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连载,转载出版必究
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情境题单元自测(统编版)
(自测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欢欢所在的小学开展了“发现四季之美”的主题实践活动,请你一起参加并按要求完成任务吧。
字词句加油站
一.欢欢所在的学习小组选择绘制橱窗板报,邀请你一起参与。(13分)
1.板报中有些词语欢欢不会写,请你帮助他写一写吧!(7分)
2.板报语段一紧紧围绕“ ”这个中心意思,选取了“ 、 、 、 ”等事物来写。(3分)
3.仿照语段一写一写: 是 的季节。 。(3分)
梳理探究室
二、欢欢在活动中遇到了一些困难,请同在一个学习小组的你帮他解决。(37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菜畦(qí) 铁轨(ɡuǐ) 腥味(xīnɡ)
B.苞蕾(bāo) 谚语(yān) 高粱地(liánɡ)
C.蒜薹(tái) 玛瑙(lǎo) 窸窸窣窣(suì)
D.焖饭(mēn) 嘟囔(nánɡ) 系扣子(jì)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门缝 缝隙 缝补 墙缝 B.处暑 处置 处理 处罚
C.静悄悄 悄然无声 悄无声息 D.音乐 快乐 乐趣 交响乐
3.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甘蔗 暴布 苔藓 草坪 B.甩手 斗蓬 袖子 预报
C.讲坐 高梁 缝隙 谚语 D.衣柜 楼梯 遮盖 嘴唇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些天他事情特别多,忙得晕头转向。
B.别人犯了错误,我们要理直气壮地指出。
C.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端起装满化学药剂的杯子。
D.听到我们班被学校评为先进班级的消息,全班同学都高兴得眉飞色舞。
5.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蜜蜂嗡嗡地边歌边舞,点缀着这个宁静的小站。(拟人)
B.柏油路也软绵绵的,像是高起来。(比喻)
C.路灯照着大雨冲刷过的马路,马路上像铺了一层明晃晃的玻璃。(比喻)
D.俗话说:“不热不长,不热不大。”(引用)
6.有句话被墨汁盖住了,请根据语境分析,填到下面句子的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隆隆的春雷滚动在整个天空,悠闲的白云躲进高山的怀抱, ,前仆后继地从天空投下身去。接着,幅员辽阔的大地上下了一场及时雨。
A.春雷召唤着千千万万个小雨点儿 B.千千万万个小雨点儿迎着春雷的召唤
C.春雷被千千万万个小雨点儿召唤着 D.千千万万个小雨点儿把春雷召唤着
7.下面不能表达“都是淘气惹的祸”这个中心意思的材料的一项是( )。
A.在教室里踢足球,把窗户玻璃打碎了。 B.在妈妈炒菜时,将盐换成了糖。 C.看见张奶奶拄着拐杖过马路,主动把她扶过去。 D.由于好奇,拆解了收音机,却不能还原。
8.欢欢在作文《回乡下过年》中写了以下四件事,请你来点评一下,她的这篇作文在选材上存在的最大问题是( )
①姥姥和舅妈做了我最爱吃的糖醋排骨和清蒸鲈鱼。 ②舅舅买了许多我喜欢的玩具。
③玩玩具时,我和表妹闹了矛盾。 ④姥爷教我写春联。
A.材料不真实,不能引起读者的兴趣。 B.选材不典型,感情不真挚。
C.选材杂乱,中心不突出。 D.材料不新颖,内容太普通。
9.最适合用在下面这段话结尾,作为中心句的一项是( )
爱因斯坦会见以色列总理时,不打领带,他觉得那样太费时间。同样,俄罗斯化学家门捷列夫在受到接见之前就声明,请允许他穿什么衣服-平时穿什么,接见时就穿什么。牛顿的袜筒常常缩到脚后跟,他毫不在乎。陈景润穿鞋子常忘了系鞋带。由此可见, 。
A.科学家们不肯好好穿衣服 B.科学家们都不爱打扮
C.科学家们在生活中非常俭朴 D.科学家们的精力不在穿着上
10.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以立意为宗,不以能文为本”的意思是写文章应以写作技巧为宗旨,而不以立意为根本。
B.在围绕一个意思进行表达时,要将重要的部分写得详细、具体些,这样才能给读者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C.《夏天里的成长》一文是围绕着“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这句话来写的。
D.《盼》一文紧扣“盼”字,具体写了“我”放学路上惊喜地发现下雨了,兴冲冲地跑回家,想借买酱油的机会穿上新雨衣,却未能如愿……这些具体生动的描写,让读者对“盼”的心情感同身受。
11.下列关于本单元课文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C
A.《夏天里的成长》通过万物都在夏天生长的自然现象,告诫我们要珍惜时间,快速成长,增长才干。
B.《夏天里的成长》一文的中心句是“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C.梁容若的《盼》一文,讲述了“我”盼望穿上新雨衣的故事,充满了童真童趣。
D.《爸爸的计划》和《小站》都运用了围绕中心意思选择材料的写法。
12.本单元内容回顾。(6分)
(1)《夏天里的成长》开篇以“ ”这一中心句引领全文,从夏天里有生命的植物、动物写到山河大地、 、 等无生命的事物的“生长”,最后写到 的成长。说明了人要把握时机,珍惜时间,“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2)《盼》一文是围绕“____”这个字去组织材料、突出中心的。文中事情的经过是:有了雨衣,_________→下起了雨,_________→没法出门,__________→__________,快乐出门。
(3)《夏天里的成长》和《盼》在结构上有不同:前者是围绕中心意思,从________________来写的;后者是围绕中心意思,按______________的顺序来写的。
13.下面是欢欢习作中的一段话,请你根据提示帮她进行修改。(4分)
才才同学是个热心帮助别人的好班长。小华病了,他陪小华去医务室。小萍忘带颜料和画笔,他把自己的借给小萍用。他还对人很有礼貌,见到老师都主动问好。一天下午,他走在路上,看到一位老奶奶推着放了一大袋大米的推车,就急忙跑上去帮着推。他还是班上学习成绩最好的同学呢!
(1)为了提醒元元围绕中心意思写,请你给这段话的中心句画上“ ”。(2分)
(2)请你用修改符号帮她删去与中心意思无关的句子。(2分)
14.欢欢想以“那些温暖的时光”为题写一篇作文,但是不知道怎么着手,请你帮他构思一下。
(1)选材要紧紧围绕中心意思进行。下面的材料合适的有( )(多选)(2分)
A.冬日的阳光下,与书为伴,沉浸在书香中。 B.老师耐心地给我讲题。
C.在教室里,与同学因为一点儿小事闹矛盾。 D.生活中,我感受到家人的关爱。
E.在上学路上,陌生人扶起跌倒在地上的我。
(2)写作时,重要内容需要写得详细、具体,可以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以及周遭环境等方面进行描写。请你从上面合适的材料中任意选择一个,把你想重点写的内容写具体。(3分)
我选择材料______(填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鉴赏厅
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浓情端午节》的几则材料,完成练习。(9分)
浓情端午节
【材料一】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又叫端阳节、重午节,它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迄今已有2500余年历史。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众多,其中最具影响力的说法是为了纪念投汨罗江而死的忠臣屈原。史料记载,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楚国大夫、爱国诗人屈原听到秦军攻破楚国都城的消息后,毅然写下绝笔诗《怀沙》,抱石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沿江百姓听闻消息后,纷纷引舟竞渡前去打捞,沿水招魂,并将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鱼虾蚕食他的身体。随着屈原的影响不断增大,端午节也逐步传播开来,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另一种代表性的说法认为端午节来自古人五月初五避疫驱邪的习俗。五月初五被古人视为“恶日”。端午日与夏至日临近,而且时逢“重五”(五是阳数,“重五”也有极阳之意)。仲夏天气日益湿热,又值汛期,百虫和细菌繁殖快,疫病易生,人们需要“避疫驱邪”。因此,旧时过端午
【材料二】描写端午的诗
端午
榴花照眼艾蒿香,挂符门帘饮雄黄。
粽角流苏悬彩穗,平安佑尔度端阳。
【材料三】某地端午民俗文化节活动安排表
活动名称 活动内容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
香囊迎节 学做传统香囊及展示评比 8:30-21:30 市政府广场
龙舟竞渡 海内外代表队龙舟竞速赛 9:00-15:30 南湖
屈子庙会 民俗展示巡演、文化体验 9:00-22:00 月湖老街
裹粽大赛 市民、专业人员分组比赛 10:00-12:00 中关村广场一楼
1.材料一主要向我们介绍了 。(2分)
2.写出材料二中写到的三种端午民俗: 、 和 。(3分)
3.根据三则材料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关于端午节的由来,最具影响力的说法是它源于古人农历五月初五避疫驱邪的习俗。B.端午包粽子的习俗源自人们为了不让鱼虾蚕食投江殉国的屈原而将粽子投入江中。C.为了参加端午民俗文化节中的“屈子庙会”,元元当天10点兴致勃勃地赶到了南湖。
4.节日期间,亲朋好友会互发短信祝福。请根据上述材料帮状状的妈妈将下面的短信补充完整。(2分)
洗洗艾叶,将烦恼荡涤; ,将幸福裹牢;做做香囊,让 ;赛赛龙舟,让激情燃烧。我亲爱的朋友,端午安康!
四、【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阅读《端午的鸭蛋》,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完成练习。(11分)
端午的鸭蛋
①家乡的端午,很多风俗和外地一样。系百索子。五色的丝线拧成小绳,系在手腕上。做香角子。丝线缠成小粽子,里头装了香面,一个一个串起来,挂在帐钩上。贴五毒。红纸剪成五毒,贴在门槛上。喝雄黄酒。用酒和的雄黄在孩子的额头上画一个“王”字,这是很多地方都有的。有一个风俗不知别处有不:放黄烟子。黄烟子是大小如北方的麻雷子的炮仗,只是里面灌的不是硝药,而是雄黄。点着后不响,只是冒出一股黄烟,能冒好一会儿。把点着的黄烟子丢在橱柜下面,说是可以熏五毒。小孩子点了黄烟子,常把它的一头抵在板壁上写“虎”字。写黄烟“虎”字笔画不能断,所以我们那里的孩子都会写草书的“一笔虎”。还有一个风俗,是端午节的午饭要吃“十二红”,就是十二道红颜色的菜。十二红里我只记得有炒红苋菜、油爆虾、咸鸭蛋,其余的都记不清,数不出了。
②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我在苏南、浙江,每逢有人问起我的籍贯,回答之后,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
③上海的店铺里也卖咸鸭蛋,必用纸条特别标明“高邮咸蛋”。高邮还出双黄鸭蛋。别处鸭蛋也偶有双黄的,但不如高邮的多,可以成批输出。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只是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奇不已。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④袁枚的《随园食单·小菜单》有“腌蛋”一条。袁枚这个人我不喜欢,他的《食单》好些菜的做法是听来的,他自己并不会做菜。但是《腌蛋》这一条我看后觉得很亲切。文不长,录如下:“腌蛋以高邮为佳,颜色细而油多,高文端公最喜食之。席间,先夹取以敬客,放盘中。总宜切开带壳,黄白兼用;不可存黄去白,使味不全,油亦走散。” (本文作者汪曾祺,有删改)
1.文中作者写到了家乡有哪些端午节风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的题目是“端午的鸭蛋”,作者为什么开头用一大段话来写家乡端午节的其他风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家乡的孩子都会写草书的“一笔虎”,你知道下面哪一幅图片是“一笔虎”吗?( )(1分)
A. B. C. D.
4.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下面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对儿时生活的怀念。 B.对家乡的眷恋和热爱。
C.对烦琐程序礼节的厌恶与批判。 D.对民族灿烂文化的赞叹。
5.短文第④段引用了袁枚《随园食单·小菜单》中对咸鸭蛋(腌蛋)的介绍,作为待客的一道佳肴,袁枚认为咸鸭蛋最好怎样吃?(引用原文或用自己的话均可)(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者其实并不喜欢袁枚这个人,文中却又说看到袁枚书中《腌蛋》这一条“觉得很亲切”,这样说矛盾吗?简要说说你的理解。(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作家俱乐部
五、习作与表达。(30分)
你的生活是什么滋味的呢?酸、甜、苦……请选择其中一两种滋味,写一写。
要求:①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的方面选择不同的事例来写,选取的事例一定要是真实的,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②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
一、
1.棚 甘蔗 草坪 疯 叫嚷 瓦蓝 斗篷 蹦跳
2.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 河水、小草、燕子、乌龟
3.秋天 万物丰收 庄稼地里,大豆乐得咧嘴笑,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玉米棒子又大又粗;田野里,金黄的稻谷在微风中摇摆;果园里,果树伸展枝叶,炫耀着沉甸甸的果实。
二、
1-11.ABDBB BCCDA C
12.(1)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铁轨、柏油路 人 尽量地用力地长
(2)盼 盼变天 盼外出 盼雨停盼来雨天(3) 不同方面 事情发展
13.(1)才才同学是个热心帮助别人的好班长。
(2)
14.(1)ABDE (2)示例:D 那些温暖的时光,离不开妈妈的关爱。在寒风呼啸的冬天,我一进家门就感觉到全身上下暖暖的,原来是贴心的妈妈早已为我提前开好了暖气;屋子里飘散着香喷喷的饭菜味儿,原来是勤劳的妈妈正将刚炒好的一道道热气腾腾的菜摆在餐桌上。尽管现在是严冬,但在厨房里忙碌的妈妈头上、脸上都挂着豆大的汗珠。妈妈对我无微不至的关爱,是寒冬里的一股暖流,让我感到格外温暖。
二、
1.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
2.挂艾蒿 饮雄黄酒 包粽子
3.B
4.包包粽子 欢乐分享
三、
1.写了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喝雄黄酒、放黄烟子、吃“十二红”等端午节风俗。
2.写端午节的其他风俗是为下文写咸鸭蛋作铺垫,也表现出作者心中深深的故乡情结。
3.D
4.C
5.示例:最好是带壳切开,吃的时候蛋白、蛋黄一起吃。
6.示例:这样说并不矛盾。作者虽然不喜欢袁枚,但是《腌蛋》这一条介绍的是作者家乡高邮的特产,是故乡让他产生“亲切”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