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民族关系的发展与经济重心的南移》同步练习
第I卷(选择题)
1.北宋中期,一个大商人从四川到南方采购货物,他会携带的货币是:( )
A.银子 B.交子 C.存折 D.支票
2.2015年3月,中国为首发起成立亚洲 ( http: / / www.21cnjy.com )投资开发银行,引发人们关于我国对世界经济发展重大贡献问题的思考。其中,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就出现在我国的:( )
A.北宋 B.南宋 C.明朝 D.清朝
3.下列我国古代著名外贸港口中,属于两宋时期的名港是:( )
①扬州 ②杭州 ③广州 ④泉州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4.下列哪一项的搭配是错误的?( )
A.女真—阿骨打—金 B.契丹—阿保机—北宋
C.党项—元昊—西夏 D.蒙古—忽必烈—元
5.元朝建立后,采取了许多措施加强统治。其中带有消极落后因素的措施是( )
A.行省制度 B.重农政策
C.人分四等 D.提倡儒学
6.下列关于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南方生产环境和条件比北方优越
B.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稳定
C.南方统治者为壮大实力,重视发展经济
D.南方的生产技术、工具比北方先进
7.兴化马姓中有一支为回族,是兴化回族的主体人群。回族马姓主要源于原籍西域阿拉伯。回族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始于( )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8.郭靖和杨康是金庸先生脍炙人口的小说《射 ( http: / / www.21cnjy.com )雕英雄传》中的两个重要人物。请分析,他们名字中的“靖”、“康”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直接联系 ( )
A.西夏建立 B.澶渊之盟 C.金灭北宋 D.元朝建立
9.商人的社会地位得到提高是在( )
A.汉代 B.宋代 C.唐代 D.三国
10.南宋有位诗人曾写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写作该诗的主要目的是( )
A.赞美杭州的繁华 B.讽刺北宋统治者的醉生梦死
C.咏写了西湖秀色与人的关系 D.讽刺南宋统治者的醉生梦死
11.《鸡肋编》记载:“(都城汴京)数百万家,尽仰石炭,无一燃薪者。”引文中的“石炭”指的是( )
A.石油 B.煤 C.生铁 D.青铜
12.“元旦那天,盛行燃放鞭炮,穿新衣,往来拜年……”这是宋代人在过哪一节日( )
A.端午节 B.中秋节 C.春节 D. 元宵节
13.“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雪》中的“宋祖”指的是( )
A.赵匡胤 B.元昊 C.阿保机 D.李世民
14.现在刷卡消费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但纸币仍然必不可少,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于( )
A.西汉 B.隋朝 C.唐朝 D.北宋
15.“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是中国古代北方杰出的少数民族首领,其主要功绩是( )
A.建立元朝 B.消灭南宋
C.建立明朝 D.统一蒙古
16.岳飞抗金发生在( )
A.北宋时期 B.南宋时期 C.元朝时期 D.唐朝时期
17.我国古代经济中心逐渐自北向南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
A.统治阶级政策调整
B.南北地理环境的变化
C.北方长期战乱,南方相对稳定
D.南方贸易发达
18.《马可波罗行纪》此书中,小丽可能会读到的场景是( )
A.扬州的人民大面积地种植橄榄、番匣
B.蒸汽轮船沿运河把南方的粮食运往北方
C.往来的官吏们在某地驿站吃饭、休息
D.元大都有雄伟的高架引水桥、圆形剧场
第II卷(非选择题)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请仔细观察以下两幅图片,结合图二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
材料二:北宋东京城内人口稠密,居民超过百万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中国最大的城市。城里买卖和居住的地方已经分不清,随处可开设商店,小商贩也不限在特定的市区之内,城厢内外均可沿门叫卖,商品可以在白天、晚上交易,三鼓以后还可夜市,通晓不绝。城内还有饮食 街、马行街、衣料铺、药。
——大河网材料
(1) 图一是宋朝哪个都城的平面图?
(2) 图二描绘了图一的都市风貌。2010年上海世博会把它制作成多媒体长卷来辉映其“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请写出画名及其作者。
(3)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北宋东京的商业活动有哪些特点?
(4) 当时该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称作什么?
(5)结合图二、材料二谈谈你对北宋城市经济生活的认识。
20.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不断、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不断巩固和发展。阅读材料,探究历史,回答问题。
材料一:贞观十五年(641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正月,……松赞干布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祖、父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材料二:元朝疆域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 )
材料三:元末反映草原地区蒙汉民族生活的诗句:“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亦解调胡琴。”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吐蕃”是今天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元朝设置了什么机构对该地进行了管辖?
(2)从《元疆域图》可以看出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了对全国进行有效统治,元朝开创了哪种政治制度?还设置了什么机构管辖澎湖和琉球?
(3)材料二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是什么?它与元朝统一有何关系?
21.材料解析题。
材料一:“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二:“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宋史》
⑴材料一中的“苏湖”指什么地方?当地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什么?
⑵材料二中的现象最终出现于何时?
⑶这两则材料说明了什么历史现象?
⑷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两点即可)
22.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曾在许多领域处于世界前列,为人类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
材料一:在当时(隋唐时期)的条件下,这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一大发明。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我国的这一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人称它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上述材料中的“这种制度”指什么?最早创立于哪个朝代?完善这种制度的关键人物依次有哪些?
(2)唐朝时,读书人要想做高官,必须参加哪一最重要的科目考试?
材料二:货币是经济发展的产物,也是商品经济繁荣的体现
( http: / / www.21cnjy.com / )
(3)图一样式的钱币,最早在全国统一使用是在哪个朝代?
(4)图二所示货币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请说出它的名称和出现的时期。
23.沿着以丝绸命名的中外交往通道,古代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由此展开。
材料一 (汉代)丝绸之路以商队运 ( http: / / www.21cnjy.com )输形式从中国到罗马帝国,连接了欧亚大陆的两端。丝绸之路流通着大量的、品种多样的手工业品和农产品。商人、传教士和其它一些旅行者,也带着他们的信仰、价值观念和宗教信念来自遥远的西方。
——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1)据材料一,概括汉代丝绸之路的主要作用?列出为此商路成功开辟的功臣一位。
材料二 中国丝绸从海路外传虽然开 ( http: / / www.21cnjy.com )始很早,但只限于官方贸易。到宋代除官方丝绸贸易外,民间商人向海外进行丝绸贸易的,也蓬勃发展。据泉州商人李充的原文报告“自置船一只携带各种丝绸和瓷器到日本贸易。”
——万明《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
(2)据材料二指出,宋代海外丝绸贸易有什么新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新变化的政策原因
材料三 据中新网北京3月31日电,英、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意、德等许多西方国家纷纷摆脱美国的阻拦,成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意向创始成员国。目前已增至30个,另有14个国家也已提出了正式申请。
(3)许多西方国家纷纷摆脱美国的束缚,成为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这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的一种什么现象?我国应该如何应对这种现象?
参考答案
1.B
2.A
3.B
4.B
5.C
6.D
7.B
8.C
9.B
10.D
11.B
12.C
13.A
14.D
15.D
16.B
17.C
18.C
19.
(1)(今)开封(东京)
(2)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3)市和坊不再截然分离,可沿街设铺,不仅有夜市,还有“鬼市”,全天候营业。
(4)瓦舍(瓦舍勾栏)
(5)城市繁荣,市民生活极大丰富,从而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
20.(1)藏族 宣政院
(2)行省制度 澎湖巡检司
(3)蒙汉两族的差异越来越小;元朝的统一有利于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
21.⑴苏州、湖州;水稻。
⑵南宋
⑶经济重心的南移。
⑷①南方战乱较少,相对稳定。②中原人南迁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③气候变化,南方适宜农业发展。
22.
(1)科举制度; 隋朝; 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
(2)进士科
(3)秦朝
(4)纸币; 北宋
23.(1)加强了东西方联系,促进了东西贸易,传播了东西文化;人物:张骞
(2)变化:由只限于官方贸易到民间海外丝绸贸易蓬勃发展。
原因:政府鼓励海外贸易等
(3)经济全球化;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促进经济的高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