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六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 地理(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扬州市六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 地理(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10-28 16:36:17

文档简介

六校联盟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联考 24. ( 22分)
高二地理答题卡 (1) (4分)
姓名: 班级:
准考证号
考场/座位号:

[0] [0] [0] [0] [0] [0] [0] [0]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将姓名、班级、考场、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1] [1] [1] [1] [1] [1] [1] [1]
2.客观题答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 [2] [2] [2] [2] [2] [2] [2] [2]
3.主观题答题,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 [3] [3] [3] [3] [3] [3] [3] [3]
4.必须在题号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无效。 [4] [4] [4] [4] [4] [4] [4] [4]
5.保持答卷清洁、完整。 [5] [5] [5] [5] [5] [5] [5] [5]
[6] [6] [6] [6] [6] [6] [6] [6]
正确填涂 缺考标记 [7] [7] [7] [7] [7] [7] [7] [7]
[8] [8] [8] [8] [8] [8] [8] [8]
[9] [9] [9] [9] [9] [9] [9] [9] (2)(12分)
选择题:(22 小 题,每小题 2 分,共 4 4 分)
1 [A] [B] [C] [D] 6 [A] [B] [C] [D] 11 [A] [B] [C] [D] 16 [A] [B] [C] [D] 21 [A] [B] [C] [D]
2 [A] [B] [C] [D] 7 [A] [B] [C] [D] 12 [A] [B] [C] [D] 17 [A] [B] [C] [D] 22 [A] [B] [C] [D]
3 [A] [B] [C] [D] 8 [A] [B] [C] [D] 13 [A] [B] [C] [D] 18 [A] [B] [C] [D]
4 [A] [B] [C] [D] 9 [A] [B] [C] [D] 14 [A] [B] [C] [D] 19 [A] [B] [C] [D]
5 [A] [B] [C] [D] 10 [A] [B] [C] [D] 15 [A] [B] [C] [D] 20 [A] [B] [C] [D]
(3)(6分)
综合题(3 小题,共 5 6 分 )
23. (18分)
(1)(4分)
25. (16分)
(2)(6分)
(1)(6分)
( 3)(2分)
(2)(6分)
(3)(4分)
(4)(6分)
{#{QQABIQwAggCAAIIAAQgCAwWaCkAQkBGAAQgGhEAAMAAACBFABCA=}#}六校联盟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联考
高 二 地 理 2024.10.09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共 8 页,包含选择题和综合题两部分。本次考试时间为 75 分钟,满分 100 分。考
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给监考老师。
2.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 0.5 毫米签字笔
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上。
3.作答选择题必须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
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作答综合题,请您用黑色字迹的 0.5 毫米签字笔将答案写
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4.如有作图需要,可用 2B 铅笔作答,并请加黑加粗,描写清楚。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请在答题卡上
将所选答案的字母代号涂黑(22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4 分)
据最新公开的数据显示,2022年6月29日,地球自转速度创下自1969年以来最快纪录,也是有地球自转速度精确纪录以来的最快纪录,比标准24小时(86400秒)少1.59毫秒。完成下面小题。
1.该日,某地理兴趣小组绘制的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
A.图甲 B.图乙 C.图丙 D.图丁
2.考虑自转最快纪录,该日地球自转( )
A.角速度处处相等 B.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C.各纬度线速度明显增大 D.角速度略小于15°/小时
北京时间2024年4月25日20时59分,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40°58'N,100°16'E)成功发射,并于26日凌晨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交会对接。神舟十七号的航天员于4月30日返回地球。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3.神舟十八号发射时,与我国处于同一天的范围大致占全球的( )
A.1/24 B.1/8 C.7/8 D.23/24
4.与神舟十八号发射时晨昏线相符的是( )
A. B. C. D.
由于地球自转,地球表面的物体在沿水平方向运动时,其运动方向发生一定的偏转:在北半球向右偏转,在南半球向左偏转,在赤道上没有偏转。下图为某一河段的剖面,面对河流下游,左手方视为左岸,右手方视为右岸。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此河流位于( )
A.南半球 B.赤道上 C.北半球 D.回归线上
6.若此河流是一条自东向西流动的河流,它哪一岸的河堤需要特别加固( )
A.北岸 B.南岸 C.东岸 D.西岸
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于2018年2月7日下午在恩克斯堡岛正式选址奠基。图1为“我国南极科考站分布图”。图2示意某科考队员选址奠基当日在罗斯海新站拍摄的一天太阳运动轨迹合成图。完成下面小题。
7.长城站位于罗斯海新站的( )
A.东南方向 B.东北方向 C.西南方向 D.西北方向
8.该日太阳位于图示F位置时( )
A.菏泽市的高中生正在吃晚饭 B.科考队员的身高和影长相等
C.科考队员的身影朝东北方向 D.上海和罗斯海新站日期相同
下面图1为南半球Q地全年日出时间变化曲线图,图2为T日北京时间8:10重庆某街道悬日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T日期过后( )
A.该地正午太阳高度增大 B.该地正午日影由朝南转为朝北
C.北京日落时间提前 D.全球极夜范围扩大
10.下列有关该南半球Q地所处经纬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25°E高纬度 B.25°E低纬度 C.180°低纬度 D.180°高纬度
下图为以极地为中心的昼夜状况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1.该日可能是( )
A.3月 21日 B.6 月 22日
C.9月23 日 D.12 月 22 日
12.B点的昼长是( )
A.12 小时 B.10小时
C.16 小时 D.18小时
我国新疆、浙江等地先后引进了“智能太阳花”技术,安装了可以昼开夜合和智能追光,并具备自动清洗、远程操控等功能的太阳能路灯。图为某智能太阳花路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与固定式光伏发电技术相比,“智能太阳花”可以( )
①提高发电效率 ②降低投资成本 ③方便维护运营 ④实现清洁发电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14.与浙江相比,新疆的“智能太阳花”在一天内( )
A.垂直转动角度较大 B.垂直转动角度较小
C.水平转动角度较大 D.水平转动角度较小
15.春分日,当浙江的“智能太阳花”路灯柱影子最短时,新疆的“智能太阳花”( )
A.“花朵”朝向西南 B.“花朵”朝向东南
C.影子朝向正北 D.影子将会变长
广东省石根山风景区,有无数奇形怪状的岩石,景色优美。调查发现,石根山风景区岩石多由某类硬度高、矿物结晶颗粒较大的致密岩石发生变质作用形成的。下面为石根山风景区景观图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6.图中序号对应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 )
A.①——外力作用 B.②——岩浆活动
C.③——变质作用 D.④——重熔再生
17.材料中的“某类硬度高、矿物结晶颗粒较大的致密岩石”和构成石根山风景区的主体岩石分别对应图中的( )
A.甲、丙 B.甲、丁 C.乙、丙 D.乙、丁
18.石根山景观形成的地质过程是( )
A.岩浆侵入-变质作用-地壳抬升-风化、侵蚀
B.岩浆喷出-地壳抬升-变质作用-风化、侵蚀
C.岩浆喷出一变质作用一地壳抬升-沉积作用
D.岩浆侵入一地壳抬升-沉积作用-变质作用
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图中( )
A.甲处为背斜构造 B.乙地易形成喀斯特地貌
C.丙的物质来自地幔 D.丁侧为河流堆积岸
20.关于图中甲、乙、丙三处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丙—乙—甲 D.丙—甲—乙
下图是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1.下列关于该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处河段水能资源丰富,是修建电站大坝的理想地点 B.②处地貌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
C.④处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灾害 D.⑤处地形是冲积平原或三角洲
22.关于图中河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上游河谷以V形谷为主 B.冲积扇分布在河流出山口进入平原处
C.泥石流多发生于平原地区 D.河道中江心洲多位于河流中下游
二、综合题(3 小题,共 56 分)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1)说出该区域的褶皱形态及判断依据。(4分)
(2)说出图中甲城镇所处的地形类型,并分析成因。(6分)
(3)该地打算修建一条连接聚落丙、丁的公路,请在图中设计一条较为合理的线路并在图中画出。(2分)
(4)指出图示区域铁路选址的原则,并说明原因。(6分)
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某地规划的铁路穿过一冲积扇。下图为某地地形及规划铁路位置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用给定图例符号标出陡崖位置,并写出判断理由。(4分)
(2)描述图中冲积扇的主要地貌特征,并从物质来源、动力机制等角度简析冲积扇的形成条件。(12分)
(3)从地貌角度,分析图中冲积扇区域建设铁路面临的不利条件。(6分)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怒江大峡谷又称“东方大峡谷”,位于云南西北部的横断山脉三江并流地带(图1),呈南北走向,是世界上最长、最神秘、最美丽险奇的大峡谷(图2),平均深度2 000米。其东南侧的丹霞地貌——千龟山(图3),主要由红色沙砾、砂岩和泥岩组成,展现出“色若沃丹、灿若丹霞”的奇妙风采。
(1)描述图2地貌的形成过程。(6分)
(2)从内外力作用角度,说明云南丽江丹霞地貌千龟山的形成过程。(6分)
(3)地表形态和人类活动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说明在该地形影响下,区域城镇和交通线路的分布特征。(4分)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D B C A B D A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D A B B A B A C B
题号 21 22
答案 D C
23.(18分)
23(1)背斜。岩层中间老,两翼新。(4分)
盆地。成因:背斜顶部因受到张力作用,岩石破碎,易受风化侵蚀形成低地。(6分)
(3)绘图。(2分)
(4)铁路选址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
原因:在山区修建铁路,不仅成本高,难度也较大,该选址原则是为了降低修建成本和难度。(6分)
24(22分)
答案:(1)如图:
等高线重叠(重合)。(4分)
(2)呈扇状;扇顶高,扇缘低(中间高,两侧低);扇面发育沟谷,地形起伏大;沉积物由扇顶到扇缘逐渐变细。(6分)
上游有丰富的碎屑物质,提供物质来源;河流出山口后,流速变缓,泥沙大量堆积;扇面受流水侵蚀,形成沟谷;存在较宽的地形平台,利于沉积物堆积。(6分)
(3)地形起伏大,不利于施工;存在山洪风险,威胁铁路安全;地基物质松散,不利于建设。(6分)
25(16分)
答案:(1)河流流经横断山区,因地势落差大,河流流速快,流水下蚀严重,形成深而窄的“V”形谷。(6分)
(2)沉积物固结成岩形成沉积岩;地壳抬升;外力风化、侵蚀作用,形成丹霞地貌千龟山。(6分)
(3)城镇数量少,密度小;交通线路南北方向延伸,数量稀疏。(4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