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3张PPT。爸爸的花儿落了林海音林海音(1918—2001),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台湾, 父母曾东渡日本经商。生于日本大阪,3岁随父母返台,5岁来北京,北京是她文学之路的起点。有散文集《两地》;短篇小说集《城南旧事》《烛心》;长篇小说《春风》等。本文是《城南旧事》的最后一部分。走近作者 小说透过主人公英子童年生活故事的描述,寄托了作者对童年、对北京的缅怀。
《爸爸的花儿落了》是小说的最后篇章,是悼念她过早离开人世的父亲的。
积累字词鸡毛掸子咻咻玉簪花骊歌肿胀叮嘱花圃dǎnxiū xiūzānlízhǒnɡ zhànɡ dīnɡ zhǔpǔ狼狈bèi栅栏zhà初读课文 理清文脉1、本文是什么文体?
2、本文的两个主要人物是?
3、文章的线索是?
4、将课文分为三个部分。本文是什么文体?小说(自传体小说)。本文有两个主要人物: 一是—— 二是—— 主要人物是——爸爸
我(英子)
爸爸文章线索主线——爸爸爱花
副线——
毕业前毕业中毕业后毕业典礼顺叙将课文分为下面三部分毕业典礼前
毕业典礼中
毕业典礼后开头到“最后一天在这学校里啦”
当当当,钟声响了……种满了蒲公英
“快回家去”到结尾
◆你能找出哪些段落是在记叙现在,哪些是在回忆过去吗?
(1)毕业典礼前
(2—12)回忆昨天去看爸爸的情景
(13—29)回忆一年级爸爸逼我上学
(30—31)回忆此事以后我的变化
(32)毕业典礼开始
(33—34)回忆爸爸喜欢花
(35—37)毕业典礼进行
(38—45)回忆常常有人要我做大人
(46—53)回忆爸爸鼓励我独自寄钱
(54—68)毕业典礼后文中哪些写的是眼前事,哪些是回忆过去的事,回忆的事情是怎样引出的?衣襟上的夹竹桃医院探望眼前回忆探病时的话六年前赖床受罚礼堂钟声响了,爸爸不能来,不能料理花儿爸爸爱花的情景韩主任讲话,我们唱骊歌爸爸要她闯练,叫她到银行汇款给日本的陈叔叔毕业典礼回来,看见零落的花儿意识到自己已经长大插叙的好处文章随着作者/主人公的思潮起伏而记叙
下来,时而眼前的事,时而又回忆往事,使
文章情节显得波澜起伏,跌宕(dàng)有致,
内容丰富而不繁杂,事件交错而不零乱。 爸爸的花儿落了1、指夹竹桃的败落2、象征天性爱花的爸爸离开人世一语双关1、爸爸是个__________人严在外爱在中
道是无情却有情
深沉厚重
父爱如山从全文看,爸爸是一个怎么样的人?1爸爸表面上很严厉,实际上却充满爱心。
2 鼓励孩子要坚强,无论什么困难的事,
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
3很重感情,他听到弟弟被日本人害死的消息,
便急得吐血了。
4特别爱花,每天下班回来,第一件事就是浇花。
父亲是一本书,记载了对子女的付出、关爱和希望;父亲是一片海,宽阔的胸怀容有对子女深深的爱;父亲是路,让子女踏着走向未来。让我们把发自内心的最美的歌送给我们的父亲大人。我们要衷心地道一声:父亲,谢谢你!
2、 “爸爸的花儿落了”,但我们分明能看到它所结出的果实是硕大的,因为“我”已经长大了!
请用“‘我’是在爸爸的 下长大的……”的句式说说你的阅读感悟。 示例1:“我”是在爸爸的热忱鼓励下长大的。“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闯练,闯练,英子。’”正是爸爸的鼓励使“我”战胜了自己,独自去银行寄钱,独自参加了毕业典礼。
示例2:“我”是在爸爸的严格要求下长大的。一年级的一天,下大雨,“我”赖在床上不起来,爸爸站到“我”的床前,瞪着“我”:“怎么还不起来,快起!快起!”“晚了也得去,怎么可以逃学!起!”“爸爸气极了,一把把我从床上拖起来”,从桌上抄起鸡毛掸子打了“我”,“爸爸把我从床头打到床角,从床上打到床下,外面的雨声混合着我的哭声。我哭号,躲避,最后还是冒着大雨上学去了。”从那以后,“我”总是很早就到校。
示例3:“我”是在爸爸的细心关爱下长大的。尽管因赖床不起而受到爸爸惩罚,但爸爸却破例让“我”坐洋车去上学。爸爸还把花夹袄送到学校来,“看着我穿上,又拿出两个铜板来给我”。这在“我”幼小的心灵中激起了阵阵涟漪,使“我”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能够处处严格要求自己。
示例4:“我”是在爸爸的殷切期望中长大的。“六年前”他参加了“我们”学校的那次欢送毕业同学同乐会时,曾经要“我”好好用功,六年后也代表同学领毕业证书和致谢词。今天,“六年后”到了,“我”真的被选做这件事。“没有爸爸,你更要自己管自己,并且管弟弟和妹妹,你已经大了,是不是?”“不要怕,英子,你要学做许多事,将来好帮着你妈妈。你最大。”这是爸爸对“我”的殷切期望,更是绵绵无尽的牵挂。3、爸爸的花儿
真的落了吗
?英子在爸爸的教育中渐渐“长大”, 她发生了哪些变化?用原文语句回答。六年前爸爸鼓励英子好好用功,六年后也代表同学领毕业证书和致谢词。 “六年后”到了,英子真的被选做这件事。
六年前想逃学挨了爸爸的打,后来,英子每天早晨都是等待着校工开大铁栅栏校门的学生之一。
……其他的,请同学们自己说。(1)六年后,“我”戴着爸爸种的夹竹桃自己参加毕业典礼,然后代表全体同学领毕业证书,并且致谢词。
(2)不论寒冬、酷暑,“每天早晨我都是等待着校工开大铁栅栏校门的学生之一”。
(3)“我哭了,我们毕业生都哭了。我们是多么喜欢长高了变成大人,我们又是多么怕呢!”
(4)“我虽然很害怕,但是也得硬着头皮去。——这是爸爸说的,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
(5)“等到从最高台阶的正金银行出来,看着东交民巷街道中的花圃种满了蒲公英,我很高兴地想:闯过来了,快回家去,告诉爸爸,并且要他明天在花池里也种满了蒲公英。”
(6)“是的,这里就数我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我对老高说:
‘老高,我知道是什么事了,我就去医院。’我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镇定,这样的安静。
生命如花,纵使多情而美丽,但有一天,它会无奈地凋谢,殒落枝头,但一个飘香的灵魂却可以超越时间与空间,在另一个心灵继续散发为阵阵幽香,在爱的缅怀中得到永生,永远绽放在另一个心灵之中。4、掌握重点字句
下面原句与改句的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原句:“晚了也得去,怎么可以逃学!起!”
改句:(1)“晚了也得去,怎么可以逃学?起!”
(2)“晚了也得去,不可以逃学。起!”原句中父亲命令式的口吻,体现了他的威严,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而改句(1)“怎么可以逃学?”叹号变成了问号,毋庸置疑的命令语气就变弱了;改句(2)变成“不可以逃学”,语气最弱,改句不能体现父亲话语中那种不可抗拒的力量。5、“爸爸气极了,一把把我从床上拖起来,我的眼泪就流出来了。爸爸左看右看,结果从桌上抄起鸡毛掸子倒转来拿,藤鞭子在空中一抡,就发出咻咻的声音,我挨打了!”
说说这句话中的加点词语有什么表达作用。“拖”是用力一把抓过来的意思;“抄”表现出拿鸡毛掸子的速度之快;“抡”表示手臂用力挥舞。三个动词生动地表现出爸爸的生气与严厉。“左看右看”说明爸爸严中有爱,他在考虑拿什么打英子,打重了怕伤着女儿,打轻了怕起不到教育的作用。细微之处显示出真情。6、“爸爸的花儿落了,我已不再是小孩子”,谈谈你对结尾这句话的理解。“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方面实指夹竹桃的败落,另一方面象征天性爱花的爸爸的辞世。从文中可以看出主人公经历了那么多人生世事,在爸爸去世之时,终于体会到自己已经长大,不再是小孩子了。生命如花,纵使多情而美丽,但总有一天,它会无奈地凋谢殒落,这句话写出了作者对父亲去世的无限哀痛与思念。7、拓展延伸
为什么孩子们喜欢长大又怕长大呢?什么才是真正的长大?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你的理解。示例1:“喜欢长大”是因为长大了就可以“自由”了,再也不会被爸爸妈妈打了,也不会被老师骂了;“怕”是因为以后要面对的事情会很多。所谓的“烦恼”也许才真正开始。
示例2:想明白更多的事,想自己做主,真的长大了却又不知道该做些什么,有些茫然而心生恐惧。
示例3:因为长大了能接触世界上很多美好的东西;但是长大后同时也要面对这个复杂的社会,不能再像小时候那样依偎在亲人身边了,也许会有更多的烦恼…… 一语双关的文题——“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方面实指夹竹桃的败落,一方面象征天性爱花的爸爸的辞世。
双线并行的结构——文章一是以花为线索贯穿小说始末,二是毕业典礼,“两线相互辉映,既有利于情节的展开,又使两个人物主次分明,相映生辉。”(张百栋语)
别致生动的穿插——文章时而写眼前的事,时而又穿插往事,但每次忆述往事都是由眼前的事引发的,这样显得波澜起伏,跌宕有致同时浓缩了时间,增大了文章的容量,可读性增强 。总结: 首尾圆合的照应——文章从“我的襟上”的“粉红色的夹竹桃”起笔,到爱花的爸爸病死,处处有伏笔,事事有照应,沉郁的氛围和丧父的伤痛一直笼罩着全文。
质朴淡雅的语言——文中人是最平凡的人;事,是最平凡的事,都是人们司空见惯的。但读者却能从这些人们司空见惯的人和事中,感受到人性的美和人情的美。作者正是用这种质朴、淡雅、含蓄而深邃的语言拨动了读者的心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