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版】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 2015-2016学年能力提升检测试题(江西省袁州区)【解析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解析版】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 2015-2016学年能力提升检测试题(江西省袁州区)【解析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3-04 17:22: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 2015-2016学年能力提升检测试题(江西省袁州区)【解析版,含答案】
一、选择题
1.法里德·扎卡里亚在《后美国时代》一书 ( http: / / www.21cnjy.com )认为:“……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现代史上的第三次权力转变,或可称为群雄竟起的时代。”“群雄竟起”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世界政治格局出现权力真空
B.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的殖民扩张
C.美国失去对全球事务主导作用
D.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2.二战结束后,英美等国对华武器禁运。19 ( http: / / www.21cnjy.com )46年7月29日马歇尔宣布停止向国民政府提供美援,同时,英国也对南京国民政府实施军火禁运,拒绝了南京国民政府购买枪炮子弹、舰炮、飞机机架等请求。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 )
A.马歇尔计划主要是经济援助而非军事
B.战后欧美社会反战运动持续高涨
C.中国人民反帝运动危害西方在华利益
D.西方经济发展迅速世界市场广阔
3.1991年12月9~10日,欧共体的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员在荷兰小城马斯特里赫特举行第46次首脑会议,通过的《欧洲联盟条约》规定:“通过加强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和建立经济和货币联盟,……特别是通过建立一个没有内部疆域的区域,促进经济和社会平衡和持续的进步;特别通过一项可能在一定时间后导致安同防务的,其中包括最终实现共同防务政策的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在国际舞台上表明其同一性……发展在司法和国内事务的紧密合作关系。”这表明
①欧洲一体化进程有了很大的进展 ②欧洲实现了军事一体化
③欧洲实现了货币一体化 ④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④ D.①③④
4.从20世纪60.70年代开始,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日益加强。这一趋势反映当代国际关系的本质是
A.国际关系民主化趋势 B.国际关系日益复杂化
C.世界各国综合国力趋向平衡 D.世界经济多极化.全球化趋势
5.“苏联的军事力量,以及它在西方人中间引起的恐惧,长期地模糊了这两个争夺者之间根本的不对称性。”这种“根本的不对称性”主要表现在
A.同盟力量的差距 B.意识形态的对立
C.军事力量的失衡 D.经济水平的差距
6.“在过去的50年里,欧 ( http: / / www.21cnjy.com )洲一直存在两个联盟,一个侧重经济领域,一个侧重政治军事领域,……在21世纪两个联盟的主次关系将会发生变化”。导致其“主次关系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两极格局瓦解 B.经济区域集团化
C.第三次科技革命 D.欧洲经济的衰退
7.斯大林在答《真理报》记者问时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丘吉尔先生现在是站在战争挑拨者的立场上,……即号召同苏联开战”,这番话最有可能出现于20世纪( )
A.20年代初期 B.30年代初期 C.40年代初期 D.40年代中期
8. 1982年,里根在美国国会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表演说称,“我现在要叙述的长期计划和希望——自由和民主的前进,将使马克思列宁主义弃置在历史的灰烬之中,正如它曾将其他压抑人民自由、禁止人民表现自我的暴政弃置一样。”l984年尼克松在《真正的和平》中鼓动美国政府:“对于苏联来说,最大的危险之一就是他们的思想、人民、社会同我们相接触。……如果我们不这样做,而是孤立东方,减少它同我们的联系,我们就丢掉了我们对付克里姆林宫领导人的一件最有效的武器。”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其标志着美国“和平演变”战略的正式实施
B.其实质与杜鲁门主义相同
C.其表明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战略攻势
D.其目的在于推行自由、民主价值观
9.“驻守边防的民主德国士兵,把一个小孩抱到柏林墙上,让他看一眼西柏林市景”。此情景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
A、柏林市被一分为二 B、意识形态不同阻碍交通发展
C、美苏冷战结束 D、两个德国已经形成
10.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争 ( http: / / www.21cnjy.com )当政治大国成为日本的重要战略,其三大目标是:(1)与美欧平起平坐;(2)主导亚太;(3)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日本积极谋求成为政治大国的背景包括
①政治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②日本经济的崛起
③两极格局的动摇 ④日本右翼势力的膨胀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1.某论文的中心词主要有“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 “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苏联解体”。此论文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
A.美国霸权地位的崩溃 B.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
C.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D.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形成
12.1950年6月到19 ( http: / / www.21cnjy.com )53年底,美国的“特需”采购为日本带来约23亿美元。丰田会社的社长后来回忆说,“这些订单救了丰田的命。我既为我的公司感到高兴,又对我欣喜于别国的战争而怀有罪恶感”。这场“别国的战争”造成的结果是
A.美国对中国实行长期封锁,处于敌对状态
B.石油输出国组织夺回资源主权和原油价格决定权
C.美国调整全球战略部署,从越战中脱身
D.苏联从古巴撤出导弹
13.美国前副总统切尼批 ( http: / / www.21cnjy.com )评俄罗斯现状的讲话发表后,有关评论家认为切尼启动了第二波“冷战”。那么,第一波“冷战”全面展开的标志是( )
A.丘吉尔的富尔顿演说 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马歇尔复兴欧洲计划 D.华沙条约组织建立
14.如果要给下面漫画选择一个主题,最贴切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生态危机威胁人类生存 B.东欧巨变与苏联解体
C.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D.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15.某课题的中心词是“杜鲁门主义”、“欧洲一体化”、“日本崛起”、“中国振兴”、“苏联解体”。由此推断,该课题的中心内容最有可能是
A.从美苏争霸到美国霸主地位的动摇
B.从经济区域集团化到全球经济一体化
C.从两极格局到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D.世界形势由稳定和平到紧张动荡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l 二战后,日本教育开始实行9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免费义务教育制度。日本政府1957年提出《科学技术振兴教育方案》,1958年决定按“充实基础学力,提高科学技术教育”的方针改革中小学课程。60年代开始强调产学研相结合,由各大企业集团对大学提供资助,大学则为工业界培养人才。1967年这一做法扩大到了农业、商业和水产业。1961年决定增加理工科大学数量,扩大招生,1962年创办高等专科学校。1965-1970年培养出19万工科中级技术人员。研究生教育也在发展,1975年获理工农医专业博士学位的占博士总数的88%。——刘天纯《日本改革史纲》
材料2 “战后日本大力从国外引进先进技 ( http: / / www.21cnjy.com )术,特别是购买专利权。到1972年共买进专利1.7万项,耗资31亿美元。1981年日本政府提出了“技术立国”的口号。在开发科技方面,50年代用于引进外国技术的费用占科研总经费的45%左右,60年代降至24%,70年代再降至10%,对外国技术的依赖明显降低。 ——据刘天纯《日本改革史纲》
材料3 二战后日本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单位:亿美元)
年份 1952 1955 1958 1960 1963 1966 1968 1970 1972 1974 1976
产值 173 239 320 431 682 1026 1438 1969 2942 454 55544
——摘自《国外经济统计资料(1949—1976)》
根据材料回答:①战后日本教育、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各有什么特点?
②战后日本教育对科技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是什么?教育科技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什么?
17.(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冷战时期,全球政治成为两 ( http: / / www.21cnjy.com )极化的,世界被分裂成三个部分。一个是由美国领导的最富有的社会集团,同一个与苏联联合和受它领导的略贫穷一些的集团展开了竞争。这是一个无所不在的意识形态的、政治的、经济的,有时是军事的竞争。许多这样的冲突发生在这两个阵营以外的由下述国家组成的第三世界里:他们常常是比较贫穷的,缺少政治稳定性的,新近独立的,宣称是不结盟的。
材料二 在冷战后的世界中,人民之间最重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的区别不是意识形态的、政治的或经济的,而是文化的区别。……具有文化亲缘关系的国家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相互合作。建立在具有文化共同性的国家基础之上的国际组织,如欧洲联盟,远比那些试图超越文化的国际组织成功。
——以上材料均选自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1)依据材料一分析冷战时期国际关系格局的主要特点。(3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作者的核心观点(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走向一体化的原因。(8分)
1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从波罗的海的斯德丁(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
——丘吉尔的富尔顿演说(1946年3月)
材料二 冷战结束后,世界向多极化的方 ( http: / / www.21cnjy.com )向发展,但多极化格局的形成需要经历相当长的时期,其间会充满各种政治力量之间的激烈斗争。世界各种力量正在进行新的分化组合。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几大力量也相对突出,广大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增强。多极化趋势,反映了国际关系的深刻变化和历史的发展,有利于削弱和抑制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但也要看到,世界各种力量的发展仍很不平衡。
——江泽民《在武汉主持召开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座谈会时的讲话》(1999年)
材料三 《时政评说》:“‘冷战’结束后 ( http: / / www.21cnjy.com ),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它依仗自己的实力与地位,要建立一个由美国领导的,以西方价值观念为准绳,以北约军事力量为后盾的单极世界……因此,‘多极’与‘一极’之争将持续一个相当长的时期,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多极格局形成尚需待以时日,多极化作为不可逆转趋势将在曲折中取得发展。”
请回答:
(1)丘吉尔的富尔顿演说开启了一个特殊的时代,为此美国采取了哪些政策措施?(3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江泽民同志论述的要点有哪些?(6分)
(3)根据材料三,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冷战结束后,美国能否建立一个单极世界?为什么?(9分)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后美国时代》指的是冷战之后,冷战之后的“一超多强”局面表明世界政治格局并没有出现权力真空,世界范围内也并未出现新一轮的殖民扩张,美国对全球事务仍然起着主导作用,并没失去对全球事务主导作用,“群雄竟起”指的只是多个力量的崛起,所以“群雄竟起”反映的实质问题只能是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群雄竟起”反映的实质问题
2.【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二战是人类的一次空前的浩劫,是人类的一次空前巨大的灾难,特别是欧美作为二战的主战场,所以二战后欧美社会反战运动必然持续高涨,也就出现了材料中的所述现象,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B。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战后欧美社会反战运动持续高涨
3.【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了欧洲一体化的影响的相关知识。
根据所学本题判断较易,第②项与事实不符,欧 ( http: / / www.21cnjy.com )盟在经济、政治一体化上有较大进展,军事一体化说法错误;第③项欧洲货币没有实现一体化,欧盟中欧元区国家共有17个成员,另有一些国家和地区仍采用本国的货币,如英国、瑞典等。第①④项符合材料说法,本题选C项。
4.【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20世纪60.70年代的世界形势。根据所学知识,B、C项与史实不符,D项不是多极化的本质。所以答案选A。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国际关系民主化趋势
5.【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据题干信息,“不对 ( http: / / www.21cnjy.com )称”主要反映的是经济水平的差距,故选D项。据材料中“苏联的军事力量,以及它在西方人中间引起的恐惧”可知,苏联的军事力量是强大的,C项错误;材料说的是“这两个争夺者”,不强调其同盟者,A项错误;意识形态不能说“不对称”,B项错误
考点:当代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美苏争锋·特点
6.【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 ( http: / / www.21cnjy.com )信息的能力,过去的50年是指二战后至苏联解体的50年,侧重经济领域的联盟应该是欧洲的一体化组织,侧重政治军事领域的联盟是北约组织,在美苏两极格局下,美苏冷战,北约居于主导地位,苏联解体后,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追求经济发展成为时代发展的潮流,从而使两大联盟的主次关系发生变化,故A项正确。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两极格局的瓦解
7.【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识的能力。二战结束后,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拉开了“冷战”的序幕,从此,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苏联实行除了军事对抗以外的所有对抗措施。故选D项。
考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美苏争锋·两级对治格局的形成
8.【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和平演变”战略由美国国会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议员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杜勒斯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在20世纪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50年代初提出,即西方国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以贷款、贸易、科技等各种手段诱压社会主义国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促使它们向西方靠拢,向资本主义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和平演变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排除A;C在材料中无从体现;D也是不正确解读,,根据材料信息“将使马克思列宁主义弃置在历史的灰烬之中”“如果我们不这样做,而是孤立东方,减少它同我们的联系,我们就丢掉了我们对付克里姆林宫领导人的一件最有效的武器。”说明里根和尼克松实际上都主张遏制社会主义,以维护美国的霸权地位,与当年杜鲁门发动冷战本质一致,因此选B。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冷战。
9.【答案】D
【解析】略
10.【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现。解答此题可用排除法。依据所学,当今世界政治格局还处于发展变化的过程之中,多极化只是一种趋势而已,
并未形成,故第①项表述错误,含有此项均可排除。所以应选A
考点:当今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日本的大国野心
11.【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由“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苏联解体”。得知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A项是错误的;这与历史事实不相符合。C项与材料不相符合。D项世界多极化格局没有形成。所以选B。.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多极化趋势
12.【答案】A
【解析】材料中日本经济发展得益于了朝鲜战争,中国参加了这场战争,造成的是中美之间的长期敌对,A正确,B是在70年代D是在1961年。
13.【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冷战的知识,1 ( http: / / www.21cnjy.com )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的破裂,美苏之间冷战全面展开,故答案选B。CD两项是美苏冷战的措施,A项也称“铁幕演说”,揭开了冷战的序幕。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冷战
14.【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阅读 ( http: / / www.21cnjy.com )理解分析能力。材料内容体现的是美式民主在其他国家不能推广,与生态危机威胁人类生存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与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与多极化趋势无关,故C项错误;由于材料可以看出,美国试图将他的这种美式民主嫁接到世界的众多国家,但均以失败而告终,显示了美国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干预其他国家的政治,故D项正确。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多极化趋势加强下美国的外交政策
15.【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是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重要标志。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两极格局最终形成。但在两极格局下,为了能够生存和很好发展,欧共体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中国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这些有力地冲击了二战后国际关系的两极格局。后来,由于各种原因,苏联解体了,战后存在四十多年的两极格局崩溃,多极化趋势加强,所以本题选C项。A、B、D不符合题意。
考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多极化趋势的加强·苏联解体
16.【答案】
①教育:政府重视、推行改革、与经济发展结合。科技:由引进外国技术到依靠本国力量。经济:60年代末起出现高速发展。
②教育发展为依靠本国力量搞科研打下基础。教育、科技面向经济,为经济发展培养人才,科技成果能迅速转化为生产力,促进经济高速发展。
【解析】本题围绕教育、科技和经济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展这一中心提供材料,旨在考查经济发展与教育、科技之间的关系,突出了历史问题的社会功能。考生失误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照抄原材料,而不能概括;材料归属不清,答案混乱;对教育、科技、经济发展三者关系认识不清,不能从根本上表达出教育是基础,科技是生产力,教育科技的发展椎动了生产力发展这一规律性问题。
17.【答案】(1)主要特点:世界被分成三大部分;美苏大国主导;两极全面对抗;第三世界局部冲突不断。(任意3点3分)
(2)核心观点:当今世界的冲突,主要是文明的冲突。(2分)
原因:经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 ( http: / / www.21cnjy.com )动,使欧洲有着相似的文化认同感;近代以来战争对欧洲造成巨大破坏,迫使欧洲反思对抗的危害;冷战时期,美苏对欧洲的控制和压迫推动了欧洲联合的步伐;战后欧洲经济恢复发展,联系加强;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不同文明之间冲突加剧,同源文化更易联合。(8分)(每点2分,答对4点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1)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 ( http: / / www.21cnjy.com )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综合分析、归纳。从材料一中“全球政治成为两极化的,世界被分裂成三个部分”“许多这样的冲突发生在这两个阵营以外的由下述国家组成的第三世界里”可分析出答案是美苏 两极格局,第三世界冲突不断。
(2)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 ( http: / / www.21cnjy.com )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综合分析、归纳。“核心观点”从材料二中“在冷战后的世界中,人民之间 最重要的区别不是意识形态的、政治的或经济的,而是文化的区别”可分析出答案是世界冲 突是文明的冲突。“原因”可根据“建立在具有文化共同性的国家基础之上的国际组织”从欧洲发展的过程中欧洲文化认同感的形成历程进行作答。
考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两极世界的形成·冷战;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欧盟
18.【答案】(1)措施:提出杜鲁门主义,实行马歇尔计划和建立北约组织。(3分)
(2)①“冷战”结束后的世界发展趋势是多极化,但最终的形成需要很长的时间。(2分)
②美国虽然仍是唯一的超级大国,但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以及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正日益增强。(2分)
③世界发展的多极化有利于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2分)
(3)变化:两极格局解体,世界暂时呈现“一超多强”,总趋势是多极化。(2分)
不能。(1分)原因:①因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经济力量多极化决定政治力量的多极化(多个力量中心的崛起);(2分)②国际政治民主化趋势日益加强;(2分)③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流。(2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分析史料并综合解 ( http: / / www.21cnjy.com )决问题的能力。第(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铁幕演说”是冷战的序幕,为此美国从政治、经济以及军事等方面进行冷战,以此来对付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第(2)中从材料二中“冷战结束后,世界向多极化的方向发展,但多极化格局的形成需要经历相当长的时期,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几大力量也相对突出,有利于削弱和抑制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关键信息来归结答案。第(3)问中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三中“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多极’与‘一极’之争将持续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多极化作为不可逆转趋势将在曲折中取得发展。”信息来概括变化;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不难回答;第三小问从经济力量多极化、政治民主化以及世界和平发展为主题的角度综合分析概括。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美 ( http: / / www.21cnjy.com )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冷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多极化格局趋势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