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 教学设计4

文档属性

名称 1.6 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 教学设计4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6-03-04 21:21: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2.下沉的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3.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
过程与方法:
1.设计实验验证下沉物体在水中受到浮力的作用,用弹簧秤测量下沉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
2.画示意图,运用浮力和重力的概念,解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验实验验证的重要意义。
2.懂得数据在分析解释现象过程中的重要性。
2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教学难点:设计实验验证下沉物体在水中受到浮力的作用,用弹簧秤测量下沉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
3教学过程
3.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水的浮力:
1.提问:浮在水面上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作用,那么,沉入水中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作用吗
2.今天我们来研究下《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
活动2【活动】二、寻找浮力:
1.你们觉得呢?生活中有这样的类似的情形吗?
2.出示系有绳子的钩码,把钩码浸入水中后,它会受到浮力作用吗?
3.试着用手提着绳子将钩码浸入水中,感受一下浮力。
4.你们有什么感受?为什么不太肯定?
需要什么工具来测量才更加科学,更加准确。
5.出示弹簧测力计,使用时要注意什么?
6.你能利用这些材料来设计一个实验验证自己的推测吗?
7.汇报:
①测出在空气中的重力。
②测出在水中弹簧秤的拉力。
③比较、分析。
8.提示:
使用最大范围为0.5N的弹簧测力计。
①分工合作:
一人负责弹簧测力计,一人负责记录,其余人负责读数。
②轻放慢移:
钩住钩码后缓慢拉起,轻轻移入水中,观察完后,轻轻移出,取下。
9.你们有什么发现?你获得哪些数据支持你的发现?
10.浮力的大小是多少牛?怎么计算?
浮力 = 在空气中测得的重力 — 在水中测得的重力
活动3【活动】三、探究浮力1:
1.还有其他发现吗?
下沉物体在水中受到浮力大小会变化吗?
2.怎么变化呢?
刚进入读数大,根据公式浮力就(小),钩码在什么位置?
浸入后读数小,根据公式浮力就(大),钩码又在什么位置呢?
钩码全部进入水中后,继续下沉,不碰到底部,读数有发生变化吗?
3.浮力有大小,你觉得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能推测下它们之间的关系吗?
4.出示材料:带细绳的钩码、水槽、弹簧秤,你们打算如何验证自己的猜想?
5.出示表格,明确方法。
小部分浸入水中 大部分浸入水中 全部浸入水中
在空气中的重力
在水中的重力
浮力大小
排开的水量
6.提示:
①轻放慢移。
②小组分工。
③听口令,整理。
7.活动探究。
8.你们组有哪些发现?哪些数据支持你的发现?
活动4【活动】四、探究浮力2:
1.浮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2.出示一大一小两块石头,推测它们全部浸入水中后受到的浮力大小。
3.怎样检验自己的推测?
4.出示表格,明确方法。
小石块 大石块
在空气中的重力
在水中的重力
浮力大小
排开的水量
5.提示:
①轻放慢移。
②小组分工。
③听口令,整理。
6.交流汇报。
活动5【活动】五、小结:
1.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有什么规律?
2.试着用物体在水中的受力示意图来解释沉浮原因。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