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北京市高一上学期普通高中学科核心素养适应性测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北京市高一上学期普通高中学科核心素养适应性测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2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10-28 19:17: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北京市高一上学期普通高中学科核心素养适应性测试生物试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30分。
1.细胞学说揭示了( )
A.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 B. 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C. 细胞为什么能产生新的细胞 D. 认识细胞的曲折过程
2.水稻和玉米从外界吸收硝酸盐和磷酸盐,可以用于细胞内合成()
A. 蔗糖 B. 脂肪酸 C. 甘油 D. 核酸
3.下图表示细胞中发生的水解反应。若生物大分子为蛋白质,则其单体是( )
A. 葡萄糖 B. DNA C. 氨基酸 D. 淀粉
4.细菌被归为原核生物的原因是( )
A. 细胞体积小 B. 单细胞 C. 没有核膜 D. 没有DNA
5.西瓜果实甜美多汁,营养丰富,深受人们喜爱,其营养物质主要储存在()
A. 叶绿体 B. 液泡 C. 细胞质基质 D. 细胞间隙
6.黏多糖贮积症患者由于特定细胞器中酶缺陷导致两种黏多糖无法正常水解,在细胞中形成病理性堆积,累及多器官并影响生理功能。判断这两种黏多糖在细胞中堆积的主要场所是()
A. 高尔基体 B. 溶酶体 C. 核糖体 D. 中心体
7.研究人员发现,当植物处在高盐条件下,膜上载体蛋白S可被激活,将Na+转运到细胞外,该过程消耗了能量。S蛋白转运Na+的跨膜运输方式是(  )
A. 自由扩散 B. 协助扩散 C. 主动运输 D. 胞吐作用
8.一分子ATP中,含有的特殊化学键和磷酸基团的数目分别是( )
A. 2和3 B. 1和3 C. 2和2 D. 4和6
9.海参离开海水时会发生自溶,即构成体壁和肠的蛋白质、糖类均发生不同程度的降解,且降解程度受到温度、pH、盐度的影响。据此推测,促使海参“自溶”的物质最可能是()
A. 水 B. NaCl C. 糖类 D. 蛋白质
10.“自动酿酒综合征”患者的肠道内某种酵母菌大量增殖,产生的酒精可使患者进入醉酒状态,产生酒精的过程()
A. 不需要酶的催化 B. 在线粒体中进行 C. 属于有氧呼吸过程 D. 需要糖类等有机物
11.结合细胞呼吸原理分析,下列日常生活中的做法不合理的是()
A. 采用快速短跑进行有氧运动 B. 定期地给花盆中的土壤松土
C. 真空包装食品以延长保质期 D. 包扎伤口选用透气的创可贴
12.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下图为叶绿体的模式图,其中光反应发生在(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3.采用一定量羟基脲加入菠菜根尖培养液,能特异性抑制DNA合成,使细胞分裂停止。羟基脲发生作用是在细胞分裂的()
A. 分裂间期 B. 前期 C. 中期 D. 后期
14.大花杓兰是一种濒危药用植物,研究人员利用其地下芽,实现了大花杓兰苗株大规模培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过程证明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B. 该培养技术能保持植物的优良品质
C. 该过程中发生了细胞的分化 D. 只有培养地下芽才能得到完整植株
15.鸡在胚胎发育早期趾间有蹼状结构,随着胚胎的发育,蹼逐渐消失的原因是( )
A. 细胞增殖 B. 细胞衰老 C. 细胞坏死 D. 细胞凋亡
16.果蝇作为实验材料所具备的优点,不包括(  )
A. 比较常见,具有危害性 B. 生长速度快,繁殖周期短
C. 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D. 子代数目多,有利于获得客观的实验结果
17.下列各对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 狗的短毛和狗的卷毛 B. 人的右利手和人的左利手
C. 豌豆的红花和豌豆的高茎 D. 羊的黑毛和兔的白毛
18.番茄的红果色(R)对黄果色(r)为显性。可通过杂交实验鉴定一株结红果的番茄植株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下列植株不可用来做杂交鉴定的是()
A. 红果纯合子 B. 黄果纯合子 C. 该红果植株 D. 红果杂合子
19.某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这两对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该生物测交后代中,与其两个亲代基因型都不同的个体所占的百分比是( )
A. 25% B. 50% C. 75% D. 100%
20.如图为显微镜下二倍体细叶百合(2n=24)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某一时期的图像。该图像处于的时期是()
A. 减数分裂Ⅰ的中期 B. 减数分裂Ⅰ的后期 C. 减数分裂Ⅱ的中期 D. 减数分裂Ⅱ的后期
21.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中,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转化因子是(  )
A. 荚膜多糖 B. 蛋白质 C. R型细菌的DNA D. S型细菌的DNA
22.下列物质由大到小的层次关系是( )
A. 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 B. 染色体→DNA→脱氧核苷酸→基因
C. 染色体→脱氧核苷酸→DNA→基因 D. 基因→染色体→脱氧核苷酸→DNA
23.下列关于DNA分子双螺旋结构主要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核苷酸通过肽键互相连接 B. A与T配对,C与G配对
C. DNA分子的两条链方向相同 D. 碱基和磷酸交替排列在内侧
24.一个DNA分子复制完毕后,新形成的DNA子链(  )
A. 是DNA母链的片段 B. 与DNA母链之一相同
C. 与DNA母链相同,但U取代T D. 与DNA母链完全不同
25.水稻细胞中某一表观遗传相关酶基因表达异常,高温环境下该酶不能正常乙酰化修饰靶基因,导致水稻发育显著缺陷。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酶改变靶基因碱基排列顺序 B. 该酶可影响靶基因的表达
C. 环境和基因共同决定水稻性状 D. 该酶导致的表型变化可遗传
26.离子束是一种辐射源。用离子束照射番茄种子,选育得到的“鲁番茄7号”有早熟、果实大等特点。这种育种方式属于()
A. 诱变育种 B. 多倍体育种 C. 杂交育种 D. 单倍体育种
27.市面上出现的“淡水三文鱼”其实是一种在淡水中养殖的三倍体虹鳟鱼,是由四倍体虹鳟鱼和普通二倍体虹鳟鱼杂交产生的,具有生长周期短、成本低、肉质好等特点。培育这种虹鳟鱼涉及到的变异类型为()
A. 染色体数目变异 B. 染色体结构变异 C. 基因突变 D. 基因重组
28.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病人白细胞中常出现“费城染色体”,其形成机制如图所示。据图分析,此病形成过程中发生了()
A. 染色体片段的缺失 B. 染色体片段的增加
C. 染色体片段位置的颠倒 D. 染色体片段移接到非同源染色体上
29.在一个种群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70%,Aa的个体占20%,aa的个体占10%。A基因和a基因的基因频率分别是(  )
A. 70%、30% B. 50%、50% C. 90%、10% D. 80%、20%
30.双参是一种高山植物,与低海拔物种金银花亲缘关系近。与金银花比较,双参中与耐低温、耐缺氧、耐高辐射相关基因的表达量显著偏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双参高表达耐低温基因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 双参种群耐缺氧基因频率可能高于金银花
C. 耐低温基因是在高海拔环境中诱导产生的 D. 高表达耐性基因使双参能适应高海拔环境
二、探究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5分。
31.巨桉是生长快、耐寒性强、用途广、经济效益高的树种。我国南方夏季洪涝灾害频繁发生,易形成涝渍。为探究巨桉对涝渍的耐受性,科研人员进行实验。
(1)将长势相同的盆栽巨桉幼树分成7组,每组5株。每7天将1组进行水淹,直至第1个处理组叶片开始变色或变形时结束。
①其中一组不进行涝渍处理,其作用是作为____。
②统计实验前后各组株高的____,并计算平均值X(如图1),结果说明涝渍对巨桉的生长有____作用。

(2)进一步测定各组的根系活力,发现根系活力随处理时间的增加而减弱,其原因是涝渍环境导致根系缺氧,根细胞的有氧呼吸减弱,供能减少,影响根对水和____的吸收。
(3)根吸收的Mg2+参与构成叶绿素,推测叶绿素含量随涝渍处理时间的增加而减少。可使用____作为提取液,提取光合色素并测定含量(如图2),证明该推测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

(4)综上所述,请完善涝渍对巨桉生长的影响机制:涝渍→____→生长状况改变(按正确顺序填写下列字母)。
A.叶绿素含量减少 B.根细胞呼吸减弱 C.光合速率降低 D.Mg2+吸收量减少 E.有机物积累减少
32.D蛋白是酵母中一种主要的线粒体动力相关蛋白。编码D蛋白的基因缺失会导致酵母细胞的生长被抑制,线粒体数目减少。
(1)为研究D基因缺失对酵母有丝分裂和线粒体能量代谢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如图为D基因对酵母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影响的实验结果。
①分裂期的后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分裂,____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由____牵引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此过程中可观察到纺锤体不断伸长直至断裂。
②实验结果显示,与野生型相比,D基因缺失的菌株中纺锤体开始伸长到断裂的时间____,后期纺锤体伸长的速度____。说明D蛋白对有丝分裂具有____(填“促进”或“抑制”)作用。
(2)线粒体是真核细胞____的主要场所,为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据此推测,D基因缺失的菌株产生的____相对含量显著低于野生型。实验结果支持这个推测。
33.人类家族性A-1型短指(趾)症于1903年发现,主要表现为患者的指(趾)节缩短。
(1)如图表示某个A-1型短指(趾)症家系,推测该病最可能是一种常染色体____性遗传病。
(2)与正常基因相比,该病致病基因中有3个不同位置碱基对发生替换,这种现象属于____。该致病基因转录形成的____与核糖体结合后,合成的蛋白质因____发生改变,不具有正常功能。
(3)科研人员构建该疾病的模型鼠并进行研究。
①观察胚胎期小鼠指骨形成情况,与野生型小鼠相比,模型鼠胚胎期指骨细胞数目____,说明模型构建成功。
②研究发现,致病基因表达的蛋白质不能有效促进相关干细胞增殖并向指骨迁移和____,从而导致指骨尺寸不足,模型鼠短指(趾)。
(4)A-1型短指(趾)症致病机制的研究主要在____(填“个体”或“分子”)水平上进行。可通过____和产前诊断等手段,对该病进行检测和预防。
34.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治疗重度感染的一类药物。下表为该类抗生素在某医院住院患者中的使用量及某细菌的耐药情况。
年份 2005 2006 2007 2008
该类抗生素的人均使用量( g) 0.074 0.12 0.14 0.19
某种细菌对该类抗生素的耐药率(%) 2.6 6.11 10.9 25.5
(1)据表可知,随着该类抗生素人均使用量的增加,细菌耐药率____,说明两者之间存在____(填“正相关”或“负相关”)的关系。
(2)细菌耐药率的变化是由于细菌种群中原本存在____基因,抗生素起____作用,导致耐药基因在细菌种群中的____逐年上升。
(3)依据上述分析,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可能带来的后果是____。为避免这种后果,生活中可行的做法是____。
35.学习下列材料,回答(1)~(4)题。
“刺猬”基因的发现及研究进展
研究人员在筛选影响果蝇胚胎发育的基因时,第一次发现了“刺猬”基因,该基因突变体阻碍果蝇正常发育过程,使果蝇原本无刚毛的体节也长出了刚毛,形似刺猬,故被命名为“刺猬”基因(Hedgehog基因)。
Hedgehog基因编码分泌蛋白Hedgehog(Hh蛋白),在核糖体合成的Hh前体蛋白没有生理功能,需要进入内质网剪切并加工(如下图):Hh前体蛋白被分解成羧基结构域(Hh—C)和氨基结构域(Hh—N)两部分,随后Hh—C充当胆固醇转移酶,结合胆固醇分子并将其转移给Hh—N,完成胆固醇化修饰的Hh—N进一步发生棕榈酸酯修饰,双重脂质修饰促进了Hh—N成熟并使其具备信号转导功能。
研究发现,胚胎时期机体依赖大量的Hh蛋白促进细胞分裂与个体生长,而胚胎发育成熟后,Hh蛋白逐渐失活并减少,导致细胞与个体的衰老。因此,Hh蛋白代表了一个重要的抗衰老信号。如果能够在衰老组织中重新恢复或提高Hh蛋白的表达水平,则有望恢复老化细胞增殖,刺激组织再生,从而逆转衰老过程。
针对这一设想,科学家已经在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缺血、骨骼肌缺血等老年疾病中开展研究。我们期待神秘的“刺猬”基因拥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1)Hh前体蛋白的合成包括转录和____。转录过程中需要的酶主要是____。
(2)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并追踪Hh蛋白的Hh—C和Hh—N,发现Hh—C发挥催化功能后离开____(填细胞器),在细胞质基质中被降解,Hh—N则被转运至____(填细胞器),并最终分泌到胞外发挥作用。
(3)关于Hh蛋白的功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Hh蛋白在调节干细胞增殖和分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B.Hh蛋白异常低表达可能会促进癌症的发生和发展
C.Hh蛋白相关基因的突变、缺失可能会导致组织生长迟缓
(4)结合文中内容,说出应用Hh蛋白治疗早衰或癌症的思路____。
参考答案
1.B
2.D
3.C
4.C
5.B
6.B
7.C
8.A
9.D
10.D
11.A
12.C
13.A
14.D
15.D
16.A
17.B
18.A
19.B
20.D
21.D
22.A
23.B
24.B
25.A
26.A
27.A
28.D
29.D
30.C
31.(1) 对照增加量抑制
(2)无机盐
(3) 无水乙醇 合理
(4)B→D→A→C→E

32.(1) 姐妹单色单体纺锤丝延长减慢促进
(2) 有氧呼吸 能量

33.(1)显
(2) 基因突变 mRNA 结构
(3) 减少 分化
(4) 分子 基因检测

34.(1) 逐年增强正相关
(2) 耐药 选择 基因频率
(3) 细菌的耐药性逐渐提高 合理使用抗生素,禁止滥用抗生素

35.(1) 翻译 RNA 聚合酶
(2) 内质网 高尔基体
(3)AC
(4)在早衰病人中提高Hh蛋白的表达水平,延缓早衰 (或:在癌症病人中降低 Hh蛋白的表达水平,减缓癌细胞的增殖)

第1页,共1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