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灵石县第一中学2024年高二10月份周考考试
地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计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为“甲、乙、丙、丁四地 12 月某日昼夜分布示意图”,阴影表示黑夜。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乙、丙、丁四地纬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A .乙、丁、丙、甲 B .甲、乙、丙、丁
C .甲、丙、丁、乙 D .乙、丙、丁、甲
2 .甲、乙、丙、丁四地中,肯定位于西半球的是( )
A .丁和乙 B .甲和乙 C .丙和丁 D .甲和丙
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可调节。为使集热效率达到最高,应保持正午太阳光与集热板垂直,若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H,则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应为90°-H,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3-4题。
3. 江苏省一年中调节杆高度最小的月份是( )
A. 3月 B. 6月 C. 9月 D. 12月
4. 我国北方住宅区的楼房间距理论上应该比南方大,理由是( )
A. 北方地形平坦开阔 B. 北方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小
C. 北方冬季白昼时间更短 D. 南方气候更温暖湿润
读某河流中游湖泊在一次洪水过程中,入、出湖径流量变化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体现湖泊蓄洪作用的时段是( )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6.湖泊水位最高时刻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美国堪萨斯州位于美国中部,以天气晴朗而闻名,堪萨斯州每年有超过275天以上的晴天。蘑菇岩州立公园是堪萨斯州最著名的蘑菇岩奇观之一,十几米高的灰色巨石在浅色的“蘑菇柄”上立得稳稳当当。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蘑菇岩上部的岩石属于( )
A. 沉积岩 B. 变质岩 C. 喷出岩 D. 侵入岩
8. 蘑菇岩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 风化与侵蚀作用 B. 风化与崩塌作用 C. 堆积与冰川侵蚀 D. 堆积与风力侵蚀
9. 堪萨斯州每年吸引不少游客来旅游,与美国其他州相比其优势最可能是( )
①地理位置优越②交通便利③天气晴朗④旅游业发达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曲流是一种极为秀美壮丽的地质奇观,常见于平原地区,但在山地的深邃峡谷中,也会形成蜿蜒的曲流,地质学家称这种曲流峡谷为曲峡。下图图左为嘉陵江中游曲峡景观图,图右为嘉陵江中游曲峡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上图图右中甲、乙附近曲流形成时,沿甲、乙一线河谷剖面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11.嘉陵江中游河段曲峡地貌形成的条件和地质作用过程是( )
A.地壳抬升→流水下蚀→地势平缓→流水侧蚀
B.地势平缓→流水侧蚀→地壳抬升→流水下蚀
C.地壳抬升→流水下蚀→流水侧蚀→地势平缓
D.地势平缓→流水下蚀→地壳抬升→流水侧蚀
岩层的埋藏深度(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可以用来帮助恢复岩层的形态。图a示意某地地形剖面,图b示意该地地下同一沉积岩层埋藏深度。据此完成12-13题。
12.若仅考虑太阳辐射影响,图示甲处地貌未来最先可能演变成( )
A.背斜山 B.背斜谷 C.向斜山 D.向斜谷
13.该岩层在乙处出现缺失的原因最可能是( )
A.顶部受张力岩层破碎被侵蚀 B.槽部受挤压岩层破碎被侵蚀
C.因流水堆积岩层被覆盖 D.因断裂陷落岩层被覆盖
梅雨带一般位于副热带高压脊的北侧。在6-7月,副高有两次明显季节性北跳:第一次北跳是6月中旬,江淮地区入梅;第二次北跳是7月中旬,江淮地区的梅雨季结束,进入伏旱。完成下面小题。
14.江淮梅雨天数异常偏多年份
①副高第一次北跳偏早 ②副高第一次北跳偏晚 ③副高第二次北跳偏早 ④副高第二次北跳偏晚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热带辐合带是在南北半球副热带高压之间的赤道槽内,由南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或变向信风(季风)汇合而形成的狭窄的气流辐合区。如图为非洲部分地区冬、夏半年的大气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如图a所示时期( )
A.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切断 B.亚洲东部盛行东南季风
C.地中海沿岸河流正处于丰水期 D.我国东南沿海台风多发
16.与图b所示几内亚季风成因相似的是( )
A.我国东部地区的西北季风 B.澳大利亚北部的东南季风
C.我国东部地区的东南季风 D.印度南部地区的西南季风
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计52分)
17.左图为6月22日西半球光照图,图中A点地方时为18时。(每空2分,共20分)
(1)在左图中绘制并注明晨线或昏线,用斜线阴影表示夜半球范围。(4分)
(2)B的地方时为______________、E点经度为_____、时区为_________、区时为______________。
(3)C到D的最短航线方向为__________________。
(4)左右两图为同一时刻,在右图中绘制并注明晨线和昏线,用阴影表示夜半球范围。(4分)
(5)在图2中用字母a标出自然日期变更线。(2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下图为某区域的地质剖面图。该区域地表覆盖玄武岩层,甲区地表平坦而乙区地表略有起伏。
(1)判断图示区域泥岩层与玄武岩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并说明理由。(4分)
(2)用箭头(→)在图中适当位置画出断层形成后两侧岩块在垂直方向的相对位移方向,推测导致其发生相对位移的作用力。并解释在断层处容易发育河流的原因。(8分)
(3)指出甲区与乙区玄武岩厚度差异,从外力作用角度解释其原因。(6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由于海陆分布的影响,大气环流的实际分布要比理想模式复杂的多。图示意西北太平洋某季节等压线分布。
(1)乙处为一气压中心,说出乙气压中心的名称并简述图示季节该气压中心的形成原因。(8分)
(2)在下图中画出乙气压中心的气流运动状况,乙气压中心控制时天气______昼夜温差______。(6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ACBBC;
6-10:BAABC;
11-15:BCACC
16.D
5.C 6.B
【解析】5.湖泊蓄洪时段,入湖径流量大,出湖径流量小,根据图示曲线,体现湖泊蓄洪作用的时段是①③时段。C正确,A、B、D错误。故选C。
6.根据图示曲线形态,乙时刻之前,入湖径流量大于出湖径流量,说明湖泊水位一直上升。乙到丙时段,出湖径流量大于入湖径流量,说明湖泊水位下降。丙到丁时段,入湖径流量大于出湖径流量,说明湖泊水位又开始上升,但此时段入湖径流量较乙时刻之前小,出湖径流量较乙时刻之前大。所以湖泊水位最高时刻是乙时刻,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综合题。
(1).略。
(2)B的地方时为_____0时或24时_________、E点经度为__170°W___、时区为____西十一区_____、区时为______14:20________。
(3)C到D的最短航线方向为_________先向正北再向正南_
(4)略。
(5)略。
18.(18分)(1)顺序:泥岩层形成在先(玄武岩岩层形成在后)。
理由:玄武岩由地下岩浆喷出地表冷凝而成,且玄武岩层覆盖在泥岩层之上。
(2)例图:
作用力:重力(或张力)作用 原因:断层沿线岩石破碎,易受风化、侵蚀
(3)差异:甲区比乙区厚。
原因:乙区海拔相对较高,受外力侵蚀作用较为强烈。
19.(1)夏威夷高压。图示季节为夏季,此时副热带高气压带北移,由于陆地增温快,陆地上形成热低压,切断副热带高压带,使副热带只保留在海洋上,在西北太平洋形成此(夏威夷)高压中心。
(2) 晴朗(干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