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目标
(一)科学概念
1.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2.下沉的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3.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反之则上浮。
(二)过程与方法
1.设计实验验证下沉的物体在水中受到了浮力的作用,用弹簧秤测量下沉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
2.画示意图,运用浮力和重力的概念,解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验实验验证的重要意义。
2.懂得数据在分析解释现象过程中的重要性。
2学情分析
通过平时的观察了解,五年级学生对科学课的认识有了一定提高,部分学生已养成了进行课堂记录的习惯,大部分学生已会进行仔细的观察,学生在实验前已具备了提出假设,然后制定实验计划,最后进行实验验证的能力,能够进行初步的探究。学生小组内的合作交流也有了基础。在本课设计之前,对五(2)班学生进行访问,绝大多数学生的概念水平处于知道在水中漂浮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不知道在水中下沉的物体也会受到水的浮力这个层面。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教学难点: 设计实验验证下沉物体在水中受到浮力的作用,用弹簧秤测量下沉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初步感受下沉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
1、谈话导入
师: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物体在水中上浮是因为受到了水的浮力作用,那么在水中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作用吗?(板书课题)
2、学生联系生活进行猜测,说明理由。
3、感受下沉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师:老师这有三个一号干电池,用透明胶把它们绑成了条状的,大家可以感受一下它在水中和在空气中有什么不同。
学生将系有细线的条状干电池组浸入水中进行初步感受,然后进行交流。
活动2【活动】(二)实验数据证明浮力的存在
1、提出新要求。
师:刚才我们用手感觉了一下,科学向来追求严谨,如果能用有力的数据说明,那就太好了,同学们能利用弹簧测力计、电池组、量筒、水设计出一个证明电池组受到水的浮力作用的实验吗?
2、学生小组交流讨论、汇报。
生1:我们可以借助弹簧测力计来帮忙,比较一下干电池在空气中和在水中时
,弹簧秤读数是不是一样。
师:这位同学的想法实在太棒了,科学家们也是这么想的哟!下面请同学们动手测一测吧!
回顾:弹簧测力计使用的注意事项:
①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不是指在“0”位置。
②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
③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的测量范围。
3、学生操作。
4、交流汇报。
师:大家测的结果如何?
生1:在空气中时,弹簧秤的读数是2.5 N,在水中的读数是1N。
师:有不同结果的吗?
生2:……
生3:……
师:大家有什么发现?
生:在水中的读数比在空气中的小。
师:这意味着什么?
生:干电池在水中受到浮力的作用。
活动3【活动】(三)下沉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的大小
1、画示意图
师:同学们能像泡沫塑料块那样用图示的形式描述干电池在水中的受力情况吗?
指名学生板演,教师修正。
2、浮力大小计算
师:根据示意图,可以得出一个怎样的等量关系式呢?
生:弹簧秤的拉力+浮力=重力
师:恩,非常正确,那如何求浮力的大小呢?
生:重力-弹簧秤拉力=浮力
3、浮力大小的测量
师:现在,请同学们测量一下刚才的那个电池组小部分浸入水中,大部分浸入水中,全部浸入水中时所受到的浮力大小,把实验记录单填写完整。
(提示:把三节干电池看作是一个整体,使其浸入水中一节为“小部分浸入水中”,浸入水中两节为“大部分浸人水中”,三节浸入水中为“全部浸入水中”。)
4、学生实验测量,作好记录,教师巡视指导。
5、学生汇报实验数据,交流。
小部分浸入水中 大部分浸入水中 全部浸入水中
(一节干电池) (二节干电池)(三节干电池)
在空气中的重力 2.5N 2.5N2.5N
在水中的重力 2N1.5N1N
浮力大小 0.5N1N1.5N
排开的水量 50ml100ml 150ml
6、分析实验数据。
师:根据我们的实验,你有什么发现?
生1:每浸入一节电池,弹簧秤读数就会小0.5N。
生2:每浸入一节电池,排开的水量就会多50ml,三节都浸入水中,排开的水量是150ml。
生3:浸入水中的部分越多,排开的水量越大。引导学生发现浮力大小与排开的水量之间的关系。
生4:排开的水量大,物体受到的浮力就大。(板书:物体排开的水量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师:物体在下沉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大小如何变化?学生再次体会物体慢慢浸水中,弹簧秤示数的变化这一过程。引导学生发现:物体在未完全浸入水中的这个过程中,浮力的大小在逐渐增大的,最后全部浸入水中后,浮力大小保持不变。
7、知识拓展
师:你知道“为什么钓鱼时钓到大鱼不能直接提竿”吗?生各自发表自己的见解。提示:因为大鱼很沉,如果直接提竿的话,鱼会在空中挣扎,对钓线的拉力很大,很容易将钓线扯断。一般采用的是不直接提竿,慢慢地把竿往岸边回拉,这样鱼在水中会受到水的浮力,同时也不会剧烈挣扎,对竿的拉力大大减小,等拖至岸边,再将鱼拖出水面,既方便又安全。
活动4【练习】(四)用浮力和重力的关系解释沉浮现象
1、引言:通过上一节课和这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不管是上浮的物体还是下沉的物体都会受到水的浮力作用。任何物体在水中都会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一个是向下的重力,一个是向上的浮力,我们能不能用重力和浮力的关系来解释物体在水中沉浮的原因呢?
2、画出示意图解释物体(泡沫塑料块、电池)在水中的沉浮。
上浮的塑料块: 浮力>重力
下沉的电池: 重力>浮力
小结:当物体在水中所受的浮力小于重力时,下沉。
活动5【测试】(五)全课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生1:下沉的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
生2:物体在水中排开的水量越大,它所受到的浮力就越大。
……
师:水的浮力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我们要充分运用水的这一特性,使其为我们的生活做出更大的贡献。
活动6【作业】[板书设计]
6、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
浮力=重力-弹簧秤拉力
物体排开的水量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重力>浮力 下沉
课件13张PPT。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
物体在水中上浮是因为受到了水的浮力作用,那沉入水底的物体会受到水浮力的作用吗?你们曾游过泳吗?在水中是否感觉身体有被水托起来的感觉?
从井水中提水,在水中的水桶总是比离开水面的水桶要轻。
这是什么原因?能说明水桶在水中
受到了水的浮力作用吗?
将一个系有细线的干电池组,浸入水中,
体验一下它是否受到了水的浮力?说说你的感受。 亲身体验:科学向来追求严谨,同学们能用有力的数据说明浮力的存在吗?请用弹簧测力计、电池组、量筒、水设计一个验证下沉物体受到水的浮力作用的实验。实验计划:
研究的问题:
所需器材:
实验方法:
沉入水中的物体是否受到水的浮力 电池、弹簧测力计、细线、量筒、水等
1.先测出电池组在空气中的重力。2.再测出电池组浸入水中时,弹簧秤的拉力。
3.比较大小。分 析:
1、如果弹簧秤拉力等于电池的重力,说明它没受到浮力。
2、如果弹簧秤拉力小于电池的重力,说明它受到了浮力。 浮力拉力重力下沉物体 分 析:
、如果拉力等于下沉物体重力,说明
浮力=重力-拉力
结论: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作用浮力=重力-拉力温馨提示:
(1)注意量筒里水面的刻度。
(2)记录好数据。
(3)填好记录表。
(4)小组内注意分工合作。(一名同学看水面刻度,一名同学看弹簧秤读数,一名同学提弹簧秤,其他同学观察)
(5)计算出电池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排开的水量进行比较,找出其中的联系。
(6)填好实验结论。
(7)音乐声响起,停止实验。
测量电池“小部分浸入水中”“大部分浸入水中”“全部浸入水中”的浮力实验结论:下沉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排开的水量)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电池完全浸入水中后,浮力如何变化?拓展 请同学们动手操作!
你知道“为什么钓鱼时钓到大鱼不
能直接提竿”吗?
因为大鱼很沉,如果直接提竿的话,鱼会在空中挣扎,对钓线的拉力很大,很容易将钓线扯断。一般采用的是不直接提竿,慢慢地把竿往岸边回拉,这样鱼在水中会受到水的浮力,同时也不会剧烈挣扎,对竿的拉力大大减小,等拖至岸边,再将鱼拖出水面,既方便又安全。小知识浮力大于重力 浮力小于重力
下沉↓重力↑浮力↑浮力↓重力上浮用浮力和重力的关系来解释物体在水中沉浮的原因
同学们,今天你有什么收获?谈谈你对这节课的感受!今天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