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江苏省盐城中学高三(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2025学年江苏省盐城中学高三(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1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10-27 12:59: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江苏省盐城中学高三(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44分。
1.鱼洗最早是在先秦时期使用的一种金属制盥洗用具,它的大小像一个洗脸盆,底部是扁平的,盆沿左右各有一个把柄,称为双耳。鱼洗最奇妙的地方是,用双手有节奏地摩擦盆边双耳,摩擦得法,可喷出水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现象是波的衍射形成的 B. 鱼洗中的水位越低,喷出的水柱越高
C. 双手摩擦越快,这种现象就越明显 D. 鱼洗产生了共振而使水剧烈震荡
2.小明同学站在高邮二桥边将小钢球竖直向上抛出后落入水中,小球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末小球上升到最高点
B. 内小球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C. 内速度和加速度方向都不变
D. 若该同学以相同初速度将毽子竖直上抛,毽子运动的图像与图一致
3.巴黎奥运会上,运动员托着重为的杠铃从下蹲状态图甲缓慢运动到站立状态图乙,该过程杠铃和人的肩部相对位置不变,运动员保持乙状态站立时间后再将杠铃缓慢向上举,至双臂伸直图丙,则运动员从图甲到图丙的过程中( )
A. 地面对运动员做正功 B. 地面对运动员的冲量为
C. 运动员受到重力的冲量大于 D. 运动员对杠铃的冲量等于
4.电流传感器和计算机相连能画出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某同学在观察电容器的充放电现象时,按照图甲连接成如图乙所示电路。开始,开关接;时,把开关改接,得到电流传感器中的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该过程中电容器两端的电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A. B.
C. D.
5.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入轨后,于北京时间年月日时分,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关于核心舱和飞船的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假设对接前,核心舱上脱落一个部件,则此部件将在原轨道上继续绕地球飞行
B. 对接前,飞船必须在核心舱的轨道上加速才能追上
C. 对接后,飞船中的航天员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不受重力
D. 对接后,空间站由于受到地球万有引力变大,空间站会降低轨道高度绕地球飞行
6.如图所示为固定不动的光滑圆弧形轨道,小球从轨道顶端做平抛运动,恰好可以到达轨道底端;小球由静止开始从顶端沿轨道滑到底端,两小球质量相同,则( )
A. 两小球下落的时间 B. 两小球下落的时间
C. 在轨道底端重力的瞬时功率 D. 在轨道底端重力的瞬时功率
7.我国三位航天员进入“天宫号”空间站,开展各项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下列实验中不适合在空间站开展的是( )
A.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B. 落体法测空间站重力加速度
C. 向心力演示器探究向心力 D. 静电感应使金属导体带电
8.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是定值电阻,、是滑动变阻器,为理想二极管。电源的电动势为,内阻为,接通开关,质量为的带电油滴恰能静止在水平放置的两金属板间。若只改变其中的一个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将的滑片向右移动,油滴将向下运动
B. 将的滑片向右移动,油滴将向下运动
C. 断开开关,将有电子自下而上通过理想二极管
D. 增大电容器两极板间的距离,油滴将加速向上运动
9.真空中,点电荷、分别位于轴上的处的点和处的点,它们之间连线上电场强度随位置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一带正电的粒子由处的点静止释放,能通过处的点.粒子仅受电场力,为坐标原点,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均带正电
B. 电荷量小于电荷量
C. 轴上从至电势先降低再升高
D. 、间的电势差大于、间的电势差
10.抖空竹是一种传统杂技。如图所示,表演者一只手控制不动,另一只手控制沿图中的四个方向缓慢移动,忽略空竹转动的影响,不计空竹和轻质细线间的摩擦,且认为细线不可伸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沿虚线向左移动,细线的拉力增大
B. 沿虚线向上移动,空竹向左上方移动
C. 沿虚线斜向上移动,细线的拉力不变
D. 沿虚线向右移动,细线对空竹的合力增大
11.如图所示,轻弹簧左端固定,右端连接物体,物体置于光滑水平桌面上,物体和通过细绳绕过定滑轮连接,已知物体的质量为,物体的质量为,弹簧的劲度系数为,不计滑轮摩擦,物体位于点时,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物体在点时弹簧处于原长。现将物体由点静止释放,物体不会和定滑轮相碰,当物体向下运动到最低点时,绳子恰好被拉断且弹簧未超过弹性限度,则( )
A. 释放物体瞬间,物体的加速度为零
B. 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
C. 物体向下运动到最低点时,物体动能的增加量小于物体所受重力对做的功与弹簧弹力对做的功之和
D. 物体向下运动到最低点时,物体与弹簧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的增加量等于物体所受重力对做的功
二、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12.某实验小组利用光电门遮光时可测速度的特性来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实验装置主体如图甲所示。
将宽度的黑色胶带等间隔贴在________选填“透明塑料”或“铁质”直尺上,相邻胶带中心线之间的距离。
图乙为某条胶带在刻度尺上的位置,该胶带右侧边缘所对应的读数为________。
将光电门固定在铁架台上,由静止竖直释放直尺,测得第个和第个胶带通过光电门的时间分别为和。已知直尺质量,,则第个胶带经过光电门时直尺的动能为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在误差允许范围内,若关系式________用、、、、表示成立,说明直尺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某同学实验时,因为直尺上黑色胶带的宽度不是足够小,导致胶带通过光电门时直尺的动能计算值和真实值相比________填写“偏大”、“相等”或“偏小”。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6分。
13.战绳作为一项超燃脂的运动,十分受人欢迎。晃动战绳一端使其上下振动可视为简谐振动形成横波。图甲、乙分别是战绳上、两质点的振动图像,传播方向为到。、两质点的平衡位置相距,波长,求:
该列波的波长;
振动从传到的时间。
14.如图所示,为电解槽,为电炉,当、闭合、断开时,电流表示数;当、闭合、断开时,电流表示数。已知电源电动势,电源内阻,电解槽内阻,求:
当、闭合、断开时,电源的效率;
当、闭合、断开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功率
15.某游戏公司的设计人员,构想通过电场来控制带电小球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绝缘光滑圆轨道竖直放在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中,一个质量为、电荷量为的小球位于轨道内侧的最高点处。小球由静止释放后沿直线打到与圆心等高的点;当给小球一个水平方向的初速度,小球恰能在竖直平面内做完整的圆周运动。小球可视为质点,已知圆轨道的半径为,重力加速度为。
图 图
求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
求小球做圆周运动时,通过点的动能。
将原电场更换为如图所示的交变电场正、负号分别表示与原电场强度方向相同或相反,小球在点由静止释放,欲使小球能在一个周期未知内恰能运动到最低点,且运动过程中不与圆轨道相碰,试求所加电场强度不应大于多少。
16.一名儿童在水平地面上的一块长木板上玩耍,他从左端开始加速跑向右端,当跑到右端时,立即止步且在极短时间内就与木板相对静止,并一起向右滑动至停止.对相关条件进行如下简化:儿童质量,木板的质量,木板长度儿童奔跑时,木板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恒为;儿童止步后,木板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恒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最初儿童和木板均静止,每次玩耍儿童加速时加速度恒定,加速度大小可在间调节,运动过程中脚与木板间始终没有打滑,儿童可视为质点.求:
为使木板不向左滑动,儿童加速度的最大值;
儿童以的加速度向右运动过程中儿童对木板做功;
请写出儿童向右运动的总距离关于儿童加速阶段加速度的表达式,并求出最大距离.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透明塑料



偏小
13.在时刻,质点位于波峰,质点经过平衡位置且向上振动,波从向传播,、两质点在波的传播方向上相距,则得 ,
得,
结合,可知只能取,则
依题图知,该波的周期为,可得波速为
故振动从传到的时间为 。
答:该列波的波长为;
振动从传到的时间为。
14.解:当、闭合、断开时,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路端电压,
电源的效率;
当、闭合、断开时,电源消耗的总功率,
热功率,
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功率,
解得。
15.解:根据小球由静止沿直线打到点,可得合力的方向沿方向,
则:可得:
根据小球合力方向可知,小球能通过圆轨道等效最高点点位于点左上侧处,
则能做完整的圆周运动,小球的合力大小:
小球在点:
到过程,由动能定理有:
解得:
小球在个周期内,∽周期内,做直线运动;
∽周期内做曲线运动,时刻回到点的正下方;
在水平方向上,∽周期内,向右运动,
∽周期内,做曲线运动,水平方向上,向右运动位移仍为,
∽周期内返回,
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则,
由运动的分析可知,要使小球由点运动到最低处点且不与轨道相碰,需时刻到达最大水平位移处,并满足向右运动的最大位移为由几何关系可得
由此可得:,
解得:,
故所加电场强度的最大值不能超过
16.解:对人,获得的静摩擦力为,,
对木板,受到人摩檫力大小,
为使木板不向左滑动,,
代入数据,解得;
对人,获得的静摩擦力为,,
对木板,受到人摩檫力大小,
木板的加速度大小为,,
解得,
人和木板的相对运动距离,
代入数据,解得,

人对木板做功;
若儿童的加速度,板没有向左滑动,
止步前的位移为,,,
止步后木板与人共速后,速度为,,
之后,人和板一起减速,加速度为,
共速后两者向前滑行的距离,,
当时,;
若,开始时板向左滑动,
对人的静摩擦力,
对木板,受到人的摩檫力大小,
木板的加速度大小为,,
人和木板的相对运动距离,
代入数据得:,,
对于人和板的共速,有三种方法求解:
方法一:止步过程近似动量守恒,,
代入数据得:,
方法二:从开始到人和板达到共同速度的过程,木板对人的摩擦力冲量
对于人,由动量定理:,
对木板,由动量定理:,
联立两式得:,解得,
方法三:从开始到人和板达到共同速度的过程,由系统的动量定理
,解得,
接下来,两者一起向前滑行的距离,,
代入数据:,,,
得:,,
当时,,
综合两种情况,
当时,
当时,
取时,。
第1页,共1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