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天津市新华中学高二(上)月考生物试卷(10月份)(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2025学年天津市新华中学高二(上)月考生物试卷(10月份)(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3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10-28 19:19: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天津市新华中学高二(上)月考生物试卷(10月份)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4小题,共63分。
1.如图所示,图中 a、b、c 为相应部位的细胞外液,箭头①②③表示相应的内环境中液体的流动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 中的成分有水、葡萄糖、血红蛋白和激素等
B. 三种细胞外液中,a 中蛋白质含量较多,渗透压最高
C. 内环境稳态就是指①②③等中各种成分保持动态平衡
D. 图中箭头②③所代表的过程受阻均会引起组织液渗透压升高
2.感染性肺水肿的病理过程中,会出现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肺毛细血管压力增加、淋巴液循环障碍等症状。如图为肺组织的结构示意图,A、B、C分别表示不同的体液。下列关于感染性肺水肿的分析,叙述错误的是(  )
A. 肺组织中绝大多数细胞可与A进行物质交换
B. 血液流经肺组织,动脉端O2含量比静脉端高,CO2含量比静脉端低
C. 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会导致血浆渗透压相对降低,引起肺组织水肿
D. 肺静脉闭塞症或肺静脉狭窄、输液过量均可能导致肺毛细血管压力增大
3.某同学计划进行“探究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的实验。下列相关实验设计或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设置鸡肝匀浆、黄瓜匀浆、稀释的鸡蛋清三组进行对照实验
B. 在各组中分别先滴加盐酸后滴加NaOH溶液并测定pH
C. 实验过程中用Na2SO4和NaHSO4配制pH为7的硫酸缓冲液
D. 以酸或碱的滴数为横轴,以pH为纵轴,画出各组pH变化的曲线
4.运动神经元的结构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①不属于神经末梢,②属于神经末梢
B. 该神经元有多个轴突和多个树突
C. 该神经元位于膝反射的反射中枢
D. 刺激该神经元轴突产生的局部电流沿神经纤维传播
5.条件反射的建立提高了人和动物对外界复杂环境的适应能力,是人和高等动物生存必不可少的学习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实验犬看到盆中的肉时唾液分泌增加是先天具有的非条件反射
B. 有人听到“酸梅”有止渴作用是条件反射,与大脑皮层言语区的S区有关
C. 条件反射的消退是由于在中枢神经系统内产生了抑制性效应的结果
D. 条件反射的建立需要大脑皮层参与,条件反射的消退不需要大脑皮层参与
6.如图为某同学注射疫苗时,缩手反射弧某突触的局部结构示意图(5-羟色胺为抑制性递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该同学咬紧牙关仍发生了缩手,说明神经元C的Na+内流小于Cl-内流
B. 若该同学在注射疫苗时没有缩手,说明神经元A没有产生兴奋
C. 突触前膜的Ca2+触发递质小泡移动并与前膜融合,此过程不消耗能量
D. 乙酰胆碱引起神经元C兴奋的过程体现了化学信号向电信号的转变
7.研究发现,耐力运动训练能促进老年小鼠大脑海马区神经发生,改善记忆功能。下列生命活动过程中,不直接涉及记忆功能改善的是(  )
A. 交感神经活动增加 B. 突触间信息传递增加
C. 新突触的建立增加 D. 新生神经元数量增加
8.下列激素中,由同一种腺体分泌的是(  )
A. 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
B.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睾酮
C. 醛固酮、抗利尿激素、皮质醇
D.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
9.下列关于内分泌腺与外分泌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内分泌腺无导管,外分泌腺有导管
B. 内分泌腺都分泌激素,外分泌腺都分泌消化液
C. 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经血液循环输送至全身
D. 胰腺既属于外分泌腺又属于内分泌腺
10.脑脊液是脑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相当于细胞间隙液。脑水肿与脑脊液增多有关,其发病机制之一是脑外伤时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进一步研究发现,脑水肿还与水通道蛋白AQP-4、血管活性物质NO(由血管内皮细胞产生)有关,二者与脑组织含水量的相关性如图1、图2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脑脊液属于内环境,与血浆之间的物质运输是双向的
B. 脑水肿可能与蛋白质从血浆进入脑脊液,使脑脊液渗透压增大有关
C. 脑组织中AQP-4表达水平升高可能是诱发脑水肿的重要机制
D. 临床上可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细胞释放NO辅助治疗脑水肿
11.图中甲、乙为人体内两种不同组织处的毛细血管,①②③表示某些化学物质。请据图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图中CO2浓度最高的部位是乙
B. 37℃时,人体③渗透压大于②渗透压
C. ①②③三种化学物质中②和③可以是葡萄糖
D. 若②为氨基酸,经吸收运输,在组织细胞中的核糖体上合成组织蛋白共要穿过5层生物膜
12.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可与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构成突触。通过微电极测定细胞的膜电位,PSP1和PSP2分别表示突触a和突触b的后膜电位,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突触a、b前膜释放的递质,分别使突触a后膜通透性增大、突触b后膜通透性降低
B. PSP1和PSP2由离子浓度改变形成,共同影响突触后神经元动作电位的产生
C. PSP1由K+外流或Cl-内流形成,PSP2由Na+或Ca2+内流形成
D. 突触a、b前膜释放的递质增多,分别使PSP1幅值增大、PSP2幅值减小
13.当人的一只脚踩到钉子时,会引起同侧腿屈曲和对侧腿伸展,使人避开损伤性刺激,又不会跌倒。其中的反射弧示意图如图,“+”表示突触前膜的信号使突触后膜兴奋,“-”表示突触前膜的信号使突触后膜受抑制。甲~丁是其中的突触,在上述反射过程中,甲~丁突触前膜信号对突触后膜的作用依次为(  )
A. +、-、+、+ B. +、+、+、+ C. -、+、-、+ D. +、-、+、-
14.在离体实验条件下,突触后膜受到不同刺激或处理后,膜电位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P点时用药物促使突触后膜Cl-通道开放,膜电位变化应为曲线Ⅰ
B. 降低突触间隙中Na+浓度,在P点给予适宜刺激,曲线Ⅱ会变为曲线Ⅳ
C. 曲线Ⅱ的下降段是Na+以被动运输方式外流所致
D. P点时用药物阻断突触后膜Na+通道,同时给予适宜刺激,膜电位变化应为曲线Ⅲ
15.正常重力环境中,成骨细胞分泌的PGE2与感觉神经上的EP4结合,将信号传入下丘脑抑制某类交感神经活动。进而对骨骼中血管和成骨细胞进行调节,促进骨生成以维持骨量稳定。长时间航天飞行会使宇航员骨量下降。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 PGE2与EP4的合成过程均发生在内环境
B. PGE与EP4的结合使骨骼中血管收缩
C. 长时间航天飞行会使宇航员成骨细胞分泌PGE2增加
D. 使用抑制该类交感神经的药物有利于宇航员的骨量恢复
16.节食可减轻体重,但易发生回弹。如图,下丘脑前区神经元在体重下降时兴奋,释放神经递质谷氨酸,使下丘脑内侧区神经元兴奋,增加饥饿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①下丘脑是调节摄食和协调躯体运动的中枢
②该神经通路参与维持体重的相对稳定
③抑制下丘脑前区神经元可降低饥饿感
④谷氨酸与受体结合使突触后膜内侧负电荷增加
A. ①③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17.如图中神经元A、B与痛觉传入有关,C神经元能释放内啡肽。内啡肽是一种抑制疼痛的神经递质,内啡肽与A神经元上的阿片受体结合后促进A神经元K+外流。吗啡是一种阿片类毒品,也是麻醉中常用的镇痛药,长期使用吗啡后可导致依赖成瘾,一旦突然停止使用将导致P物质的释放量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痛觉中枢产生的兴奋可通过突触由B神经元传至A神经元
B. 内啡肽通过阿片受体进入A神经元进而促进A神经元K+外流
C. 吗啡依赖成瘾的原因可能是停用后P物质的释放量迅速减少,出现更强烈的痛觉
D. 新型止痛药可以考虑以B为靶点,精准作用于疼痛传导通路,避免阿片类药物瘾
18.人体各部位的感觉与运动机能在大脑皮层体觉区与运动区中有它的代表区。下列关于人大脑皮层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一侧手指传入神经上的神经冲动,可传到对侧大脑皮层中央后回中间部
B. 一侧大脑皮层中央前回底部受损,会使对侧下肢的运动功能出现障碍
C. 头面部肌肉的代表区,在运动区呈正置排列即眼部在上口部在下
D. 分辨精细的部位如手,在运动区所占的面积比躯干的大
19.如表是某中年男子血液化验单中的部分数据。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项目 测定值 单位 参考范围
血清葡萄糖 233 mg/dL 60~110
甘油三酯 247 mg/dL 50~200
总胆固醇 280 mg/dL 150~220
促甲状腺激素(TSH) 5.9 μIU/mL 1.4~4.4
A. 该男子可能患有糖尿病,可口服胰岛素制剂进行治疗
B. 该男子可能患有高血脂,应不吃脂肪,多吃糖类食物
C. 该男子的总胆固醇偏高,可能会引发高血压
D. 血液的生化指标应保持恒定,否则将引起代谢紊乱
20.研究人员切除健康小鼠的胰脏,2天后小鼠出现糖尿病的一切症状。随后连续给其注射一定量溶于某种溶剂的胰岛素,发现其血糖含量恢复正常。由此推测:胰岛素能降低血糖。为了证明这一推论,你认为下列最适宜作为对照实验组的是(  )
A. 既不切除健康小鼠的胰脏,又不注射胰岛素
B. 用溶解于另一种溶剂的胰岛素溶液进行注射
C. 将健康小鼠体内摘除的胰脏制成提取液,注射给切除胰脏的小鼠
D. 切除健康小鼠体内的胰脏2天后,只注射等量用于该实验的溶剂
21.如图为人体激素作用于靶细胞的两种机理示意图,
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激素A可以表示胰岛素或性激素
B. 激素A能够促进细胞核内基因的表达
C. 受体b的化学本质最可能是糖蛋白
D. 激素B可能通过激活蛋白激酶而引起相应生理效应
22.下面是与促胰液素发现过程有关的4个实验,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①稀盐酸→小肠肠腔→胰腺分泌胰液
②稀盐酸→静脉血液→胰液不分泌
③稀盐酸→小肠肠腔(去除神经)→胰腺分泌胰液
④小肠黏膜+稀盐酸+沙子制成提取液静脉血液→胰腺分泌胰液
A. ①与②组成的对照实验中,自变量是稀盐酸刺激的部位
B. ①与③对比说明没有小肠神经结构的参与时胰腺仍可以分泌胰液
C. 上述实验说明小肠黏膜产生的物质可以通过血液运输来调节胰液的分泌
D. 从以上四个实验中可以推测出胰液中含有人们发现的促胰液素
23.1827年,科学家第一次报告了切除蝌蚪甲状腺的实验,实验处理及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组别 第一步:处理措施 第二步:饲料喂养 实验结果
甲 摘除甲状腺 正常饲料 长成大蝌蚪,未发育成青蛙
乙 摘除甲状腺 含有甲状腺粉末的饲料 生长发育成正常青蛙
丙 手术但不摘除甲状腺 正常饲料 生长发育成正常青蛙
丁 手术但不摘除甲状腺 含有甲状腺粉末的饲料 发育加速,长成小型青蛙
A. 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摘除甲状腺,因变量为蝌蚪生长发育的结果
B. 甲组与丙组对照说明甲状腺影响幼小动物的生长发育
C. 乙组与丁组对照说明甲状腺激素能促进幼小动物的生长发育
D. 手术但不摘除甲状腺的操作目的是排除手术外伤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24.科学家在寻找激素、并确定它的分泌部位及调节作用的实验中,用了很多科学的实验方法与原理。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沃泰默切除通向狗小肠的神经是为了排除神经调节对胰液分泌的影响
B. 班廷结扎狗的胰管使胰腺萎缩,可避免胰腺分泌的消化酶将胰岛素分解
C. 在睾丸分泌雄激素的研究中,摘除睾丸与移植睾丸实验体现了自身前后对照
D. 阻断实验动物垂体与下丘脑之间的血液联系导致生殖器官萎缩,运用了“加法原理”
二、识图作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5分。
25.图甲表示人体中的细胞外液,图乙表示人体局部内环境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减少,会引起图甲中[ ______ ] ______ 中的液体增多,其结果将会引起组织 ______ ,其水的来源为 ______ (填字母),通过 ______ (填字母和名称)结构转移。
(2)图乙中⑦的内液约占人体体液的 ______ ;③的具体内环境是 ______ 。
(3)血液中的O2被组织细胞利用经过的途径为(用图中的数字表示) ______ ,CO2浓度最高的为图乙中的[ ______ ] ______ 。
(4)某人喝大量的食醋后不会引起内环境中的pH明显下降,原因是图乙中[ ______ ]内存在着 ______ 。
(5)目前普遍认为 ______ 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该调节能力是 ______ 的。
26.人的手指不小心触碰到了尖锐的东西,手就会迅速缩回,反射弧结构如图所示,A、B、C、D、E分别代表反射弧上不同的位置点(图中的神经递质为乙酰胆碱)。
(1)缩手反射是一种 ______ 反射,图示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 ______ ;效应器是 ______ 。
(2)由于某些原因,图中反射弧在阴影处受损,但损伤的具体程度未知。为了检测损伤的部位,现将灵敏电流计的两电极分别连接在A、B两点的膜外,用电刺激 ______ (填“C”、“D”或“E”)点,观察指针偏转的次数和骨骼肌的反应情况。若指针偏转 ______ 次,骨骼肌 ______ (填“收缩”或“不收缩”),表明只损伤了阴影中的传入神经。
(3)图中神经递质以 ______ 方式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引起突触后膜的膜内电位转化是 ______ 。
(4)已知箭毒是一种神经性毒素,能通过与乙酰胆碱受体牢固结合而阻断突触间的兴奋传递。为验证箭毒的作用,将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先放置在 ______ (填“箭毒”或“乙酰胆碱”)溶液中,电刺激坐骨神经,观察腓肠肌收缩情况;再将该标本转移到 ______ (填“箭毒”或“乙酰胆碱”)溶液中,电刺激坐骨神经,观察腓肠肌收缩情况。预测两次腓肠肌的收缩情况为 ______ 。
27.γ-氨基丁酸(GABA)是成年动物体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抑制性神经递质。
(1)GABA释放前,储存在 ______ 中。当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GABA与突触后膜上的 ______ 结合后,Cl-通道开放,Cl-顺浓度梯度 ______ (填“内流”或“外流”),使突触后膜静息电位的电位差 ______ (填“增大”或“减小”),导致 ______ 电位难以产生,从而产生抑制性效应。
(2)对于大鼠的未成熟神经元,GABA的生理效应与成熟神经元相反,会引起突触后膜的兴奋。经研究发现,在个体发育的不同阶段,神经系统内GABA的通道型受体的特性(既是GABA受体,也是双向Cl-通道)并未改变,GABA的两种相反的生理效应与细胞膜上两种Cl-跨膜共转运体NKCC1和KCC2的相对数量有关,其作用机制如图所示。
据图分析,表示大鼠成熟神经元的是 ______ (填“神经元1”或“神经元2)。从Cl-跨膜共转运体及GABA受体的角度分析,GABA在两种神经元中的生理效应相反,是由于大鼠未成熟神经元中, ______ (填“NKCC1”或“KCC2”)的相对数量多,导致细胞内Cl-的浓度 ______ (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细胞外,GABA的通道型受体开放后Cl- ______ (填“内流”或“外流”),成熟神经元则恰好相反。
(3)研究发现癫痫病人大脑神经元经常突发性异常兴奋,这是由于其突触间隙中GABA的量 ______ (填“过高”或“过低”)。已知GABA可被体内的GABA转氨酶降解而失活,据此可开发药物:将GABA转氨酶的 ______ (填“抑制剂”或“激活剂”)作为药物施用于病人,可缓解病情。某些麻醉剂是GABA的类似物,它避免痛觉产生的机理是 ______ 。
参考答案
1.D
2.B
3.D
4.D
5.C
6.D
7.A
8.A
9.B
10.D
11.C
12.B
13.A
14.D
15.D
16.D
17.D
18.B
19.C
20.D
21.A
22.D
23.A
24.D
25.B 组织液 水肿 A、C a毛细血管壁、b细胞膜 组织液和血浆 ⑤→④→③→⑥→⑦ ⑦ 组织细胞 ④ 酸碱缓冲对 神经—体液—免疫 有一定限度
26.非条件 脊髓 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骨骼肌 C 1 收缩 胞吐 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箭毒 乙酰胆碱 第一次腓肠肌不收缩,第二次腓肠肌不收缩
27.突触小泡 (特异性)受体 内流 增大 动作 神经元2 NKCCl 大于 外流 过低 抑制剂 与GABA受体结合,增加Cl-内流,抑制兴奋的产生
第1页,共1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