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四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园地四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3-04 21:48: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语文园地四
1.认识“肤、胆”等8个生字,积累词语。
2.能联系语言环境辨别近义词。
3.通过读故事、讲故事来提高阅读能力。
4.培养动脑、动手的科学意识。
识字、辨别词语。
自己动手制作小制作并向全班介绍。
投影仪、录音机,布置学生课前制好的小制作、收集邮票、名言。
一课时
一、教学“我的发现”部分
1投影出示课本上六组词语。
2学生自读词语,边读边体会每组两个词语分别所表达的意思。
3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
4全班交流自己的发现。
5读词语,用心体会。
6你还能说出类似的词语吗?以小组竞赛的形式,看哪一组说得多。
二、教学“读读认认”部分
1投影出示相关内容。
2学生自主认读,发现它们的组合规律。
3小组交流发现。
4全班交流8个字都是由两个熟字合成的。
5学生再次认读,口头组词、扩词。
6卡片抽读生字,并组词。
7刚才同学们读得真棒。相信大家一定能把这些带点字的拼音拼出来的。现在请同学们拼一拼,老师来写,好吗?
8学生拼出拼音,老师板书。
9对这些生字词,我们会拼会读了,那么你们对这些带点字还有什么发现吗?
10学生分小组说说自己的发现。
11指名学生回答,老师相应板书。
12大家说得真不错。这次我们学习了这么多形近字,知道了它们形虽相近,但义不同。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要认真区分,正确运用。
13刚才同学们让我见识了你们的发现能力,真棒!那么你们的背诵能力如何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三、学习“我会填”部分
1投影出示两组近义词。
发明——发现 优美——美丽
2学生读一读,想一想每组两个词语的联系和区别。
“发明”指创造出从前没有的事物或方法,而“发现”指发觉或经过探索研究找出以前还没有被认识的事物或规律。
“优美”和“美丽”都含有美的意思。“优美”指动作、乐曲、音色十分美好;“美丽”指外形、色彩等形象方面十分美好。
3读句子,结合句子的意思选词填空。
4齐读句子。
四、学习“我会读”部分
1简介鲁班。
鲁班,春秋时鲁国人,姓公输,名般(般与班同音),故称鲁班。鲁班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能工巧匠。据传他发明了曲尺、打孔钻和吊线的墨斗等一套工具,制造了攻城的“云梯”、水战的“钩强”和滑翔的“木鹊”等。我国建筑工匠尊他为“祖师”。
2录音播放《鲁班造伞》的故事。
3学生自读短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小组合作读,相互正音。
5指名读,检查朗读情况。
6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能工巧匠:指工艺技术高强的人。
冥思苦想:经过深入思考,动了很大脑筋。
7再读短文,思考:
(1)鲁班由什么受到启发而造伞?
(2)鲁班发明的伞起初是怎样的?后来又改进成什么样的?
(3)从鲁班造伞的故事中你懂得了什么?
8交流以上问题。
9讲一讲鲁班造伞的故事。
(1)小组内讲。
(2)小组推荐代表在全班讲。
(3)评选“故事大王”。
五、学习“口语交际”部分
在本组课文里,我们读了不少动手动脑的故事。其实,在我们中间,也有不少心灵手巧的同学。这节课,就让我们拿出自己的小制作,向大家展示展示,并把你制作的方法告诉大家,好吗?
1读题目,明确口语交际的要求。
2在班上展示自己的小制作,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做的。再评一评,谁的手巧,谁说得清楚、明白。
3学生拿出自己课前制作的小制作,回忆一下制作它的过程。4小组内互动,交流制作过程,师参与各小组讨论
师提示:制作过程也就是制作小制作的顺序。先要告诉大家制作它需要准备的材料,然后介绍制作的步骤,先干什么,再干什么,最后干什么,一步一步说清楚。
(一人汇报,其他同学可提问或作补充说明)
5小组推荐代表在全班展示交流,形成全班互动。
6评一评谁的小制作做得好,谁介绍得好。
六、教学“展示台”部分
1展示自己收集的邮票。
(1)投影中国最早的邮票,简介邮票有关知识。
中国最早的邮票是1878年清政府发行的大龙邮票。(学生欣赏投影出的大龙邮票)
邮票上面印着各种精美的图案(投影出示各种邮票,学生继续欣赏),内容十分丰富。它可以用来纪念一些重要的人物和事件,被称为“微型百科全书”。邮票很有收藏价值,很多人都喜欢集邮。
(2)学生在组内展示自己收集的邮票,并作简要介绍。
(3)组内交换邮票欣赏,推荐好邮票全班展示。
(4)请同学上台简要介绍自己收集的邮票。
2展示自己收集的名言。
(1)学生拿出自己收集的名言,读一读。
(2)组内交流自己收集的名言。
(3)全班交流汇报。
(4)师投影部分名言,师生共赏。
亲身下河知深浅,亲品尝梨知酸甜。
花盆里找不出苍松,鸟笼里飞不出雄鹰。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七、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本节课我按照课本顺序一步步讲解,在“我的发现”“读读记记”中重视学生自我思考、自主发现;在“我会填”中则采取老师引导,学生跟读的方式;在“我会读”中我更注意课外知识的积累,先简单介绍鲁班,使学生有一定了解后再粗略讲解短文,使学生在故事中学道理,又能开心讲故事;“口语交际”是比较难的部分。由于我只将这一部分作为一个课时,导致时间不够,这部分只是浅尝辄止,而“展示台”也只是一语带过。在日后的教学中,我会严格控制课堂时间,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不再出现类似“内容讲不完”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