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16—20课)
1.2022年课标要求
〖导论〗因为黄巾起义,东汉很多实力派趁机坐大,甚至拥兵一方成为地方割据势力,形成东汉末年的军阀割据局面,统一多民族国家进入政权分立时期。这一时期,虽然多个政权并立政局混乱,但是各民族之间加强交往、交流与交融,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科技文化有了显著的进步。这些尤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为隋唐的统一局面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内容要求〗1.4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和北魏孝文帝改革、人口迁徙和区域开发,认识这一时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特点及其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科技和艺术成就,如祖冲之的数学成就,认识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2.2022年课标解读
⑴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基本线索和重要的事件、人物,知道重大史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原因和结果,初步养成历史时序意识和历史空间感。(史料实证、时空观念)
⑵知道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了解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了解西晋的历史,探究西晋短暂统一的原因。知道八王之乱出现的原因,分析其危害。了解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认识到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祖国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民族友好是我们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流。知道东晋南朝的历史更替,分析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及影响,了解江南地区开发的表现,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知道淝水之战,分析其对南北双方的影响。知道北魏孝文帝改革及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认识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了解贾思勰与《齐民要术》、祖冲之的成就、书法成就、绘画与雕塑成就,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价值和突出优势,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⑶能结合语文、地理、生物等课程的学习,通过阅读古代的文献材料、图像材料,观察实物材料,查阅地图,并加以分析、概括并提取其中的历史信息。通过探究与讨论,强化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家国情怀)
本单元教材主要内容:
1)新旧教材之比较
2024版新教材 原版本
单元 课 题 单 元 课 题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16课 三国鼎立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16课 三国鼎立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第18课 东晋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区开发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19课 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融合
第20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和文化
2)本单元由五节正课组成。
本单元由五节正课组成。
涉及两个关键词:政权分立(三国、南北朝)、民族交融(民族迁徙、胡汉交融)
三国两晋南北朝绝大部分时间都处于分裂割据状态,但在此期间,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内迁,推动了民族交往、交流与交融;北方人民大量南迁,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经济发展迅速,农业技术也取得很大进步;科技文化领域更是成就璀璨。
东汉末年的农民起义和军阀割据,结束了两汉大一统的局面。三国鼎立局面是从分裂割据逐步走向统一的过程。司马氏建立的西晋结束了三国鼎立,实现了短暂统一。历时十几年的八王之乱,不仅使西晋衰落,也导致中原人口大量逃往南方,形成了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随后,我国历史相继进入东晋十六国和南北朝时期。自西晋末年到东晋后期,南迁的北方人口数量巨大,给南方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大量劳动力,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显著时代特征。
三国两晋南北朝承上启下,从文化、经济、政治、民族关系等多方面,为隋唐盛世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第16课 三国鼎立》:本课主要介绍了从东汉末年分裂割据到局部统一的历史,主要围绕三部分内容展开,即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魏蜀吴的建立与发展。三部分内容之间因果相联,在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的作用之下,曹操、刘备和孙权的势力逐步崛起,进而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本课主要介绍西晋统一全国,结束东汉末年以来军阀割据混乱的局面。其腐朽的统治只维持了短暂的统一局面,“八王之乱”加速了西晋的衰亡。同时,北方游牧民族的南迁促进了北方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
《第18课 东晋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区开发》:本课主要介绍的“东晋的兴亡”“南朝的政治”和“江南地区的开发”分别从政治、经济两方面介绍江南的发展。东晋、南朝的统治,为江南地区的开发提供了重要条件。
《第19课 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本课主要介绍了西晋灭亡,东晋在南方建立,中国陷入南北分裂状态,淝水之战使这一局面得以延续。4世纪后期,北魏政权建立,为统一黄河流域,顺应民族融合的大趋势,孝文帝在政治、经济、社会习俗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孝文帝改革也推动了北方地区的民族大交融,促进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也为隋唐的统一奠定了重要基础。
《第20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本课主要介绍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农学、数学、天文学、机械制造方面的成就及书法、绘画和雕塑等文化内容。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政权分立、民族交融、文化多元的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科技与文化上承两汉、下启隋唐,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不仅是对秦汉科技与文化的继承和创新,还为隋唐科技与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单元大概念架构
本阶段时间界限为220年到589年,主要包括五部分内容:三国鼎立、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东晋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区开发、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继两汉之后,中国历史进入一个大分裂时期,期间也有过短暂的统一,也就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历史时期:三国、西晋、东晋、南北朝)。
分裂中的统一因素: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之间的交融;南方经济的发展;科技文化的进步等都为统一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历史阶段特征:政权分立、民族交融。(分裂是这一时期的一大特点;民族融合成为这一历史时期的另一特征)
政治上:政权更替频繁,封建国家大分裂,局部统一出现和民族大融合;北魏孝文帝推行改革,促进北方各族的封建化。
经济上: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成熟;南北经济发展的差距缩小,江南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并赶上北方;以北方黄河流域为中心的农业经济格局开始改变。
文化上:儒学面临严峻挑战同时取得新发展,科技文化取得辉煌成就,不少领域继续在世界上居领先地位。
民族关系上:东汉末年以来,少数民族内迁,北人南迁,促进了各民族的交流与融合。
3、整体教学流程透视
(1)课堂导入环节以科学性、趣味性、灵活性和启发性原则,通过视频、图片等方式,采用设疑、悬念导入法、直观导入法、开门见山法、直接破题法、温故知新等方法导学激趣。
(2)导入新课后,出示学习目标,学科核心素养,明确学习的重难点和要求,明晰地让学生知道通过本节学习应该掌握哪些知识点,形成何种能力,从而进入自主学习环节。
(3)自主学习,让学生整体感知教材,对基本史实有一定了解,再对重难点进行精细预习,标画重点内容。
(4)小组合作,问题探究要围绕教材的重点、难点内容展开,教师要把教学的重点、难点问题交给学生去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教师可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
(5)当堂检测,着重在于以各种形式检测学生学习的效果,可以通过口答、自背、做题等方式完成。根据课堂情况,灵活掌控教学环节,每节课至少留出3至5分钟进行测验训练,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做到堂堂清,不欠账。
4、本单元教材体例
(1)新教材的每个单元主题页新增该阶段时间轴,对重大事件进行梳理,增强学生对历史时序的认知;还新增了新课标对这一单元要达成的内容要求,为学生学习新知明确了目标,如第四单元:
(2)设计导语激发兴趣,引出重点:课文标题后引语部分增加相应内容的图片信息,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相关知识:如第16课引语旁配有京剧《捉放曹》中曹操的扮相,第17课引语旁配有《“晋鲜卑归义侯”印》,第18课引语旁配有《南京六朝博物馆的条幅》,第19课引语旁配有《嘎仙洞遗址》,第20课引语旁配有《北魏星象图》等。
(3)新教材引入了大量史学考古、理论研究新成果,正文部分采用了大量的新地图、新图片、考古新发现的遗物,历史知识内容更加充实丰富,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相关知识。设计读图,提升学生史料实证、时空观念等核心素养。
(4)设计正文宋体内容明确基本知识;
(5)设计相关史事教会学生提炼有效信息;
(6)设计“想一想”栏目,引起探究兴趣,激发学生思考;
(7)设计“材料研读”培养学生研读材料的能力,活学活用;
(8)新教材增加了“学史崇德”栏目,更符合课程教材要发挥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作用,更符合新课标坚持德育在先的理念,更加符合“为党育人,为国育人才”的“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目的,如第14课新增了【学史崇德】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张骞“持汉节不失”的精神和坚决克服困难的意志为后人传颂,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更好地落实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第15课新增了【学史崇德】司马迁撰写《史记》的史实,司马迁追求崇高理想和献身伟大事业的精神,培养学生树立爱国情怀。
(9)设计“课后活动”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10)设计“知识拓展”,扩大学生知识面。
第16课知识拓展:七擒孟获;第17课知识拓展:王濬伐吴;第18课东晋南朝时的海外贸易;第19课知识拓展:北魏时期的洛阳市场;第20课知识拓展:郦道元和《水经注》。
新教材进一步落实历史学科素养的要求,为高中阶段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体现了历史课程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课程本质。
一、教学目标:
目标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
概况三国与两晋、东晋与南朝、十六国与北朝等时期的基本史实,运用示意图梳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情况,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政权林立、社会动荡的时代特征,了解国家统一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史料实证、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目标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
知道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背景、主要措施,认识北魏孝文帝改革适应并促进了北方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初步理解民族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认识虽然北方长期处于政权分立的战乱状态,但是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目标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知道江南地区农业、手工业、商业、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理解江南地区的发展得益于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人口大量南迁和适宜于农业发展的自然环境。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认识劳动力是促进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
目标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成就,感受科学家们孜孜不倦的探索实践精神与独具特色的文化魅力。体会科学和人文的社会价值,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二.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三国鼎立、西晋的短暂统一、东晋南朝的政权更替、北方游牧民族内迁与民族交融、北魏孝文帝改革、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学习难点:三国鼎立的形成、北方游牧民族内迁与民族交融的意义、北魏孝文帝改革、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4课时)《第19课 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和北魏孝文帝改革,认识这一时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特点及其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素养目标 1)时空观念、史料实证:了解淝水之战有关史实,知道北朝政权更迭和北魏孝文帝改革及北方地区民族交融概况。(重点)2)唯物史观、历史解释:了解淝水之战东晋取胜的原因;知道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及作用。(重点、难点)家国情怀:认识民族和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潮流,理解民族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增强民族认同感。(难点)民族交融:各民族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在交往交流中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接近、相互认同的过程。它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种进步的历史现象。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部编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的第四课,是整本书的第19课。本课是中国古代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一个组成部分,主要学习北朝的历史。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时代特征是“政权分立和民族交融”,而本课恰恰是“民族交融”这一时代特征的具体体现。本课四目内容:第一目是淝水之战,介绍了十六国时期前秦统一北方,与东晋展开淝水之战并大败。第二目:北魏孝文帝改革,介绍了鲜卑族崛起建立北魏,北魏统一北方,孝文帝改革促进民族交融。第三目:北朝政权更替,介绍北魏为防范柔然建立六镇,后六镇兵变,北魏分裂为东西魏,后东西魏被北齐、北周取代;第四目: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介绍了魏晋以来内迁的各族与汉族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往,交流和交融,以及北方民族交融对中华民族的重大历史意义。本课关键词: 孝文帝改革、北方民族交融为了便于教学,依据大单元教学理念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将本课整合为四部分:一:淝水之战——欲速不达折戟而返;二:北魏孝文帝改革——顺应时势强力改革;三:北朝政权更替——六镇兵变北朝分裂;四: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胡风汉韵水乳交融;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愿意参与到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中,但其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因而需要以直观和生动的材料引导学生,但本课内容比较抽象,如:如何理解民族交往、交流和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因而需要教师用形象和丰富的语言吸引学生,指引学生,在此过程中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
教学方法 以启发式教学为主、材料分析法、合作探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整体感知】第4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裂与民族交融历史时期特点:政权分立、民族交融(1)封建国家分裂,政权交替频繁。(2)北方战乱频繁,民族交融加强。(3)我国古代历史第一次大规模人口迁徙高潮阅读教材子目录,概述本课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导入新课】【猜一猜】1.“床前明月光”中的“床”指的是( )A.一种卧具B.一种坐具C.一种装饰品D.一种窗户2.唐代诗人元稹,他祖先姓氏为( ) A.独孤 B.拓跋 C.长孙 D.诸葛 【播放视频】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第19课,《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来探究这段历史。 阅读单元导读,思考问题。学生阅读教材,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思考问题。 通过大单元整合,引导学生学会识图,培养其时空观念及获取信息能力,初步掌握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朝代更迭情况。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知兴趣。通过视频,初步感知北方民族交融的状况。
讲授新课(一) 目标导学一、淝水之战——欲速不达折戟而返;1.五胡十六国[多媒体展示材料]材料:从4世纪初到5世纪前期,北方各族统治者先后建立了许多政权。历史上把北方主要的15个政权,连同西南地区的成汉,总称为“十六国”。教师:376年前秦苻坚统一黄河流域。2.前秦统一北方Q1.为什么前秦苻坚能统一北方?材料:苻坚重用汉人王猛,军国大小事务全都依靠他处理。王猛辅佐苻坚,外修兵革,内崇儒学,劝课农桑,教化百姓,使前秦很快兵强国富。苻坚曾对王猛说:“你日夜勤劳,日理万机,我就像周文王得到姜太公,可以整年悠闲了。”苻坚:“我已经统一北方,征伐东晋我可完成统一大业,丞相意下如何?”王猛:“晋虽僻陋,正朔相承。亲仁善邻,国之宝也。臣没之后,愿不以晋为图。鲜卑、羌虏,我之仇也,终为人患,宜渐除之,以便社稷。”请你结合他们的对话,分析是否应该征伐东晋呢?教师:氐人苻氏建立的前秦逐渐强盛,一度统一了北方。与南方的东晋形成对峙局面。3.淝水之战阅读教材108页,结合视频,完成表格。【播放视频】项 目内 容时间、地点目的对战双方结 果战争特点影响学生回答后,PPT展示:淝水之战时间、地点383年、淝水目的企图灭亡东晋,统一中国交战双方前秦、东晋结果东晋胜利战争特点以少胜多历史影响前秦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状态透过成语看淝水之战:通过史料分析淝水之战中的成语故事。材料一:以吾之众旅(军人),投鞭(马鞭)于江,足断其流。——《晋书》材料二:见部阵整齐,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类人形……有惧色。——《晋书》材料三:余众弃甲宵遁(连夜逃跑),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晋书》 提示: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Q2.淝水之战给北方地区带来了什么的影响?材料二:(淝水之战后)前秦这个由各个民族各个势力组成的马赛克般的政权,瞬间瓦解。 ——【日】川本芳昭《中华的崩溃与扩大:魏晋南北朝》影响:前秦很快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乱的状态;东晋相对稳定,社会经济发展。Q3.淝水之战前秦为什么会失败?从中得到怎样的认识?从细节中,看民族关系与前秦的战败[多媒体展示材料]材料1:今伐晋有三难:天道不顺,一也;晋国无衅,二也;我数战兵疲,民有畏敌之心,三也。——《资治通鉴·淝水之战》材料2:370年车骑十六万灭前燕;371年步骑七万灭仇池;373年五万攻取梁、益二州;374年五万甲士平定叛乱;376年三十万大军灭代国;378年十七万人攻取襄阳;383年战争前,朝臣皆反对出兵。材料3:苻融哭着对苻坚说出自己最大的心事:鲜卑人、羌人、羯人布满在长安附近一带,他们都是前秦的仇敌,大军一旦东下,关中会发生极大危险。——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材料4:出师前,苻坚自恃兵多势强,号称自己的百万大军,“投鞭于江,足断其流”。 ——《晋书》师:在淝水之战中,拥兵80多万的前秦军队是如何被东晋的8万守军打败的呢?学生讨论后回答。师总结:苻坚骄傲自大,军队战斗力不强,指挥不当,战线过长。因此要顺应民心,凝心聚力,才能一统天下。师:中国古代与淝水之战一样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还有哪些?生:巨鹿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师过渡:淝水之战后,前秦统治瓦解,北方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的状态,结束北方混战的又是哪一个政权?生:北魏政权。 阅读史料,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涵养时空观念。提示:背景:前秦(苻坚)意图统一中国。时间:383年。交战双方:前秦与东晋。结果:东晋以少胜多,打败前秦。影响:淝水之战后,前秦很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提示:原因:秦军中氐族人不多,汉族和其他民族的将士占大多数,他们不愿为前秦卖命,秦军一触即溃;苻坚骄傲轻敌,战前不做认真准备;东晋军队严整,勇猛善战;将领沉着冷静,调度有方。认识: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并不在于兵力的多寡,而在于人心的向背、战术是否得当等。 通过地图,引导学生了解五胡十六国,提高学生读图能力。通过图片及教材的结合,自主学习,掌握淝水之战的基本情况。成语故事的讲述,激发学生兴趣,了解淝水之战的战争过程。展示相关史料,设问学生问题,培养其分析史料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讲授新课(二) 目标导学二、北魏孝文帝改革——顺应时势强力改革1.北魏的建立与统一Q1.阅读材料,梳理北魏建立与统一概况材料:前秦统一北方时,拓跋部政权一度灭亡。淝水之战后前秦瓦解,386年拓跋珪重整旧部,在今呼和浩特地区即代王位。396年, 拓跋珪即皇帝位(北魏道武帝),定都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拓跋珪的孙子拓跋焘(北魏太武帝)于431年灭匈奴人建立的夏,436年灭汉人建立的北燕,439年灭匈奴人建立的北凉,统一了北方地区,结束了十六国时期。提示:(1)386年拓跋珪建国;(2)396年拓跋珪定都平城,建立北魏;(3)439年北魏统一北方,结束十六国分裂割据局面;(4)北方各族长期杂居,民族融合成为趋势;(5)鲜卑拓跋部内迁较晚,保持原有习俗,不利于国家治理。【知识补充】内蒙古嘎仙洞刻石拓片:嘎仙洞遗址摩崖石刻祝文,位于嘎仙洞入洞前厅西侧15米的石壁上,通高90厘米,宽120厘米,共19行,竖行,每行12字至16字不等,全文201个字,对鲜卑民族起源、中国疆域史的研究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多媒体展示表格材料]民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政治制度文化汉族以农耕为主定居比较完备先进北魏鲜卑族以游牧为主逐水草而居相对落后相对落后师:统一后的北魏面对汉族与鲜卑族的种种不同,要治理好广大的北方地区,他将何去何从?2.北魏改革目的材料:北魏建立后,逐步由放牧经济转变为农业经济,社会制度也由奴隶制转变为封建制,但仍然保留了大量的奴隶制残余。特别是在北魏统一北方后,广大汉族臣服于北魏,各少数民族与汉族生产方式上的差距日益明显。为了更好地进行统治,改变落后的统治制度,吸纳接受汉人先进的文明,向汉人学习,成为必然选择。【知识拓展】拓跋宏,生于467年,他5岁即皇帝位,北魏王朝的第6个皇帝。冯太后去世后,开始独揽朝政。孝文帝自幼在冯太后的教养下,深受汉文化的影响,《魏书》说他“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意,览之便讲,学不师授”。师总结:面对民族矛盾与冲突,前秦选择罔顾人民意愿,强行东征,而北魏却有了不一样的选择。他们决定改革,用文治移风易俗。师过渡:北魏政权建立后,定都在平城,后来孝文帝把都城迁到了洛阳。3.孝文帝迁都【播放视频】Q2.孝文帝为什么要执意迁都?目的何在?有何作用?[多媒体展示材料]材料一 《悲平城》诗说:“悲平城,驱马入云中。阴山常晦雪,荒松无罢风。”材料二 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魏书》师:根据材料,指出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师总结:迁都洛阳,为改革的深入推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4.孝文帝改革措施Q3.孝文帝改革采取哪些措施?有何影响?师:假如你是孝文帝,在迁都后你会采取哪些措施来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呢?学生各抒己见后,教师多媒体展示相关材料。材料一 (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材料二 汉族服饰和鲜卑服饰俑。材料三 鲜卑姓改为汉姓鲜卑姓改为汉姓丘穆陵穆步六孤陆贺兰贺独孤刘拓跋元勿忸于于尉迟尉拔拔长孙 材料四 《北魏帝王出御图》。材料五 孝文帝择中原大姓(汉族贵族)女子作后宫,并分别为五个皇弟娶中原大姓女子为王妃,很多鲜卑公主也嫁给汉族高门。材料六 孝文帝恢复汉族礼乐制度;采取汉族封建统治制度。材料七 北魏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及诸卿设置齐备,设官一准南朝,以为永制。师:我们可以把孝文帝的改革措施概括成这几句话:都洛阳;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通婚姻;用汉制;习汉礼。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5.孝文帝改革成功原因Q4.孝文帝改革为什么能够成功?材料: 一大批胡族社会发展达到与中原汉族相一致,在经济文化和民族习俗上都消除了差异,经过互相杂居通婚,在血统上也与汉族凝为一体,使汉族共同体有了新的发展壮大。——冯君实《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的民族融合》 “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目所不识,口不能传。”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6.孝文帝改革的评价【唯物史观】Q5.有人认为这是由于当年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使得鲜卑族的文化特色慢慢消失,所以孝文帝是千古罪人,但也有人说他促进了鲜卑族的封建化、汉化过程,所以是千古明君。你同意哪个观点?说说你的理由。评价孝文帝,主要根据他的改革;评价他的改革,主要根据以下标准:1.是否顺应历史发展趋势,促进历史前进?2.是否有利于整个中华民族的进步?提示:孝文帝顺应时代潮流,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这有利于北方经济的发展,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加强了民族大融合,为国家结束分裂、走向统一和封建社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因此孝文帝是我国少数民族中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为中国多民族共同发展做出了贡献。 当然,孝文帝改革全盘汉化,忽视了保持本民族文化特点,使得鲜卑族拓跋部逐渐融入其他民族,这是值得我们吸取的教训。 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结合课本分析后总结回答:①直接目的: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②根本目的:缓和社会矛盾,巩固统治。生:①(从地理环境看)平城位于今山西大同东北,地处偏北,地形多山气候寒冷,不利于农作物生长,所以出产的粮食不能满足都城众多人口的需要,不适合作为规模较大的王朝的都城。②(从巩固政权的角度看)平城位置偏北,不利于北魏对中原广大地区的统治,平城鲜卑贵族集中,崇尚武力,不利于改革。提示:师生分析材料,归纳总结得出:①语言: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②服饰:以汉服代替鲜卑服。③姓氏:改鲜卑姓为汉姓。④婚姻: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⑤政治:采用汉族官制、律令。⑥礼法:学习汉族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成功原因①改革顺应了时代潮流(根本原因);②符合民族融合趋势和各族人民的愿望;③符合统治者巩固统治的需要;④孝文帝的胆略和卓越见识,冲破阻力,毅然改革 培养学生识图能力和提取历史知识的能力。通过图片与教师讲述,了解北魏的来龙去脉,形成大致了解及其统一意义。引导学生完成表格与史料分析,深层次解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社会背景。紧抓教材与材料,明确孝文帝改革的目的及其迁都洛阳的原因。通过图文材料展示,全方面了解孝文帝改革的措施。
讲授新课(三) 目标导学三:北朝政权更替——六镇兵变北朝分裂Q.阅读教材,梳理北朝政权更替概况北魏在中原建立政权后,在北方设立了六个军镇,以抵御北方柔然的南下。北魏后期,来自北方的威胁大大减轻,军镇的作用减小,地位降低。六镇军人对此十分不满,导致兵变,战火蔓延到今河北、山东、陕西、甘肃地区。在六镇兵变的打击下,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两部分。东魏后被齐取代,史称北齐。西魏后被周取代,史称北周。北周统治者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还竭力促成鲜卑人与汉人的交融,因此,国力渐渐强大。577年北周灭北齐,北方重归统一,为隋朝统一全国打下基础。 结合教材,自主学习梳理北朝政权更替的具体情况。 结合地图与文字史料,联系课内外知识,学会概括及分析问题能力,加强历史解释、时空观念和唯物史观、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
讲授新课(四) 目标导学四: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胡风汉韵水乳交融Q1.图说历史:下图透露哪些民族交融方面的信息?【播放视频】教师:魏晋时期的民族关系,有时矛盾激化,甚至发生战争,但总体上,民族隔阂趋于消解,民族关系趋于缓和。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1.北方民族交融的表现Q2.阅读教材,梳理北方民族交融的表现?从生产生活、政治制度、思想文化、社会习俗、民族心理等方面整理表格。[多媒体展示表格]民族交融领域民族交融的表现生产生活政治制度思想文化社会习俗民族心理师:通过分析图文材料,归纳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有何作用。民族交融领域民族交融的表现生产生活相互学习政治制度实行君主专制制度思想文化少数民族学习汉族文化汉族学习少数民族乐舞社会习俗相互借鉴吸收民族心理“胡”“汉”观念逐渐淡薄,民族隔阂与偏见逐渐减少教师:北方地区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并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2.北方民族交融的意义Q3.阅读教材,结合材料,说一说北方民族交融的意义?材料:这一民族大融合,固然经历了长期的痛苦历程,但是由于汉族接受了新的成分,因此在经济上、文化上,不但没有衰落,而且比之以前更加兴盛起来。中国历史上空前强盛的隋唐封建国家,就是在这种民族大交融的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王仲荤《魏晋南北朝史》 结合教材,自主学习,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民族交融新变化的讲述上,采用大量图片资料了解其变化,同时,兼以史料探究民族关系上的新变化。自主学习,了解北方民族交融的表现,培养史料实证核心素养。史料与教材相结合,探究北方地区民族交融的意义。
课堂小结 淝水之战以后,前秦虽然土崩瓦解,但北魏统一了北方,结束了十六国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特别是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大交融,为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贡献。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并为以后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通过课堂小结总结本课的主 要知识点,起到巩固作用。 图示法总结本课内容,简单明了。总结时提醒学生注意孝文帝改革措施及影响等重要内容。
课堂巩固 1.(2023·福建省)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北方少数民族英勇顽强的尚武精神影响中原,中原地区的围棋、投壶等体育项目传入北方少数民族地区。这说明了( )A.民族的交融 B.江南的开发 C.文治的出现 D.科技的进步【答案】A2.(2023·甘肃天水)魏晋南北朝时期,鲜卑族自称是黄帝后裔、匈奴自认为是夏朝后裔,他们主动学习中原文化和典章制度;汉族中也流行北方民族的短衣打扮。这反映了当时( )A.民族交融加强 B.边疆地区文教发达 C.民族政权并立 D.边境贸易活跃繁荣【答案】A3.(2023·广东深圳)豹炙是北方少数民族的食肉习惯。在炙肉时,将整只动物放在火上烧烤,再分块分食。南北朝时,南北方社会上层的宴饮中,食用炙烤肉类现象普遍。南齐高帝曾赐给江淹鹅炙和美酒,奖励他草拟诏书有功。说明这一时期( )A.北人大量迁往南方 B.南方社会相对稳定C.南北方饮食基本 D.民族之间相互交融【答案】D 检测课堂教学效果。
附1: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简洁明了的板书帮助学生了解本课知识建构。)
【学史崇德】 共铸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是在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主流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一体。
——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
(设计意图:图文结合,认识中华民族大家庭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涵养家国情怀。)
【作业布置】
个性化作业——任选以下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历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材料: 493年,北魏孝文帝为迁都洛阳,防止守旧贵族的反对,设下了一个妙计。当时,洛阳正值秋雨季节,他率兵南征。随行的群臣长途跋涉,疲惫不堪,都不愿冒雨继续前进。而这时,孝文帝下令立刻向南进发,那些群臣一起下跪,请求停止南进。孝文帝说:“我们这次南征,兴师动众,影响甚大,既然你们不愿意南下,那就只能将国都从平城迁到这里来,等将来有机会再灭南朝,统一全国。”相比之下,群臣更害怕南征,便同意迁都。
——摘编自白翠琴《魏晋南北朝民族史》
观点1、北魏孝文帝改革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观点2、杰出人物对历史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观点3、重大历史决策的做出需要讲求智慧
【提示】例:观点2、杰出人物对历史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论述:494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他顺应历史潮流,不顾守旧势力的反对,坚持改革。在朝廷中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通婚。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促进了社会发展,增强了北魏的实力。北魏因为孝文帝改革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促进了社会发展。
综上所述,杰出人物对历史的发展有巨大影响,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读
解
标
课
元
单
壹
析
分
材
教
元
单
贰
标
目
习
学
元
单
叁
计
设
学
教
元
单
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