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16 猫
郑振铎
1、了解“我”家三次养猫经历中的情感波澜,理清文章的结构。
2、概括并比较三只猫的不同特点和命运,揣摩文中生动的细节描写。
3、体会作者对第三只猫之死的悔恨之情,思考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学习目标
郑振铎(1898-1958),福建长乐县人。现代作家、翻译家、文学史家,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1958年10月17日他率领中国文化代表团出国访问,翌日因飞机失事遇难殉职。
他的主要著作有《欧行日记》、《海燕》《山中杂记》等 。
作者简介
本文写于1925年。20世纪20年代,郑振铎深受五四时期从西方传入的科学、民主、博爱等思想的影响,他在这一时期的作品中,表现出新思想、新观念,表达出同情弱小无辜,谴责专制霸道,弘扬公道、民主、博爱的思想。《猫》正是在这一时期创作出来的。
背景介绍
虐待 冤枉 一缕 污涩 怂恿 蜷伏 惩戒 怅然
nüè
yuānwang
lǚ
sè
sǒngyǒng
quán
chéng
chàng
读准字音
虐待:指用残暴狠毒的手段对待某些人或某些事物。
怂恿: 鼓动别人去做某事。
悲楚:悲伤凄楚,悲苦。
惩戒:通过处罚来警戒。
提心吊胆: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畏罪潜逃:犯罪后害怕受制裁而逃走。畏罪:犯了罪怕受制裁。
妄下断语:胡乱说出断定的话;随便地下结论。
积累词语
2、文章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初读感知
1、文章写了什么事?这些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呢?请用一句话概括。
文章讲述了“我”家里三次养猫的经历,表达了“我”的伤感与遗憾之情。
第一部分(1---2):写养第一只猫的经过。
第二部分(3--14):写养第二只猫的经过。
第三部分(15--34):写养第三只猫的经过。
1、作者笔下的三只猫,特点不同,命运各异。默读课文,用横线勾画写猫的来历、外形、性情、地位和结局的语句,直接摘录,或者自己概括相关内容,填写表格。(同思考探究第一题)
再读课文
2、结合表格内容,从来历、外形、性情、地位和结局方面对三只猫进行比较,概括它们有哪些相似和不同之处。
第一只猫 第二只猫 第三只猫
来历
外形
性情
在家中的地位
结局
从舅舅家要来的
流浪猫
浑身黄色
毛色花白,不好看。很瘦,毛被烧脱好几块,更难看。
很活泼
更有趣,更活泼
不活泼,忧郁,懒惰。
很受喜爱
(为它买铜铃、称呼为“小侣”)
更受喜爱(对它的亡失都不太高兴,觉得它是亲爱的同伴)
若有若无,都不喜欢它,不大注意它。
亡失
死亡
从隔壁要来的
花白的毛,“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
病死
“我”思想情感上的变化:
一缕酸辛——怅然、愤恨——更难过得多
2、结合表格内容,从来历、外形、性情、地位和结局方面对三只猫进行比较,概括它们有哪些相似和不同之处。
相似:三只猫的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
不同:第一只猫和第二只猫因为是要来的,自然显得珍贵,外形好看,性情活泼可爱,在家中备受喜爱,结局不是病死就是丢失,都是外因所致。而第三只猫是捡来的,自然没人拿它当回事,外形难看甚至令人讨厌,性情忧郁懒惰,遭受冷待,结局是被冤枉后忽然死去。它们的特点、命运形成鲜明的对比。
文中写三只猫的文段都有明显的结束标志,请用波浪线勾画相关语句,并说说它们在结构上的作用。
析读课文
不要紧,我再向别处要一只来给你。
作用:表现第一只猫的死让我们难过,但不至于太伤心,也为第二只猫的到来做铺垫,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
作用:表现第二只猫的丢失让我们非常伤心,较第一只猫程度加深了,在结构上有总结上文的作用。
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作用:“永不”表明作者态度的决绝,比前面的伤心程度更深,总结全文,呼应开头。
再读课文15-34段,想一想,为什么“我”对第三只猫的亡死要难过的多,并决定永不养猫的原因是什么?
合作探究
芙蓉鸟案件
【案发现场】
1、鸟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了,笼板上都是血。是什么东西把它咬死的。
2、果然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像它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很久。
【犯罪嫌疑人】
【犯罪嫌疑人作案的可能性】
1、案发前的表现: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
2、案发后的表现: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
犯罪嫌疑人:丑猫
01
根据以上线索,证据是否确凿?“我的判断是否正确?到底是谁咬死了芙蓉鸟?真凶是谁?
不确凿,不正确;芙蓉鸟其实是只凶恶的黑猫把鸟咬死的。
证据:“一只黑猫飞快地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
【真凶是谁】
基于文本 得到启示
“我”和家人因为第三只猫的外形、性情而冷待它
“我”仅凭一点线索就主观臆断
“我”在得知真相后真心悔过
善待生命,待人处事平等公正,一视同仁
实事求是,理性判断
勇于自省,严于律己
【冤案启发】
1.(猫)花白的毛,很活泼,常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P1)
品析语言
比喻。将小猫比作为“带着泥土的白雪球”,突出了小猫的活泼可爱。
2.大家都不高兴,好像亡失了一个亲爱的同伴……(P9)
比喻。将猫比作人的伙伴,强调我们全家对这只小猫的深厚感情。
3.真是“畏罪潜逃”了,我以为。(P25)
拟人。把用于人身上的词语用在猫身上,形象生动。
4.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P30)
比喻。强调“我”的悔恨和遗憾程度之深,生动形象。
文章主旨
本文以第一人称的口吻主要写了“我”家三次养猫的经历,表达出“我”因冤枉棒打第三只猫的伤心与自责,还体现出作者对生命的尊重和自我反省的精神。此外告诉人们做任何事情都要实事求是,决不可主观臆断。
课堂小结
1.抓住特征,描写逼真。
作者写三只猫,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性格。
2.对比烘托,突出重点。
3.首尾呼应,巧设伏笔。
开头先交代几次养猫的结局,抛出线索,总领全文;末尾以“我家永不养猫”收尾,开拓深意,呼应篇首。
4.运用抒情的表达方式,直接抒发自己的情感。
艺术特色
第三只
第一只
第二只
猫
首次养猫
心酸难过
活泼有趣被人捉去
懒惰忧郁
蒙冤而死
活泼好动生病而死
愤恨诅咒
久不养猫
内心愧疚
永不养猫
拒绝主观臆断
平等对待生命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