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习作: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
谈话导入:小组交流,激发兴趣
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每个人眼中的世界各不相同。现在,来说说你眼中的美丽世界吧!
你认为这世界什么最美呢?快和大家说一说吧!
选
择
材
料
1.缤纷世界有什么
秋天的风景
城市街头的情景
教室里的情景
选
择
材
料
2.最近观察时印象最深的事物或场景
我们眼中的缤纷的世界
用舌头尝一尝(味觉)
用鼻子闻一闻(嗅觉)
表姐送我一个芒果。它的皮是黄色的,摸上去很光滑。放到鼻子边闻,有一股淡淡的香味。剥开皮尝一下,是一种很特别的香甜的味道……
视觉
触觉
嗅觉
味觉
啊!美丽的荷花,我爱你!我愿跟你一样出淤泥而不染,永远圣洁!
荷花塘里有很多蜻蜓,它们在我的面前扑打着翅膀,好像在和我打招呼,微风则在我的身边小跑,它们似乎很快乐。
拟人 想象丰富
抒发情感
选
择
材
料
示例:
我印象最深的是天边的晚霞,因为它的颜色太绚丽了,色彩和形状的变化非常多,令我陶醉。
我印象最深的是我家的猫,因为它太有趣了,那身体真的像是没有骨头,仿佛水做的一样,从几厘米宽的一个缝里就“流”出来了。当时看到这一幕,我惊呆了!
我印象最深的是我家的芦荟,因为它的生命力太顽强了。有一次大概二十多天没给它浇水,花盆里的土都干裂了,后来我给它浇满了水之后,它竟然又恢复了生机。
谈话导入:师生对话,导入习作
这段时间我们观察了不少身边的事物,有了很多新发现。
这次习作,就让我们把最近观察时印象最深的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写下来,记录一下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吧!
本单元习作要求
要素解读
习作要素
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
把观察到的事物或场景写下来,写出感受,分享所得。
学
习
写
法
1.多角度、有序观察事物。
要把事物或场景介绍清楚,就要根据所写对象的特点,进行多角度观察。比如,对于植物,我们可以观察它的根、茎、叶、花、果实等;对于动物,我们可以观察它的外形和生活习性等。当然,观察也要有顺序,如由远到近、由上到下、由整体到局部,让自己的观察更有条理。
如:后来雨停了。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搭船的鸟》 )
解析:从小鸟的羽毛、嘴的颜色这些方面进行了观察和描写,让我们体会到了小鸟的美丽。
学
习
写
法
2.用多种感官观察事物。
多种感官观察,包括视觉(形状、颜色等)、听觉(声音)、嗅觉(气味)、触觉(质地)、味觉(味道)。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能让我们笔下的事物更加形象、具体。
①观察动作
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搭船的鸟》)
解析:“冲”“飞”“衔”“站”“吞”等动词写出了小鸟捕鱼时动作的敏捷。
学
习
写
法
②品尝味道
没有熟透的杨梅又酸又甜,熟透了就甜津津的,叫人越吃越爱吃。 (《我爱故乡的杨梅》)
解析:“又酸又甜”“甜津津”这两个词语写出了杨梅的味道,具体可感。
确
定
材
料
确定描写对象是本次作文的第一步,它决定着作文内容是写事物或者场景,是选择素材的依据。因为本次作文是写出眼中的世界,这个世界是由事、物/场景构成的,因此这次作文只要写出了作者看到的世界,写出最新的发现和变化。
如:暑假的一天,妈妈带我去海边看日出。天还没亮,我们就来到了海边。海面十分平静,没有一点声音,就像一块巨大的蓝宝石静静地躺在那里,隐约泛着淡淡的光。我们等了很长时间,海的尽头突然出现了一丝光亮。“我们马上就能看到美丽的日出了。”妈妈指着发光的地方轻声提醒我。
1.选择一种事物或一处场景,进行细致、深入的观察。
2.恰当运用多种感官进行描写。
3.写出事物的变化。
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
一种事物
一处场景
写出感受和心得
写作指导:1.习作内容
缤纷世界有什么?
可爱的翠鸟
会变颜色的草地
淘气的小狗
好看又好吃的杨梅
写作指导:2.思维点拨
秋天的美景
城市街头的情景
教室里的情景
写作指导:2.思维点拨
“看、摸、听、闻、尝……”能帮助我们细致地观察周围的世界,调动五种感官去观察就像是伸出了许多敏锐的触角,让我们能够多角度地捕捉到更多的信息,获得更丰富的体验与感受。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视觉
听觉
点明要写的事物或场景。
抓住事物特点,按照一定的顺序,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写出事物或场景的变化。
扣题,表达喜爱之情,总结道理。
谋篇布局
开头
中间
结尾
我观察的是
_____________
(视觉)我看到的:____________________
(听觉)我听到的:____________________
(触觉)我摸到的:____________________
(味觉)我尝到的:____________________
(嗅觉)我闻到的:____________________
( )我____的:____________________
含羞草
在我上学必经的小路旁,长着一株矮小的含羞草,它的茎纤细,叶子是羽毛状的。只要一碰它,它的叶子就会合拢,头就会垂下,真有意思!上学、放学经过那里时,大家都争着去“羞”它。①
今天早晨,我又拨弄了它几下。奇怪,含羞草的叶子怎么没有合拢?大概是天气冷了吧。但是我立刻把这个想法否定了。记得几天前我在其他地方碰过一
习作例文
①开头点明“我”观察的事物是含羞草。小作者细致观察了含羞草的外形和一触碰叶子就会合拢的特点。
“羞”字用得好。“大家都争着去‘羞’它”,也为下文“不羞”埋下了伏笔。
株含羞草,它的叶子很快就合拢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百思不得其解。②
放学回家,我找来一本关于植物的书查看,这才明白了其中的奥秘。原来含羞草的小叶柄、大叶柄与茎轴相连的地方叫叶枕,叶枕内部细胞含有水分,当我们碰叶片时,叶枕上部细胞内的水分便流到别的细胞空隙去,叶枕上部就褶皱起来,于是,含羞草就出现了“害羞”的现象。但是,如果我们连续碰它,叶枕内的细胞液都流完了,来不及补充,就出现了“不羞”的情况。③
②第二段的写出了“我”的疑问。这一思考过程表现出小作者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
③第三段的写“我”通过查阅书籍明白了含羞草的奥秘。
没想到,一株不起眼的含羞草也蕴藏着如此有趣的科学知识。看来,我们平时还得多注意观察和学习啊!④
④结尾小作者的感叹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点评:小作者对含羞草进行了仔细的观察,更难能可贵的是含羞草“不羞”的现象引起了小作者的思考,小作者还为此查找了资料。最后,小作者发出了“平时还得多注意观察和学习”的感慨,认识很深刻。
根据你平时做的观察记录,把自己观察的印象最深刻的一种事物或一种场景写出来吧!
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
1.大声读一读自己的习作,自主评价,看自己的习作是否观察的够仔细,是否表达出了当时的心情,是否有错别字,标点符号使用是否正确。通过自评进行自主修改。
2.把修改后的习作读给同学们听,跟同学分享当时的心情,并邀请其他同学表达听后感受,最后根据其他同学的反馈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