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测量》单元专项训练——作图题
1.画一条1分米长的线段,并标出长度。
2.先画一条长3厘米的线段,再画一条线段,长度是它的2倍。
3.在纸条上涂一段比4厘米长7毫米的色带。
4.画线段。分别画一条长20毫米和3厘米的线段。
5.画一条比6cm短1cm的线段。
6.画一条比1分米短7厘米的线段。(注意标清端点和长度)
7.按要求画线段。
画一条长5厘米4毫米的线段。
8.画一条比7厘米少10毫米的线段。
9.画一条比1分米长1厘米的线段。
10.画一条比7厘米4毫米长2厘米的线段。
11.画一条比4厘米长30毫米的线段。
12.画一条长3厘米9毫米的线段。
13.画一条比75毫米短2厘米的线段。
14.画一条比4厘米短8毫米长的线段。
15.画一条比下面的线段短6毫米的线段。
16.画一条比4厘米短10毫米的线段。
17.在直线上距离3厘米处画;在的右边距离4厘米处画。
18.画一条比10厘米短30毫米的线段。
19.请你画一条比7厘米短2毫米的线段,并标出长度。
画一条比5厘米多10毫米的线段,并标出长度。
参考答案:
1.见详解
【分析】因为1分米=10厘米,先画一个点,用直尺的“0”刻度和这点重合,然后在直尺上找出10厘米的刻度,点上点,然后过这两点画线段即可。
【详解】1分米=10厘米
作图如下:
2.见详解
【分析】
线段的画法:从尺子的刻度0开始画起,画到规定的长度的地方。
【详解】
3厘米×2=6厘米
【点睛】
本题考查了学生用直尺画线段的能力。
3.见详解(涂法不唯一)
【分析】直尺上1厘米的长度被平均分成10小格,1小格是1毫米;尺的刻度0对着图形的左端,图形的右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几毫米。据此解答。
【详解】
如图:(涂法不唯一)
4.图见详解
【分析】1厘米=10毫米,画一条长20毫米的线段,即20毫米=2厘米的线段;先画一个点,用直尺的“0”刻度和这点重合,然后在直尺上找出2厘米,点上点,然后过这两点画线段即可。按此画出3厘米的线段即可。
【详解】如图:
5.见详解
【分析】6-1=5(cm),先画一个点,用直尺的“0”刻度和这点重合,然后在直尺上找出5cm的刻度,点上点,然后过这两点画线段即可。
【详解】如图: 5cm
6.见详解
【分析】1分米=10厘米,所以比1分米少7厘米的线段的长度是10-7=3(厘米),所以要画的线段长为3厘米。先确定线段的一个端点,把零刻度线与线段的这个端点对齐,再在要画的线段长度对应的刻度线位置点一点,然后用直线把两个端点连接起来,并标出它的长度即可。
【详解】1分米=10厘米
10-7=3(厘米)
如图所示,即为比1分米少7厘米的线段。
7.见详解
【分析】线段有两个端点,两个端点之间的距离就是线段的长度,据此根据给出的数据利用直尺画图即可。
【详解】画线如下:
;
8.见详解
【分析】10毫米=1厘米,7厘米-1厘米=6厘米,故比7厘米少10毫米的线段的长度为6厘米,画一条6厘米的线段即可。
【详解】
9.见详解
【分析】根据1分米=10厘米,将1分米化为10厘米,再加上1厘米的长度是11厘米,然后画一个点,把直尺的“0”刻度和这点重合,接着在直尺上找出11厘米的位置,点上点,然后用直线连接这两点即可。
【详解】1分米=10厘米
10+1=11(厘米)
1分米1厘米=11厘米
作图如下:
10.见详解
【分析】画线段方法:先确定线段的一个端点,把零刻度线与线段的这个端点对齐,再在要画的线段长度对应的刻度线位置点一点,然后用直线把两个端点连接起来。7厘米4毫米+2厘米=9厘米4毫米,画一条9厘米4毫米线段即可。
【详解】
11.见详解
【分析】10毫米=1厘米,画一条比4厘米长30毫米的线段,即比4厘米长3厘米的线段,用加法求出要画线段的长度,画出线段即可。
画线段时,先画出一个端点,然后与直尺上的0刻度对齐,并在直尺上找出所要画的刻度,画上端点,最后把这两个端点连接起来即可。
【详解】30毫米=3厘米
4+3=7(厘米)
12.见详解
【分析】1厘米=10毫米,直尺上每两个刻度之间有10个小格,每两个小格之间的距离是1毫米。
线段有两个端点,可以度量出长度。先点一个端点,然后用直尺的0刻度对齐这个点,沿着尺子画到刻度3后的第9小刻度,再点上另一个端点,然后标出线段的长度即可。
【详解】
13.见详解
【分析】1厘米=10毫米,则2厘米=20毫米,用75毫米减去20毫米即可算出要画的线段的长度。
【详解】2厘米=20毫米
75-20=55(毫米)
14.见详解
【分析】根据1厘米=10毫米,将4厘米单位化为毫米是40毫米,再用40减8得32毫米,要画的线段长32毫米,把32分解为30与2的和,其中30毫米是3厘米,即线段的长度是3厘米2毫米,把线段的一个端点与直尺的0刻度线对齐,找到3厘米2毫米的位置,即为线段另一个端点的位置,据此画出线段。
【详解】4厘米=40毫米
40-8=32(毫米)
32毫米=3厘米2毫米
15.见详解
【分析】用直尺的“0”刻度线和线段的一个端点重合,另一个端点在直尺上的刻度,就是该线段的长度;据此测量出这条线段长3厘米;
3厘米=30毫米,30毫米-6毫米=24毫米,实际上是要求画24毫米的线段,然后画一个点,用直尺的“0”刻度和这点重合,然后在直尺上找出所画长度的刻度,点上点,然后连接这两点画线段即可。
【详解】
3厘米=30毫米
30毫米-6毫米=24毫米
作图如下:
16.见详解
【分析】画线段方法:先确定线段的一个端点,把零刻度线与线段的这个端点对齐,再在要画的线段长度对应的刻度线位置点一点,然后用直线把两个端点连接起来。4厘米-10毫米=4厘米-1厘米=3厘米,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即可。
【详解】
17.见详解
【分析】(1)先以的位置为端点,在它的右边量出3厘米长的线段的另一个端点位置,在这个端点处画出;同样在的右边4厘米处画出即可。
(2)先以的位置为端点,在它的左边量出3厘米长的线段的另一个端点位置,在这个端点处画出;同样在的右边4厘米处画出即可。
【详解】
18.见详解
【分析】根据1厘米=10毫米,将30毫米单位转化为厘米是3厘米,比10厘米短3厘米即为7厘米,将线段的端点与直尺的零刻度线对齐,找到7厘米的位置,画出这条线段,线段的另一个端点在7厘米处,并在线段上方标出7厘米。
【详解】30毫米=3厘米
10-3=7(厘米)
19.见详解
【分析】根据1厘米=10毫米,将7厘米单位化为毫米是70毫米,再用70减2即可求出线段长68毫米,68毫米即为6厘米8毫米,直尺上1大格是1厘米,1小格是1毫米,把线段的端点与直尺的0刻度线对齐,找到6厘米8毫米的位置,是线段的另一个端点所在的位置,据此画出这条线段。
【详解】7厘米=70毫米
70-2=68(毫米)
68毫米=6厘米8毫米
20.见详解
【分析】1厘米=10毫米;首先在直尺的0刻度线处标出线段的一个端点;再在6厘米刻度处标出另一个端点,连接这两个点,即可得到一条比5厘米多10毫米的线段。
【详解】10毫米=1厘米
5+1=6(厘米)
作图如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