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线与角》单元整体设计
一、单元主题解读
(一)课程标准要求分析
《线与角》单元是数与代数领域第二学段“图形与几何”中的重要内容。《课程标准》在“内容要求”提出了:
结合实例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距离;
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知道角的大小关系;会用量角器量角,会用量角器或三角板画角。
在图形认识与测量的过程中,增强空间观念和量感。”
《课程标准》在“学业要求”中指出:
能说出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共性与区别;知道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能在具体情境中运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解决简单问题;
会比较角的大小;能说出直角、锐角、钝角的特征,能辨认平角和周角;会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能用直尺和量角器画出指定度数的角;会用三角板画30°,45°,60°, 90°的角。”
(二)单元教材内容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有:直线、线段和射线、角的认识、角的画法、角的度量。
(三)学生认知情况
本单元是在第一学段学生初步认识线段,认识过直角,知道锐角和钝角的基础上学习的。
二、单元目标拟定
1.结合实例了解直线、线段和射线,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的距离。
2.知道平角与周角,了解周角、平角、锐角、直角、钝角之间的大小关系,会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能画指定度数的角,会用三角尺画30°、45°、80°、90°的角。
3.在从事物中抽象出线段、射线和直角,由线段想象射线和直线,以及利用活动角认识各种角的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
4.对周围环境中线与角有关的事物具有好奇心,能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三、关键内容确定
(一)教学重点:
1.认识直线、线段和射线,知道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的距离
2.认识平角和周角,理解各种角的形成过程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3.建立角的概念,正确地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大小。
4..辨认各类型的角,会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并画出指定度数的角。
(二)教学难点:
1.认识直线、线段和射线的特征。
2.认识平角和周角,理解各种角的形成过程和它们之间的关系。会用三角尺画30°、45°、80°、90°的角。
四、单元整合框架及说明
整合指导思想定位:
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
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
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这是数学课程的核心素养内涵。“线与角”是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领域的重要内容,是帮助学生积累探索图形特征的数学活动经验的开始,也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这一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基础。在本单元的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参与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还要多开展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活动,不要在操作之后就简单地机械地让学生模仿老师或教科书上的语言,而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交流,在交流中完善结论。
本单元教材的具体编排结构如下:
从具体编排来说,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本单元教材在内容和活动设计上有以下两个特点:
一是选择学生熟悉的事物和现象,让学生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理解几何知识。如:通过绷紧的弓弦、人行横道线、拉直的鞋带等认识线段;通过手电筒射出的光线认识射线;通过小明的上学路线,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在生活中的常见事物中抽象出"角”。
二是注重观察、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如:通过测量从A点到B点三条线的长度,认识两点间的距离;通过折纸认识平角和周角;通过做活动角、观察角的变化,认识各种角的联系和区别。这些观察、操作活动、丰富了学生关于"线和角”的感性经验,有利于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五、单元课时规划
单元划分依据 □课程标准 教材章节 □知识结构
课程内容模块 数与代数 图形与几何 统计与概率 □综合与实践
单元数量 4
单元主题 单元名称 主要内容 课时
图形与几何 线与角 线段、射线和直线 1
两点间的距离 1
角的度量 1
角的分类 1
角的画法 1
重点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 抽象 符号化 分类 集合 对应 演绎 归纳 类比 转化 数形结合 □极限 模型 □方程 □函数 □统计 分析 综合 比较 □假设 □其他
课时 学习目标 评价形式 评价标准
线段、射线和直线 目标:能区分直线、线段和射线,能按要求画指定长度的线段。 任务一:认识线段、直线和射线。 任务二:画指定长度的线段。 1.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知道线段、直线和射线。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会画指定长度的线段。
两点间的距离 目标:知道两点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距离,会测量两点间的距离。 任务一:两点间的距离。 1.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发现两点间的距离最短。
角的度量 目标:认识表示角的符号“∠”,会读、写角;会比较角的大小;能用量角器测量指定角的度数。 任务一:角的表示方法。 任务二:角的大小比较。 任务三:用量角器画角。 通过合作探究活动,知道角的表示方法。 通过合作探究活动,会比较角的大小。 3.通过动手操作,会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多少。
角的分类 目标:认识平角和周角,知道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大小关系。 任务一:认识平角和周角。 1.通过折一折,说一说,做一做等活动,认识平角和周角。
角的画法 目标:会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会用三角板画30°、45°、60°、90°的角。 任务一: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 任务二:用三角板画特殊度数的角。 1.通过合作探究活动,能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 2.通过合作探究活动,能三角形画出特殊度数的角。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线和角教学设计
课题 角的分类 单元 4 学科 数学 年级 四年级上册
学习 目标 1.学习目标描述:在动手折角、用活动角作角的过程中,认识各种角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学习内容分析:认识平角和周角,知道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大小关系。 3.学科核心素养分析:积极参与动手操作活动,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
重点 认识平角和周角,知道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大小关系。
难点 在动手折角、用活动角作角的过程中,认识各种角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新知导入 1.填空。 (1)一个角有( )个顶点,有( )条边。 (2)三角形有( )个角。 (3)画角时,先画的这个点,叫作角的( ),两条射线叫作角的( )。 (4)语文课本的封面有( )个角。 2.先说出钟面上的时间,再量出角的度数。 复习导入,从已有知识过渡到新知识的学习,使学生主动构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讲授新课 二、新知探索 任务一:认识平角和周角。 课件出示例3。 把一张纸按照下面的方法折一折。 学生根据提示动手折纸。 师:谁来说说折成的是什么角?拿三角尺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生: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了比,这个叫是直角。 教师课件展示三角板上直角比角的过程。并讲解直角的符号。 师:用量角器量一量。 生:用量角器测量了,这个角是90°。 教师课件展示量角的过程: 师:把刚才折成直角的纸打开(如下图),你发现了什么? 生:两个直角组成一个新的角。 师小结:角的两边在一条直线上,这样的角叫平角。 师:把刚才折成直角的纸再打开(如下图),你发现了什么? 生:4个直角组成一个新的角。 师小结:由4个直角组成的角叫周角。周角的特点:角的两边重合。 师:刚才同学们已经认识了平角和周角,你能在下面找到角吗? 平角 周角 师:直角、平角、周角各是多少度的角?它们之间 有什么关系呢?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小结: 师:用一个活动角,边操作边观察,说说各是什么角。(小组合作完成) 教师总结: 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这一学习过程理解知识,学会思考,懂得交流,从中获得情感体验,实现了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主动地建构知识,获得数学思想方法的过程。
课堂练习 实践应用,巩固提升 1.把下面的角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直角 钝角 平角 锐角 周角 2.在下图中,已知∠1=75°,求∠2、∠3、∠4的度数。 按要求在钟面上画时针和分针,量出时针和分针组成的角的度数,并读出钟面上的时刻。 4.你能说出下面两个图中的∠1与∠2之间的关系吗 说明理由。 习题设计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不仅能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还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你有何收获?
板书 角的分类 直角=90° 平角=2个直角=180° 周角=4个直角=2个平角=360°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3张PPT)
第四课时
角的分类
(冀教版)四年级
上
01
学习目标
内容总览
02
新知导入
03
探究新知
04
课堂练习
05
课堂总结
06
分层作业
核心素养目标
在动手折角、用活动角作角的过程中,认识各种角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01
02
认识平角和周角,知道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大小关系。
03
积极参与动手操作活动,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
新知导入
(1)一个角有( )个顶点,有( )条边。
(2)三角形有( )个角。
(3)画角时,先画的这个点,叫作角的( ),两条射线叫作角的( )。
(4)语文课本的封面有( )个角。
一
两
3
顶点
边
4
1.填空。
新知导入
2.先说出钟面上的时间,再量出角的度数。
时 间
角 度
( : ) ( : )
( )° ( )°
9 00
90
3 00
90
学习任务一
认识平角和周角。
探究新知
(1)把一张纸按照下面的方法折一折。
说一说:折成的是什么角?
是直角。我是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的。
直角符号
探究新知
(1)把一张纸按照下面的方法折一折。
说一说:折成的是什么角?
我用量角器量了一下,这个角是90 ° 。
探究新知
(2)把刚才折成直角的纸打开(如图),两个直角组成一个新的角,这样两个直角组成的角叫做平角。
角的两条边在一条直线上,这样的角叫做平角。
探究新知
(3)再打开,4个直角又组成一个新的角,这样的角叫做周角。
周角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角的两条边重合
探究新知
你能在下面找到角吗?
平角
周角
探究新知
直角、平角、周角各是多少度的角?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直角=90°
平角=180°
周角=360°
周角=4个直角=2个平角=360°
平角=2个直角=180°
探究新知
用一个活动角,边操作边观察,说说各是什么角。
锐角
0°<锐角<90°
直角
直角=90°
钝角
90°<钝角<180°
平角
平角=180°
周角
周角=360°
角
零角
= 0°
课堂练习
1.把下面的角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直角 钝角 平角 锐角 周角
( )<
( )<
( )<
( )<
( )
锐角
直角
钝角
平角
周角
课堂练习
2.在下图中,已知∠1=75°,求∠2、∠3、∠4的度数。
∠2=( )
∠3=( )
∠4=( )
∠2=180°-75°
105°
∠1=∠3
75°
∠4=180°-75°
105°
或 ∠2=∠4
课堂练习
3.按要求在钟面上画时针和分针,量出时针和分针组成的角的度数,并读出钟面上的时刻。
60°
2时
90°
3时
150°
5时
180°
6时
课堂练习
4.你能说出下面两个图中的∠1与∠2之间的关系吗 说明理由。
3
∠1+∠3=90°,
∠2+∠3=90°,
∠1=90°-∠3
∠2=90°-∠3
∠1=∠2
课堂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分层作业
【综合实践类作业】
1.填空。
(1)每个三角尺上都有( )个直角, ( )个锐角。
(2)把平角、直角、锐角、钝角、周角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是:( )> ( )> ( )> ( )> ( )
(3)把平角分成两个角,其中一个是锐角,则另外一个角一定是( )角。
1
2
周角
平角
钝角
直角
锐角
钝
分层作业
(1)3:15时,时针和分针的夹角是( )。
A.锐角 B.直角 C.钝角
(2)比平角小91°的角是( )。
A.锐角 B.钝角 C.直角
(3)钝角度数的一半是( )。
A.锐角 B.直角 C.钝角
(4)比直角大且比周角小的角( )是钝角。
A.一定 B.不一定 C.一定不
2.选择。
A
A
A
B
分层作业
3、把相应的度数填入括号。
100° 20° 180° 179° 35° 120° 90° 14° 59°
直角:( )
锐角:( )
钝角:( )
平角:( )
90°
20° 35° 14° 59°
100° 179° 120°
180°
分层作业
【综合实践类作业】
4.下图是一张长方形纸折起来一部分后的图形,其中∠1=40°,求∠2的度数。
3
∠1+∠2+∠3=180°
∠2=(180°-∠1)÷2
∠2=∠3
=(180°-40°)÷2
=70°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让备课更有效
www.21cnjy.com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