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教 学 设 计
课名 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省份 四川省 市 泸州市 区/县 泸县
单位全称 泸县潮河镇学校
教师姓名 雷明巧 学段 学科 八年级地理
教材版本 粤教版 册次 章节 八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二节
课时 一课时 年级 八年级
学习者分析 因为潮河学校一直都有交互式电子白板,学生利用多媒体能力逐渐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浓厚,更新教学模式,提高学生探究能力,教会学生学习技能,读图、识图、填图的能力不断加强,通过课文中“阅读材料”“活动内容”“表格填写”“问题回答”要提出质疑问题的能力,在课堂上对学生活动做具体指导,组织有效的教学,教师多使用谈话法,开展“谈”“议”“讲”“练”“填”相结合的方法,并利用多媒体教学,不断给学生以新鲜感。
教学目标 ⑴ 知识与技能:① 了解秦岭——淮河线的位置及地理概况;② 掌握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③了解贺兰山的位置和地理意义;④培养学生读图、填图能力,搜集处理资料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⑵ 过程与方法:课堂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以及开展各种形式活动,如:讨论、填表等,使学生在合作中自主地学习和探究秦岭——淮河线的地理知识,从而使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素质得到不同程度地提升。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中通过以往学习的知识进行整合学习、提高学生归纳能力、牵引能力,使学生意识到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以及措施 教学重点: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教学难点: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地理特征的显著差异。让学生通过对比的形式进行组织教学,利用视频,图片等动态资源对教材进行整合包装,极大的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小组合作探究,类比思想都能丰富大家学习地理的有效性。
教学准备 ① 书中相关的图表;② 教师全部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辅助教学。
多媒体教学环境 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进行组织教学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活动设计 活动目标 媒体使用及分析
激情导入 ☆观看教师出示的图片和学生之间的情景重现(详见白板) 让学生意识到第五章的教学内容在《中国地理》中的重要地位:承上启下。整体感知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做到心中有数。 历史和地理的有机结合,现实和理论的结合 导语: 新春佳节之际来自哈尔滨和海南的小伙伴打电话新春问候引入,这个情景说明了什么呢?让学生意识到各个地区在过年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呈现出显著的区域地理差异。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为什么在古时候晏子使楚中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展示目标 展示学习目标 目标导读,有得放矢,保证教学的针对性 保证学生学习的目的性 利用电子白板展示教学目标
自主学习 活动一:画一画(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能力;落实秦岭、淮河的空间位置。 指导学生独立完成读图、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空间思维能力。 屏幕展示“我国一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等。各个地理分界图让学生自己画出自己觉得重要的分界线,然后小组讨论完成这些分界线有哪些异同点?说明其地理意义,这些分界线大致都经过哪里?
合作探究 活动二:学生观看秦岭—淮河分界线的南北差异视频!小组辩论赛“谁能不说家乡好,南北对话话不同”为什么说:秦岭——淮河是我国一条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利用诗句乘长车,破贺兰山缺,提现了贺兰山的重要性。活动三:小组绘图展示提升。 通过回忆和联系,以及在学生迅速阅读的基础上,以便于使学生能更好地认识秦淮线的地理意义,提高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在比较中获取秦淮线两侧地理差异显著的感性认识,并让学生热爱我们的祖国。学生结合降水分界线和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说明贺兰山的重要性。根据相应的提示在图中描绘出来。 课堂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使学生在合作中自主地学习和探究秦岭——淮河线的地理知识,从而使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素质得到不同程度地提升。利用中国地图让学生对中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的认识 交互式电子白板显示:秦岭淮河南北差异视频。教师简要介绍秦岭淮河一线,强调指出:地理区域体现区域内部相似性,地理界线反映出区域之间的地理差异性。传统小黑板和电子白板的结合使用让学生对中国地理分界线有一定的掌握能力,也提高学生地理绘图的能力。
真题链接 利用以往的中考真题,让学生抢答竞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知识拓展是由浅入深,目的是对学生个体发展分层优先。 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让学生及时有效的进行知识的落实情况,复习和训练的有机结合。
互动评价小结回馈 回顾整堂课教学的主要内容 教师指导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予以总结。温故而知新 帮助学生理清脉络,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小组内进行组织评价,利用电子白板记忆功能对之前的描线进行整理和完善。
要求:
1.请将您做好的教学设计以word 形式上传至平台,命名为姓名+教学设计名称;
2.请您保持自己作品的原创性,禁止从已有资源(网络、参考书等)的直接拷贝,原创性将作为评价的重要标准。
备注:
多媒体教学环境包括:
1.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由多媒体计算机、投影机、电视机等构成,以呈现数字教育资源为主);
2.交互多媒体教学环境(主要由多媒体计算机、交互式电子白板、触控电视等构成,在支持数字教育资源呈现的同时还能实现人机交互);
3.网络教学环境;
4.移动教学环境(例如使用手机、IPAD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