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小学数学
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质量调研卷
一、选择题(16分)
1.看书时眼睛离书本的距离约( )比较合适。
A.4米 B.40厘米 C.40毫米
2.比60厘米多40厘米的是( )。
A.10分米 B.100米 C.20厘米
3.下面等式中,正确的是( )。
A.5米=50厘米 B.10分米=100毫米 C.10厘米=1000毫米 D.30厘米=3分米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①3分米>27厘米 ②4千米+17米=4017米
③7千克-110克=6890克 ④327秒>6分钟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5.一头牛饱餐一顿大约要吃掉( )青草。
A.10克 B.10千克 C.10吨
6.小华要去离家50千米的奶奶家过春节,最合适的交通工具是( )。
A.小轿车 B.自行车 C.高铁
7.一只猩猩想吃挂在天花板上的香蕉,可是还差700毫米才能摘到,这时另一只猩猩搬来了高3分米的箱子让这只猩猩站上去。要想顺利地摘到香蕉,至少需要( )个这样的箱子摞起来让这只猩猩站在上面。
A.1 B.2 C.3 D.4
8.小红在1分钟之内不可能完成下面哪件事?( )
A.步行1千米 B.仰卧起坐30个 C.跳绳100下
二、填空题(28分)
9.在下面括号里填上“>”“<”或“=”。
7千米( )790米 10厘米( )10毫米 1米( )1000毫米
4米( )401厘米 3千米( )3000米 15分米( )25厘米
10.填上合适的单位。
(1)亮亮身高143( )。
(2)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全长约6300( )。
(3)学校操场一圈400( )。
(4)一枚别针长34( )。
11.
( )厘米( )毫米 ( )厘米( )毫米
12.每袋小米重10千克,100袋这样的小米重 吨。
13.一只骆驼大约重500( ),( )只这样的骆驼大约重1吨。
14.学校食堂一天要用100千克大米,( )天要用1吨大米。
15.仓库里有12吨煤,一辆大货车每次能运3吨,一辆小货车每次能运2吨,如果每次运煤的车都装满,要恰好运完12吨煤,一共有( )种运法。
16.“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出自诗仙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唐代的三千尺相当于现在的( )米。(注:唐代一尺大约相当于现在的3分米)
17.一根木材长2米,把它截成同样长的小段,一共截了4次,每段长( )分米。
18.看一看,填一填。
19.李丽用了36元钱,买下边的文具,有( )种可能的购买方法。
20.一辆货车运载的货物重4000千克,也就是( )吨;这辆车离目的地还有8千米200米,也就是( )米。
21.2吨-500千克=( )千克 1分30秒=( )秒
4000米=( )千米 9厘米=( )毫米
三、判断题(5分)
22.一本字典的厚度大约是4分米。( )
23.数学书的宽约是18毫米。( )
24.一只老虎重250吨。( )
25.1000千克的羽毛和1吨的铁一样重。( )
26.一根铁丝长10分米,第一次剪去5厘米,第二次剪去2分米,这根铁丝还剩3分米。( )
四、计算题(10分)
27.直接写出得数。
65+35= 59-27= 20+76=
320+560= 500+25= 670-220=
2吨-300千克=( )千克 2千米+( )米=5千米
70厘米-3分米=( )厘米 800千克+2200千克=( )吨
五、排序题(8分)
28.把70厘米、60分米、4千米、710毫米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 )>( )>( )>( )。
29.按从轻到重的顺序排列:
4吨 2千克 3700千克 899克。
( )<( )<( )<( )
六、作图题(6分)
30.用如图的直尺画一条长3厘米7毫米的线段。
31.画出一条比8厘米短5毫米的线段(在图上标出线段长度)。
32.画一条长3厘米的线段。
七、解答题(4+3+4+4+4+4+4=27分)
33.用大、小两种卡车运沙子,如果每次每辆车都装满,怎样安排能恰好运完15吨沙子?(用列表的方法解答)
方案 大卡车/次 小卡车/次 总吨数/吨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先填写表格,再看哪些方案恰好能把15吨沙子运完?请在后面的□里画“√”。
34.
10千克 5千克 2千克 3千克
35.弟弟身高142厘米,姐姐身高162厘米,姐姐比弟弟高多少厘米?合多少分米?
36.一根铁丝长2米,剪成同样长的5段,每段长多少分米?
37.怎样安排装运,刚好两辆车一次可以同时运走?(用列式计算来表示)
38.一本数学本的厚度是5毫米,4本数学本叠在一起,厚度一共是多少毫米?合多少厘米?
超市运进4000千克大米,用一辆载重质量为2吨的货车运,几次运完?
参考答案:
1.B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以及对长度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
测量较长的物体一般用米作单位,生活中餐桌的高度大约是1米;
测量较短的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厘米作单位,食指的指甲盖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长;
测量比较短的物体长度或者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作单位,身份证大约厚1毫米;
据此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A.看书时眼睛离书本的距离,用4米描述较长;
B.看书时眼睛离书本的距离约40厘米比较合适;
C.看书时眼睛离书本的距离,用40毫米描述较短。
故答案为:B
2.A
【分析】比60厘米多40厘米,也就是用60厘米和40厘米相加,得出的结果再换算单位,找到合适的答案即可。
【详解】60+40=100(厘米)
1米=100厘米,1分米=10厘米,100厘米=10分米。
比60厘米多40厘米的是10分米或1米。
故答案为:A
3.D
【分析】根据1米=100厘米,1分米=100毫米,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要乘进率,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要除以进率。据此解答。
【详解】A.5×100=500(厘米)
5米=500厘米
原题干说法错误;
B.10×100=1000(毫米)
10分米=1000毫米
原题干说法错误;
C.10×10=100(毫米)
10厘米=100毫米
原题干说法错误;
D.30÷10=3(分米)
30厘米=3分米
正确的是30厘米=3分米。
故答案为:D
4.B
【分析】①1分米=10厘米,高级单位转化为低级单位,则3分米=30厘米。3分米>27厘米,故正确;
②1千米=1000米,4千米=4000米,4千米+17米=4000米+17米=4017米,故正确;
③1千克=1000克,7千克=7000克,7千克-110克=7000克-110克=6890克,故正确;
④1分钟=60秒,6分钟=360秒,327秒<6分钟,故错误。
【详解】①②③正确,④错误,正确的有3个。
故答案为:B
5.B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以及对质量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
计量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克作单位,10粒绿豆大约重1克;
计量一般的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千克作单位,2袋盐重1千克;
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作单位,4只老虎大约重1吨;
所以计量一头牛饱餐一顿要吃掉青草的质量用“千克”作单位比较合适;据此进行选择即可。
【详解】据分析可知:
一头牛饱餐一顿大约要吃掉10千克青草。
故答案为:B
6.A
【分析】
根据对1千米实际有多长的认识,进而想象出50千米的长度,根据小轿车、自行车和高铁的速度及快慢程度,选择小轿车是最合适的交通工具。
【详解】A.50千米的路程乘车大约需要1小时,可选小轿车;
B.50千米的路程骑自行车大约3小时,不能选自行车;
C.50千米的路程乘高铁可能几分钟,这样的路程不可能有高铁可乘。
故答案为:A
7.C
【分析】
1分米=100毫米,依此将700毫米化成分米,几个3分米的和大于700毫米,则至少就需要几个这样的箱子,依此选择。
【详解】700毫米=7分米
3分米+3分米+3分米=9分米
9分米>700毫米,因此至少需要3个这样的箱子摞起来让这只猩猩站在上面。
故答案为:C
8.A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和对时间单位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计量较短的时间用分(min)作单位,一首歌的时间大约是5分钟,据此选出1分钟内能完成的选项即可。
【详解】A.1分钟不可能步行1千米,选项说法错误;
B.仰卧起坐一个大约需要2秒,1分钟内30个可以完成,选项说法正确;
C.1分钟内跳绳100下可能完成,选项说法正确。
1分钟之内不可能步行1千米。
故答案为:A
9. > > = < = >
【分析】先找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高级单位换算低级单位,用数乘进率即可;低级单位换算高级单位,用数除以进率即可。统一单位后再比较大小。
【详解】1千米=1000米,用7×1000=7000米,7000米>790米,故7千米>790米;
1厘米=10毫米,10×10=100毫米,100毫米>10毫米,故10厘米>10毫米;
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故1米=1000毫米;
1米=100厘米,4×100=400厘米,400厘米<401厘米,故4米<401厘米;
1千米=1000米,3×1000=3000米,故3千米=3000米;
1分米=10厘米,15×10=150厘米,150厘米>25厘米,故15分米>25厘米。
10.(1)厘米/cm
(2)千米/km
(3)米/m
(4)毫米/mm
【分析】毫米用来计量比较短物体的长度,1毫米相当于牙签棒的宽度;厘米用来计量较短物体的长度,1厘米相当于成人大指甲的宽度,我们上学使用的文具直尺大概是15厘米到20厘米;米用来计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1米大概是饭桌的高度;千米用来计量较长物体的长度,成人连续步行10分钟所走的路程大概就是1千米。本题中人的身高如果前面数据较大用厘米做单位,前面数据较小用米做单位,长江属于较长的物体,学校操场一圈比较长的物体,一枚别针长度如果数据较大用毫米做单位,数据较小用厘米做单位。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1)亮亮身高143厘米。
(2)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全长约6300千米。
(3)学校操场一圈400米。
(4)一枚别针长34毫米。
11. 5 2 2 1
【分析】(1)直尺的一大格代表1厘米,一小格代表1毫米,香蕉的左端和直尺的0刻度线对齐,右端对着直尺的5厘米2毫的位置;所以是5厘米2毫米;
(2)回形针的左端和直尺的0刻度线对齐,右端对着直尺的2厘米1毫的位置,所以是2厘米1毫米,据此解答。
【详解】 5厘米2毫米
2厘米1毫米
12.1
【分析】
每袋小米重10千克,10袋重10个10千克是100千克,100袋重100个10千克是1000千克,然后再根据1吨=1000千克,换算成用吨作单位即可。
【详解】
100个10千克是1000千克,
1000千克=1吨
即100袋这样的小米重1吨。
13. 千克/kg 2
【分析】
根据生活经验以及对质量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计量一般的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千克作单位,2袋盐重1千克,所以计量一只骆驼的重量用“千克”作单位比较合适;1吨=1000千克,因为2个500千克是1000千克,所以2只这样的骆驼大约重1吨。
【详解】一只骆驼大约重500千克,
1吨=1000千克
2个500千克是1000千克,所以2只这样的骆驼大约重1吨。
14.10
【分析】
1吨=1000千克,知道食堂一天要用100千克大米,要求多少天要用1吨大米,就是求多少个100合起来是1000。
【详解】1吨=1000千克
10个100千克是1000千克,也就是1吨。
一天要用100千克大米,所以10天要用1吨大米。
15.3
【分析】
两辆车的载质量分别为2吨和3吨,可以只安排一辆车,也可以两辆车同时安排,但要每次都装满。计算3的倍数加2的倍数的和刚好是12即可。
【详解】方案一,2辆大货车、3辆小货车:3×2+2×3
=6+6
=12(吨)
方案二,4辆大货车:3×4=12(吨)
方案三,6辆小货车:2×6=12(吨)
所以一共有3种运法。
16.900
【分析】
一尺大约相当于现在的3分米,三千尺乘3,即可算出唐代的三千尺相当于现在的几分米。再根据1米=10分米进行单位换算即可。
【详解】3×3000=9000(分米)
9000分米=900米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出自诗仙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唐代的三千尺相当于现在的900米。(注:唐代一尺大约相当于现在的3分米)
17.4
【分析】截断一次,则木材变为2段,两次变为3段,同理可得出截4次,原木材变为5段,每段长度相同,用总长度除以段数就等于每段的长度,应结合1米=10分米进行换算,据此解答。
【详解】2米=20分米
20÷5=4(分米)
所以截了4次后,每段木材的长度是4分米。
【点睛】明确截断后木材的段数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8.见详解
【分析】根据1厘米=10毫米,解答此题即可。
【详解】如图:
19.4
【分析】每本日记本6元,每支钢笔4元,可以只买一种文具,也可以买两种文具,但每次花费的钱数都要小于等于36元。用列表的方法把不同的购买方案一一列举出来,再选择花费钱数正好等于36元的那些购买方案。
【详解】
购买方案 日记本 钢笔 花费钱数
① 6本 0支 36元
② 5本 1支 34元
③ 4本 3支 36元
④ 3本 4支 34元
⑤ 2本 6支 36元
⑥ 1本 7支 34元
⑦ 0本 9支 36元
可以买6本日记本,或买4本日记本和3支钢笔,或买2本日记本和6支钢笔,或买9支钢笔,共有4种可能的购买方法。
20. 4 8200
【分析】根据1吨=1000千克、1千米=1000米,进行换算即可。
【详解】4000千克=4吨,所以一辆货车运载的货物重4000千克,也就是4吨;
8千米200米=8000米+200米=8200米,所以这辆车离目的地还有8千米200米,也就是8200米。
【点睛】本题考查质量和长度单位的换算,明确其进率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1. 1500 90 4 90
【分析】1吨=1000千克,将2吨换算成千克,再减去500千克。
1分=60秒,将1分换算成秒,再加上30秒。
1千米=1000米,据此将4000米换算成千米。
1厘米=10毫米,据此将9厘米换算成毫米。
【详解】2吨-500千克=2000千克-500千克=1500千克 1分30秒=60秒+30秒=90秒
4000米=4千米 9厘米=90毫米
22.×
【分析】根据生活常识,字典的厚度一般不可能超多10厘米,根据这里的数据4,应选择厘米作单位比较合适。
【详解】一本字典的厚度大约是4厘米,所以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3.×
【分析】根据情景根据生活经验,对长度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通常用厘米作单位。食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所以计量数学书的宽用“厘米”作单位比较合适。
【详解】由分析知,数学书的宽约是18厘米。原题描述错误。
故答案为:×
24.×
【分析】根据情景、生活经验,以及对质量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1吨=1000千克,1吨大约等于2头牛的重量,所以计量一辆卡车载重用“吨”作单位;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一只老虎重250千克,而不是250吨,250吨太重了,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5.√
【分析】1吨=1000千克,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1吨=1000千克,所以1000千克的羽毛和1吨的铁一样重,原题描述正确。
故答案为:√
26.×
【分析】根据1分米=10厘米,把铁丝的长度单位换算成厘米,然后用铁丝的总长减去第一次剪去的长度,再减去第二次剪去的长度,即可算出这根铁丝还剩多长。据此解答。
【详解】1分米=10厘米
10分米=100厘米
2分米=20厘米
100-5-20
=95-20
=75(厘米)
一根铁丝长10分米,第一次剪去5厘米,第二次剪去2分米,这根铁丝还剩75厘米。原题计算错误。
故答案为:×
27.100;32;96
880;525;450
1700;3000
40;3
【详解】略
28. 4千米 60分米 710毫米 70厘米
【分析】根据1分米=10厘米,1千米=1000米,1米=100厘米,1厘米=10毫米,先统一单位,再比较大小即可解答。
【详解】60分米=600厘米
4千米=400000厘米
710毫米=71厘米
4千米>60分米>710毫米>70厘米。
即把70厘米、60分米、4千米、710毫米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4千米>60分米>710毫米>70厘米。
29. 899克/899g 2千克/2kg 3700千克/3700kg 4吨/4t
【分析】
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做题时要先确定它们之间的进率,如果是高级单位转化成低级单位,要乘进率;如果是低级单位转化成高级单位,要除以进率。把单位统一,再比较即可。
【详解】
4吨=4000千克=4000000克
2千克=2000克
3700千克=3700000克
899克<2000克<3700000克<4000000克
即899克<2千克<3700千克<4吨
30.见详解
【分析】根据线段的含义:线段有两个端点,直尺上每一小格代表1毫米,1大格代表1厘米,然后从刻度线2开始画,2+3=5(厘米),画5厘米7毫米的位置即可。
【详解】如图:(画法不唯一)
31.见详解
【分析】根据题意,画出一条比8厘米短5毫米的线段,又1厘米=10毫米,计算并画图即可。
【详解】8厘米=80毫米
80-5=75毫米
作图如下:
32.见详解
【分析】线段有两个端点,在直尺的0刻度线以及3厘米刻度线处点上点,再过这两点画一条直线即可。
【详解】
33.见详解
【分析】根据沙子总质量和两种车的载重量可知,只用3吨的大卡车,最多需要运:15÷3=5(次),据此根据列表的方法,大卡车数量每次减少1辆,小卡车数量增加,两种车装的沙子总吨数要大于等于15吨,然后找出两种车装沙子的总吨数等于15吨的方案即可。
【详解】填表如下:
方案 大卡车/次 小卡车/次 总吨数/吨
① 5次 0次 5×3+0×2=15(吨)
② 4次 2次 4×3+2×2=16(吨)
③ 3次 3次 3×3+3×2=15(吨)
④ 2次 5次 2×3+5×2=16(吨)
⑤ 1次 6次 1×3+6×2=15(吨)
⑥ 0次 8次 0×3+8×2=16(吨)
答:安排大卡车运5次;或安排大卡车运3次,小卡车运3次;或安排大卡车运1次,小卡车运6次;能恰好运完15吨沙子。
34.2种
【分析】依据总质量等于10千克,进行计算,然后正确选择即可。
【详解】第一种:1袋大米,10千克。
第二种:1瓶花生油加1箱方便面加1瓶洗衣液。
5+2+3
=7+3
=10(千克),
答:有2种提法。
35.20厘米;2分米
【分析】姐姐的身高减去弟弟的身高,可以算出姐姐比弟弟高(162-142)厘米。1分米=10厘米,据此把姐姐比弟弟高的厘米数换算成用分米作单位的数。
【详解】162-142=20(厘米)
20厘米=2分米
答:姐姐比弟弟高20厘米;合2分米。
36.4分米
【分析】根据1米=10分米,先把单位统一成以分米做单位,再用一根铁丝的总长度除以分的段数,即可求出每段长度。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2米=20分米
20÷5=4(分米)
答:每段长4分米。
37.一辆车装700千克、700千克和600千克的货物,另一辆车装500千克、800千克和700千克的货物
【分析】每辆卡车的载质量都是2吨,1吨=1000千克,则卡车的载质量是2000千克。这些货物的总重量是4000千克,要想刚好两辆车一次可以同时运走这些货物,只需要保证每辆车装货物总重量等于2000千克即可。3个700千克是2100千克,比2000千克多100千克,可以将700千克的货物换成600千克的货物,即700+700+600=2000(千克)。剩下的货物重量和是500+800+700=2000(千克)。据此解答。
【详解】2吨=2000千克
700+700+600=2000(千克)
500+800+700=2000(千克)
答:一辆车装700千克、700千克和600千克的货物,另一辆车装500千克、800千克和700千克的货物。
38.20毫米;2厘米
【分析】一本厚度是5毫米,4本叠在一起的厚度就是4个5毫米,即5×4=20(毫米),10毫米=1厘米,20毫米就是2个1厘米,等于2厘米,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5×4=20(毫米)
20毫米=2厘米
答:厚度一共是20毫米,合2厘米。
39.2次
【分析】根据1吨=1000千克,将4000千克单位化为吨是4吨,1辆货车一次最多运2吨的大米,再用4除以2即可求出需要运输的次数。
【详解】4000千克=4吨
4÷2=2(次)
答:2次运完。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