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阶段(第一、二章)综合复习卷(含答案)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地理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期中阶段(第一、二章)综合复习卷(含答案)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地理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10-28 18:34: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二章综合复习卷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地理上册
一、单选题
读我国部分河流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四条河流结冰期最长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关于③、④两河流相似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都自西向东流,注入太平洋 B.都发源于青海省
C.都有凌汛现象 D.都流经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黄河干流①~②河段,水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该河段降水量少 B.农业灌溉耗水量大
C.流经沙漠地区,河水下渗 D.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4.针对②~③河段出现的水土流失问题,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疏通河道 B.加固大堤 C.修建水库 D.植树种草
下图为我国东部四城市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柱状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图中四城市中纬度位置最低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6.乙城市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7.“波光潋滟三千顷,莽莽群山抱古城。四季看花花不老,一江春月是昆明。”当古诗词遇见中国地理,是一场传统文化与山川湖海的盛宴。关于上述诗词中描述的省区轮廓图,下列四幅图中与之相符合的是( )
A. B.
C. D.
我国某地传统民居,人们利用粗竹子做骨架,顶为斜面,分上下两层,上层住人,底层架空用以饲养牲畜及堆放杂物。图为民居和当地少数民族舞蹈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民居反映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是( )
A.干旱少雨 B.气候湿热 C.竹材稀缺 D.地震频发
9.据图文资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泼水节是该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B.竹筒饭是该少数民族的特色美食
C.该少数民族会定期举行那达慕大会 D.从舞蹈、服饰分析,该少数民族为傣族
古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描述了长江干流某河段当时的特点。图示意长江流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白帝城位于长江的( )
A.源头 B.上游 C.中游 D.下游
11.古诗句反映长江此河段,当时( )
A.水量大 B.汛期长 C.水位低 D.流速快
12.现今,对此河段水文特征变化产生影响的工程是( )
A.龙羊峡水电站 B.小浪底水利枢纽
C.三峡水利枢纽 D.丹江口水利枢纽
《航拍中国》片头介绍:“你见过什么样的中国?是960万平方千米的辽阔,还是300万平方千米的澎湃?是四季轮回的天地,还是冰与火演奏的乐章?”。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960万平方千米的辽阔”和“300万平方千米的澎湃”说明了我国( )
A.邻国众多 B.海岸线曲折 C.岛屿众多 D.疆域辽阔
14.“四季轮回的天地”和“冰与火演奏的乐章”道出了我国( )
A.东西距离长,时间差异大 B.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南北跨纬度广
C.大部分位于高纬度,终年严寒 D.跨寒、温、热三带,光热条件好
下图为“黄河干流各河段主要生态和环境问题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黄河下游流经的省级行政区是( )
A.青海省、四川省 B.河南省、山东省
C.甘肃省、陕西省 D.山东省、山西省
16.黄河各河段与其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对应正确的是( )
A.上游——“地上河” B.中游——凌汛
C.中游——水土流失 D.下游——草地退化、荒漠化
下图为我国“四个省区轮廓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7.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对应的省区全称及简称组合正确的是( )
A.甲—福建省—晋 B.乙—山西省—闽
C.丙—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 D.丁—湖北省—鄂
18.图中a、b、c、d为我国重要的山脉,下列关于各山脉名称及分界线说法正确的是( )
A.a为太行山,位于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上
B.b为大兴安岭,位于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上
C.c为昆仑山,位于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上
D.d为巫山,位于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上
我国地形类型复杂多样。下图为“我国地形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的地势特点是( )
A.东西高,中间低 B.中间高,南北低
C.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D.东高西低,地势逐渐下降
20.我国第二级阶梯上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
A.高原、山地 B.高原、盆地
C.平原、盆地 D.平原、丘陵
下表为我国第六次和第七次人口普查部分数据对照表。读表,回答下面小题。
人口总数 人口年平均增长率 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受高等教育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第六次 133972万人 0.57% 13.26% 8.93% 49.68%
第七次 141178万人 0.53% 18.70% 15.46% 63.89%
21.根据两次人口普查数据对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人口素质不断提高 B.城市人口不断增加
C.总人口在不断减少 D.人口增长速度变慢
22.两次人口普查相关数据显示,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下列应对措施合理的是( )
①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②全面开放生育政策
③适当延缓退休年龄
④鼓励人口迁入大城市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2023年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下图为依据2022年统计公报中的人口数据绘制的全国人口数量及出生率、死亡率(2013—2022年)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注:全国人口是指我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
23.我国人口( )
A.增长速度逐年加快,人口总数持续增多
B.2022年自然增长率为负值,人口数最少
C.出生率呈现波动下降的趋势
D.死亡率变化幅度大于出生率
24.针对目前我国的人口问题,我国实施的三孩生育政策有利于( )
A.改变人口分布格局 B.缓解就业压力
C.降低人口增长速度 D.提高人口出生率
25.读“我国五种地形类型占全国陆地面积的比重图”。据此完成下题。
图反映我国的地形特征是( )
A.地形类型单一 B.山区面积小
C.平原面积广大 D.地形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二、综合读图题
26.如图为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远方的家》栏目,推出的大型系列特别节目《边疆行》和《沿海行》路线,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边疆行》路线经过的省级行政区域中,最早迎来新一天曙光的是________(填全称)。
(2)我国的邻国中,A________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3)②所在省级行政区域的主要少数民族是________。造成一天中出现①②时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A.经度不同 B.纬度不同 C.地球公转 D.地势地形
(4)《沿海行》路线经过地区人口密度________(大/小)。
27.读下图“中国政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______洲东部,______洋的西岸(并在图中标注出此大洋),海陆兼备,对外交通便利。
(2)从纬度位置看,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______带,部分地区位于热带,没有______带。
(3)我国疆界绵长,陆上国界线长达20000多千米,相邻的国家有14个,其中⑥是______;⑤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______,与甘肃省接壤的国家是______。我国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共有6个,其中⑦是______⑧是______,纬度最高的是______。
(4)江苏省东临的海域③是______海;④是______海峡。
(5)2023年9月23日—10月8日第19届亚运会在杭州举办,请在图中标注出杭州所在省份的全称及“双运”冠军切阳什姐家乡青海的简称。
28.长江、黄河孕育了华夏五千年的历史,读“长江、黄河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_________山脉,黄河自西向东注入_________海。长江和黄河都属于_________(内流/外流)河。黄河与长江的主要补给形式是_________。
(2)黄河中游流经的_________(填地形区名称),水土流失严重,进入下游华北平原,河流流速变慢,泥沙大量沉积下来,形成“_________河”。①、②、③河段,不会发生凌汛的河段为_________河段。
(3)长江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_________(上游/中游/下游)河段,其中_________水利枢纽是我国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中下游地区航运价值高,被称作“_________”。
参考答案
1--5ACBDD 6--10AABCB 11--15DCDBB 16--20CDACB 21--25CACDD
26.(1)黑龙江省
(2)俄罗斯
(3)维吾尔族;A
(4)大
27.亚;太平洋;标注太平洋如下:

(2)北温;寒
(3)印度;哈萨克斯坦;蒙古;韩国;菲律宾;日本
(4)黄;台湾
(5)标注出浙江省和青海如下:

28.(1)唐古拉;渤;外流;雨水(降水)补给
(2)黄土高原;地上;②
(3)上游;三峡;黄金水道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