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往事依依》(第1课时)课件+教案+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0《往事依依》(第1课时)课件+教案+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0-29 08:48:55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往事依依》教案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梳理文章思路及内容,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结合关键句把握文章中心。
2.品味本文优美生动的语言,体会文章字里行间蕴含的丰富情感。
3.体会阅读文学作品对少年儿童成长的意义,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结合关键句把握文章中心。
2.品味本文优美生动的语言,体会文章字里行间蕴含的丰富情感。
【教学难点】
体会阅读文学作品对少年儿童成长的意义,培养主动阅读优秀文学作品的习惯。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童年一定是最难以忘怀的一段时光。尽管年华似流水,但那童年时代如烟的往事,依然会时时拨动我们的心弦,让我们魂牵梦绕,甚至带给我们终身的影响。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于漪老师的学生时代,去品味她的依依往事,探寻她成长的源头。
二、有关资料
1.作者介绍:
于漪(yī),1929年生,江苏镇江人,著名语文特级教师,教育家。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她努力探索语文教学规律,坚持教文育人,着力塑造学生良好的文化素质,训练与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2019年,相继获得国家“人民教育家”“最美奋斗者”称号。
2.写作背景:
于漪老师是全国著名的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应河南《中学生阅读》(初中版)编辑部一再邀请,她撰写了《往事依依》一文,刊登在《中学生阅读》(初中版)1999年第7期的“追忆黄金时光”栏目上。
本文选自《于漪全集》第20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略有改动。
三、预习设计
1.读准字音
涟漪( ) 徜徉( )( ) 浩淼( ) 逃窜( ) 缭( )乱 雕镂( ) 镌( )刻 谆( )谆
答案:yī cháng yáng miǎo cuàn liáo lòu juān zhūn
2.理解词语
⑴徜徉:安闲自在步行。
⑵雕镂:雕刻,雕刻得精细。
⑶镌刻:雕刻,刻得印迹深。
⑷搜索枯肠:形容竭力思索。
⑸历历在目:形容景象或事物的面貌清清楚楚地出现在眼前。
⑹记忆犹新:过去的事,至今印象还非常清楚,就像刚才发生的事情一样。
⑺烟波浩淼:烟波:雾气迷茫的水波;形容烟雾笼罩的江湖水面广阔无边。
⑻走投无路:无路可走,比喻处境极端困难,找不到出路。
⑼身历其境:亲身到了那个境地。也作“身临其境”。
⑽津津有味:形容有滋有味,有趣味。
⑾风云变幻:如风云般变幻不定。比喻事物变化复杂或局势动荡不安。
⑿美不胜收:形容美好的事物太多,无法尽收眼底。
⒀眼花缭乱: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事物而发花、迷乱。
⒁心旷神怡:心情开朗,精神愉悦。
⒂油然而生:指某种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
⒃鸦雀无声:乌鸦和麻雀都不发叫声。形容非常安静,一点声音都没有。
⒄谆谆教导:不厌其烦地教导。
3.阅读思考
本文题为《往事依依》,“依依”有哪些意思?题目中“依依”的含义是什么?文中最能说明作者对往事“依依”之情的句子是哪一句?
明确:①形容树枝柔弱,随风摇摆,如杨柳依依。②形容留恋,不忍分离,如依依不舍。
题目中的“依依”是第二个意思,意思是对往事的留恋,不忍心分离,表明本文是对往事的回忆。与此同时,也表明作者对往事充满着深深的留恋之情,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几十年过去了,不少事情已经模糊,有的搜索枯肠而不可得,但有几件事仍历历在目,至今记忆犹新。”
“往事依依,金色的回忆唤起我的青春激情,催我不断奋进。”
四、合作探究
默读课文,完成以下问题
1.说说作者在文中回忆了哪些依依往事?这些往事分别带给作者怎样的感受和影响?你能从作者的依依往事中探寻到她成长的源头吗?用笔在文中画出来,填写表格。
段落 时间 事件 感受 影响
段落 时间 事件 感受 影响
② 小时候 看山水画和《评注图像水浒传》 乐在其中,身历其境(津津有味) 启发“我”的形象思维
④ 童年 读《千家诗》 美不胜收,心旷神怡 获得美的享受、生活情趣
⑤ 初中 听两位国文老师诵读宋词和诗歌 深深感动,深受感染 培养“我”课外阅读的兴趣
⑥ 老师谆谆教导 铭刻在心 使“我”一生受用不尽
成长的源头可概括为:少年时代多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
2.默读课文,勾画文中的领起句,划分文章层次,概括文章主题。
文中领起句有三处:
⑴年华似流水。几十年过去,不少事情已经模糊,有的搜索枯肠而不可得,但有几件事仍历历在目,至今记忆犹新。(领起全文)
⑵学生时代的生活乐趣,很大程度来自读书。书,给我以广阔的天地,而其中编织我童年美丽的生活花环的,竟是一本让人看不上眼的石印本《千家诗》。(领起第4段)
⑶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也在我心上雕镂下深刻的印象,培养了我课外阅读的兴趣。(领起第5段的余下内容和第6段)
本文的整体结构如下:
第一部分(第1段):总写--引出对往事的回忆,开启下文。
第二部分(第2一6段):分写--回忆少年时代难忘的往事。
第三部分(第7段):总写--收束全文,扣题,升华中心。
文章的主题(中心)可以概括为:作者通过叙写少年时代印象深刻的几件往事及其对自己的影响,表达了对这些往事的追怀,敦促自己不断奋进,也包含了劝勉年轻一代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热爱读书的意味。
五、课堂检测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7)题。
①年华似流水。几十年过去,不少事情已经模糊,有的搜索枯肠而不可得,但有几件事仍历历在目,至今记忆犹新。
②小时候,我住的小屋里挂着一幅山水画。这只是一幅极普通的画,清晨看到,晚上看到,一天少说看到三四次左右,竟百看不厌。有时凝视久了,自己也仿佛进入画中,“徜徉于山水之间 甚得其乐。入了神,自然乐在其中。家里有一部 评注图像水浒传 一打开,就被一幅幅插图吸引住了。梁山雄伟险峻,水泊烟波hào miǎo,水面有无边无际的芦苇,山上有一排排大房子 这一切,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好像就是家乡长江边焦山一带。那时读《水浒传》,会不知不觉把焦山一带风景当作梁山泊背景,我似乎目睹何涛、黄安率领的官军在( )(A.浩浩荡荡 B.茫茫荡荡)的焦山下,在芦苇水港中 zǒu tóu wú lù、狼狈逃窜的情景,犹如( )(A.身临其境B.身历其境),真是( )(A.津津乐道 B.津津有味)。以后年龄增长,也曾重读《水浒传》, 理解比小时候深入, 形象却不如那时鲜明。后来才懂得,这就是形象思维的作用,生动的形象可以( )(A.变成 B.形成)深刻的记忆。
1.给文段中加点的词语注音。
凝视( ) 徜徉( )
2.根据文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hào miǎo( ) zǒu tóu wú lù( )
3.解释第①段中画横线的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⑴搜索枯肠: 。
⑵历历在目: 。
4.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内。(只填序号)
5.在第②段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6.在第②段的“ ”内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7.第②段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把你的修改意见写在下面。修改意见: 。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语文专题学习活动中,小河的演讲神采奕奕,声情并茂,赢得了阵阵掌声。
B.几十年过去,有的事已搜索枯肠而不可得,有的事却历历在目。
C.家乡的田野花枝招展,美不胜收,让人流连忘返。
D.正如比赛前预料的一样,演讲者表现得非常出色,让指导老师喜出望外。
答案:1.níng shì cháng yáng2.浩渺 走投无路
3.⑴形容竭力思索。⑵过去的事情清清楚楚地重现在眼前。
4.B B B B 5.虽然 但是 6.”, 《 》, …… 7.去掉“左右”
8.B( A项,神采奕奕:形容(人)精神饱满的样子。这里形容演讲,适用对象有误。C项,花枝招展: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这里形容田野,适用对象有误。D项,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和语意“正如比赛前预料的一样”矛盾。)
六、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抄写本课生字词。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往事依依》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梳理文章思路及内容,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结合关键句把握文章中心。
2.品味本文优美生动的语言,体会文章字里行间蕴含的丰富情感。
3.体会阅读文学作品对少年儿童成长的意义,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
1.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结合关键句把握文章中心。
2.品味本文优美生动的语言,体会文章字里行间蕴含的丰富情感。
【学习难点】
体会阅读文学作品对少年儿童成长的意义,培养主动阅读优秀文学作品的习惯。
【学习课时】2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童年一定是最难以忘怀的一段时光。尽管年华似流水,但那童年时代如烟的往事,依然会时时拨动我们的心弦,让我们魂牵梦绕,甚至带给我们终身的影响。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于漪老师的学生时代,去品味她的依依往事,探寻她成长的源头。
二、有关资料
1.作者介绍:
于漪(yī),1929年生,江苏镇江人,著名语文特级教师,教育家。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她努力探索语文教学规律,坚持教文育人,着力塑造学生良好的文化素质,训练与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2019年,相继获得国家“人民教育家”“最美奋斗者”称号。
2.写作背景:
于漪老师是全国著名的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应河南《中学生阅读》(初中版)编辑部一再邀请,她撰写了《往事依依》一文,刊登在《中学生阅读》(初中版)1999年第7期的“追忆黄金时光”栏目上。
本文选自《于漪全集》第20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略有改动。
三、预习设计
1.读准字音
涟漪( ) 徜徉( )( ) 浩淼( ) 逃窜( ) 缭( )乱 雕镂( ) 镌( )刻 谆( )谆
2.理解词语
⑴徜徉:
⑵雕镂:
⑶镌刻:
⑷搜索枯肠:
⑸历历在目:
⑹记忆犹新:
⑺烟波浩淼:
⑻走投无路:
⑼身历其境:
⑽津津有味:
⑾风云变幻:
⑿美不胜收:
⒀眼花缭乱:
⒁心旷神怡:
⒂油然而生:
⒃鸦雀无声:
⒄谆谆教导:
3.阅读思考
本文题为《往事依依》,“依依”有哪些意思?题目中“依依”的含义是什么?文中最能说明作者对往事“依依”之情的句子是哪一句?
四、合作探究
默读课文,完成以下问题
1.说说作者在文中回忆了哪些依依往事?这些往事分别带给作者怎样的感受和影响?你能从作者的依依往事中探寻到她成长的源头吗?用笔在文中画出来,填写表格。
段落 时间 事件 感受 影响
2.默读课文,勾画文中的领起句,划分文章层次,概括文章主题。
五、课堂检测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7)题。
①年华似流水。几十年过去,不少事情已经模糊,有的搜索枯肠而不可得,但有几件事仍历历在目,至今记忆犹新。
②小时候,我住的小屋里挂着一幅山水画。这只是一幅极普通的画,清晨看到,晚上看到,一天少说看到三四次左右,竟百看不厌。有时凝视久了,自己也仿佛进入画中,“徜徉于山水之间 甚得其乐。入了神,自然乐在其中。家里有一部 评注图像水浒传 一打开,就被一幅幅插图吸引住了。梁山雄伟险峻,水泊烟波hào miǎo,水面有无边无际的芦苇,山上有一排排大房子 这一切,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好像就是家乡长江边焦山一带。那时读《水浒传》,会不知不觉把焦山一带风景当作梁山泊背景,我似乎目睹何涛、黄安率领的官军在( )(A.浩浩荡荡 B.茫茫荡荡)的焦山下,在芦苇水港中 zǒu tóu wú lù、狼狈逃窜的情景,犹如( )(A.身临其境B.身历其境),真是( )(A.津津乐道 B.津津有味)。以后年龄增长,也曾重读《水浒传》, 理解比小时候深入, 形象却不如那时鲜明。后来才懂得,这就是形象思维的作用,生动的形象可以( )(A.变成 B.形成)深刻的记忆。
1.给文段中加点的词语注音。
凝视( ) 徜徉( )
2.根据文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hào miǎo( ) zǒu tóu wú lù( )
3.解释第①段中画横线的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⑴搜索枯肠: 。
⑵历历在目: 。
4.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内。(只填序号)
5.在第②段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6.在第②段的“ ”内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7.第②段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把你的修改意见写在下面。修改意见: 。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语文专题学习活动中,小河的演讲神采奕奕,声情并茂,赢得了阵阵掌声。
B.几十年过去,有的事已搜索枯肠而不可得,有的事却历历在目。
C.家乡的田野花枝招展,美不胜收,让人流连忘返。
D.正如比赛前预料的一样,演讲者表现得非常出色,让指导老师喜出望外。
六、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抄写本课生字词。
参考答案
第一课时
三、1.yī cháng yáng miǎo cuàn liáo lòu juān zhūn
2.⑴安闲自在步行。⑵雕刻,雕刻得精细。⑶雕刻,刻得印迹深。⑷形容竭力思索。⑸形容景象或事物的面貌清清楚楚地出现在眼前。⑹过去的事,至今印象还非常清楚,就像刚才发生的事情一样。⑺烟波:雾气迷茫的水波;形容烟雾笼罩的江湖水面广阔无边。⑻无路可走,比喻处境极端困难,找不到出路。⑼亲身到了那个境地。也作“身临其境”。⑽形容有滋有味,有趣味。⑾如风云般变幻不定。比喻事物变化复杂或局势动荡不安。⑿形容美好的事物太多,无法尽收眼底。⒀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事物而发花、迷乱。⒁心情开朗,精神愉悦。⒂指某种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⒃乌鸦和麻雀都不发叫声。形容非常安静,一点声音都没有。⒄不厌其烦地教导。
3.①形容树枝柔弱,随风摇摆,如杨柳依依。②形容留恋,不忍分离,如依依不舍。
题目中的“依依”是第二个意思,意思是对往事的留恋,不忍心分离,表明本文是对往事的回忆。与此同时,也表明作者对往事充满着深深的留恋之情,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几十年过去了,不少事情已经模糊,有的搜索枯肠而不可得,但有几件事仍历历在目,至今记忆犹新。”
“往事依依,金色的回忆唤起我的青春激情,催我不断奋进。”
四、1.
段落 时间 事件 感受 影响
② 小时候 看山水画和《评注图像水浒传》 乐在其中,身历其境(津津有味) 启发“我”的形象思维
④ 童年 读《千家诗》 美不胜收,心旷神怡 获得美的享受、生活情趣
⑤ 初中 听两位国文老师诵读宋词和诗歌 深深感动,深受感染 培养“我”课外阅读的兴趣
⑥ 老师谆谆教导 铭刻在心 使“我”一生受用不尽
成长的源头可概括为:少年时代多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
2. 文中领起句有三处:
⑴年华似流水。几十年过去,不少事情已经模糊,有的搜索枯肠而不可得,但有几件事仍历历在目,至今记忆犹新。(领起全文)
⑵学生时代的生活乐趣,很大程度来自读书。书,给我以广阔的天地,而其中编织我童年美丽的生活花环的,竟是一本让人看不上眼的石印本《千家诗》。(领起第4段)
⑶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也在我心上雕镂下深刻的印象,培养了我课外阅读的兴趣。(领起第5段的余下内容和第6段)
本文的整体结构如下:
第一部分(第1段):总写--引出对往事的回忆,开启下文。
第二部分(第2一6段):分写--回忆少年时代难忘的往事。
第三部分(第7段):总写--收束全文,扣题,升华中心。
文章的主题(中心)可以概括为:作者通过叙写少年时代印象深刻的几件往事及其对自己的影响,表达了对这些往事的追怀,敦促自己不断奋进,也包含了劝勉年轻一代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热爱读书的意味。
五、1.níng shì cháng yáng2.浩渺 走投无路
3.⑴形容竭力思索。⑵过去的事情清清楚楚地重现在眼前。
4.B B B B 5.虽然 但是 6.”, 《 》, …… 7.去掉“左右”
8.B( A项,神采奕奕:形容(人)精神饱满的样子。这里形容演讲,适用对象有误。C项,花枝招展: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这里形容田野,适用对象有误。D项,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和语意“正如比赛前预料的一样”矛盾。)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4张PPT)
部编本七年级语文上册
《往事依依》
于 漪
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童年一定是最难以忘怀的一段时光。尽管年华似流水,但那童年时代如烟的往事,依然会时时拨动我们的心弦,让我们魂牵梦绕,甚至带给我们终身的影响。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于漪老师的学生时代,去品味她的依依往事,探寻她成长的源头。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梳理文章思路及内容,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结合关键句把握文章中心。
2.品味本文优美生动的语言,体会文章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
3.体会阅读文学作品对少年儿童成长的意义,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结合关键句把握文章中心。
2.品味本文优美生动的语言,体会文章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
【教学难点】
体会阅读文学作品对少年儿童成长的意义,培养主动阅读优秀文学作品的习惯。
于漪,1929年生,江苏镇江人,著名语文特级教师,教育家。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她努力探索语文教学规律,坚持教文育人,着力塑造学生良好的文化素质,训练与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2019年,相继获得国家“人民教育家”“最美奋斗者”称号。
1.作者介绍
于漪老师是全国著名的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应河南《中学生阅读》(初中版)编辑部一再邀请,她撰写了《往事依依》一文,刊登在《中学生阅读》(初中版)1999年第7期的“追忆黄金时光”栏目上。
本文选自《于漪全集》第20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略有改动。
2.写作背景
涟漪( ) 徜徉( )( )
浩淼( ) 逃窜( )
缭( )乱 雕镂( )
镌( )刻 谆( )谆
1.给加点的字注音
cuàn

miǎo
cháng yáng
liáo
lòu
juān
zhūn
⑴徜徉:
⑵雕镂:
⑶镌刻:
⑷搜索枯肠:
⑸历历在目:
⑹记忆犹新:
2.解释下列词语
安闲自在步行。
雕刻,雕刻得精细。
雕刻,刻得印迹深。
形容竭力思索。
形容景象或事物的面貌清清楚楚地出现在眼前。
过去的事,至今印象还非常清楚,就像刚才发生的事情一样。
⑺烟波浩淼:
⑻走投无路:
⑼身历其境:
⑽津津有味:
⑾风云变幻:
烟波:雾气迷茫的水波;形容烟雾笼罩的江湖水面广阔无边。
无路可走,比喻处境极端困难,
找不到出路。
亲身到了那个境地。也作“身临其境”。
如风云般变幻不定。比喻事物变化复杂或局势动荡不安。
形容有滋有味,有趣味。
⑿美不胜收:
⒀眼花缭乱:
⒁心旷神怡:
⒂油然而生:
⒃鸦雀无声:
⒄谆谆教导:
形容美好的事物太多,无法尽收眼底。
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事物而发花、迷乱。
心情开朗,精神愉悦。
指某种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
乌鸦和麻雀都不发叫声。形容非常安静,一点声音都没有。
不厌其烦地教导。
3.阅读思考
本文题为《往事依依》,“依依”有哪些意思?题目中“依依”的含义是什么?
①形容树枝柔弱,随风摇摆,如杨柳依依。②形容留恋,不忍分离,如依依不舍。
题目中的“依依”是第二个意思,意思是对往事的留恋,不忍心分离,表明本文是对往事的回忆。与此同时,也表明作者对往事充满着深深的留恋之情,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文中最能说明作者对往事“依依”之情的句子是哪一句?
“几十年过去了,不少事情已经模糊,有的搜索枯肠而不可得,但有几件事仍历历在目,至今记忆犹新。”
“往事依依,金色的回忆唤起我的青春激情,催我不断奋进。”
默读课文,完成以下问题
1.说说作者在文中回忆了哪些依依往事?这些往事分别带给作者怎样的感受和影响?你能从作者的依依往事中探寻到她成长的源头吗?用笔在文中画出来,填写表格。
成长的源头可概括为:少年时代多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
2.默读课文,勾画文中的领起句,划分文章层次,概括文章主题。
文中领起句有三处:
⑴年华似流水。几十年过去,不少事情已经模糊,有的搜索枯肠而不可得,但有几件事仍历历在目,至今记忆犹新。(领起全文)
⑵学生时代的生活乐趣,很大程度来自读书。书,给我以广阔的天地,而其中编织我童年美丽的生活花环的,竟是一本让人看不上眼的石印本《千家诗》。(领起第4段)
⑶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也在我心上雕镂下深刻的印象,培养了我课外阅读的兴趣。(领起第5段的余下内容和第6段)
本文的整体结构如下:
第一部分(第1段):总写--引出对往事的回忆,开启下文。
第二部分(第2一6段):分写--回忆少年时代难忘的往事。
第三部分(第7段):总写--收束全文,扣题,升华中心。
文章的主题(中心)可以概括为:作者通过叙写少年时代印象深刻的几件往事及其对自己的影响,表达了对这些往事的追怀,敦促自己不断奋进,也包含了劝勉年轻一代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热爱读书的意味。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7)题。
①年华似流水。几十年过去,不少事情已经模糊,有的搜索枯肠而不可得,但有几件事仍历历在目,至今记忆犹新。
②小时候,我住的小屋里挂着一幅山水画。这只是一幅极普通的画,清晨看到,晚上看到,一天少说看到三四次左右,竟百看不厌。有时凝视久了,自己也仿佛进入画中,“徜徉于山水之间 甚得其乐。入了神,自然乐在其中。家里有一部 评注图像水浒传 一打开,就被一幅幅插图吸引住了。梁山雄伟


》,
险峻,水泊烟波hào miǎo,水面有无边无际的芦苇,山上有一排排大房子 这一切,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好像就是家乡长江边焦山一带。那时读《水浒传》,会不知不觉把焦山一带风景当作梁山泊背景,我似乎目睹何涛、黄安率领的官军在( )(A.浩浩荡荡 B.茫茫荡荡)的焦山下,在芦苇水港中 zǒu tóu wú lù、狼狈逃窜的情景,犹如( )(A.身临其境B.身历其境),真是( )(A.津津乐道 B.津津有味)。以后年龄增长,也曾重读《水浒传》, 理解比小时候深入, 形象却不如那时鲜明。后来才懂得,这就是形象思维的作用,生动的形象可以( )(A.变成 B.形成)深刻的记忆。
虽然
但是
……
1.给文段中加点的词语注音。
凝视( ) 徜徉( )
2.根据文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hào miǎo( )
zǒu tóu wú lù( )
3.解释第①段中画横线的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⑴搜索枯肠: 。
⑵历历在目: 。
4.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内。(只填序号)
níng shì
cháng yáng
浩渺
走投无路
形容竭力思索。
过去的事情清清楚楚地重现在眼前。
5.在第②段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6.在第②段的“ ”内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7.第②段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把你的修改意见写在下面。
这只是一幅极普通的画,清晨看到,晚上看到,一天少说看到三四次左右,竟百看不厌。
修改意见: 。
去掉“左右”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语文专题学习活动中,小河的演讲神采奕奕,声情并茂,赢得了阵阵掌声。
B.几十年过去,有的事已搜索枯肠而不可得,有的事却历历在目。
C.家乡的田野花枝招展,美不胜收,让人流连忘返。
D.正如比赛前预料的一样,演讲者表现得非常出色,让指导老师喜出望外。
B
形容(人)精神饱满的样子。
这里形容演讲,适用对象有误。
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
这里形容田野,适用对象有误。
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和语意“正如比赛前预料的一样”矛盾。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抄写本课生字词。
再 见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往事依依》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梳理文章思路及内容,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结合关键句把握文章中心。
2.品味本文优美生动的语言,体会文章字里行间蕴含的丰富情感。
3.体会阅读文学作品对少年儿童成长的意义,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
1.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结合关键句把握文章中心。
2.品味本文优美生动的语言,体会文章字里行间蕴含的丰富情感。
【学习难点】
体会阅读文学作品对少年儿童成长的意义,培养主动阅读优秀文学作品的习惯。
【学习课时】2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童年一定是最难以忘怀的一段时光。尽管年华似流水,但那童年时代如烟的往事,依然会时时拨动我们的心弦,让我们魂牵梦绕,甚至带给我们终身的影响。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于漪老师的学生时代,去品味她的依依往事,探寻她成长的源头。
二、有关资料
1.作者介绍:
于漪(yī),1929年生,江苏镇江人,著名语文特级教师,教育家。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她努力探索语文教学规律,坚持教文育人,着力塑造学生良好的文化素质,训练与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2019年,相继获得国家“人民教育家”“最美奋斗者”称号。
2.写作背景:
于漪老师是全国著名的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应河南《中学生阅读》(初中版)编辑部一再邀请,她撰写了《往事依依》一文,刊登在《中学生阅读》(初中版)1999年第7期的“追忆黄金时光”栏目上。
本文选自《于漪全集》第20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略有改动。
三、预习设计
1.读准字音
涟漪( ) 徜徉( )( ) 浩淼( ) 逃窜( ) 缭( )乱 雕镂( ) 镌( )刻 谆( )谆
2.理解词语
⑴徜徉:
⑵雕镂:
⑶镌刻:
⑷搜索枯肠:
⑸历历在目:
⑹记忆犹新:
⑺烟波浩淼:
⑻走投无路:
⑼身历其境:
⑽津津有味:
⑾风云变幻:
⑿美不胜收:
⒀眼花缭乱:
⒁心旷神怡:
⒂油然而生:
⒃鸦雀无声:
⒄谆谆教导:
3.阅读思考
本文题为《往事依依》,“依依”有哪些意思?题目中“依依”的含义是什么?文中最能说明作者对往事“依依”之情的句子是哪一句?
四、合作探究
默读课文,完成以下问题
1.说说作者在文中回忆了哪些依依往事?这些往事分别带给作者怎样的感受和影响?你能从作者的依依往事中探寻到她成长的源头吗?用笔在文中画出来,填写表格。
段落 时间 事件 感受 影响
2.默读课文,勾画文中的领起句,划分文章层次,概括文章主题。
五、课堂检测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7)题。
①年华似流水。几十年过去,不少事情已经模糊,有的搜索枯肠而不可得,但有几件事仍历历在目,至今记忆犹新。
②小时候,我住的小屋里挂着一幅山水画。这只是一幅极普通的画,清晨看到,晚上看到,一天少说看到三四次左右,竟百看不厌。有时凝视久了,自己也仿佛进入画中,“徜徉于山水之间 甚得其乐。入了神,自然乐在其中。家里有一部 评注图像水浒传 一打开,就被一幅幅插图吸引住了。梁山雄伟险峻,水泊烟波hào miǎo,水面有无边无际的芦苇,山上有一排排大房子 这一切,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好像就是家乡长江边焦山一带。那时读《水浒传》,会不知不觉把焦山一带风景当作梁山泊背景,我似乎目睹何涛、黄安率领的官军在( )(A.浩浩荡荡 B.茫茫荡荡)的焦山下,在芦苇水港中 zǒu tóu wú lù、狼狈逃窜的情景,犹如( )(A.身临其境B.身历其境),真是( )(A.津津乐道 B.津津有味)。以后年龄增长,也曾重读《水浒传》, 理解比小时候深入, 形象却不如那时鲜明。后来才懂得,这就是形象思维的作用,生动的形象可以( )(A.变成 B.形成)深刻的记忆。
1.给文段中加点的词语注音。
凝视( ) 徜徉( )
2.根据文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hào miǎo( ) zǒu tóu wú lù( )
3.解释第①段中画横线的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⑴搜索枯肠: 。
⑵历历在目: 。
4.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内。(只填序号)
5.在第②段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6.在第②段的“ ”内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7.第②段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把你的修改意见写在下面。修改意见: 。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语文专题学习活动中,小河的演讲神采奕奕,声情并茂,赢得了阵阵掌声。
B.几十年过去,有的事已搜索枯肠而不可得,有的事却历历在目。
C.家乡的田野花枝招展,美不胜收,让人流连忘返。
D.正如比赛前预料的一样,演讲者表现得非常出色,让指导老师喜出望外。
六、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抄写本课生字词。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