(1)在右图中,应选用图   作为制取H2S的发生装置。
(2)收集H2S气体时,应从C装置中的   (填“a”或“b”)导管进入。
(3)对尾气的处理方法,可以将H2S通入饱和的H2SO3(亚硫酸)进行(2H2S+H2SO3=3S↓+3H2O)。在相同的条件下,氢硫酸的酸性弱于亚硫酸,则下图中溶液的pH随通入硫化氢体积的变化曲线示意图正确的是____。
A. B.
C. D.
17.酸碱指示剂
(1)定义:跟酸或碱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叫做酸碱指示剂,简称指示剂。指示剂的显色规律
酸碱指示剂 酸性溶液 碱性溶液
紫色石蕊试液        
无色酚酞试液        
蓝色石蕊试纸 红色 不变色
红色石蕊试纸 不变色 蓝色
①酸碱指示剂只能测定溶液的   (定性分析),不能反映酸碱性的强弱。
②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此溶液显酸性,但不一定是酸溶液,如硝酸铵溶液。
③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此溶液显碱性,但不一定是碱溶液,如碳酸钠溶液。
④酸碱指示剂遇到酸或碱后,是指示剂变色而不是酸或碱的溶液变色。
三、解答题
18.每年5、6月是蓝莓丰收的时节,蓝莓中含有丰富的花青素(化学式为C15H11O6)。花青素是一种水溶性色素,颜色与细胞液的酸碱性有关,细胞液酸性时呈红色,碱性时呈蓝色。
(1)在白醋中滴加花青素,溶液变   色。
(2)一个花青素分子中共有   个原子。
(3)28.7克花青素中含有多少克碳元素?(请列式计算)
19.如图1所示,向含有一定量氯化钙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请在图2中画出混合溶液的随加入碳酸钠溶液质量增加而变化的大致曲线,并说明理由。(已知氯化钙和氯化钠在溶液中显中性)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2.【答案】C
3.【答案】D
4.【答案】C
5.【答案】C
6.【答案】B
7.【答案】D
8.【答案】D
9.【答案】C
10.【答案】C
11.【答案】酸碱指示剂;酸
12.【答案】(1)复分解反应
(2)氯化钠和硫酸钠(NaCl与Na2SO4)
(3)大于
13.【答案】(1)OH-或氢氧根离子
(2)B
14.【答案】(1)强;大
(2)Fe2O3+6HCl=2FeCl3+3H2O
15.【答案】(1)厨房清洁剂
(2)<
(3)偏大
16.【答案】(1)B
(2)a
(3)B
17.【答案】(1)红色;蓝色;无色;红色;酸碱性
18.【答案】(1)红
(2)32
(3)mc=28.7克×(15C/C15H11O6)=28.7克×(180/287)=18克
19.【答案】向含有一定量氯化钙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pH=3)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碳酸钠先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溶液的酸性减弱,溶液的pH逐渐增大,直至稀盐酸完全反应,溶液呈中性,溶液的pH=7,然后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碳酸钙沉淀,溶液始终呈中性,溶液的pH=7,当氯化钙完全反应后,再加入碳酸钠,溶液呈碱性,且碱性逐渐增强,溶液的pH>7,且逐渐增大,则溶液的pH随加入碳酸钠溶液质量增加而变化的大致曲线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