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山东省青岛第二中学高一(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2025学年山东省青岛第二中学高一(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10-27 15:56: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山东省青岛第二中学高一(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32分。
1.下列情形中,可以把人或物体看成质点的是( )
A. 测量马拉松运动员的比赛时间 B. 研究跳水运动员的空中姿态
C. 研究地球的自转 D. 观察苏炳添百米赛跑的起跑动作
2.以下所说的物体运动情况中,正确的是( )
A. 加速度数值很大的运动,速度的变化量必然很大
B. 一个质点做直线运动,开始时位移、加速度、速度三者方向相同,某时刻开始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在此过程中,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同时为零
C. 一个质点做直线运动,开始时位移、加速度、速度三者方向相同,某时刻开始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在此过程中,位移不断增大
D. 加速度数值很大的运动,速度变化率可以很小
3.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曾于年提出“最速降线”问题,如图所示,从高处点到地面点有、两条光滑轨道,轨道末端与点相切。两相同小物块甲、乙同时从点由静止释放,沿不同轨道滑到点,其速率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两物块在离开点到达点的下滑过程中( )
A. 甲沿下滑且率先到达点
B. 甲沿下滑且最终甲的位移比乙的大
C. 乙沿下滑且乙的平均速度大于甲的平均速度
D. 乙沿下滑且乙的加速度始终大于甲
4.甲车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在甲前面的另一平行车道以的速度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它们相距沿车道方向时,乙车开始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从乙车开始刹车到甲车追上乙车,所用为时间( )
A. B. C. D.
5.新能源车是指不用非传统内燃机作为动力来源的车辆,这些车辆采用替代能源和先进技术,旨在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和降低污染物排放量。新能源车、、、同时同地并排出发,做道路测试时,得到的位移时间图像和速度时间图像分别如图甲,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时间内,车的平均速度小于车的平均速度
B. 时间内,车与车之间的距离先增大后减小
C. 时间内,、两车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
D. 时间内,车的速度先小于车的速度,后大于车的速度
6.高铁站台上,位旅客在各自车厢候车线处候车,若动车每节车厢长均为,动车进站时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站在号候车线处的旅客发现号车厢经过他所用的时间为,动车停下时该旅客刚好在号车厢门口号车厢最前端,如图所示,则( )
A. 动车从经过号候车线处的旅客开始到停止运动,经历的时间为
B. 动车从经过号候车线处的旅客开始到停止运动,平均速度
C. 号车厢头部经过号候车线处的旅客时的速度
D. 动车的加速度大小
7.甲、乙两车分别从,两地在同一条直线上同时、同向由静止开始运动,已知甲车先以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运动至位置时,开始匀速运动,而乙车一直以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为了避免与甲车相撞,则乙车的加速度至少为( )
A. B.
C. D.
8.在飞机降落过程中,利用传感器得到飞机从接触平直跑道到最终停止在跑道上的过程中,飞机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飞机做了两段加速度不同的匀减速直线运动
B. 飞机刚接触平直跑道时的速度为
C. 图中数值为
D. 飞机从刚接触平直跑道到最终停止在跑道上的过程中运动的位移为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4分。
9.年月中国成功举办第届冬奥会,北京成为世界上首个“双奥之城”。冬奥会上的冰壶项目是极具观赏性的一项比赛,将冰壶运动简化成如下模型:从点以初速度掷出,沿直线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恰好停在营垒中心点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冰壶在、、三段上运动的时间之比
B. 冰壶在、、处的速度大小之比
C. 冰壶从运动到的平均速度为
D. 冰壶运动到中点位置的速度为
10.一辆汽车以的速度匀速行驶,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速度随位移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汽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
B. 汽车刹车后的速度大小为
C. 汽车刹车最后内的位移大小为
D. 汽车的刹车时间为
11.一个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头内经过的位移为,在第三个内的位移是,下列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B. 物体的初速度大小为
C. 第末时速度大小为 D. 第二个内的位移大小为
12.某物体沿着一条直线做匀减速运动,依次经过、、三点,最终停止在点。、间的距离为,、之间的距离为,物体通过与两段距离所用时间都为,则下列正确的是( )
A. 点的速度是 B. 由到的时间是
C.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是 D. 之间的距离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
13.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大小”的实验。已知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
部分实验步骤如下:
A.测量完毕,关闭电源,取出纸带
B.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工作稳定后放开重锤
C.重锤停靠在打点计时器附近,与纸带相连
D.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夹板上,让纸带穿过限位孔
上述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_____填写字母。
图乙中标出的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个计时点未画出,则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 ______。
计数点对应的瞬时速度大小 ______。
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计算出重锤的加速度即重力加速度的大小 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36分。
14.如图所示,物体自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为其运动轨迹上的三个点,测得,,,且物体通过所用的时间为,求:
物体的加速度;
物体在间运动的平均速度大小。
15.分拣机器人在智能系统的调度下,能够自主规划路线,确保高效、准确的分拣作业。如图所示为某次分拣过程示意图,机器人从处由静止出发沿两段直线路径、运动到处停下,再将货物从托盘卸到分拣口。已知机器人最大运行速率,机器人加速或减速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均为,距离,距离,机器人途经处时的速率为零,要求机器人能在最短时间内到达分拣口。求:
机器人从到过程中,从静止加速到最大运行速率所需时间;
机器人从运动到的时间;
机器人从运动到的平均速度大小。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解:根据位移时间关系可得,
解得。
根据速度位移关系可得,
解得,
设从到,历时,根据位移时间关系可得,
解得 或 舍去,
所以平均速度大小为。

15.机器人从到过程中,从静止加速到最大运行速率 所需时间
机器人从运动到的过程,加速运动位移
减速运动位移
匀速运动时间
则机器人从运动到的时间
由于 ,机器人从运动到的过程不能加速度到最大速度 ,设机器人加速到 后开始减速,加速和减速过程中时间和位移大小相等,设机器人从运动到的时间为
解得

第1页,共1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